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春節前夕的各地天氣預報差不多都出爐了,翻譯過來就是:春運期間,我國南方大範圍雨雪天氣可能性小,階段性雨雪冰凍機率大。
這多少讓人鬆了口氣。
畢竟,從今年1月22日起,我國南方就迎來入冬以來影響範圍最廣、持續時間最長的低溫雨雪天氣,南方多省份氣溫一降再降開啟「冰凍」模式,湖北、安徽、江蘇等部分地區出現大雪甚至暴雪天氣,甚至造成災情——
南方!低溫!雨雪!冰凍!大面積!……
這幾個關鍵詞,不由讓人想起十年前幾乎同期發生、載入了中國氣象史冊的那場南方雪災。
不管對於親歷者還是旁觀者來說,那年的大雪至今讓人記憶猶新。
2008年1月3日起,中國的上海、江蘇、浙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廣東、廣西、重慶、四川、貴州、雲南、陝西、甘肅、青海、寧夏、新疆等20個省(區、市)均不同程度受到低溫、雨雪、冰凍災害影響。
129人因災死亡,農作物絕收2536萬畝,200萬間房屋倒塌或損壞,直接經濟損失高達1516億元以上!
四場大雪幾乎是頭尾相接地依次降臨,從當年的1月10日下到2月2日,直接導致中國南方陸空交通中斷癱瘓,又正值春節(2008年2月7日是大年初一)回家過年期間,上億人滯留車站或路上。
比這些數字更直觀的,是當年留下的一張張震撼人心的「在路上」老照片……
由於雪災列車無法正常行駛,大量旅客滯留在廣州火車站內外,武警不得不駐起人牆維護秩序與疏導旅客……
廣州火車站廣場天橋下,河南信陽旅客宋士祥一家哭倒在人群中,家鄉老人去世,卻趕不上見最後一面……
不能上路的人心急如焚,被困在路上的人陷入的是更深的絕望……這是深圳打工仔劉忠平身披毛毯,手提熱水瓶,在京珠高速上走了20公裡,尋找被困半路的嶽父嶽母和兒子……
我要回家!
安全回家!
成了當年多少人的最大心願與艱難歷險……
而有一部分人,卻連「回家」的念頭都是奢望,因為他們的工作,就是為了讓更多想回家的人順利踏上歸程……他們是人民子弟兵、公安幹警、醫護人員、電力工人、志願者……
有人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價……
2008年南方雨雪冰凍災害中,在受災最嚴重的湖南,一萬多名電力工人奮戰在全力搶險第一線上,其中五人殉職,一百零四人受傷。
那一年的1月26日,電力工人羅海文、羅長明、周景華在為高壓線塔架除冰時,鐵塔因不堪覆冰重負轟然坍塌,三人不幸以身殉職。
1月28日下午,郴州嘉禾縣供電公司工人肖建華在搶修供電線路時,因電桿意外斷裂,獻出年僅37歲的生命。
43歲的曹響林則是連續抗冰搶險十六天後,於當年1月29日下午,因勞累過度引發心肌梗塞,倒在二十一米高的鐵塔上。
電網的老師傅們回憶起當年,說他們抗冰救災時感覺是籤了軍令狀的,那時他們就是人民子弟兵,扛著接地線、扳手、鉗子等工器具、帶著各路人馬就上前線了。連續幹了幾個星期才把受損的電網恢復。一雙手被凍得稀爛,鞋子都穿壞了幾雙……
電力工人,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樸素勞動者,今時今日,電力於我們已如同空氣一般,不到失去的時候,根本不會意識到有多重要——在現代社會,電力是社會和經濟運行的總開關,沒有了電,一切便迅速陷入全面癱瘓。正如2008年雪災的多米諾骨牌效應顯示的:大雪壓斷電纜,導致電網中斷,電氣化列車因此無法開行,南方的電廠急需的煤炭便無法運抵。同時,人員、物資流通受阻,城市的正常生活秩序陷入混亂——不到這種時候,我們也不會想到,電力工人從事的,是多麼關乎國計民生的偉大事業。
2008年雪災帶來的慘重代價,猶如一把重錘,敲打著在經濟疾馳列車上的中國人:原來我們迅速鋪開發展的基礎建設,一旦面臨重大自然災害,是多麼地脆弱;原來我們引以為傲的科技成就文明成果,其實還需要最底層的人民與勞動者用血肉之軀去守護……
幸運的是,2018年這次雨雪冰凍天氣,儘管與2008年雪災有很多相似之處,但從強度和範圍來說,並沒有到那麼嚴重的地步。但這十年來,我們並不是僅憑幸運二字度過每一次偶發災害的考驗的!
比如,在氣象預報方面,2008年時的氣象技術還無法預測10天後的天氣情況,在那之後,氣象局加大了對中長期天氣預報的研究,如今,正如本文開頭提及,我們可以在1月底時,就作出2月5日—6日南方氣溫緩慢回升的預報,這種「超前」預報在今天司空見慣,但在2008年是無法完成的。
再比如,這是2008年雪災有五名電力工人殉職的湖南,於今年1月31日在央視播出的一次電力工人巡視除冰之旅——
楊立和姚智輝是第一批進駐大山的電力工人。當天,他們巡視的線路是220千伏北用線,這條線路全長37公裡,是一條主供京廣高鐵的重要輸電線路,全線大部分地處高寒山區。工人們先是駕車行駛上旁邊就是懸崖峭壁的盤山公路,又套上冰爪步行了半小時走到觀冰點,然後就是敲冰、觀察、稱重、換算……
此時畫面是楊立的畫外音:「1550克,差不多是三斤,這個導線覆冰已經嚴重超出我們設計覆冰厚度,有30毫米……我這是220千伏北用線68號塔,現在導線上覆冰已達到了20毫米以上,請求立即進行融冰。好的,我們在現場等候。」
隨後,220千伏北用線被送上了融冰電流。50分鐘後,整條線路上的冰層完全脫落!這是啥黑科技?
沒錯,2008年初雪災那種大範圍耗時費力、危險係數高的人工電網除冰場景已成為「過去時」,目前,電力線路融冰主要通過大電流融冰法實現,這種方法利用電流熱效應,對輸電線路進行融冰,已成為目前最為廣泛採用的除冰方式。
十年建設,中國的電網構建起融冰方式、融冰裝置、融冰措施齊備的堅強抗冰體系,在新的冰雪災害來臨時得以從容應對。
過去十年,也是中國在電力基礎設施投入巨資、大力興建、飛速發展的十年,2018年剛開始還沒有啥數據出來,看2017年的:新增220千伏及以上變電設備容量24263千伏安;新增220千伏及以上輸電線路迴路長度41459千米——相當於繞地球赤道一圈!
我們的電力工程,不僅在數量上,在質量上、科技研發上也走到了世界前列!
2016年10月1日,中央電視臺播出的《大國工匠》系列節目開篇報導,講述的就是一群中國電力工人的故事——2016年1月11日,準東-皖南(新疆昌吉—安徽宣城)±11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開工建設。這是目前世界上電壓等級最高、輸送容量最大、輸送距離最遠、技術水平最先進的特高壓輸電工程。
我們都知道,電壓越高,輸送容量與距離就能越遠,而我國地理遼闊,±1100千伏特高壓輸電顯然具有明顯的經濟效益。然而電壓為36伏以上且電流大於6毫安以上就能電死人,1000千伏的特高壓感應形成的電弧,足以將幾米外一個毫無防護的人化作灰燼!
以這期節目的主角——國家電網山東檢修公司帶電作業組組長王進為首的電力工人,要檢修1000千伏特高壓輸變電工程,就要徒手爬上從地面到塔頂近60層樓的高度!他們的工具,是886顆攀爬腳釘!
「500千伏最高也就70來米左右。現在直接最高到了138米,對工作人員的體力來說,是一個極限的挑戰。」王進說。
抵達檢修點已經是令人瞠目結舌的高難度工作,更匪夷所思的,是王進們要在1000千伏的電網上帶電檢修。為了不讓強電流擊中,他們發明了一種從鐵塔上乘坐兜籃,像蕩鞦韆一樣蕩到帶電導線上的「鞦韆法」,原理是通過不斷蕩高的過程中,用電位轉移棒讓自己逐步帶上高壓電……
節目的最後,和團隊一起獲得了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的王進說起了自己的兒子——許多電力工人都是一代代子承父業,並自嘲「我為電力獻青春,獻完青春獻子孫」——他說:「孩子心目中,他不會覺得你危險,而是覺得你很了不起,是個英雄。我不會覺得我是英雄,我只是個帶電作業工人,讓所有老百姓,每時每刻都可以用到電,這就是我們最終的一個責任吧。」
像王進這樣的「大國工匠」,也認為自己「不是英雄,只是個帶電作業工人」,何況我們生活中千千萬萬普通的電力工人呢?可是小編要說,他們都是我們社會的平凡英雄!沒有他們,就沒有我們的萬家燈火以及安全春運路!
你知道嗎
大家的用電安全,也有華泰保險的一分守護哦!
自2002年起,華泰保險便開始參與承保國華電力,在承包過程中,華泰保險首席承保11家電廠,非首席6家電廠,總年保費規模達1500萬元!
幾個小時春運路的順暢
要用幕後十年苦心經營來換
我們心安理得享受的一切
背後是多少人在崗位上的兢兢業業
今年你的歸家之旅
華泰保險如約守護
內容來源:中國之聲、人民網、央視網、電力工人的家、搜狐網、百度百科、中國天氣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