追憶往昔,興盛於20世紀的浙江商幫,活躍於十裡洋場與上海灘。在那個年代,浙江商幫是繼晉、徽兩大商幫之後勢力最為強盛的地緣性商人群體之一。然而,浙江商幫的命運與中國歷史上其他商幫的命運幾乎完全一樣,在經歷戰爭和社會巨變後,迅速走向衰弱。
改革開放的春風讓華夏大地煥發生機,新的歷史時期成長起來的浙江商人,迎來茁壯成長的歷史機遇。浙商在短時間裡形成龐大的群體,並成為改革開放加速跑中的「接力者」。
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之下,許多浙商在時代孕育出來的生機中找到了希望。
一位是出身於永康的應建仁,另一位是來自台州的李書福。後面的故事大多人都已知曉,李書福執掌下的吉利,通過全球化的兼併重組,正成為中國品牌中的佼佼者;而應建仁一手打造的眾泰汽車,卻在競爭愈發激烈的車市中日漸邊緣化。
十七年後,沒有多少人還會記得2003年的春天,應建仁孤注一擲決心「造車」瞬間的勇氣,但他們一定不會忘記,最後眾泰汽車「死」在了這個冬天。
眼見他起高樓,眼見他樓塌了
隨著中國成為世界第一大汽車產銷大國,中國汽車產銷量一直昂頭上前。2016年,中國乘用車銷量首次超過2400萬輛。人們對汽車需求日益旺盛,為汽車產業鏈帶來了巨額利潤。
2017年10月12日,胡潤研究院在深圳發布2017年胡潤百富榜,應建仁、徐美兒夫婦憑藉140億身家時隔7年再次上榜,位列第239名。
那年的應建仁家族除了整車業務以外,還涉及房地產、汽車零部件、教育投資等多個業務。數據顯示,鐵牛集團2017年僅前6個月已實現營業收入125.8億元,總資產超過460億元,帳上現金超過50億元。
應建仁夫婦持股的鐵牛集團,是其主要的控股平臺。鐵牛集團下面,有銅峰電子和眾泰汽車兩家A股上市公司。2017年10月13日,眾泰汽車總市值277億元,銅峰電子總市值近40億元。
當時有人以這兩家的市值和應氏夫婦持股數量進行了粗略計算,胡潤富豪榜對應建仁夫婦140億元的身家估算,還略顯保守。單從眾泰汽車來看,應建仁夫婦持有其56.82%的股份,對應市值157億元。
但商業是一個必須用結果來檢驗過程的冒險遊戲。隨著應建仁一手締造的「鐵牛帝國」一步步走向坍塌,他首先失去了「半壁江山」。
2020年10月19日晚,銅峰電子發布公告稱,公司收到轉交的安徽省銅陵市中級人民法院2020年10月16日下發的《民事裁定書》,「安徽銅峰電子集團有限公司(下稱銅峰集團)持有的銅峰電子9456.1280萬股股份的所有權及相應的其他權利歸買受人銅陵大江投資控股有限公司(下稱大江投資)所有。」
據了解,銅峰集團原來的控股股東是銅陵市工業國有資產經營有限公司(下稱銅陵工業國資公司)。2006年10月,銅峰集團通過公開徵集戰略投資者進行資產重組,應建仁最終成為銅峰集團的控股股東以及銅峰電子的實際控制人。
三個月前,銅峰電子曾發布了一份公告稱,公司獲知控股股東銅峰集團的債權人銅陵市國發創業投資有限公司(下稱國發創投),以銅峰集團無法清償到期債務且明顯缺乏清償能力為由,向銅陵中院申請對銅峰集團進行破產清算。
據數據顯示,銅峰電子2020年上半年虧損451.08萬元,而2019年其虧損達到1.53億元。
2020年10月15日,銅峰集團破產管理人委託安徽省金橋拍賣有限責任公司開展銅峰集團持有的9456.1280萬股銅峰電子的拍賣活動。隨著拍賣後續變更過戶程序完成後,銅峰集團將不再持有銅峰電子的股份,大江投資將持有9456.1280萬股銅峰電子,佔公司總股本16.76%,公司控股股東將變更為大江投資,實際控制人將變更為銅陵經開區管委會。
至此,應建仁苦心經營二十載的「鐵牛系」資本版圖再沒有了銅峰電子的名字。
兵敗如山倒,日前,*ST眾泰發布公告稱,公司全資二級子公司眾泰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被債權人以不能清償到期債權,資產不足以清償全部債務為由,被申請破產清算。值得關注的是,*ST眾泰在公告中提示,其全資三級子公司杭州傑能動力有限公司、杭州益維汽車工業有限公司和浙江眾泰汽車銷售有限公司均被永康法院裁定破產清算。
事實上,今年除了其旗下全資三級子公司湖南江南汽車製造有限公司的重整申請已被裁定受理外,眾泰汽車自身也進入了預重整債權登記階段。
五年以前,幾乎沒有人能想到作為年銷量曾高達30萬輛的汽車企業,如今等待眾泰汽車的命運只有被兼併或重整,而這一幕將為應建仁17年的造車夢劃上句號。
終究未能「人過留名,雁過留聲」
出生於1962年的應建仁並沒有讀過大學,但這也讓他先人一步開始品嘗了生活疾苦。
1992年,應建仁看準了正處於蓬勃發展態勢的製造業,拿出全部積蓄和親朋好友借的錢,湊足8萬元開辦了長城機械五金廠,開始生產拖拉機零部件。此後的幾年間,應建仁創辦的這一工廠也逐漸向汽車、摩託車零部件延伸,也因應建仁當時抓住了良好的機遇,使公司不斷擴張。
講到這裡你很難不會想起同樣靠摩託車起家的力帆的創始人尹明善。
同樣是1992年,尹明善東拼西湊了20萬元,創辦了力帆汽車的前身重慶轟達車輛配件研究所,開始研發摩託車發動機,在隨後的幾年時間裡迅速搶佔市場,成為了摩託車發動機領域的頭部企業。
唯一不同的是,那一年,應建仁剛滿30歲,尹明善已經年過五旬。
年輕也成為了應建仁敢賭的一種資本。據說,應建仁為當時市場上流行的昌河麵包車的覆蓋件全部依靠日本進口而感到不滿。於是,為了解決汽車頂蓋板產品「鏡面」技術和全工序模具設計中的關鍵性問題,應建仁高薪聘請了一批行業專家、技師,花了一年多時間集中攻關。
1999年,鐵牛1018A汽車頂蓋板獲國家重點新產品獎,並最終取代日本產品,為昌河供貨。而這一關鍵節點也開始讓「鐵牛」這家零部件公司在業內聲名大噪,紛沓而至的訂單也讓應建仁的財富完成了首輪積累。
然而,此時的應建仁並不甘於只為汽車廠家做配套,進而萌生了進軍整車領域的想法。2003年,應建仁和妻子先後買下了兩家空殼公司,開始向汽車生產的領域延伸。當時是汽車製造業的黃金時期,他從臺灣引進了一條先進的生產線,憑著這些,應建仁就創立了眾泰汽車。
在接下來眾泰汽車的發展中,應建仁不再像當初那樣在技術研發和產品上大舉投入,而走了一條「快速複製」的道路。
2013年,眾泰汽車憑藉模仿打造出了眾泰T600車型,深受當時消費者的喜愛。2014年,眾泰汽車成為國內汽車市場上最閃亮的一匹「黑馬」,該品牌全年銷售突破16.6萬輛,較2013年逆勢增長23.8%。
眾泰汽車的銷量上升,汽車製造也成為了公司的主要業務。隨後,應建仁將注意力轉向了資本市場。
在當時應建仁看來,資本加持之下,沒有吹不起來的風口,沒有造不出來的浪潮。
2015年,應建仁啟動了「借殼計劃」,他的外甥成立了「永康眾泰汽車有限公司」,作為「借殼」的運作平臺,同時還裝入了「眾泰製造」以及「眾泰新能源」這兩項重要資產。眾泰積累了大量的資本,原本只有22億元資產的眾泰,在成功上市後,市值一度達到386億。
2017年,鐵牛集團借殼金馬股份,以116億元的對價收購眾泰汽車100%股權。由於溢價幅度較大,該收購事項形成了65.5億元的商譽,這也給隨後的「爆雷」埋下了伏筆。
根據借殼時籤訂的《盈利預測補償協議》及其補充協議,眾泰汽車2016年、2017年、2018年、2019年經審計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應分別不低於人民幣12.1億、14.1億、16.1億和16.1億元。
而隨後的故事也沒有朝應建仁的劇本去發展。後續SUV市場遇冷、車市下滑以及缺乏核心技術研發等因素影響,2017年以來,眾泰汽車銷量逐年下滑,由2017年的31.7萬輛,跌至2018年約23萬輛,再到2019年腰斬至約11.7萬輛(不包括君馬品牌)。
借殼之後的2017年至2019年期間,眾泰汽車扣非後的歸母淨利潤實際完成額分別為12.24億元、-12.41億元和-111.31億元,三年合計巨虧111億元,相比46億元的承諾額,兩者差距之大,以至於評估業績承諾完成率已經失去了意義。
面對沉重的業績補償的與債務負擔,鐵牛集團似乎並沒有更多的應對方法。但這時認識到清晰的盈利模式、牢固的護城河、健康的現金流才是浪潮退去之後安身立命的硬本領已經太遲了。
與此同時,眾泰汽車的股價在不到4年的時間裡暴跌近90%。2020年6月24日眾泰汽車被實行「退市風險警示」處理,股票簡稱變更為「*ST眾泰」。
不過令許多人都沒有料到的是,應建仁並沒有因此受到較大的損失,反而大賺了一筆。據媒體報導,應建仁和他的外甥很早就套現離場,只剩下眾泰還在巨額債務中苦苦掙扎。
網際網路是有記憶的,每個風口出現的時候,許多人最初都帶著讓世界變得更美好的願望。2016年11月,浙江省一家新聞網站還曾這樣描述應建仁早期的經營:「在創業之初條件艱苦的情況下,應建仁憑著浙商特有的吃苦耐勞敬業精神和獨特的人格魅力贏得了客戶的信賴,企業不斷發展壯大。」
然而隨著入局者的增多,那些曾經的「屠龍少年」時常會忘了為何出發。但無論如何,有舊的風口倒下去,就會有新的人站起來。
文/匹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