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旅行六次,幾乎走完了馬來西亞的大多數地方,吃過不少當地美食。印象最深刻的是叻沙、肉骨茶,椰漿飯。沒想到這次的馬六甲、新山美食之旅,又讓我見識了幾種從未吃過的地道美食。讓我們一起去看看,有哪些是你沒吃過的地道馬來西亞美食。
娘惹糕
馬六甲最有名小吃是娘惹糕,而娘惹糕做得最好的當屬峇峇查理娘惹糕(Baba Charlie Nyonya Cake),華人與馬來人通婚的後代男性叫做峇峇,女性叫做娘惹,他們做的娘惹糕最大特色是中馬美食的融合。峇峇查理家的什錦娘惹糕最有名,這些五顏六色的色彩是植物和果汁,好看又好吃,曾在馬來西亞兩年獲獎。
黑果、米苔目
參觀峇峇查理家庭工坊時,發現有個聞所未聞的美食,一種叫黑果(Keluak)的果子,本來生果有微毒,他們挖掉果核,水中浸泡,再埋在地下,取出之後洗乾淨,填充米糕。吃的時候砸碎硬殼,配上冰鎮米苔目(taibak)甜品,很是美味,當地人認為有滋補功效。
蘭花水、珍多冰
馬六甲的餐館很多,做娘惹菜的也不少,我們這次選擇的是一個非常有味道的地方吃,是在一座上百年的娘惹老宅 — 娘惹63號藝術館(Nyonya 63),藝術館的前屋是中國傳統服飾,後屋才是餐廳。坐在紅傘和紅燈籠下吃娘惹飯菜,是不是有點時空穿越的感覺?
娘惹小金杯、娘惹烏達、香茅串蝦、娘惹泡菜、娘惹春卷、炸雞翅、娘惹魷魚,大廚Keong介紹了娘惹菜的做法,還有各種做菜的香料,光是看到菜譜上餐前小吃,就已垂涎欲滴。馬六甲室外氣溫三十多度,我喜歡娘惹菜飯前的一杯蘭花水,香甜的紫色蝶豆花汁,加點冰清涼甘甜;吃完娘惹菜,再來一碗珍多冰,紅豆、米條、椰漿、椰糖和香料做成的刨冰,口齒留香,然後再去前屋的藝術館,欣賞一下他家的娘惹服飾和各種禮品。
烏達
馬六甲去到麻坡,參觀烏達的製造過程,從未吃過烏達。在麻坡的俊隆烏達(K&Y Frozen Food Enterprise),一位小哥正在烤一排排像是綠色竹葉,這都是烏達。烏達(OTAK-OTAK)最早流行印尼蘇門答臘群島,當地人將魚肉攪碎,伴著木薯、洋蔥、椰奶等香辣香料,然後用水椰葉,或者香蕉葉、棕櫚葉包起來,兩端用牙籤穿起,烤熟即可食。
嘗了一片剛烤熟的烏達,這是我第一次吃,入口時帶著一股清香的魚肉味道,慢慢地感受到一些輕微的辣味和香料味道。在烏達生產工坊,看見當地工人熟練地用兩片葉子包著烏達魚肉,當地人認為烏達很有營養,現在為了在炎熱的環境下保存不變質,開始使用冰凍烏達保鮮。
鹹淡水生蠔
很多人都不知道馬來西亞也有吃生蠔的地方,它在麻坡的蠔灣(Oyater Bay)。從麻坡的Jeti Tanjung Emas碼頭坐船去Kampung parit setongkat漁村,在船上可以欣賞麻坡河的蘇丹行宮。掠過麻坡市區,到了了蠔灣的小村。研究所的所長給我們介紹蠔的生長過程,這裡是鹹淡水養殖的蠔。
最期待的時刻就是品嘗,很多人都說馬來西亞沒什麼蠔,於是很想知道味道如何?端上來生蠔、油炸蠔,青檸蠔、芝士蠔,大約六七塊錢一隻。我最喜歡加酸辣汁的生蠔,味道可口,幾乎沒有什麼腥味。坐在麻坡河邊,吃蠔、看日落,是一個特別的悠閒美食之旅。
爪哇安班飯
麻坡的一處叫做Homestay Parit Bugis的地方,這裡提供一種類似國外的民宿,可以住在當地人的家中,還能提供本地的飯菜。主人還帶著我看了幾間房,然後我們席地而坐,開始吃手抓飯,但注意不能用左手吃。
棕櫚樹葉包著的叫爪哇安班飯(Nasi Ambeng),在爪哇島吃過一次。從印尼爪哇傳入馬來西亞的美食,馬來西亞的爪哇人最喜愛。米飯配上椰漿、咖哩雞、蔬菜、小鹹魚幹、炒麵條、香蕉、果汁等,拍完就立即動手抓著吃了。晚上飯後,還欣賞了爪哇民族舞蹈。
沙爹
在麻坡,我們吃了一個特別而又重口味的早餐 —沙爹(Satay),這種類似烤串的美食,只有麻坡人當早餐。吃沙爹一定要去R&H Café, Satay Maharani,它以做沙爹出名,本地人也愛去吃,因為蘇丹曾經光臨過,被授予「Maharani」,類似於中國的「欽賜」。
餐館一大早就快坐滿了,本地人也不少,除了拖家帶口的,還有男女青年結伴過來吃早餐。其實,這家店除了沙爹,還有不少好吃的,娘惹糕,椰漿飯、馬來什錦菜、高陽蛋、炒麵什麼的,覺得都挺美味的。
馬來西亞滷麵
新山的Restoran ZZ Sup Tulang餐館,據說在新山有不少分店,主打是馬來西亞滷麵,它是柔佛州一道很受歡迎的菜。滷麵(Mee Rebus)是麵條上加醬料,油炸芋泥、炸蔥頭、蝦米、炸豆腐,豆芽,撒上辣椒,滴上青檸,味道略酸甜。
一定要吃那種配有羊骨的滷麵,羊骨上面還插著一根吸管,讓你從羊骨中吸食骨髓。骨髓有營養又好吃,古人都形容「吸髓知味」,可見自古就是美食。我比較喜歡他家的羊骨湯,也可以吸骨髓,關鍵還是一道沒糖的菜。
咖喱魚頭
新山最好的印度菜餐館應該是Restaurant Spice Villa。他家最有名的是咖喱魚頭(Fish Head Curry),咖喱味道正宗,配上海魚,真的不錯。但是,不知道為什麼,我和小夥伴們都覺得他家的烤麥餅(Tandoori Roti)好吃,我們吃了兩份,他家的果汁和印度咖啡也不錯。
馬來水果宴
迪沙魯水果農場(Desaru Fruit Farm)在馬來西亞獲得過好多旅遊獎項,最有名的不是豐富的水果和植物,而是果園的一餐水果宴。椰子冬陰功湯、木瓜沙拉、百香果亞參魔鬼魚、菠蘿蜜雞、熱帶水果蝦、百香果烤雞、有機農家菜、火龍果魷魚。飯前的開胃水果也很棒,酸的甜的辣的,各種味道的各種水果,我吃了兩盤。
胡椒蟹、冰鎮古老肉
在迪沙魯海岸的Tunamaya Beach and Spa Resor酒店餐廳,我們吃到了地道的粵菜,還是香港的做法,各種好吃的,停不下來。最好感興趣的是胡椒蟹,我們一點點吃光,味道最好的是清蒸鯛魚,最有特色的是冰鎮古老肉,要敲破象魚缸一樣的冰罩,才能吃到古老肉。
傳統馬來菜
吉隆坡的Restoran Rebung是一個特別的餐廳,它是由馬來西亞旅遊大使、名廚拿督伊斯梅爾和馬來西亞第一位進入太空的太空人謝赫博士創辦的馬來傳統菜餐廳,這家餐廳在吉隆坡的馬來餐館排名前五,我們來這裡要跟著拿督伊斯梅爾學習做三道馬來西亞菜。
我和日本、泰國、菲律賓的三位美食博主一起組隊,學習做沙爹、沙拉和椰糖椰絲卷,現場指導老師除了拿督伊斯梅爾,還有馬來西亞著名大廚佛羅倫斯·譚。我們隊獲得了第一名,我做的沙爹還獲得了好評,佛羅倫斯拿著的就是我做的沙爹。
從吉隆坡、布城、馬六甲、麻坡、新山、迪沙魯,回到吉隆坡,吃了十幾家餐館,品嘗了馬來西亞的三大特色菜系:馬來菜、中國菜、印度菜,不僅有饕餮大餐,也有美味特色小吃;不但動嘴品嘗,也有動手學習學做菜。在吃喝玩樂中,了解了許多的馬來西亞飲食文化,是一次真正的美食文化旅行。
當然,美食旅行也不不能不玩,我們逛馬六甲雞場街,麻坡看Barongan民族舞蹈,在柔佛工藝大廈學習做馬來西亞手鼓,新山看蘇丹王宮夜景,參觀主題音樂酒店Hard Rock,迪沙魯海岸冒險水上樂園衝浪,迪沙魯水果農場觀賞水果和動植物,在迪沙魯海濱看馬六甲海峽的日出日落,吉隆坡夜拍雙子塔,一路邊吃邊玩。
馬來西亞六天五夜的美食之旅,主題叫做「COME HUNGRY, LEAVE SATISFIED」,走完這條美食旅行線路之後,感覺是名符其實的是「餓著來,扶牆走」。我相信介紹的這些特色美食,一定有你在馬來西亞沒吃過的;如果你去馬來西亞旅行,可以按圖索驥,去尋找這些不可不吃的本土特色美食。
請點擊播放我拍的短視頻《吃貨的馬來西亞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