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齊姐育兒 本文為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
孩子是家裡的開心果,可是誰能想到,有朝一日爸爸會因為孩子吃媽媽的醋?
事情是這樣的:
一位爸爸發現自己女兒的一篇作文裡,說的都是自己對媽媽的愛,但是對自己卻隻字不提。
於是爸爸非常生氣,就質問女兒:為什麼不誇誇爸爸,爸爸難道不愛你嗎?你吃的穿的不都是我給你賺的錢,你怎麼就只能愛媽媽呢?
面對父親的連環提問,女兒面不改色說道:「媽媽就是最好的,我的東西都是媽媽給我買的。」
聽到這話爸爸更加生氣了,非要強迫女兒在作文裡寫出誇自己的話才罷休。
不少網友看到這個場景都覺得很有趣,調侃道:這是一位被嫉妒衝昏頭腦的爸爸,大家也都覺得女兒非常可愛。
大家看到這個故事不要光顧著調侃,其實,從父女倆的相處模式就可以看得出來。爸爸因為顧著上班賺錢,很少有時間陪女兒,導致女兒的生活都是媽媽在操心。
而孩子其實都是非常單純的,他們覺得誰陪自己玩的時間長、誰用心照顧自己,誰就是對自己最好的,所以爸爸在他們心裡的分量往往會很小。
很多父親都會忽視這一點,所以在孩子長大之後,慢慢地會表達自己的情感了,爸爸才猛然發現:原來自己在孩子的心中,並不是一個稱職的爸爸。
掙錢養家永遠只是物質基礎,陪伴才是精神食糧。
爸爸們每次工作完,一回到家就覺得自己很累需要休息。其實陪伴往往很簡單,你只需要坐在孩子的旁邊,抱抱他和他聊聊天,孩子就會非常開心了。
只要稍微用一點心,陪伴並不難做到。
父親一定要學會從小陪伴孩子,不要等孩子長大了,才發現連他們喜歡吃的東西,自己一個都不知道。
最簡單的這三點,身為合格的父親一定要做到:
一、會給孩子換尿不溼、衝奶粉很多父親理所當然的覺得,換尿不溼、衝奶這種小事都是媽媽做的,自己不需要動手,每次都以「我怎麼會做這種事」為藉口不去做。
其實這些事情最能培養親子感情,因為這種親密的接觸,會增加孩子對自己熟悉感。
不然為什麼小孩子都會很黏媽媽?其實從很多類似的小事就能看出來,雖然孩子還那麼小,但是他們知道誰是真正願意陪伴自己的。
二、陪孩子吃飯爸爸們應該要反思一下自己,是不是加班應酬等等原因,一家人坐在一起吃飯的次數越來越少了?可能你自己覺得沒什麼,但是對於孩子來說,爸爸在自己生活裡的參與感就漸漸地減少了。
吃飯的時間,是一個家庭少有的能坐在一起的時間,一個家庭溫暖的氛圍,可以在其中表現得淋漓盡致,所以陪孩子吃飯可以很好的增進父子感情。
三、誇獎孩子很多父親因為固有的「中國式」家長的模式,又十分吝嗇自己的誇獎,他們覺得把誇獎的話掛在嘴邊,會非常不好意思。
其實不然,誇獎對孩子來說是非常重要的,這不僅能體現出父親對孩子表現的滿意度,更能讓孩子覺得父親是在意他的,同時也可以很好的增進父子感情。
孩子真正需要父親的陪伴,也許只有短短的十幾年,在這十幾年裡的點點滴滴都會刻在孩子們未來的生命中,成為最難忘的記憶。
【暖心寄語】:教育孩子是夫妻兩個人的事情,爸爸不要理所當然的覺得這些瑣事都該由媽媽負責,孩子是你們兩個人的,不是媽媽一個人的。男人身為丈夫和父親,不要讓「喪偶式婚姻」和「喪偶式育兒」出現在你的家庭,這是極度不負責任的表現。關心孩子、關愛妻子才是作為一個男人該做的事,只有這樣,孩子才會快樂成長,夫妻感情才會和睦,家庭關係才會幸福。
【題外話】:教育孩子這件事,爸爸該不該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