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
學生時代,尤其是小學期間,寫作文就是一件稀鬆平常的事,不管是選題作文,還是命題作文,孩子們都是直抒胸臆。
在大家的筆下,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哥哥姐姐,甚至是暗戀對象都成了作文主角,我相信,大部分人的學生時代都寫過《XX的愛》類似的作文,而《媽媽的愛》幾乎是寫作頻率高最高的作文。
但就在前幾天,湖北武漢一位爸爸卻因看見女兒寫的一篇名為《媽媽的愛》的作文嫉妒成狂,而走紅網絡。
女兒寫作文歌頌媽媽的愛,爸爸嫉妒成狂:你必須強行寫出爸爸的愛在哪裡?
原來這位爸爸看到女兒在作文中,無比深情的歌頌媽媽對自己的愛與付出,卻隻字未提爸爸的愛與付出,因此氣到語無倫次。
只見爸爸不斷質問孩子:
你怎麼長這麼大的?你衣服哪來的?你每次去的旅遊,長隆、紐西蘭、日本……你怎麼去的?走過去的,還是你自己買機票去的啊?迷你世界充錢的皮膚哪裡來的?你每天喝的牛奶、吃的零食哪裡來的?你住的房子哪來的?
而在這期間,小女孩不但不安慰爸爸,還笑嘻嘻的「火上澆油」說:
爸爸沒有愛一切都是媽媽買的媽媽一個人賺錢養家在聽到孩子一次又一次「戳心窩」的回答之後,爸爸直接氣到語無倫次。
話到最後,竟然直接下達命令:你必須強行寫出來爸爸的愛在哪裡!
而網友們也紛紛看熱鬧不嫌事大,直言:
嫉妒讓爸爸氣到質壁分離漏風漏雨又漏雪的小棉襖,真讓爸爸的心透心涼了最後,小女孩確實寫出了一篇佳作《被爸爸強迫的愛》雖然全程爸爸都「板著臉」,明顯的「怒火」,大有你今天寫不出《爸爸的愛》我就跟你耗到底的架勢,但從女孩輕鬆愉快的笑臉,以及一家人溫馨又和樂的氛圍不難看出,這種特別的相處方式也是一種有趣又有愛的家庭互動。
我們家就像酒店,爸爸匆匆的來,匆匆的去
雖然這位爸爸只是以一種特別的方式和孩子互動,但在現實生活中,確實很多爸爸因為忙於工作、忙於應酬、忙於掙錢養家而少了陪伴孩子的時間,而孩子一年365天,更多的都是媽媽陪伴左右,從吃穿用度,到讀書講故事,從報培訓班,到輔導作業等等,事事都由媽媽經手。
據北京市婦聯一項調查,目前家庭負責孩子教育的,母親佔70.2%,父親僅佔20%。
而這種種的一切也就導致很多孩子和爸爸不親近,甚至出現了所謂的「中國式單親家庭」——即父親角色缺失的家庭的原因。
曾經有個孩子說:我們家就像酒店,爸爸匆匆的來,匆匆的去,能和我們一起吃飯就像高級會晤,難得一回,真希望爸爸能有時間陪陪我,哪怕五分鐘也好。
每個孩子不僅僅希望有媽媽的陪伴,也希望有爸爸的陪伴,一家三口或者一家四口,甚至更多人在一起,才是一個完美而幸福的家,才能給孩子完整而毫無保留的愛。
同時,世界衛生組織研究成果也表明:「平均每天能與父親共處2個小時以上的孩子智商更高,男孩更像小男子漢,女孩長大後更懂得如何與異性交往」。
因此,無論如何,就算工作在忙,爸爸也應該儘可能的抽出一些時間,放下公事、放下手機,給予孩子一段空閒時間,全身心的陪伴孩子,就如上文中的孩子所說的,哪怕五分鐘也行,只要你是全心全意,孩子也會感受到爸爸的愛,也會與爸爸更親近。
就如黃磊所說的:世上有些東西可以補償,有些東西永遠無法補償。
孩子的成長只有一次,而且是不可逆的,錯過了就是一輩子,以後即使想要補償,也無能為力。
爸爸對你的愛和媽媽一樣多,即使他忙於工作
在孩子的培養與教育的過程中,媽媽也應該及時告訴孩子,爸爸雖然忙於工作,但他對孩子的愛卻從不打折扣。
我認識的一位全職媽媽曾對我說起過這樣一段話:兒子小時候,我經常和他說爸爸很辛苦掙錢,很辛苦養家,因為爸爸和媽媽在家庭中扮演的不同角色,但我們的目標都是一樣,為了讓我們一家擁有更好的生活,即使爸爸陪伴你的時間少一點,但爸爸對你的愛和媽媽一樣多。
事實也證明,他家兩個孩子都和爸爸關係非常好,即使他們家爸爸陪他們的時間確實不多,但卻不妨礙他們擁有最完整的親子之愛。
雖然我們可能背負著工作壓力、經濟壓力、社會壓力,但我們總能擠出一點時間,教育孩子,陪伴孩子成長,關於孩子的一切,誰都不能置身事外,只有這樣才能給孩子完整的教育,完整的家庭。
註:部分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