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都知道武漢有個長春觀,說實話第一次聽到長春觀這個名字,我心裡一直在想:嗯哼,長春觀你不好好待在吉林長春跑武漢來幹什麼,難道是武漢的分觀?最讓人想不到的是,還真有「長春市長春觀」,而且還一發不可收拾了,比如「濟南長春觀」、「安陽長春觀」、「河南滎陽長春觀」、「山西絳縣長春觀」、「太原市晉源區南城角村長春觀」。
這麼多長春觀衝昏了我的頭腦,腦海中也出現了很多很多的問題,比如:這長春觀到底什麼來頭、它是道教的什麼派系、道家和道教有區別嗎、道教的神仙是怎麼來的、為什麼作為中華傳統文化的「道教文化」會被很多人稱之為迷信?腦海裡的「十萬個為什麼」讓我迫不及待的要去探訪一下武漢長春觀。
長春觀坐落在武昌非常繁華的街道武珞路邊,它坐北朝南依山而建,始建於元朝。我們來看看道觀的山門——長春觀的兩邊分別寫著「玄境」、「妙門」。老子在《道德經》第一章有這樣一句話:"玄之又玄,眾妙之門",大概意思是:它不是一般的玄妙、深奧,而是玄妙又玄妙、深遠又深遠,是宇宙天地萬物之奧妙的總門。
一個大門都能讓人感受到此觀的高深莫測,這創建道觀的人也絕非泛泛之輩。元朝時道教全真派著名代表人物丘處機在此進行過修煉和傳教,於是道觀就以丘處機的道號「長春子」進行了命名,叫「長春觀」。
這長春觀的山門既然是「玄境」、「妙門」,那我覺得我們有必要先「入道」,只有入道了才能悟出這「玄境」究竟有多玄,這「妙門」究竟有多妙。在入道前,我整理了一份道教發展簡史,我們需要先來快速了解一下。
道教發展簡史
通過簡史我們大概能知道,這長春觀崇奉的道教全真派是後起之秀啊,建於宋金時期,盛於元朝。全真龍門派祖師丘處機真人因「一言止殺」被成吉思汗崇奉而呼之為「神仙「,並拜為國師,掌管天下道教,從此,全真道興盛。
其實在當今社會,名氣最大的兩個道教流派也無非就剩下「全真道」和「正一道」,這也是各種道派經過上千年的分化合流的結果。而且根據法術原理,道教可以分為丹鼎派和符籙派,這全真道屬於丹鼎派,這正一道屬於符籙派。
符籙派和丹鼎派
丹鼎派是後世對道教中以鍊金丹求仙為主的各道派的通稱,是藉助服食外丹或修煉內丹等途徑達到成仙得道的目的。
符籙派又稱符水道教,是對道教中以符咒等方術治病驅鬼為主的各道派的通稱,宣揚鬼神崇拜,畫符念咒、驅鬼降妖、祈福禳災等。早期的五鬥米道、太平道,以後的靈寶派、上清派,直至正一道都屬於符籙派。
好了廢話不說了,這長春觀的山門還是要進去的,接下來我們來好好看看這武漢長春觀。長春觀的建築坐北朝南,依山勢而上,大致可分左、中、右三路,屬於層層遞進的布局。
中路核心建築為:靈官殿、太清殿、七真殿、三皇殿。左路建築為:財神殿、道藏閣、客堂、長春堂、、呂祖殿、方丈堂;右路建築為:齋堂、元辰殿、祖師殿等。今天我們就主要來看看觀內的這些核心建築裡都供奉了哪些神仙。
靈官殿
進入道教的宮觀,山門內的第一座殿往往為靈官殿,殿中供奉王靈官像,兩側是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四大護法元帥。王靈官是道教最崇奉的護法尊神,手持鋼鞭,三木怒視,鎮守道觀山門。王靈官面對山門,額上火眼金睛,能辨識真偽,察看善惡。民間也流傳「三眼能觀天下事,一鞭驚醒世間人」、「上山不上山,先拜王靈官」等俗語。
太清殿
太清殿內正中供奉道祖太上老君道德天尊(老子),左奉文始真人關尹子,右奉南華真人莊子。這老子、關尹子和莊子都是道家的聖人,為什麼這道觀中會供奉著他們,這道家和道教究竟是什麼關係?
道家和道教的關係
道家和道教其實是有區別的,道家是由老子、莊子開創的哲學思想體系,形成於春秋末年,道家追求的是大道、道法自然、無為而治,與自然和諧相處,代表人物有老子、莊子等。
道教是一個宗教團體,由張道陵在東漢末年首創並叫五鬥米教,崇尚的是神仙信仰和長生不老,代表人物有張角、張道陵、張魯、葛洪等。
道教和道家既有區別,又有關聯。通過前文的道教發展簡史可以看出,中國自古以來都有鬼神崇拜和神仙信仰。主要是因為那個時候人們對各種自然現象或自然災害認識不足,認為這些現象的背後都是因為神靈主宰,人們還認為人死後鬼魂不滅從而產生了鬼神崇拜。戰國末期出現了專事鬼神的方士和方仙道,就能說明市場是有這個需求的,人們希望能從這些專事鬼神的人的方術裡找到慰藉,這無疑就給道教提供了一個很好的發展環境。
在這樣的大環境下,道教則是吸收這些方術,變成了自己的東西;同時還依附於道家思想,對道家思想加以利用,把道家思想作為道教典籍,最直接的體現就是東漢末年張道陵在四川創立了五鬥米教,並尊奉道家創始人老子為道教祖師,供奉黃帝為道教的始祖。道教把《道德經》、《南華經》等作為道教典籍,隨後把道家經典和道教的神仙譜進行融合,比如《老子想爾注》中「一散形為氣,聚形為太上老君,常治昆化……」通過註解的方式把哲學家老子變成了神仙太上老君,因此可以說道教是依附著道家的思想的。
七真殿
七真殿內供奉道教全真派創始人王重陽祖師的七位弟子,全真龍門派祖師丘處機真人,遇仙派祖師馬丹陽真人,南無派祖師譚處端真人,隨山派祖師劉處玄真人,嵛山派祖師王處一真人,華山派祖師郝大通真人,清淨派祖師孫不二元君。
三皇殿
三皇殿屬於樓閣式殿宇,殿內供奉華夏人文始祖伏羲,神農,軒轅;同時在三皇的左邊還供奉財神,右邊供奉慈航道人觀音菩薩。二樓為玉皇閣,尊奉玉皇大帝。
王母殿
王母殿內供奉西王母,號太虛九光龜臺金母元君,道家尊王母為女仙之宗,王母殿兩側供奉九天玄女和地母元君。
財神殿
財神殿內正中供奉文武五路財神,分別為武財神趙公明、關聖帝君、文財神比幹、西路進寶天尊蕭昇、北路納珍天尊曹寶、東路招財天尊鄧九公、南路利市天尊姚少司,兩側供奉福神、祿神、壽神、喜神。
看了這麼多的神殿以及裡面供奉的神仙,又是伏羲,神農,軒轅、又是關聖帝君關羽、又是玉皇大帝和王母、感覺好亂!此時我就只有一個問題,這些神仙都是怎麼來的?
道教的信仰和神仙譜
道教認為:神仙既是道的化身,又是得道的楷模。神仙以濟世度人為宗旨,故道教徒既信道德,又拜神仙。道教的信仰是「道」,道散則為氣,聚則為神,神仙就是道的化身, 因此道教歷來十分重視神仙的造構。
其實道教造神來源有很多比如:由於祖先崇拜於是把三皇五帝造成神,由於聖賢崇拜於是把孔子、孟子、關羽等造成神,而且道教也會把各派的創派真人也造成神,下圖整理了道教神仙譜的發展簡史,方便大家理解。
總之道教造神不是一個時代或一時半會兒就把所有的神仙給造出來了,它是在吸收各種原始宗教、民間傳說、神話傳說的基礎上,逐漸形成道教的神仙譜系。在歷史的長河中,隨著時代的發展和傳播的需要,神靈愈來愈多,有的被淘汰了,有的被保存下來,最後形成一個複雜龐大的體系。
最易引起國人爭議的宗教
因為道教有對神仙的崇拜和信仰,導致它也成為了一個非常有爭議的宗教,很多人認為道教非常虛幻,什麼神啊、鬼啊一點也不符合現在的科學發展觀,加上民間很多跳大神的、神棍騙子假借道教的名義騙財斂錢,使道教在人們的心中的地位更加低下。
但是從1983年4月國務院審批同意的21間《道教全國重點宮觀》可以看出,道教不能是迷信的代名詞,否則國務院也不會同意批准這21間《道教全國重點宮觀》。凡事兒都不能一桿子打到所有,道教雖然信奉神仙但它更加信奉道德,它是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寫在最後:
道教不是一朝一夕創立起來的,它是在中國固有文化的影響下,逐漸形成的具有中國民族文化特色的宗教。近幾千年來它隨著中國歷史的發展,匯集多方思想和文化進行不斷地調整和更新,最後積累成豐富的道教文化,道教文化是中華傳統文化重要的組成部分。道教為了追求長生不死,積極從事煉丹活動,對我國古代科學的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同也為古代醫學和養生做出了重要貢獻。
道教對古代民俗的影響也是非常深刻的,中國的老百姓無論是否信仰道教,但是都會對這些神靈很恭敬,隨著時代的發展,現在逢年過節,老百姓都會去拜財神,當然信仰歸信仰,老百姓絕不會認為拜了財神就什麼事兒都不幹了,然後在家裡坐等發財,在家裡等發財的那不是信仰,是迷信!相反,拜了財神提高了個人收入的信心,工作更加起勁了,收入來源更廣了,收入也相對會提高了,這屬於信仰。
總之,道教雖然信奉神仙但它更加信奉道德,隨著時代的進步和發展,我相信道教也會與時俱進吸取精華去其糟粕。你信或不信,道教就在那裡,在那裡作為中華傳統文化的一部分一動不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