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如火初心如炬 :追記全國優秀共產黨員張小娟

2021-01-07 澎湃新聞

青春如火 初心如炬

——追記全國優秀共產黨員張小娟

◎記者 王朝霞 李建舟 何龍

12月3日,中共中央追授犧牲在扶貧路上的好幹部張小娟為「全國優秀共產黨員」稱號。一時間,甘南州上下掀起了學習英雄、爭當典型的熱潮。4日,甘南州各主流媒體再次前往舟曲縣,集中對張小娟生前事跡進行深入採訪……

榜樣的力量

12月4日,楊為民從微信朋友圈裡得知張小娟被中央追授為「全國優秀共產黨員」的消息後,第一時間進行了轉發。扶貧攻堅「百日會戰」期間,他還在坪定鄉工作。每次要查什麼數據找相關資料,都會去找張小娟。「張小娟的性格真的很好,待人待事都很有耐心,不管我們要查什麼,她都會很認真地提供,從來沒見她煩過誰……」說起張小娟的生前事,楊為民一時唏噓不已。

12月5日,記者一行冒著白龍江畔凜冽的寒意,再次驅車前往曲告納鎮的瓜歐村採訪。瓜歐村是張小娟生前的扶貧幫扶村。誰家因病返貧、誰家缺少勞力、誰家孩子上不起學……這個大山深處的小村寨裡,到處都留下過張小娟的足跡。

瓜歐村不大,全村100來戶,其中貧困戶34戶176人,貧困面佔全村近三分之一。2019年底,該村如期脫貧,摘掉了貧困帽。如果不是今年8月中旬的那場泥石流災害,四面環山、風景優美的瓜歐村很快也會吃上旅遊飯——從村裡繼續往進走,就是絕美天然的峽谷風光了。而且,倍受消費者青睞的金絲皇菊就產自這個村。村裡先後成立的兩個專業合作社,吸納了全村所有的貧困戶,讓群眾乘上了「三變」的東風,成了合作社的股東,在家門口就業。

餘雙吉是張小娟生前的幫扶戶,他家在村委會斜對面。站在屋頂上,可以一覽瓜歐村全貌,也能看到家家屋頂上迎風飄揚的國旗——談到感恩與愛國,沒有誰能比舟曲的老百姓更有感受了。10年前的「8•8」泥石流,讓舟曲人民深刻體會了「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人間大愛。自此,村民們在屋頂上懸掛國旗,成為他們表達愛國之情的最好方式。

餘雙吉的妻子王生久不會說漢語,但她嗓門又大又亮,我們採訪餘雙吉時,她偶爾會插話,面帶笑容地表達著對黨的扶貧政策的滿意和讚美。說起張小娟,她會豎起大拇指,不停地用藏語誇讚。作為張小娟生前的幫扶戶,他們和張小娟接觸最多、也最了解彼此。餘雙吉告訴記者,前幾年他出去打工,因為沒有一技之長,一年到頭最多掙個一兩萬,加之兩個孩子都在讀書,日子過得捉襟見肘。2018年,在張小娟的協調爭取下,他參加了為期一個月的挖掘機技能培訓,掌握了一門實用技術。張小娟還多方爭取,把他輟學在家的大女兒送去學習美發技術。後來,他又通過「三變」改革,把家裡的土地入股給村裡的專業合作社,年底就會享受到分紅,自己就近打工,日子漸漸好了起來。從家裡很時尚的擺設來看,餘雙吉家之前那種緊巴巴的日子已經過去了。

脫貧攻堅戰略的深入實施,就像一場春雨,滋潤著大山深處所有貧困戶的心田。道路一條條地寬了起來,房子一座座地新了起來,日子也一天天地有了奔頭和希望。餘雙吉說,能過上現在的好日子,多虧了黨的扶貧好政策,多虧了許多像張小娟一樣拼搏奉獻在扶貧戰線上的幹部。他家能夠改變思路種起藥材,也是張小娟的建議,她還幫他們提供技術援助。現如今,柴胡等藥材種植成為他家又一筆收入。

在瓜歐村,沒有人不知道張小娟。就連一些眼花耳背的老人,也能叫得上她的名字。

做為一名扶貧幹部,她雖然永遠地離開了她幫扶過的村民和工作過的地方,但她卻以一種精神,存活在了人們的心中。不止是白龍江畔的舟曲,全州各級黨員幹部群眾,都在以各種方式紀念著她。

楊壽永是舟曲縣委宣傳部的一名幹部,同時也是峰迭鎮沙溝村駐村幫扶工作隊隊員。說起張小娟,他首先會想到「力量」二字。「張小娟的生前事跡,如今已經成為一種力量,激勵著像我一樣奮戰在基層一線的扶貧幹部,持續向前。無論是宣傳系統的幹部,還是駐村幫扶隊員,都應該把她的力量傳承起來,把她未競的事業繼承下去,這才是我們應該做並且必須要做好的。」楊壽永的話鏗鏘有力,讓我們突然明白:張小娟雖然離開了,但她的精神已經成為一種象徵和存在,影響和帶動著很多人……

連日來,全州各級黨員幹部群眾,都在以各種方式學習她的事跡,懷念她、追憶她。在羚城合作、在大夏河畔、在船城卓尼、在草原深處……扶貧幹部們一致表示,張小娟被追授為全國優秀共產黨員是實至名歸,她那種忘我奉獻的精神,值得大家永遠學習和繼承。大家普遍認為,張小娟的事跡,充分彰顯了一名共產黨員的政治本色,也是她個人信仰和高尚品德的集中體現。當前,甘南州雖然已經整體脫貧,但仍然需要很多人堅持奮戰,才能鞏固全州取得的脫貧成績和戰果。張小娟留下的擔當精神,無疑將會成為一筆財富,激勵著大家不忘初心、勇往直前……

省交通廳下派到臨潭縣張旗村的駐村幹部包瑞君表示,在駐村幫扶的工作崗位上,他應該以張小娟為榜樣,接好她留下來的接力棒,努力在鄉村振興、縮小城鄉差距方面貢獻自己的力量,讓幫扶村的鄉親們早日過上好日子。

說到接力棒,去年剛剛參加工作的95後姑娘羅慧妮是真正接過接力棒的人。今年,她成了瓜歐村的包村幹部,她又像張小娟生前一樣,成了瓜歐村的一位常客,進村入戶聽心聲,談思路說想法。她雖然沒見過張小娟,但對於這個像達瑪花一樣美麗的扶貧幹部的故事,卻聽過不止一次。羅慧妮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或許她還沒有像張小娟一樣的膽識與能力,但她一定會沿著張小娟走過的路,認真負責地把瓜歐村的事情辦好、力所能及地把鄉親們的困難解決好……

和楊為民一樣,瓜歐村原村長、副支書王老照說起張小娟,只有一連串的「好」:「你看,現在我們瓜歐村越來越好,可是小娟看不到了。我們只有以她為學習榜樣,繼續把脫貧的事抓好、做好,不辜負她生前的期望,才算盡到了責任。」

風大,天陰得有些沉。四面的山頭上落滿的白雪,將冬日的瓜歐村襯出幾分寂靜。只有村中心文化廣場上的公益宣傳欄,紅紅的大字顯出幾分生機與活力來。

楊為民說,張小娟留下的擔當與奉獻精神,將會成為留在瓜歐村全體村民心中的一份美好回憶,也將會成為引導全縣扶貧幹部的一種力量源泉,時時提醒大家不忘初心、砥礪前行。

永遠的初心

山大溝深的舟曲是國家級貧困縣,貧困發生率高,基礎條件薄弱,一度是脫貧攻堅的難中之難、堅中之堅。2017年,舟曲縣被國家納入全國「三區三州」深度貧困地區,同時被甘肅省確定為全省23個深度貧困縣之一,2013年底全縣有建檔立卡貧困村87個,建檔立卡貧困人口3.548萬人,貧困發生率為29%。

在決戰脫貧攻堅的偉大徵程中,甘南州委、州政府立足州情實際,創造性地開展工作,走出了一條具有時代特徵、民族特點、甘南特色的脫貧之路。甘南旅遊扶貧減貧模式也成功入圍2018年世界旅遊減貧典型案例。

2016年以來,全州落實到位中央和省、州、縣四級財政專項扶貧資金87.75億元。整合各類涉農資金75.61億元。全州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達到99.11%;貧困人口醫療保險參保率和資助率均達到100%;全州農牧村飲水安全覆蓋率達到100%。完成夏河機場通航,州府合作通高速,縣縣通二級路,所有鄉鎮和建制村通硬化或砂化路;堅持把生態文明小康村建設作為脫貧攻堅的「提升工程」,累計投入156億元,著力打造生態文明小康村1603個,惠及10.9萬戶48.9萬農牧民群眾……

因地制宜、精準施策的扶貧理念,使甘南州的脫貧攻堅戰持續走向深入。按照「山大溝深不漏一戶家庭、山高路遠不漏一頂帳篷、山重水複不漏一個群眾」的要求,全州發動6萬多名黨員幹部組成脫貧攻堅突擊隊,亮劍扶貧前線、決戰脫貧陣地,實現了3.29萬貧困家庭和14.98萬貧困人口脫貧退出。

今年2月28日,經省政府批准,舟曲縣正式退出貧困縣序列。全縣脫貧退出貧困村87個、貧困戶9330戶、貧困人口35817人,貧困村和貧困人口實現「雙清零」,歷史性地消除了絕對貧困。

至此,全州17.12萬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全部脫貧,309個貧困村全部出列,如期實現了清零見底目標,千百年來的絕對貧困問題得到歷史性解決!

舟曲人民不會忘記,在這場脫貧攻堅的偉大徵程中,曾有扶貧幹部張小娟年輕而堅定的足印——2016年1月,憑著過硬的政治素質和突出的工作能力,張小娟被任命為舟曲縣扶貧辦副主任,負責建檔立卡管理、國家扶貧子系統和全省大數據系統管理、扶貧資金管理等多項重點工作。一腳邁入扶貧攻堅領域,張小娟就把自己一天天逼成了別人眼中的「移動資料庫」。

從立節鎮駐村幹部,到曲瓦鄉副鄉長、曲瓦鄉紀委書記,再到舟曲縣扶貧辦副主任,這條蜿蜒崎嶇的扶貧路,張小娟一走就是11年,她的足跡遍布舟曲縣19個鄉鎮、208個行政村。

面對扶貧重任,張小娟從一開始就要求自己進村入戶掌握最真實的貧困狀況;學習政策給前線傳輸更加準確的信息;摸清脫貧退出難點短板,給上級決策提供客觀真實的建議。她是這樣想的,也是這樣做的,並且一做就是多年,不改扶貧初心!

「她走了一年多了,可她一直活在我們心中……」在舟曲,熟悉張小娟的人們惋惜著年輕生命的消失,回憶著她所走過的漫漫扶貧路,她在脫貧攻堅工作中的點點滴滴越來越清晰……

峰迭鎮水泉村貧困戶桑建幫說,「讓我印象特別深刻的是,有一次張小娟打電話商議關於成立合作社后土地流轉的問題,我有點弄不清楚,然後她親自趕了過來。我們住的地方山路崎嶇不好走,只有三輪車才能通過,她不僅來了還花了近三個多小時給我們講解很多政策,直到入股的村民們都感覺滿意……」

趙冬梅是舟曲縣扶貧辦幹部,是張小娟生前的同事。因為同齡,平時她和張小娟無論在工作上還是生活中,都算得上是最親密的戰友和夥伴。

關於張小娟生前事跡,趙冬梅記憶猶新:「那時候每到一個村去走訪入戶,村裡的貧困人口有多少、貧困發生率是多少、貧困人口收入主要來源是什麼等等,她都會仔仔細細地記錄下來。她的本子上,寫滿了貧困戶家裡的基本情況,比如有沒有學生、有沒有患病人口、有沒有報銷醫藥費,不一而足,每個問題她都不會漏掉,幾乎一個月就能記完一本。」

趙冬梅說,在張小娟留下的十幾本工作筆記裡,每一筆都代表了她對貧戶群眾的牽掛……

正是有了許許多多像張小娟一樣無私奉獻的扶貧幹部,舟曲縣各級黨員幹部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齊心協力扛起脫貧攻堅政治責任。全縣上下緊盯未脫貧人口、邊緣戶和監測戶,實施掛牌督戰,加強監測預警和後續幫扶,紮實做好「3+1」衝刺清零後續工作,深入推進「5+1」專項提升行動,全縣脫貧質量更高、脫貧成色更足,圓滿完成了國家脫貧攻堅異地普查「體檢」,使全縣人民共同奔赴全面小康的「幸福約定」。

在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決勝全面小康的過程中,還有很多像張小娟一樣堅守在脫貧攻堅一線,用生命踐行信仰的扶貧幹部。他們紮根脫貧攻堅一線,勇敢地拿起「接力棒」,日夜奮戰在脫貧攻堅主戰場,始終堅持和群眾想在一起、幹在一起。他們用雙腳丈量著責任的長度,用擔當踐行著使命的高度,他們用無悔的青春書寫了一個個成功的脫貧故事……

無悔的人生

曲告納鎮的金絲皇菊,坪定鎮的土蜂蜜,曲瓦鎮的叢嶺藏雞,辦公室裡不滅的燈光,葡萄架下耐心的身影……這些艱難也好,繁重也罷,都清晰地刻印著張小娟——一個優秀共產黨員忘我工作的足跡。

只是,她的一生,卻被定格在了芳華綻放的34歲。

2007年,中央民族大學畢業後,她入職北京一家五星級酒店;2008年,「5•12」汶川地震使家鄉舟曲受到重創。一個月後,她毅然辭去北京的工作回到了老家舟曲。從此,她把雙腳扎進舟曲的泥土裡,為群眾脫貧攻堅殫精竭慮,展現了她心繫群眾、公而忘私、國而忘家的一線扶貧工作者認真負責、務實工作的敬業精神,和擔當實幹、不懼困難的拼搏精神。

從北京辭職回來的張小娟,正趕上「5•12」地震災後重建,正值農村青壯年外出務工黃金時機,留守在家的大都是老人孩子,許多農戶的房子在維修時缺乏勞力,只能焦急等待。眼看著冬天一天天到來,剛參加工作的張小娟主動請命幫助群眾改造危房,在塵土漫天的土坯房和村道上,每天和鋼筋水泥、磚頭土塊打交道,北京來的「洋學生」很快變成了村裡的「土幹部」。

2010年8月8日,一場突如其來的特大山洪泥石流災害揪著全國人民的心。

交通中斷,救援力量緊缺。為了發揮更大的力量,到最危險、最需要的地方去,張小娟立即遞交了入黨申請書。廢墟之上,她莊嚴宣誓,從此成為一名光榮的共產黨員,和父老鄉親一起搶險救災、重建家園!

立節鎮黨委在張小娟的火線入黨材料中這樣評價:「她始終衝在抗災救援的最前線,積極進行一線救援和物資運輸工作,已具備一名共產黨員應有的覺悟和品質。」

無論工作在鄉鎮還是縣上,多少個日日夜夜,在鄉鎮村組、田間地頭、農家院落,都留下了張小娟奔走忙碌的身影,她是群眾心中的「乖女兒」、孩子心中的「小娟姨」,她是群眾最知心的朋友,受到廣大幹部群眾一致好評。

「張主任走了,我就像失去了一個熟悉的街坊、一位引人向上的老師。」事發至今,舟曲縣峰迭鎮水泉村村民桑建幫仍難以抑制內心的悲傷。

與張小娟相識的場景令桑建幫難忘。

因為父親腦梗臥床,家中孩子尚小,30多歲的桑建幫和妻子只能在村裡打零工、靠親戚接濟艱難度日。2016年春天,桑建幫與張小娟第一次見面,張小娟給他詳細講解了大病救助等惠民政策。「從縣城來的年輕女幹部沒有一點架子,人很親切,很自然就拉起了家常。」

從那時起,幫助桑建幫一家脫貧「摘帽」,成了張小娟牽掛的心事。「只要一到村裡,準會來我家,一口一個『大哥』『大嫂』。」張小娟與桑家人多次談心,很快為桑建幫一家推薦了山雞養殖項目。

水泉村村後就是海拔2000多米的臥牛山,適合放養山雞。桑建幫覺得,張小娟搞山雞養殖的提議「很靠譜」。2017年,他和同村的8戶貧困戶行動起來,成立了山雞養殖合作社。合作社地處半山腰,山路很陡,汽車無法直接到達。每次來考察,張小娟都要徒步走一個多小時,一見桑建幫,她總會笑著鼓勵,「你要做貧困戶裡的致富帶頭人」。

這樣的事例實在是太多太多……

「再崎嶇的路,也是過得去的!」這是張小娟在下鄉途中發的一條微信,微信還配了途中拍攝的一張俯瞰盤山路的照片。這是她生命中的最後一條微信,也成為她奔波在扶貧路上的永恆定格。

2019年10月7日,時任縣扶貧辦副主任的張小娟在舟曲縣山後貧困鄉鎮開展脫貧攻堅驗收結束返回縣城途中,所乘車輛墜入河中,不幸遇難,因公犧牲。

據縣扶貧辦幹部石磊回憶,5日,他們深入曲瓦鄉和立節鎮,回城已是21時許。6日,他們又驅車5小時,翻越海拔3800多米的雪山,趕到全縣脫貧攻堅難度最大的博峪鎮進村入戶,當晚住在鎮上。7日,他們一路顛簸,下午趕到曲告納鎮,隨機抽選上大年村,核查貧困戶收入帳實不實。

上大年村是個高山村。盤山而上,要經過34道急彎,路上不時可見滾落的碎石。張小娟走訪完藏族阿媽吳小英家時已是傍晚。這時,她又接到任務,需要連夜趕回縣城。從鎮上到縣裡,還有兩個半小時車程。督導組還要繼續工作,她從縣融媒體中心工作人員閔江偉那裡得知,融媒體中心的幾個同事也在鎮上採訪。這天也是曲告納鎮部分藏族群眾搬遷下山的一天,陳文燕等人聞訊趕來,忙活了一整天。張小娟飯也沒吃,搭乘縣融媒體中心的五菱牌麵包車往回趕。路上,車輛不幸墜入白龍江……

而今在舟曲縣江盤鄉河南村的山坡上,長眠著一位叫張小娟的姑娘。她曾是眾人矚目的高考狀元,在汶川地震後放棄北京的工作毅然返鄉;她曾在泥石流廢墟上向黨旗莊嚴宣誓,只為能到災區最需要的地方;她曾走遍全縣208個村,遍訪3萬多名貧困群眾,把自己的全部青春、智慧和熱情注入脫貧攻堅。她把生命獻給了家鄉,她的事跡也留在了父老鄉親的心裡。

新華社、《人民日報》、《光明日報》、央視新聞網、《甘肅日報》、《中國民族報》、《中國婦女報》、新華網、人民網、中國甘肅網、中國青年網、中國青年雜誌社、《中國扶貧》雜誌社等國內各大主流媒體和網站,第一時間派記者實地採訪,宣傳報導張小娟先進事跡。

張小娟先後被追授「甘南州優秀共產黨員」、「甘肅省優秀共產黨員」、「甘肅青年五四獎章」、中央民族大學「傑出校友」、「全國脫貧攻堅模範」、「全國優秀共產黨員」稱號。

典型是最好的教科書,榜樣是有形的價值觀。張小娟同志先進事跡報告會在全省巡迴進行,省委書記林鐸親自接見了報告團成員,「小娟精神」在全省引起了強烈反響……

於無聲處樹豐碑,遺範激勵後來人。如今,張小娟離去已經一年餘。今年是脫貧攻堅的收官之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之年。在甘南這片英雄輩出的土地上,就像許許多多為人民犧牲的先輩們一樣,張小娟把脫貧攻堅戰士的忠魂本色,留在了秀美的舟曲山川,留在了多情的「藏鄉江南」大地,留在了人們不盡的追思中。

我們有理由相信,張小娟的精神,將會激勵更多的扶貧工作者,以更加堅韌的毅力、更加無悔的初心和更為無私的奉獻,積極投身於「十四五」發展規劃中,積極對標典型,主動擔當作為,苦幹實幹,讓小娟精神薪火相傳。

我們更有理由相信,在搶佔綠色崛起制高點、打造環境革命升級版的偉大進程中,全州各族幹部群眾將會攜手並進、勇往直前,從一個勝利走向新的偉大勝利!

來源:甘南女性之聲

原標題:《青春如火初心如炬 :追記全國優秀共產黨員張小娟》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以榜樣為鏡 向模範看齊——全國優秀共產黨員張小娟事跡在甘肅省...
    新甘肅·每日甘肅網記者 韋德佔12月3日,張小娟被中共中央追授「全國優秀共產黨員」稱號。12月7日,張小娟被追授為「全省先進工作者」。張小娟同志的先進事跡在我省廣大幹部職工中引發強烈反響,大家紛紛表示,張小娟同志是脫貧攻堅主戰場上廣大黨員幹部的優秀代表,她的先進事跡和寶貴精神催人奮進,為廣大黨員幹部樹立了榜樣。「張小娟同志讓我感受到了一名共產黨員對黨的忠誠和信念,一位扶貧幹部的為民情懷和無私奉獻,一位母親對脫貧攻堅事業的責任擔當和無私大愛。
  • 將青春綻放在最愛的家鄉——記「全國優秀共產黨員」張小娟
    我的青春,是無悔的青春……」 ——張小娟獲甘南州五四青年獎章時的發言 2019年10月7日晚7時許,在隴南市兩水鎮白龍江大橋上,一輛縣融媒體中心的採訪車墜入白龍江中,人們不願相信,車輛上坐著準備回去趕報告,連飯也顧不上吃的藏鄉扶貧幹部、下鄉歸來的張小娟。
  • 家風是一本無字的書 ——追記甘肅省優秀共產黨員張小娟的「初心...
    功底深厚又踏實肯幹的她,不多久就身兼數職:司法助理員、駐村幹部、鄉黨委秘書……  至今,很多人仍記得當年青春正盛、奔忙在村落街巷的回鄉大學生張小娟——她圓圓的臉上總是掛著笑,調解矛盾總是帶著真情,寫的材料化繁為簡言之有物,組織的活動創新又接地氣……渾身散發著向日葵般積極蓬勃的生命力量。  2010年,舟曲發生「8•8」特大山洪泥石流災害。
  • 追記「全國優秀共產黨員」,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紀委原副書記、監委原...
    近日,黨中央決定,授予周永開、張桂梅同志和追授於海俊、李夏、盧永根、張小娟、加思來提·麻合蘇提同志「全國優秀共產黨員」稱號。這其中有4名紀檢監察幹部,分別是四川省達州市離休紀檢監察幹部周永開,安徽省績溪縣荊州鄉原黨委委員、紀委書記李夏,曾任甘肅省舟曲縣曲瓦鄉紀委書記的張小娟,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紀委原副書記、監委原副主任加思來提·麻合蘇提。他們用實際行動詮釋了忠誠、乾淨、擔當的誓言,是全國紀檢監察幹部的傑出代表。「全國優秀共產黨員」稱號,是對他們的充分肯定,也是對英雄模範精神的大力弘揚。
  • 爭做新時代優秀共產黨員
    2020年12月3日,中共中央授予周永開、張桂梅同志和追授於海俊、李夏、盧永根、張小娟、加思來提·麻合蘇提同志「全國優秀共產黨員」稱號,授予這七位同志光榮稱號既鞏固了「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成果,弘揚正氣,又是對優秀共產黨人的肯定,更是充分發揮了優秀共產黨員先進典型示範引領作用
  • 這位四川人獲「全國優秀共產黨員」榮譽稱號,全國僅7位!
    12月3日播出的央視《新聞聯播》節目,發布了《中共中央關於授予周永開、張桂梅同志和追授於海俊、李夏、盧永根、張小娟、加思來提·麻合蘇提同志「全國優秀共產黨員」稱號的決定》,全國共有7名共產黨員獲此殊榮。
  • 「甘南日報評論員文章」忠誠擔當 勇於奉獻——二論向全國優秀共產...
    (《甘南日報》2020年12月9日一版)☆☆☆☆☆☆☆☆☆忠誠擔當 勇於奉獻——二論向全國優秀共產黨員張小娟同志學習舟曲百姓心中的「乖女兒」張小娟同志,不幸以34歲之芳華,在2019年生命定格於扶貧攻堅的路上。在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擘畫出復興藍圖的關鍵節點,在即將見證實現全面小康的偉大歷史時刻,黨中央追授張小娟等同志「全國優秀共產黨員」稱號,是對新時代擔當奉獻精神的謳歌與頌揚。
  • 西客站社區:讓優秀共產黨員的精神在基層紮根
    12月16日,七裡河區西站街道西客站社區組織學習了全國優秀共產黨員的先進事跡。與會人員把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與7名全國優秀共產黨員的先進事跡結合起來進行學習。周永開、張桂梅、盧永根、張小娟、於海俊、加思來提·麻合蘇提、李夏等7名同志不忘初心,紮根基層,舍小家顧大家,爭當時代先鋒的先進精神,使參會黨員深受鼓舞。
  • 青平:感悟優秀共產黨員「無我」的精神力量
    近日,中共中央授予周永開、張桂梅同志和追授於海俊、李夏、盧永根、張小娟、加思來提·麻合蘇提同志「全國優秀共產黨員」稱號。他們用畢生踐行了克己奉公、為民造福的初心,以終身的奮鬥展現了一個「我將無我,不負人民」的優秀共產黨員的形象,是新時代共產黨員的先進楷模,是忠實踐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光輝榜樣。感悟「無私忘我」的精神力量。
  • 如浪花奔湧的共產黨員精神折射出耀眼光芒
    如浪花奔湧的共產黨員精神折射出耀眼光芒 大字 日期:2020-12-10 來源:南昌新聞網   時代浪潮奔湧不息,而總有閃亮的浪花在海面上跳躍
  • ...花:追記「全國優秀共產黨員」、安徽省績溪縣荊州鄉紀委書記李夏
    汪夏寅 攝「黨中央決定,追授李夏同志『全國優秀共產黨員』稱號。這是對李夏的認可,也為大家樹立了學習的榜樣。」12月4日,面對前來參觀學習李夏先進事跡的黨員幹部,安徽省績溪縣博物館館長餘寧莉介紹道。在博物館內設立李夏先進事跡展覽館以來,已有5萬餘人次前來參觀。
  • 【關注】小欣給你講講7位全國優秀共產黨員的故事
    中共中央授予周永開、張桂梅同志和追授於海俊、李夏、盧永根、張小娟、加思來提·麻合蘇提同志「全國優秀共產黨員」稱號啦!讓小欣講一講這7位同志的故事吧!為讓失去雙親的孤兒有一個「家」,她從2001年起一邊任教、一邊兼任華坪縣兒童福利院院長,當好136個孤兒的「媽媽」,被評為「全國百名優秀母親」。她將自己的工資、獎金和社會各界捐款累計100多萬元全部投入教育事業,把一切都獻給了黨、獻給了貧困山區的孩子們。
  • 李雪:用擔當奉獻譜寫青春華章
    12月3日,黨中央決定授予周永開、張桂梅同志和追授於海俊、李夏、盧永根、張小娟、加思來提·麻合蘇提同志「全國優秀共產黨員」稱號。這是無上的榮耀,更是我們學習的榜樣,為之奮鬥的目標。我們要向優秀共產黨員學習,學習他們的責任、擔當和奉獻。
  • 全國優秀共產黨員周永開:我這一生就是一個「小...
    12月11日, 周永開同志 「全國優秀共產黨員」稱號頒授儀式 在成都舉行。
  • 7名全國優秀共產黨員先進事跡簡介
    離休後,他積極投身生態環境保護事業,牽頭組建退休幹部義務護林隊,不遺餘力參與萬源市花萼山護林造林,推動花萼山建成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始終以旺盛的革命熱情踐行「人可以離休但共產黨員永不會離休」的樸實承諾。他把群眾當親人,多次拿出離休費捐資助學、扶貧濟困,先後捐資18.9萬餘元,連續10餘年資助數十名花萼山貧困學生。
  • 永不凋零的夏花:追記「全國優秀共產黨員」、安徽省績溪縣荊州鄉...
    汪夏寅 攝「黨中央決定,追授李夏同志『全國優秀共產黨員』稱號。這是對李夏的認可,也為大家樹立了學習的榜樣。」12月4日,面對前來參觀學習李夏先進事跡的黨員幹部,安徽省績溪縣博物館館長餘寧莉介紹道。在博物館內設立李夏先進事跡展覽館以來,已有5萬餘人次前來參觀。
  • 「關注」小欣給你講講7位全國優秀共產黨員的故事
    中共中央授予周永開、張桂梅同志和追授於海俊、李夏、盧永根、張小娟、加思來提·麻合蘇提同志「全國優秀共產黨員」稱號啦!讓小欣講一講這7位同志的故事吧!為讓失去雙親的孤兒有一個「家」,她從2001年起一邊任教、一邊兼任華坪縣兒童福利院院長,當好136個孤兒的「媽媽」,被評為「全國百名優秀母親」。她將自己的工資、獎金和社會各界捐款累計100多萬元全部投入教育事業,把一切都獻給了黨、獻給了貧困山區的孩子們。
  • 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全國優秀共產黨員曾全勝載譽歸來
    {"title":"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全國優秀共產黨員曾全勝載譽歸來", "url":"https://www.cqcb.com/county/dianjiang/dianjiangxinwen/2020-09-09/2964047.html", "image":"http://image2
  • 最美的他,如盛夏之花——「全國優秀共產黨員」李夏事跡感召激勵全...
    12月3日,黨中央決定追授李夏同志「全國優秀共產黨員」稱號。李夏的事跡再一次感召與激勵著我市廣大幹群學典型,多為經濟社會發展作貢獻。李夏同志被追授為「全國優秀共產黨員」稱號後,市地震局在前期開展認真學習的基礎上,再次組織全體職工進行了專題學習,並向省局和安慶、蕪湖、馬鞍山等兄弟市地震系統傳遞了李夏同志在銅陵市地震局和績溪縣基層鄉鎮工作的先進事跡材料,推動地震系統掀起廣泛學習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