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全世界只有一家車企,那一定會是造飛機的本田!

2020-12-12 森國際日本訪學

作者:風鈴心

如果日本沉沒了,全球60%的車企會倒閉,如果全球只剩一家車企,那一定會是本田。

今天我為大家介紹一下日本本田技研工業株式會社,是全世界最大的摩託車生產商, 汽車產量也名列世界前茅,是全球唯一一個能夠獨立研發、獨立生產發動機和變速箱,可以生產摩託車,飛機,汽車,除了輪胎外,所有零件全部自主研發製造的企業。

日本本田技研工業株式會社創始人是傳奇人物本田宗一郎。本田於1948年以生產自行車助力發動機起步,尊重人、重視每一個人個性和觀念,使本田形成了推崇員工自身創造性、自由豁達的企業文化。

目前,本田已經發展成為一個從小型通用發動機、踏板摩託車乃至跑車,飛機等各個領域都擁有獨創技術,並不斷研發、生產新產品的企業。

01本田宗一郎

荷利獎,美國機械工程師學會所設的,專門用於獎勵那些在機械工程領域做出了傑出貢獻人物的獎項。迄今為止,該獎項一共頒發過兩次--1936年獎勵了有「汽車大王」之美稱的美國人亨利·福特;1980年獎勵了日本人本田宗一郎。

本田宗一郎是一位出身貧寒,懷揣夢想的技術宅。

1906年11月17日出生在日本靜岡縣的一個窮苦家庭,他自幼便對機械錶現出無限的喜愛。11歲時,一場飛行表演在他的幼小心裡埋下了造飛機的種子,在此之後的歲月裡,他沒有到處高喊自己要造飛機,但造飛機的夢想卻深深地埋在這位少年的心裡,直至人生的最後。細心的讀者一定會發現,象徵飛翔的翅膀元素始終伴隨著本田技研的LOGO。

02本田-摩託車

16歲的他不顧父親堅決反對,毅然來到東京一家汽車修理廠當學徒。6年學徒生涯結束後,他回到家鄉在濱松市開設了一家汽車修理廠。

1934年,本田宗一郎創建了「東海精機株式會社」,本田雖然初入江湖,但在他的艱辛經營下,企業生存了下來。「二戰」戰敗後,日本經濟受到毀滅性的打擊,本田的企業處境十分艱難,加之在此之前豐田已持「東海精機株式會社」較多股分,個性十分強烈的本田宗一郎不願受制於人,於是,他在1945年將自己擁有的股分轉讓給豐田,並徹底撤出了「東海精機株式會社」。

1946年10月,本田宗一郎在濱松設立了「本田技術研究所」,主要生產紡織機械,這是他人生旅途中的一個重大轉折點。二戰剛剛結束,各種物品十分匱乏,各種交通手段,剛剛復甦,人滿為患。陸軍在戰爭期間留下的許多無線電通訊機,它們正好可以安裝到自行車上去,提供動力機,做成了當初極為熱銷的「汽油機自行車」。

本田宗一郎並不滿足於此,1947年,當舊通訊機用耗盡後,本田宗一郎又親自研製了50毫升雙缸「A型自行車馬達」,這就是最早的「本田摩託發動機」也是本田A型摩託批量化生產的開始。他明白只有使發動機動力十足、廉價耐用,才能使摩託銷量增加。本田宗一郎繼而不斷親自主持研製研發發動機等核心技術。

本田宗一郎作為一個技術宅出身的實業家,不僅有著極其旺盛的創造熱情和能力,還有一種與眾不同的超凡的預見能力及勇於冒險的精神。

上個世界50年代,為了避免市場紊亂,日本摩託車的批量生產門檻很高,本田只能另闢蹊徑。

曼島TT,是世界上最壯觀、最危險的摩託車賽事。當時被禁止批量生產摩託車的本田,決定帶著自己的車子和車手,用優異成績博得日本政府的青睞。結果,第一次參賽時,4輛摩託車均未能完賽,還有一名車手遭遇不幸。一時間,本田成了業內的笑柄。

頂著巨大壓力,本年在1958年的TT賽上獲得了第6名,在1961年的賽事上獲得了冠軍,在1966年更是創造了奇蹟,壟斷了4個組別的世界優勝獎,包攬了賽程的前5名。

此後,拿到政府生產許可證的本田摩託一發不可收拾,在東南亞地區,本田一度成為摩託車的代名詞,在歐洲,它從傳統摩託車強國義大利、德國人手中奪取市場,奠定了盛名和地位。

日本的摩託車生產廠家在上個世紀50年代後期只剩下了50餘家,1960年剩下30家,1965年剩下8家,而到1970年則僅剩下了4家-本田、山葉、鈴木、川崎。在這場激烈的競爭中,本田靠著其優秀品質,始終保持著贏家的本色。

03本田-汽車

本田宗一郎知道企業必須走多元化產品戰略,才能在未來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永遠立於不敗之地。在摩託車經營獲得成功以後,本田於1962年開始涉足汽車生產。利用在摩託車開發、經營中獲得的豐富技術經驗及大量資金為資本,不屈不撓地投入汽車開發之中,結果獲得極大的成功:先後推出過「T360」型卡車、「S500」型轎車、「N360」型轎車等汽車產品,其中「N360」型轎車成為當時的全球暢銷車;設計開發的CVCC發動機以及安裝此種發動機的汽車,因其控制排汙效果好而於1975年在世界汽車界引起極大轟動,為公司贏得了不可計數的利潤及崇高商業聲譽。

歷史驚人的相似,本田宗一郎又瞄準賽車領域的大賽,屢次衝擊均告失敗的本田宗一郎,終於在1986年9月21日實現了逆襲。本田公司製造的賽車在賽車運動的最高領域--汽車速度賽一級方程式大賽 (F1)上擊敗所有對手,讓世人再次對本田刮目相看。上世紀80年代,本田公司已成為日本第三大汽車製造商,而到80年代末,它已成為世界上的第三大汽車製造商。

本田宗一郎先生說:人生就像開飛機一樣,把飛機開起來並不難,難的是如何降落。

1973年,本田宗一郎功成身退,把位子留給了年輕人。令世人感到震驚的是,這個年輕人不是他的任何親戚,只是一個技術專家。

但本田並沒有止步於此。

1989年在豐田的夾擊下,可變氣門正時和升程電子控制系統研發成功。該系統縮寫為VTEC,在此之後才有寶馬的Valvetronic和豐田的VVT-i等可變氣門正時和升程電子控制系統。簡單來說,VTEC是世界上第一個能同時控制氣門開閉時間及升程等兩種不同情況的氣門控制系統,使消費者在發動機轉速較低時,有較低的油耗;動機轉速較高時,有較好的馬力;滿足了性能和錢包,雙重要求,讓魚和熊掌兼得。這是本田在技術研發上不遺餘力的結果。

本田汽車目前在全世界30個國家擁有120個以上的生產基地,產品涵蓋摩託車、汽車和通用產品,小型飛機。每年惠顧的客戶達1700萬以上。

04本田-飛機

本田宗一郎先生從小就有一個夢想,製作飛機。

1970年,本田宗一郎成立了本田航空,1986年,已經退休的他找來一群年輕有為的技術骨幹,組成了飛機研究中心。大家要知道,連波音這的飛機行業巨頭,其引擎和機身都是只選其一去研發的,而本田,卻破天荒的將兩者同時進行。

1986年同年,由藤原道格帶領的5人技術小隊遠渡太平洋,與密西西比州立大學展開合作,當時剛剛加入本田三年的藤原道格,在此之前甚至從未親手觸摸過飛機。

1993年,本田第一架自製飛機試飛成功,可惜宗一郎先生已經於兩年前去世,而且,當時日本泡沫經濟嚴重,本田只好暫時終止飛機研發工作。

1997年,藤原道格再次訪問美國,並帶回一沓設計圖,請求高層重新開啟飛機研發項目。皇天不負苦心人,2014年,本田新工廠誕生了第一架飛機HA420。

2015年,在順利拿到全部的生產許可證,認證手續後,本田正式開啟了製造並銷售飛機的時代。在發布會上,藤原道格泣不成聲,他沒有愧對本田宗一郎先生的教導,終於為一代本田科研人員的共同夢想,展翅翱翔。

最後我們以一句本田的廣告語作為結尾:

多數情況下,夢想不會成真。可是,這又如何?連吃飯和睡覺的時間都不放過,來吧,超越昨天為止的自己,超越昨天的本田吧。

相關焦點

  • 這些你可能不知道,買發動機送車的本田,除了摩託「還造飛機」?
    在眾多的車企當中,日系車可以算是技術相對成熟、品牌較為堅挺的存在了,而「日系三劍客」中的本田更是日系中數一數二的品牌。 有人說,假如全世界只剩一家車企,那一定是本田;這話一點沒錯,本田以它優秀的工業水準,和廣泛的領域涉足,使本田能夠始終保持零部件的自給自足,從而立於不敗之地。
  • ...騰訊、華為會跨界造車嗎? 華為:我們不造車,我們要幫車企造好車
    記者劉斌 攝谷歌在造車,蘋果造的車也有可能在兩到三年後上市。這些網際網路「大廠」也會和國外同行一樣,跨界造車嗎?「華為公司不造車,我們的使命是幫助車企造好車。」華為智能汽車解決方案BU總裁王軍在論壇上說,因為華為做了30年的ICT技術,我們發現很多通信領域的技術,稍微轉化一下,優化一下,結合客戶需求,把產品做出來,在市場上就有一定的競爭力,「華為希望在這方面能夠幫助車企,聚焦車企,與車企一起開發基礎軟體和平臺軟體。」
  • 本田地球夢發動機那麼強大,為什麼自主車企不拆開一臺自己造?
    在汽車領域時常流傳著這麼一句話,說本田汽車是買發動機送車,從這句話中就能感受到本田在發動機領域上的地位和知名度,而我國的自主車企除了個別是自主研發發動機之外,剩下的車企基本上就是靠買買買來維持生計,那麼既然都說本田地球夢發動機強悍,為什麼國產車企不比葫畫瓢自己造一臺這樣的發動機呢?
  • 表面只造廉價小車的百年鈴木,卻是利潤最高的車企
    將織布機生產技術應用於汽車製造的,豐田是一家,另一家是鈴木。在汽車剛普及的年代,鈴木在中國的知名度不低,甚至和奔馳有得一拼,那時候甚至連小孩都知道奧拓這款車,只是大奔聯繫的是有錢、豪華,奧拓卻意味著廉價、入門。
  • 百度合資造車驚動華爾街,誰會是Apollo組團的最佳車企拍檔?
    華為、阿里已經找到了自己「造車」的合作夥伴,誰將會成為百度造車的「最佳拍檔」呢?百度與車企合資造車的緋聞主角們目前,最有可能和百度牽手的三家車企合作夥伴是:吉利汽車、一汽紅旗以及廣汽集團。這種種合作和傳聞,都在指向一個方向,那就是百度要和吉利一起「搞事」,「造車」是其中最具想像力的一種可能。而從吉利這方來看,這些年,這家年銷量超百萬輛的自主品牌車企一直在尋求轉型,在智能駕駛、電動化領域進行了很多嘗試和布局,包括內部組建自動駕駛團隊自研智能駕駛系統,另外還打造了純電車型品牌「幾何」。
  • 百度合資造車驚動華爾街,誰會是Apollo組團的最佳車企拍檔?_易車網
    華為、阿里已經找到了自己「造車」的合作夥伴,誰將會成為百度造車的「最佳拍檔」呢?百度與車企合資造車的緋聞主角們目前,最有可能和百度牽手的三家車企合作夥伴是:吉利汽車、一汽紅旗以及廣汽集團。其中可能性最大的一家便是吉利汽車。
  • 國人都喜歡豐田車和本田車,那豐田,本田的老闆都開的什麼車?你可能...
    國人都喜歡豐田車和本田車,那豐田,本田的老闆都開的什麼車?你可能猜不到。豐田和本田兩家車企在國內可以說是極具代表性的日系經典汽車品牌,同時也都是世界頂級的汽車品牌,在汽車行業可以說是數一數二的巨頭企業,很多汽車文化就是從豐田本田開始的 ,而作為世界頂級車企的掌門人們開的什麼車自然式讓很多人非常的好奇,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
  • 每個車企都造燈,為何只有奧迪叫「燈廠」?
    像本田,因為它生產的發動機品質過硬,素來被人讚譽是「買發動機送車」,日產因為在座椅舒適性方面有過人之處,被消費者稱之為「沙發廠」。作為一線豪華品牌,奧迪除了擁有著名的「quttro」四驅系統,其在大燈領域也有不俗的造詣,甚至被廣大消費者贈予「燈廠」之稱。
  • 本田宗一郎:我有一個一生的遺憾,那就是把公司名叫做「本田」
    後來有了更多的車企出現後,雖然擠佔了本田市場的市場份額,但是本田公司的根本並沒有被撼動。很多的汽車企業都喜歡用創始人的名字命名,像別克、豐田等都是用創始人的名字作為車輛的名字,本田公司的創始人是本田喜一郎,本田也是用他的名字命名的,但是他說把公司名叫做「本田」,這是一生最大的遺憾。這是為什麼呢?
  • 標緻造內衣、豐田織布、斯巴魯造塞子,汽車品牌不為人知的故事!
    1890年,第一輛使用戴勒姆發動機的燃油四輪標緻車問世,被命名為「2型」(Type2)。2:蘭博基尼:拖拉機廠起家的超跑世家蘭博基尼的創始人費盧西奧·蘭博基尼在二戰期間是一名義大利皇家空軍的機械師,在那之後他進入一家基於二戰軍事設施建造的商業拖拉機廠。
  • 最後兩年窗口期,新舊造車勢力一攻一防
    在焦慮與亢奮中,新舊造車勢力撞在一起。未來的汽車市場蛋糕未必越來越大,一旦共享汽車迅速發展起來,車市容量甚至可能變小,競爭加劇難以避免。為了爭奪未來,傳統車企巨頭與造車新勢力正開始進行技術等方面的較量。兩股力量於2018(第十五屆)北京國際汽車展覽會(下稱「北京車展」)正面交鋒,進行首場對抗賽。
  • 傳統車企更勝一籌 造車新勢力敗局初現
    當傳統車企大軍壓境時,留給造車新勢力的時間不多了。「殘存亦無望,兵敗如山倒」。當傳統車企大軍壓境時,留給造車新勢力的時間不多了。3月22日, 蔚來創始人、董事長兼CEO李斌發表內部信,確認了公司今年以及未來三年的目標和關鍵行動,而該內部信選擇在此風口浪尖時公布,亦或暗示著以蔚來為代表的造車新勢力目前正面臨著巨大危機。
  • 不止,車企已開始造新冠病毒檢測儀了
    而美國第一大車企通用汽車則與醫療設備製造商Ventec合作,在通用汽車位於印第安納州的零部件工廠生產呼吸機。 與上面幾家企業不同的是,下面三家企業選擇在中國生產口罩,再運回去。美國車企菲亞特克萊斯勒在3月23日宣布,將開始改造其位於中國的一家工廠,計劃每月生產超100萬個口罩,捐贈給在抗擊新冠疫情一線的醫護、警察等人員。
  • 這家山東車企曾造了一輛龍貓,當今任何車企都無法超越
    如今,一提起山寨汽車,很多人可能最先會想起一個叫某泰的品牌。不過,有一家企業在模仿的力度方面,可能是某泰望塵莫及的。這是一家什麼樣的企業呢?它有遠大的目標:三五年內做大做強!但它只有短暫的歷史:2005年到2008年。公開資料顯示,山東濱州普萊德汽車工業有限公司系民營股份制企業,成立於2005年9月,在當時來說,絕對稱得上是一個「幹勁十足」的車企新秀。首批濱州製造的皮卡汽車取名「普萊德」,即英文「pride」的譯音,取其「驕傲、自豪」之意。
  • 百度也要造車?業內人士:不是沒有可能,大概率會採用技術入股形式
    由於網際網路企業早期多採用開放平臺廣交朋友的形式擴張生態,下場造車可能會讓自己原本技術提供商的身份變成競爭對手,有利有弊。量產、投資是鋪墊12月15日,有關百度造車的新聞信息量並不大。不過因為此前有華為造不造車的討論、恆大造車的質疑,百度會不會造車、怎麼造車,引發熱議。
  • 本田/三菱/斯巴魯,旗下的發動機差距很大?為何只有本田最成功?
    引導:【平凡丶說車原創 日系車發動機】本田/三菱/斯巴魯,旗下的發動機差距很大?為何只有本田最成功?談到三菱,可能很多網友會聯想到EVO,尤其是八代EVO和九代EVO發動機提升空間非常大,在海外有很多改款愛好者改出上千匹的LVO筆筆皆知,如今三菱在國內售賣車型,發動機技術最先進的就是代還為4J系列,同時也被稱為MIVEC可變氣門正時與升程技術。
  • 日本把造的車賣給中國,自己開啥車?網友:細思極恐!
    憑藉著良好的質量和出色的設計在我國壟下了一片市場,最近幾年日系車更是卯足了勁把自己造的車輸出給中國,例如日系三劍客中的本田,豐田以及日產,受到了許多消費者的喜愛,看到這裡肯定也有人會發出疑問日本把自己造的車都賣給了中國,那他們自己又開的什麼車?網友:細思極恐!
  • 高空走鋼絲,造車新勢力萬億泡沫一觸即破?
    繼特斯拉超越豐田成為全球市值最高的車企之後,國內的蔚來、小鵬、理想也各自打敗戴姆勒、本田、福特,躋身全球市值最高15家車企行列。這些成立僅僅五六年的國內新造車企業,市值站上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成立五年的理想汽車雖未到達蔚來和小鵬的高度,但也打敗了美國第二大傳統車企福特,躋身全球車企市值榜的第14位。至此,全球市值最高的15家車企,中國佔了5席,其中有3家是造車新勢力,2家為傳統車企(比亞迪和上汽集團)。
  • 特斯拉降價是對其他國內造車新能源車一種考驗,車企遲早會被淘汰
    其實特斯拉降價也算是對其他國內造車新能源的一種考驗,如果在這種降價壓力之下,有的車企倒下了,那麼不必悲哀,這樣的車企遲早會被淘汰。而且國內一些造車場上一邊割韭菜,一邊在汽車成本上,包括技術上停滯不前,這本身就是對消費者的不負責任。比如此次受到比較大的衝擊,蔚來汽車在很多層面和特斯拉model Y相比就不佔優勢,價格還要更高,消費者有什麼理由為廠商的不作為和技術的落後來買單呢?
  • 90年代雅閣缺陷,本田召回1萬多輛車,網友:真是良心車企!
    大家好,歡迎來到九點侃車!汽車召回,是汽車廠家對於那些已經出廠,甚至已經售賣給了消費的車型,因為有缺陷而進行的召回行為,召回並不是回收,而是更換新相應的缺陷部件,而本田汽車這次,又出了個風頭,就是召回了90年代生產的1萬多臺雅閣,網友們都稱其為良心車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