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24年首次預虧4.59億 東阿阿膠70後新總裁高登峰能否扭轉困境...

2021-01-19 新浪財經

來源:投資時報

價格飆高遇上存貨高企,東阿阿膠2019年歸屬上市公司淨利潤虧損3.34億元—4.59億元,而苗頭在幾年前就已顯現

《投資時報》研究員 王彥強

經歷4任董事長更迭,終於,「不變總裁」秦玉峰也辭職了。

1月19日,東阿阿膠(000423.SZ)公告稱,董事會近日收到秦玉峰的書面辭職報告,由於到齡退休原因,秦玉峰申請辭去公司第九屆董事會董事、總裁和公司法定代表人職務,同時一併辭去公司第九屆董事會戰略委員會委員和提名委員會委員職務。

公告同時顯示,公司董事會同意高登鋒為東阿阿膠第九屆董事會董事候選人,並聘任高登鋒為公司總裁。

據悉,1973年出生的高登峰比秦玉峰小15歲,擁有研究生學歷、工商管理碩士學位。1995年9月高登峰就進入東阿阿膠,至今參與了該公司多個區域的銷售及管理工作。

與秦玉峰辭職公告一道發布的,還有東阿阿膠2019年業績預告。預告顯示,2019年東阿阿膠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虧損3.34億元—4.59億元,同比下降116%至122%,基本每股收益虧損0.5123元/股—0.7043元/股。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東阿阿膠2019年前三季度歸母淨利潤同比大幅下滑82.95%,但仍為2.09億元,而2019年全年預告,竟然變成大幅虧損。

而此次虧損,也成為東阿阿膠上市24年以來首虧。

對於業績虧損原因,東阿阿膠表示,近年來,受整體宏觀環境影響及市場對價值回歸的預期逐漸降低,公司主動壓縮渠道客戶庫存並控制發貨,從而導致經營業績產生一定影響。

事實上,《投資時報》研究員注意到,東阿阿膠扣非淨利潤增速在2015年創階段性高點之後,便開始不斷下滑,而與之相對應的則是該公司庫存和應收帳款及應收票據的不斷升高。

另外,該公司基金的持股數量由2018年末的2703.15萬股,下降到了2019年末的1715.32萬股,而同期保險資金卻由2018年末的1600.80萬股,上升至2019年三季度末的3607.76萬股。

據企查查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9月末,東阿阿膠前十大股東中有兩家險資,分別為前海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國太平人壽保險有限公司,而據Wind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末,持股最多的基金公司為易方達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旗下的三隻基金合計持有1661.42萬股,佔流通A股的2.54%。

截至2020年1月20日收盤,東阿阿膠報收於36元/股,已較前期高點下挫47.90%,市值僅及片仔癀(600436.SH)的30.92%、雲南白藥(000538.SZ)的20.87%。

存貨飆漲

東阿阿膠地處40萬人口的東阿縣城,由中國首家國有阿膠生產企業東阿阿膠廠改制而來,經過多年的發展成為這個頗具東方特色滋補行業的龍頭企業。

對東阿阿膠而言,2005年華潤集團的入主是一個標誌性事件。次年,秦玉峰出任總經理後,隨即提出定位高端市場的品牌戰略。

出於多種原因,脫胎於驢皮熬製的阿膠的盛行,令中國本土驢數量從1990年的1100萬頭銳降至2018年的300萬頭。這自然成就了非洲當前的養驢業。甚至,作為全球第三大驢養殖國的巴基斯坦,也對出口驢皮極為動心。

物以稀為貴,東阿阿膠系列產品就此開啟高頻提價模式。據不完全統計,自2005年以來,該公司已累計提價19次。每公斤出廠價由不足200元上升至超過3000元,提價幅度超過15倍。

這一舉動帶來兩個直接效應。首先是推動驢皮價格的進一步飛漲,過去三年間,驢皮的收購價一度飆升至85元/斤,令同出一身且美味度堪比「天上龍肉」的驢肉標價望塵莫及。

與此同時,東阿阿膠股價也開啟了十倍股之旅。據Wind數據顯示,該公司股價從2006年3.21元/股最高上漲至69.10元/股(前復權),而截至2020年1月20日,東阿阿膠仍收36元/股,市值為235億元。

這期間秦玉峰的年薪由19.44萬元上漲至2018年末的226.50萬元,漲幅達10.65倍,持股數也由8.29萬股上漲至2018年末的16.57萬股。

事實上,也正是東阿阿膠這種以不斷提價主打高端市場來提升盈利水平的經營模式,使得該公司存貨大幅增長。Wind數據顯示,該公司存貨從2005年的1.14億元,上漲到2018年的33.67億元,期間漲幅達29.54倍。而存貨增長速度也並不均衡,2013年之前,其存貨增長中規中矩,但2014年和2016年其存貨增長跳躍較大。

2013年東阿阿膠存貨為5.51億元,到了2014年達到14.64億元,同比增長165.7%;2015年的存貨為17.25億元,到2016年達到30.14億元,同比增長42.77%。

當然,東阿阿膠的存貨在2017年達到36.07億元新高后在2018年出現下滑,不過依然高達33.67億元,而其三季報顯示存貨為33.55億元。

東阿阿膠的存貨周轉天數的變化,或暗合了這種情況,從2014年的262.60天,增加到2018年的503天,2019年三季度甚至高達710.53天。

業內人士表示,東阿阿膠和片仔癀雖然同樣有漲價屬性,但阿膠的競品較多,可替代性大,而片仔癀因有國家絕密配方加持其市場競爭力會強很多。

應收款高企 淨利潤增速下滑

隨著存貨的不斷走高,東阿阿膠的應收款也在不斷攀升,但《投資時報》研究員注意到,該公司應收款的大幅增長是從2014年存貨大增之後開始的,在這之前應收款的情況一直保持相對穩定。

Wind數據顯示,2015—2018年及2019年三季度,東阿阿膠應收帳款及應收票據分別為4.29億元、4.53億元、10.57億元、24.07億元和28.05億元,分別同比增長187.92%、5.59%、133.33%、127.72%和25.11%。

與此同時,該公司的扣非後歸母淨利潤分別為14.97億元、17.39億元、19.61億元、19.15億元和1.39億元,同比增長分別為18.40%、16.17%、12.73、-2.32%和-87.38%;經營現金流淨額分別為9.78億元、6.25億元、17.57億元、10.09億元和-10.82億元。

從數據可以看出,該公司的應收款項在2015年大幅攀升後,又在2017年大幅增長,而扣非後歸母淨利潤增速卻一直處於下滑狀態,現金流淨額也在2019年三季度轉負。

有業內資深人士向《投資時報》研究員表示,東阿阿膠長期以來採用的是經銷商銷售模式,企業為了讓財務報表好看,往往會向經銷商壓貨或允許後者更高幅度、更長時間地賒帳,進而導致應收帳款的大幅增加及經營現金流的下滑。

據《投資時報》研究員了解,目前,中國阿膠生產企業已超過100家,種類較多,競爭壓力較大,而對比其他中藥類企業,東阿阿膠的產品線趨於單一亦成為其弊端。

以雲南白藥為例,其頻繁開拓新戰線,布局功能性高端牙膏市場。而白藥氣霧劑、白藥膏、白藥創可貼、採之汲面膜等產品也取得較好成效;至於片仔癀則在片仔癀系列產品之外,布局川貝清肺糖漿、心舒寶片等20多種新管線,此外還有化妝品、日化用品、食品、醫療器械等其他產品線。

秦玉峰曾表示,東阿阿膠正面臨十幾年來最困難的時刻,阿膠十幾年的高速發展帶來市場繁榮的同時,也造成了市場混亂,但混亂是治理的開始,而這個過程需要2—3年時間。

東阿阿膠近一年股價走勢

數據來源:Wind

險資增持

雖然,去庫存時間仍未可知,但資本市場,早有暗流湧動。

據Wind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三季度末,奧本海默基金公司—中國基金退出了東阿阿膠十大股東行列,目前,前十大股東香港中央結算有限公司(陸股通)、中國太平洋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旗下的個人分紅險、MERRILL LYNCH INTERNATIONAL在2019年前三季度,均有不同程度的減持。

而值得注意的是,三年前曾與安邦一度介入東阿阿膠的前海人壽保險有限公司,在今年5月又成為其第六大股東,而後不斷小幅增持。截至2019年9月末,前海人壽位列東阿阿膠第四大股東,合計持股2202.73萬股。

與此同時,截至2019年末,有6家基金公司持有東阿阿膠股份,其分別易方達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匯添富基金管理有限公司、銀華基金管理股份有限公司、金鷹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前海開源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恒生前海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較2018年末減少53家。

另外,據Wind數據顯示,該公司基金的持股數量由2018年末的2703.15萬股,下降到了2019年末的1715.32萬股,而同期保險資金卻由2018年末的1600.80萬股,上升至2019年三季度末的3607.76萬股,這是自東阿阿膠上市以來險資持倉數量首次超過基金。

對於東阿阿膠的未來,慣有的困境反轉思維能否奏效?靠產品提價的盈利模式能否持續?阿膠的滋補功效是還能否被市場廣泛認可?市場競品的增加以及阿膠產品的可替代性增大,是否會倒逼公司改革?

不同的時間節點都會面臨新的問題,一切的答案,或許需要新總裁高登峰給出。

相關焦點

  • 東阿阿膠首次虧損 「藥中茅臺」百年老店怎麼了
    公司預計,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虧損3.336億元至虧損4.586億元,比上年同期下降116%至122%,去年同期為盈利20.85億元。據WIND數據,這是公司自1993以來首次出現虧損,即27年首虧。最新數據顯示,東阿阿膠股東戶數接近9萬戶,這對于堅守白馬股的投資來說,確實「有點慌」,27年不遇的虧損就這樣猝不及防地降臨了。
  • 東阿阿膠新任總裁高登鋒被華潤集團寄予厚望
    中證網訊(記者 康書偉)東阿阿膠(000423)1月19日下午披露2019年預虧3.34億元-4.59億元的同時,也宣布總裁秦玉峰退休,其總裁職務由公司黨委委員、副總裁高登鋒接任。這一人事調整引發市場高度關注。
  • 東阿阿膠:中國神藥的垮塌之路
    集萬千寵愛於一身的東阿阿膠,1996年上市以來一直是業績與股價齊飛,產品共聲譽一色,是資本市場上公認的大白馬,是商學院裡教科書般的經典案例。然而2019年,東阿阿膠的商業神話轟然坍塌,當期營收同比暴跌60%,淨利潤更是暴跌121.29%,從上一年盈利20.85億到虧損4.44億,這是它上市二十多年以來的首度虧損。
  • 東阿阿膠何時走出業績泥潭?
    對比2019年上半年盈利1.93億元,基本每股收益盈利0.35元,東阿阿膠歸母淨利潤同比下降135%-151%,基本每股收益同比下滑57%-71%。公司業績繼2019年以來持續虧損,東阿阿膠表示,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國內部分經銷商復工復產延期,且藥店等銷售場所顧客流量嚴重低迷,導致公司線下業務受到較大影響。
  • 經濟學人全球早報:貓眼虛假宣傳被罰,東阿阿膠首次虧損,方守賢院士...
    此前有多位用戶投訴稱,在參加完「貓眼電影」的拉新活動後遭遇「獎金無法提現」問題。東阿阿膠上市23年首次虧損:去年預虧最高4.6億東阿阿膠披露業績預告,2019年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預虧3.34億元至4.59億元,比上年同期下降116%—122%。
  • 東阿阿膠上市24載首現虧損 老牌白馬陣痛後逐步踏上正軌
    ⊙記者 滕飛東阿阿膠2019年全年虧損4.44億元,這也是公司自1996年上市以來的首次業績虧損。不過,全盤審視東阿阿膠這隻新華社民族品牌工程指數成分股,不難發現這個滋補國寶正在洗去鉛華,一代新人換舊人,家底頗厚的東阿阿膠在陣痛後已逐步重回正軌。
  • 藥中茅臺27年首度爆虧,股價開盤逼近跌停!抄底還是逃跑?
    今早開盤市值220億的消費大白馬東阿阿膠低開9個點,開盤後跌幅收窄至5%。網友驚呼:濃眉大眼的白馬股跌起來毫不含糊!昨日,東阿阿膠公布公司2019年度業績預虧,此前公司總裁秦玉峰宣布退休,辭去公司一切職務,公司黨委委員、副總裁高登鋒接任。
  • 8位高管離職,東阿阿膠虧損不斷,多元化轉型受阻
    之後財務總監吳懷峰、助理總裁田維、副總裁周祥山、監事嶽曉華離任、副總裁王中誠也相繼離職。 根據公開信息顯示,東阿阿膠今年已有8位高管離職。有分析人士指出,上市公司高管頻繁更換將對於公司政策執行的連續性產生不利影響。同時,這無助於投資者長期看好該公司的發展前景。
  • 「藥中茅臺」東阿阿膠易帥!14年「秦玉峰時代」終結!學徒工起家...
    2020年1月19日下午,年關時節。東阿阿膠同時宣布兩個大事兒,一是公司2019年度業績預虧;二是公司總裁秦玉峰宣布退休,辭去公司一切職務,公司黨委委員、副總裁高登鋒接任。2019年進入至暗時刻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 《中國上市公司報導》第二期回顧②:倍感煎熬的東阿阿膠 - 創財經
    財經生活頻道《中國上市公司報導》戳 ↓↓△ 延綿12年高增長被終結 倍感煎熬的東阿阿膠昨天,我們回顧了20家消費白馬上市公司的評級以及淨利潤變化。從2006年起,東阿阿膠的年度淨利潤一直保持著兩位數的增長。根據早前資料顯示,其淨利潤從2006年的1.54億元增長到2018年的20.87億元,連續12年保持正增長,且淨利潤年複合增長率在20%以上。但如今,這隻「白馬股」似乎突然「閃了腰」。
  • 東阿阿膠24年首虧,瘋狂漲價背後,3000元1斤阿膠營養還不如雞蛋
    隨著對阿膠效用的大力宣傳,阿膠甚至被稱為「藥中茅臺」,作為阿膠界霸主的東阿阿膠在市場上價值也不斷攀升。但在近年間東阿阿膠卻出現了24年的首虧,甚至被指營養還不如雞蛋。效用極多的阿膠阿膠是一種補血的物品,對阿膠效用的介紹集中在滋陰補血、養血止血等方面。
  • 東阿阿膠「耍賴」?增持計劃半途而廢 回購金額未達設限最低額半數
    在A股市場裡,東阿阿膠可謂是公認的大白馬。1996年上市以來一直是業績與股價齊飛,產品共聲譽一色。不過自2017年6月26日創下73.71元/股的歷史最高價以來,東阿阿膠股價就開始了震蕩下跌模式。時至2020年3月23日,該公司股價最低跌到24.92元/股,創5年來歷史最低點,股價近乎「腰斬」。
  • 高登鋒能給東阿阿膠帶來什麼?
    記者 | 戴嶽 山東財經報導獲悉,1月19日,東阿阿膠(000423.SZ)發布公告稱,總裁秦玉峰因屆滿退休年齡,已退任公司總裁之職務;此外,高登鋒獲任為公司總裁。官方資料顯示,高登鋒出生於1973年,47歲的他是一名老東阿阿膠人。高登鋒擁有新加坡國立大學工商管理碩士學位,於1995年9月加入東阿阿膠,至今已有近25年時間。高登鋒在東阿阿膠經過銷售、市場、人力資源管理、電子商務、保健品等多領域、多崗位的歷練,綜合能力突出、且擁有較為豐富的營銷專業經驗。
  • 東阿阿膠的驢皮故事講完了_中國經濟網——國家經濟門戶
    近日,東阿阿膠發布2019年年報,報告期內東阿阿膠虧損約4.44億元,這也是自其1996年上市24年以來的首度虧損,同時年度營收相比2018年下滑超40億元。
  • 東阿「阿膠系列」吸引年輕客戶拓展,中產人群能否實現?
    東阿阿膠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東阿阿膠)自上市以來,一直是資本市場上公認的白馬股,由於產品愛漲價,曾一度成為投資市場上最偏愛的上市公司之一,還被稱為「藥中茅臺」。2020Q3 業績跟蹤:「阿膠系列」有望實現 10-15 億營收Q3 開啟大規模促銷活動,超額渠道庫存有望消化。隨著東阿阿膠傳統旺季到來(滋補季一般為頭年 9 月至次年 2月),為保障核心產品超額渠道庫存順利消化,公司已於今年 9 月開啟較大力度促銷活動。
  • 東阿阿膠元氣難復 市場早已變天
    阿膠行業從業10年的資深渠道商林婷(化名)10月16日對時代財經表示,「除品牌競爭加劇外,微商渠道中各類不知名的阿膠產品也帶來了不小的挑戰。」10月16日,時代財經就第三季度業績扭轉以及市場競爭加劇等問題,致電東阿阿膠董秘辦,相關負責人表示「一切按照公告披露為準。」
  • 東阿阿膠業績大幅下滑:價格高企、消費乏力、一皮難求
    尤其是,全國最大的阿膠生產廠商、中華老字號——東阿阿膠,阿膠產品零售價格從80元一公斤到如今的5000元左右一公斤。雖然價格高企,東阿阿膠卻遇到了諸多不順,經歷了「水煮驢皮」事件以後,競爭者雲集,其業績大幅度下滑。今年開年,東阿阿膠依然未能扭轉局面。
  • 東阿阿膠16次調價漲41倍隱憂顯現:銷售開始乏力
    在過去15年間,東阿阿膠總共調價16次,其零售價格從每公斤130元漲至約5400元,漲幅超過41倍。  自2006年,東阿阿膠時任總經理秦玉峰(現任總裁)上臺以來,「第一把火」就開始謀劃對阿膠產品進行全面提價。彼時,東阿阿膠相關人士表示,一旦提價成功,東阿阿膠的淨利潤將會有30%的增長。從此,東阿阿膠的提價也與其業績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 牛皮變驢皮,一斤賣3000元,東阿阿膠首虧,「智商稅」該停了?
    就連在市場一直備受歡迎的品牌,也出現了27年來首次虧損的局面。3月26日晚間東阿阿膠發布了2019年年報,虧損達到4.44億元。值得注意的是,這是東阿阿膠從1996年上市以來,24年首次出現虧損的情況。對此也有人表示:「驢皮」終於吹破了。因為有專家評價阿膠,表示正宗阿膠應該使用牛皮。雖然阿膠並非一點用處沒有,不過專家表示雞蛋的營養價值都比阿膠高。
  • 東阿阿膠秦玉峰:未來希望50%收入來自電商 下沉縣級市場
    在2019年中報中,東阿阿膠稱2019年是「十三五」的「重塑年」。面對宏觀環境變化、行業競爭加劇等因素影響,東阿阿膠在主動降庫存、控制發貨、拉動終端純銷,開拓新渠道新市場。   近日,東阿阿膠總裁秦玉峰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專訪時表示:「在保持傳統渠道優勢下,東阿阿膠將加大在電商布局,希望未來電商營收能夠逐步提升至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