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生活頻道《中國上市公司報導》戳 ↓↓
△ 延綿12年高增長被終結 倍感煎熬的東阿阿膠
昨天,我們回顧了20家消費白馬上市公司的評級以及淨利潤變化。詳情戳→《中國上市公司報導》第二期回顧①:跌落神壇的「消費白馬」
20家消費類上市企業中,12家評級在今年被下調,11家企業增速放緩,7家企業業績出現明顯下滑。對比過往三年的業績增長率的表現來看,可以說,今年是消費白馬龍頭上市企業業績下滑數量較多的一年。
東阿阿膠是其中業績下滑,最為明顯的消費類上市企業。從過去十多年連續兩位數的增長,到去年增長率迅速變為個位數,再到今年,業績直線下滑超過70%。這家被譽為氣血滋補第一品牌的行業龍頭企業在短短一年多時間內,業績就出現了大變臉,甚至已經到了虧損的邊沿。
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了東阿阿膠業績暴雷,來看我們記者的調查。
1
淨利潤縮水八成 預期大幅下降
東阿阿膠路在何方?
自去年以來,全國最大的阿膠生產商東阿阿膠諸事不順,特別是其屢次涉及負面傳聞,其中最易引發消費端波動的便是阿膠無用論。這些事件造成的影響,無疑影響到了企業的財報數據。
東阿阿膠半年報顯示,2019年上半年的營收總額為18.90億元,同比下降36.69%;淨利潤近1.93億元,同比去年8.62億元下降了77.62%。
從2006年起,東阿阿膠的年度淨利潤一直保持著兩位數的增長。根據早前資料顯示,其淨利潤從2006年的1.54億元增長到2018年的20.87億元,連續12年保持正增長,且淨利潤年複合增長率在20%以上。
但如今,這隻「白馬股」似乎突然「閃了腰」。
2
東阿阿膠回應:
主動減少出貨量,調整渠道囤貨
對此,東阿阿膠方面解釋,業績下滑主要是中端經銷商主動消減庫存,導致進貨量下滑。同時指出,市場對於東阿阿膠的漲價預期下降,目前集團正在主動進行調整,包括降低庫存和控制發貨量。
記者連線了東阿阿膠董秘,對方表示,集團前幾年有提價預期,經銷商為了牟利大量囤貨,在流通渠道裡的阿膠的囤貨量有點超出正常範圍。也就是說這批囤貨有一部分沒有到終端消費者手裡,在渠道裡屯著,導致業績下滑。對於帶來的影響,公司也在主動地調整,要消化渠道囤貨,控制發貨量。
3
市場漲價預期不強
東阿阿膠迎來發展瓶頸
經銷商此前的囤貨,到如今的主動減庫存。讓市場感受到了東阿阿膠價值弱化的趨勢。今年6月份的年度股東大會上,東阿阿膠總裁秦玉峰就曾坦言,東阿阿膠正面臨十幾年來最困難的時刻。
據不完全統計,自2006年至2018年,東阿阿膠提價共計十餘次,漲價接近數十倍。有消息人士認為,頻繁漲價對立面是因環境導致的需求下滑,兩者的不匹配才是當下東阿阿膠面臨業績大幅下滑的主因。
隨後,記者就發展瓶頸方面,採訪了東阿阿膠董秘。
Q:提了好幾次價的原因是什麼?
A:主要是原料的問題,驢皮原料緊缺。
Q:科研主要是投入到那些方面呢?
A:一個是阿膠「+」的新產品研發,另一個就是傳統產品的豐富的新產品的拓展。
4
驢皮短缺產業競爭加劇
東阿:加速多元化產品研發
此外,因受行業競爭和驢養殖難度大等問題,造成阿膠原材料驢皮短缺的疑惑,東阿阿膠方面認為,短期並不會造成影響;目前,集團正在積極開拓其他渠道,包括增加養殖規模、鼓勵農民加入養驢扶貧計劃等;另外,集團也在加速多元化產品的研發,包括提升服用的便捷性及糅合其他藥材等。
東阿阿膠董秘:「今年(2019年)肯定是個戰略的調整年,我們公司高速發展了12年,肯定是需要調整、優化、完善我們的戰略,也是為了下一步的增長做準備。從長遠來看東阿阿膠肯定是沒問題的。」
不少企業在經歷提價、搶購、囤貨的過程後,都會出現渠道庫存積壓問題,一旦外部環境發生變化,企業也多會經歷清庫存帶來的「陣痛」。可以說,經歷了快速增長期的東阿阿膠,此時正在陣痛中尋找突圍的路徑。東阿阿膠方面也透露,這次調整期的跨度將會持續一到兩年。月底將是東阿阿膠三季度報公布的時間,三季報到底成績如何,讓我們拭目以待。
《中國上市公司報導》是基於深圳優質資本市場資源孕育而生的節目。作為國內第一檔專業關注中國上市公司的電視深度調查節目,在每周日晚20:00於財經生活頻道播出。
以深圳本地唯一電視財經媒體深圳廣電集團財經頻道為核心的運營團隊,著眼深圳,輻射全國。通過展現我國上市公司高質量發展的先行典範,旨在透視經濟整體發展的核心源動力,搭建上市公司價值管理服務平臺,努力打造中國上市公司的「第一垂直媒體」。
編導組組長:曾澍
編導:張少強、林碧漪
記者:張少強 實習生:溫濛
編輯:小雅
審核:李兵、麥敏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