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語種全國口譯大賽為國家培養綜合型外語人才

2021-01-19 人民網

全國口譯大賽頒獎儀式 圖片來源:北二外

人民網北京10月28日電(吳思萱 實習生周雨) 10月26日,「永旺杯」第十二屆多語種全國口譯大賽在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以下簡稱「北二外」)圓滿舉行。本屆口譯大賽涉及日語、法語、俄語、德語、朝(韓)語、西班牙語、阿拉伯語共7個語種。經全國遴選,來自46所高校的107名選手相聚北二外,加入大賽複賽及決賽的角逐。

「永旺杯」全國多語種口譯大賽由中國翻譯協會與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共同主辦、首都對外文化傳播研究院(北京對外文化傳播基地)承辦。十多年來參賽規模不斷擴大,在為高校外語專業師生提供交流平臺的同時,也為用人單位提供了人才選拔和儲備的平臺。

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黨委副書記、校長計金標教授在致辭中表示,十二年來參賽的語種不斷增加,參賽的高校及選手人數不斷擴大;隨著賽事水平的提高,「永旺杯」多語種全國口譯大賽已經成為國內及國際上具有極大影響力的多語種口譯品牌活動。他說,「希望大家能夠通過這個平臺廣泛交流、互相借鑑,在專業領域取得更高的造詣,也希望各界更加關注大賽的發展,共同推動我國翻譯人才的培養,攜手共創翻譯事業的美好未來。」

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黨委副書記、校長計金標緻辭 圖片來源:北二外

中國翻譯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王剛毅談到,口譯大賽十二歲了,今年是它的本命年,意味著一個嶄新的起點。歷屆大賽的成功舉辦離不開改革開放的大環境,也離不開各行業專家學者、評委老師的支持與努力。他強調,翻譯工作是與「外國人讀懂中國」緊密結合在一起的,我們要帶著充分的信心,與不同國家進行相互學習和交流,對外樹立中國全面客觀良好的形象。他期待,通過全國口譯大賽的平臺,培養出一代又一代新的人才,進一步推動文化交流與傳播。

中國翻譯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王剛毅致辭 圖片來源:北二外

永旺投資有限公司營運本部及商品本部總經理針金健史先生表示,口譯大賽是學生展現自我的平臺,同時也對翻譯教學工作提供幫助。他祝願全國口譯大賽越辦越好,希望各位參賽者在各行各業發光發熱,架好中日之間的友好橋梁,為亞洲地區的和平作出貢獻。

中國對外文化傳播研究院(北京對外文化傳播基地)院長邱鳴介紹,「大賽從2008年起,每年在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舉辦,參賽選手全部來自國內外高校在讀大學生及研究生。既為選手提供展示自我能力、鍛鍊綜合素質的機會,也有利於從事翻譯教學工作的老師和對翻譯抱有興趣的學生通過比賽中的學習與交流,獲得啟迪。」

頒獎典禮現場 圖片來源:北二外

西語比賽現場 (拍攝:周雨)

本屆比賽中,各語種賽事分初賽、複賽和決賽三個階段,比賽內容分為外譯中和中譯外兩個環節,內容包括時政、經濟、科學、生活等多個領域,從職業素養、技巧運用、信息傳達等多方面考察參賽選手的綜合水平。選手依據錄音,現場進行臨場的交替傳譯與同聲傳譯。

經過激烈而又緊張的角逐,來自北京外國語大學、韓國中央大學、上海外國語大學、北京語言大學、北京外國語大學、南京師範大學、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的7名同學分別獲得了德語交傳、韓語交傳、日語同傳、法語交傳、俄語交傳、西語交傳、阿語交傳組冠軍。

西語分賽場賽後評委點評及總結 (拍攝:周雨)

賽後,各分賽場隨即進行評委點評與交流。以西語分賽場為例,北京外國語大學西葡語系教授劉建在賽後總結中談到,聽力是提高口譯水平的先決條件,筆譯能力的提升也可以遷移到口譯,三者相輔相成,相互促進。

如今,小語種畢業生就業時,很少有人從事純外語類工作,大多需要將外語與其他行業相結合。面對日趨多樣化的就業形勢,劉建在接受人民網採訪時提出,走出校園,步入職場,很多學生從事的工作不止與外語相關;但良好的語言能力是基石,應使之成為一個加分項,進而學習其他專業知識。好的外語水平,無論對個人職業發展,還是提升跨文化、跨語言的交流能力,都是一大助力。

近年來,初、高中也相繼開設小語種選修課,中國小語種學習日趨低齡化、發展勢頭迅猛。全國開設西語的高校將近一百所,越來越多的西語畢業生也面臨著日趨激烈的競爭。中共中央編譯局西文處處長、譯審杜雪峰在接受採訪時,對未來外語人才的發展之路,提出了她的看法。隨著對外發展的步伐和不斷擴大的「一帶一路」合作範圍,我國對綜合型外語人才、「高精」翻譯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多。語言的學習不能僅停留在詞彙、語法、翻譯等基礎性內容,更要廣泛涉獵各領域知識,提升自我的綜合競爭力。

談及培養外語人才與國家發展的現實意義,中國社會科學院拉丁美洲研究所社會文化研究室副主任、副研究員林華在接受採訪時提到,中拉在經貿、政治、外交、文化、社會等各領域的交往日益密切。當前,中拉關係處於快速升溫的過程,且未來發展空間巨大。語言作為溝通的基礎和橋梁,在促進中拉關係發展中,培養高質量的西班牙語、葡萄牙語人才至關重要。林華相信,未來各高校和機構培養西語人才的事業願景可期。

參賽師生合影 圖片來源:北二外

來源:

人民網-國際頻道

  2019年10月28日13:45

相關焦點

  • 「永旺杯」全國口譯大賽日語比賽如期舉行 上外與北二外選手奪冠
    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副校長程維在致辭中表示,「永旺杯」多語種全國口譯大賽已經成為國內及國際上具有極大影響力的多語種口譯品牌活動。希望大家能夠通過這個平臺廣泛交流、互相借鑑,在專業領域取得更高的造詣,也希望各界更加關注大賽的發展,共同推動我國翻譯人才的培養,攜手共創翻譯事業的美好未來。
  • 「永旺杯「全國口譯大賽日語比賽如期舉行 上外與北二外選手奪冠
    人民網北京10月26日電(許永新)在10月24日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建校56周年校慶日這一天,「永旺杯」第十三屆多語種全國口譯大賽迎來了複賽和決賽。本屆口譯大賽共有日語、法語、俄語、德語、朝(韓)語、西班牙語、阿拉伯語7個語種。
  • 「永旺杯」第十三屆多語種全國口譯大賽獲獎名單
    「永旺杯」第十三屆多語種全國口譯大賽由中國翻譯協會、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共同主辦。本屆競賽分別設立日語交替傳譯、日語同聲傳譯、法語交替傳譯、德語交替傳譯、俄語交替傳譯、朝(韓)語交替傳譯、西班牙語交替傳譯、阿拉伯語交替傳譯等7個語種8個比賽項目。
  • 西安交大MTI日語口譯人才培養項目簡介
    (1)第十二屆(2019)「永旺杯」全國多語種口譯大賽日語同傳三等獎,2017級,劉玉(2)第二屆(2019)「人民中國杯」全國日語翻譯大賽一等獎,2018級,劉飛萍(3)第二屆(2019)「人民中國杯」全國日語翻譯大賽二等獎,2019級,張奇玉(4)第一屆(2018)「人民中國杯」全國日語翻譯大賽二等獎,2017級,崔潔(5)
  • 我校奪得第一屆全國中學生多語種技能大賽 (日語)冠軍
    由北京外國語大學、全國外語特色學校教育研究會主辦,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承辦的第一屆「外研社杯」全國中學生多語種(日、法、德)技能大賽全國總決賽於
  • 優選校·高校丨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引領復語複合特色人才培養之路
    二外的學霸也很多,很多全國性質的學科競賽,比如全國口譯大賽、口筆譯大賽,二外學生屢獲佳績;還有在全國範圍內高居前列的英語四六級、英語專四、專八優秀率和通過率,阿語專四通過率全國第一。 二外寶貴的精神財富,也一直教育鼓舞著每一個二外人。
  • 選拔、培養高端法律翻譯人才!「華政杯」全國法律翻譯大賽決出勝負
    第十一屆「華政杯」全國法律翻譯大賽歷時數月10月23日落下帷幕,華東政法大學周文璇同學獲特等獎。今年大賽共收到來自194所高校和單位的669名選手的答卷。通過初賽及決賽(在線閉卷和面試)的激烈角逐,決出特等獎以及一、二、三等獎。
  • 第九屆全國口譯大賽(英語)總決賽在北京舉行
    12月19日,第九屆全國口譯大賽(英語)總決賽在北京舉行。本屆由中國外文局指導,中國翻譯協會主辦。中國翻譯協會顧問唐聞生、朱英璜,常務理事徐亞男,當代中國與世界研究院副院長、中國翻譯協會副秘書長楊平等出席大賽總決賽閉幕式暨頒獎典禮現場。
  • 中國—東協外語主播大賽正式啟動 Shopee助推跨境直播人才培養
    大賽旨在攜手多方,發掘孵化熟悉中國與東協文化的新業態外語主播,以跨境人才培養帶動國貨「出海」。大賽將發動9所在邕高校,招募逾500名外語專業學生及留學生參與,並對國內外小語種人才開放。啟動儀式上,南寧市外事辦副主任、新聞發言人、南寧市對外友協副會長覃劍,南寧市外事辦公室副主任、南寧市人民對外友好協會副會長黃海燕,承辦及協辦單位、中國—東協經貿促進會、南寧當地高校等代表共同出席。
  • 全國高端應用型翻譯人才培養基地項目協作座談會
    2013-08-01 09:51:36郭曉勇: 自覺順應中國文化「走出去」 及經濟國際化發展的戰略趨勢,以黨政文件與中國特色詞彙翻譯、跨文化翻譯等為主題,可重點培養中譯外領域高端應用型翻譯人才;以文化、時政、歷史、新聞等專業領域為主,可重點培養高端筆譯人才和翻譯定稿人;以外事外交、國際經貿、金融、法律等專業領域為主,可重點培養多語種高埠譯人才;以翻譯所涉及的中西方文化背景和國際化運作為重點
  • 兩岸高校廈門角逐"海峽兩岸口譯大賽(日語)首屆邀請賽"
    主辦方介紹說,本次邀請賽的創建目的旨在深化海峽兩岸教育與文化交流,推動口譯人才培養,打造海峽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協同創新平臺。大賽邀請了日本東京外國語大學教授、日本NHK《看電視學中文》主講教師三宅登之先生、日本東京大學以及北京、上海、臺灣、廈門等地多所知名高校的口譯專家作為嘉賓及評委。
  • 【中英、雙語口譯大賽】第十屆「通譯杯」口譯演講風尚大賽正式開賽
    報名截止時間2021年8月31日,考評時間為9~11月分批次。Step2 通知:等待在線考評時間通知。Step3 考評:在線考評,參賽者進行線上的現場口譯,每人一小段,中英互譯隨機,題目隨機。2. 題目關鍵詞提示:請關注大賽官網或微信平臺及時發布信息。3. 分組:中學組、成人組。4. 獎項:組內1~3等獎。
  • 浙江海洋大學學子榮獲全國口譯大賽(英語)總決賽一等獎!
    12月19日,第九屆全國口譯大賽(英語)總決賽圓滿落幕,浙江海洋大學外國語學院A16英語2班王梓馨同學榮獲總決賽交傳一等獎,外國語學院姚豔波老師榮獲優秀指導教師。本屆口譯大賽(英語)由中國外文局指導,中國翻譯協會主辦,旨在促進翻譯學科建設和語言服務行業的繁榮與發展、培養高素質語言服務人才,更好地服務國家發展大局和國際傳播能力建設。比賽於2020年初啟動,共有550所高校參與。經過校級選拔、省級初賽、複賽和大區賽層層比賽,最終60名選手成功晉級12月19日在北京舉辦的全國總決賽。
  • 高校盤點:哪些大學小語種好就業? 附全國招生院校
    1、北京外國語大學:德語、俄語、阿拉伯語、日語、西班牙語  北京外國語大學是我國外語院校中歷史最悠久、層次最齊全、語種最多的高等院校,是我國首批碩士、博士學位授權單位之一,其中18種語言是全國唯一學科點。
  • 武漢科技大學學子獲湖北省翻譯大賽決賽口譯、筆譯雙料一等獎
    5月6日,第26屆湖北省翻譯大賽決賽成績公布,武漢科技大學外國語學院學子取得了優異成績,2018級MTI研究生沈靈嵩在決賽中獲得了口譯類和筆譯類的雙料一等獎。  據悉,本次大賽自2019年9月份啟動以來,吸引了來自省內外諸多高校的學生報名參賽。經過初賽的評審選拔,最終來自浙江大學、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重慶大學等高校的優秀學生入圍決賽。
  • 2020年廣西高校大學生非通用語種技能大賽日語演講比賽圓滿落幕
    12月10日,2020年廣西高校大學生非通用語種技能大賽(日語演講比賽)在廣西外國語學院五合校區舉行。
  • 名師風範丨曾豔鈺:培養複合型人才 激活團隊創造力
    攝影攝像 陳杰紅網時刻記者 陳雪驊 長沙報導這幾天,一個喜訊在湖南高校頻傳:在剛剛落幕的全國英語演講大賽中,湖南師大外國語學院2018級本科生任鄭青同學斬獲全國總決賽冠軍。「全國共有52萬人參賽,這個冠軍來之不易。」
  • 吉首大學學子在全國口譯大賽總決賽中獲獎
    紅網時刻湘西12月22日訊 12月19日,第九屆全國口譯大賽總決賽在中國外文局落下帷幕。吉首大學國際教育學院商務英語專業2017級的王楠同學獲英語交替傳譯三等獎,實現了學校獲得該級別大賽獎項的歷史性突破。
  • 西安交大第十八屆金秋外語節閉幕式暨頒獎晚會成功舉辦
    教務處處長王秋旺在閉幕式英文致辭中指出,金秋外語節在全校有著廣泛的影響力,為同學們打開了對外文化交流的窗口,提供了文化交流的平臺,鍛鍊了同學們的外語能力,希望同學們能在國際交流中發揮力量。金秋外語節中,可以看到同學們的成長,更可以看到個人的改變,印證了金秋外語節成立的初衷:「Learning should not be confined to a classroom setting.」金秋外語節鍛鍊了同學們的外語能力,同時也培養了批判性思維。
  • 中石大舉辦第四屆全國能源翻譯大賽
    決賽以「綠色能源與低碳生活」為主題,分為筆譯和口譯兩個環節,兩個環節均分為英譯漢和漢譯英兩個部分。口譯環節採用線上的方式,參賽選手在規定時間內進行兩段語音段落的英漢互譯,比賽過程由一對一的監考人員進行全程錄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