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今天起,做個「晚熟的人」|雪櫻天使讀書會第十二期精彩回顧

2020-12-16 齊魯壹點

雪櫻天使公益讀書會,通過閱讀經典,感悟生活,為天橋區廣大殘疾人兄弟姐妹搭建一個集閱讀分享、心理諮詢、寫作訓練、名師講堂等為一體的文化助殘公益平臺,以閱讀提升自我,通過學習改變命運。

2020年漸進尾聲,一些年度經典好書出爐。12月13日,迎來雪櫻天使讀書會第十二期,主講人與大家分享諾獎獲得者、著名作家莫言的最新力作《晚熟的人》。按照慣例,首先介紹了莫言的創作心路和代表作品,這部作品,是莫言回到故鄉,追述往事,與此前作品不同的是,他從幕後來到臺前,既是作者,也是小說中的人物。

以與新書同名短篇小說《晚熟的人》為例,莫言陪同日本作家鶴田澤慶回到家鄉,參觀自己的故居和青殺口戰役紀念館,品嘗當地的美食,昔日的同學蔣二變身公司老闆,特意安排了高密東北鄉首屆滾地龍拳擂臺賽,最終變成了中日復仇生死大戰,當年被蔣二爺爺蔣啟善殺死的渡邊陵的兒子渡邊一郎輸的體無完膚,打敗他的不是別人,正是髮小常林的兒子,外號「五毒」。原來,這是蔣二自導自演的一出大戲。小說結尾極具諷刺意味,蔣二給莫言打來電話,說公司過去是滯洪區,為非法用地面臨拆遷。同樣的,其他幾個故事也運用諷刺手法,運用的爐火純青,引人思考。

高密東北鄉,莫言故居

主講人依次分享了《等待摩西》《賊指花》《火把和口哨》等精彩段落,分析人物,剖析人性。莫言不再是以前的莫言,他頭頂「諾獎」的光環,名人效應和身價倍增;莫言還是那個講故事的莫言,他的生命根脈深扎高密東北鄉,字裡行間滿溢著紅高粱的粗糲甜味,所呈現的仍是家鄉「郵票大小地方」的人間浮世繪——他歌頌和讚美的仍是大地上的普通勞動者,而他本身也是勞動者,這一點與路遙的切身感受高度契合,「我深切地感到,儘管創造的過程無比艱辛而成功的結果無比榮耀,儘管一切艱辛都是為了成功;但是,人生最大的幸福也許在於創造的過程,而不在於那個結果。」

通過閱讀這本書,主講人告訴大家,所謂「晚熟的人」,不能簡單的理解為大器晚成、厚積茂發,更多的是一種人生態度,它蘊藉豐沛多樣的精神內涵,對莫言來說,他沒有離開高密東北鄉,沒有離開一株直立行走的紅高粱,沒有離開窮苦的童年和飢餓的記憶。而對廣大殘疾人朋友來說,先天缺陷或後天致殘,都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對自己失去信心。做個晚熟的人,積極主動地活著,一切都不晚,只要有追求有夢想,瞄準目標,堅定不移。

壹點號雪櫻的百草園

相關焦點

  • 那些年,我們遇見過的「丁真」|雪櫻天使讀書會第十一期精彩回顧
    雪櫻天使公益讀書會,通過閱讀經典,感悟生活,為天橋區廣大殘疾人兄弟姐妹搭建一個集閱讀分享、心理諮詢、寫作訓練、名師講堂等為一體的文化助殘公益平臺,以閱讀提升自我,通過學習改變命運。最近,丁真的世界成為燙手的話題。
  • 山西省湖南商會「靜心成長」讀書會(十二)
    5月10日上午9點, 山西省湖南商會「靜心成長」讀書會迎來了第十二期線下分享交流會。劉炳輝會長通過回顧自身的創業及崢峰集團的發展歷程,闡述了湖湘人「吃得苦、霸得蠻,心憂天下、敢為人先」的特點,以「打鐵還需自身硬」的理念,結合當前國際、國內經濟形勢,分析商會會員企業面臨的問題,指出企業在經營中需掌握國家法律政策
  • 十年蘊積,十二個故事——莫言新作《晚熟的人》聚焦小人物,把自己...
    《晚熟的人》中,莫言根植鄉土,聆聽四面風雨,塑造典型,挪借八方音容,用十二個故事,有喜有悲,有荒誕有現實,從上個世紀到當下社會,從歷史深處步入現實百態,呈萬千氣象。這一次,莫言將筆觸延伸得很長、很遠,但距離讀者又是非常緊密、親近。
  • 小天使的機會《鑽石王牌actll》第十二話吐槽解說
    今天給大家帶來了棒球運動番鑽石王牌最新話的講解。第十二話呢已經表現出了作者要突出主角的心情,降谷被學弟問要不要去投球,然而降谷的內心已經飄了,都不想讓學弟接他的球,只想全力的讓御幸給他接球,還出口傷人。另學弟很傷心很生氣。而另一邊的小天使已經把他們宿舍的學弟收為了自己的小弟,兩個人準備要出去練習投接球啦,倉持前輩看了也很欣慰。
  • CM趣聞研究院第65期:精彩回顧,這一屆寶馬展很特別!
    CM趣聞研究院第65期:精彩回顧,這一屆寶馬展很特別! 2020-12-17 來源:中國工程機械商貿網 CM趣聞研究院
  • 100期!100人!100個精彩!
    「家園」No.100時光如梭,今天,我們迎來武漢家天下《家園》第100期。
  • 受難的耶穌和十二天使
    這座橋表面用大理石鋪砌,有三個橋拱。聖天使橋是羅馬城中最美的橋梁,橋上有十二尊天使的雕像,其中的10個天使,每個天使手上都拿著一樣耶穌受刑的刑具。這十二尊天使都出自貝爾尼尼和他的工作室。據說只有兩座由貝爾尼尼親手雕成,現在已被移至Santa Adrea delle Fratte教堂內妥為保存,現在佇立在大橋兩側是複製品。
  • 莫言:晚熟是正面的褒義詞——莫言諾獎後首部作品《晚熟的人》出版...
    上世紀六十年代,當時高密東北鄉的秋天經常陰雨連綿、洪澇蟲災,村頭大喇叭廣播,今天下午水庫會放下多少流量,所有男女老少立刻上河堤防洪。流量太大會造成決堤,村莊淹了、房子倒了、牛羊死了,莊稼澇了,流量太大會造成災難。」2012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讓莫言站到了前所未有的聚光燈之下,時隔8年,新作《晚熟的人》問世之際,他做了生平第一次網絡直播,150萬人圍觀了這場新書「雲發布」。
  • 沈嘉柯讀書會:《北野武自述》
    【沈嘉柯讀書會】第五期《北野武自述》無聊的人生我死也不要Meera說,書名標題我太想吐槽了,這像是暢銷書架上的成功學書籍,上面寫著「小於兩百平米的房子我絕對不住」「不到一千萬的單子我絕對不做」。我其實純粹是被這個書名所吸引了注意力,然後第二個原因是因為那個書開始寫著法國記者電影專業的採訪,我還以為他能夠提供一些真知灼見。這一期讀書會,北野武的這本書,只要把法國記者的文欄位落直接跳過去打叉叉就可以了。北野武有一種天生的不按照常人的生活方式去生活的感覺,結果群眾很喜歡他這一點。因為他活的戲劇性,所以拍的電影才能夠更加的精彩。精彩豐富一點的生活比較有助於寫作創作。
  • 第四十五期——第圓桌圈少年讀書會《愛的教育》
    圓桌圈少年讀書會第四十五期閱讀主題:《愛的教育》▲樊老師領讀——《愛的教育》《愛的教育》是一個義大利小孩的日記,講述了主人公安利柯從四年級10月份開學的第一天到第二年7月份在學校內外的所見、所聞和所感,不同於我們當年記的流水帳,這篇小說中的每篇日記都很用心,充滿了暖暖的愛,讀完之後讓人獲益匪淺。
  • 上周要聞回顧 【第21期】
    上周要聞回顧 【第21期】 2020-07-27 17:0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銀行讀書會方案
    五、活動流程(1)暖場活動開始前30分鐘進行活動暖場,大屏幕播放讀書月活動精彩照片製作的動感影集,配合音樂進行暖場,活動開始前5分鐘停止播放,大屏幕切換至主背景畫面播放暖場音樂,等待活動開始。(3)行領導講話行領導上臺做讀書月期望及以後的規劃和要求,號召全行員工積極閱讀,共同推進「書香銀行」建設。(4)嘉賓授課嘉賓就此次讀書會書籍進行分享。
  • 莫言:晚熟是正面的褒義詞
    本文摘選自莫言《晚熟的人》新書分享會速記稿,未經發言者審定。圖片來自分享會現場莫言談《晚熟的人》 這部小說裡面很多人物都是我的小學同學,我的小學同學一下子回到差不多五六十年前,所以是半個多世紀以前的故事一直延續到現在,這個小說裡的人物跟我一起慢慢的隨著社會的發展在變化、在成長、在晚熟。
  • 諾獎作家莫言新作《晚熟的人》:時代變了,新故事照舊精彩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師文靜莫言中短篇小說集《晚熟的人》共有12個故事,絕大多數故事都是從「文革」寫到改革開放之後,最後著力聚焦當下世情,用冷靜直白寫盡鄉村最平凡最不起眼的小人物,道盡人的百態,講述時代潮起潮落。與前作相對而言,作家本身將筆觸延伸得很長、很遠,但瞄準當下的具象寫實,讓其新作距離讀者很緊密,很親近。
  • 莫言獲諾獎後首部作品《晚熟的人》今首發:12個「我」眼中的故鄉潮...
    莫言《晚熟的人》斬獲諾貝爾文學獎略顯沉寂的莫言終於再次用文字回到了讀者的視野中!7月31日上午,人民文學出版社宣布,莫言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後的首部作品《晚熟的人》正式面市。本次推出的《晚熟的人》算得上是他打破沉寂之作。在書中,莫言依然根植鄉土,用十二個故事講述了獲得諾獎後的裡裡外外,這其中有喜有悲,有荒誕有現實,時間跨度也從從上個世紀一直延續到了當下社會。據人民文學出版社的編輯介紹,看完這12個故事,它們的坐標都被一條無形的線連繫起來,莫言講述的其實不是某一個人的故事,而是時代的潮起潮落。
  • 「怒放之夜」—貴州大學菁英(EMBA&MBA)讀書會2020年年會
    貴州大學管理學院副院長宋山梅、羅敏,貴州大學管理學院EMBA主任李雨峰、貴州大學管理學院MBA主任項凱標、貴州大學管理學院對外合作辦公室主任王雲,讀書會主席團成員袁徵福、陸春寶、楊再英、牟道勇,讀書會榮譽會長羅綱舉、王寅春,讀書會第三屆會長趙宇出席了本次活動。特邀嘉賓為貴州大學對外合作處處長劉穎、民建省直十二支部副主委廖鐵松、貴州佰仕佳集團董事長易永祥。主持人為吳睿迪、陳雋寧。
  • 莫言《晚熟的人》,裡面的一句話,說中多少「養家男人」的無奈!
    實話實說,在讀《晚熟的人》之前,我一直不太喜歡莫言的作品,因為從莫言那些作品的書名,就讓我感覺有些壓抑, 而讀到《晚熟的人》也是我在逛書店的時候,實在不知道買什麼的時候,就隨手拿了一本書看了幾眼,而這本書就是《晚熟的人》,就這幾眼就讓我愛不釋手了,所以這本書也成了我唯一讀過的莫言的作品!
  • 【家風塾專題】5月6日-5月12日河北東光、鹽城、哈爾濱、北京讀書會
    2018年5月6日,香廬家風塾江蘇鹽城永興讀書社第12期家風家道讀書會圓滿結束。今天學到了女性的定位,作為父母的女兒,先生的妻子,公婆的兒媳,孩子的母親到年邁時我又做了婆婆時,對每個身份的變換應該各安其位,位安則天下安。尤其現在處於身為人妻和為人母,我覺得我要學的和需要改變的太多,首先從現在起要保養好我的身體,讓父母不為我擔心。第二作為妻子要做到助夫而不累夫,助夫成德,是對先生和家庭最大的愛。
  • 莫言《晚熟的人》:40歲以前活給別人看,40歲以後活出自己的樣子
    莫言是一個備受爭議的作家,是第一位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作家,這一點就足以讓人讚譽,但同時又是一個有爭議的作家,從獲獎起各種「謾罵」「討伐」就從來沒有停止過,有人說他是水準不夠浪得虛名。文學評論家朱大可說:在當代文學的邊界內,莫言終究是一位比較優秀的作家,就像北村、劉震雲和閻連科那樣,他保持了對鄉村不公正現實的關注。
  • 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理論研究所舉辦第1期青年讀書會
    7月20日,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理論研究所舉辦第1期青年讀書會。讀書會採取線上交流形式,邀請《當代歷史哲學和史學理論》作者之一、歷史理論研究所外國史學理論與史學史研究室研究員張旭鵬進行導讀,歷史理論研究所外國史學理論與史學史研究室研究員吳英和中國通史研究室研究員趙慶雲與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