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承諾減少碳排放 到2060年實現碳中和

2020-12-15 騰訊網

作者: 莉季婭· 斯坦欽科

中國正準備啟動其首個排放權交易計劃。該計劃最初僅涉及能源領域。儘管這一計劃是為了改善本國氣候狀況,但西方專家已開始提出批評。許多人甚至認為環境問題可能會更加惡化。衛星通訊社記者帶著造成這種擔憂的原因以及中國的新環保計劃有效性等問題採訪了中國生態學家。

九月初中國生態環境部宣布開始發展炭市場。據生態環境部應對氣候變化司司長李高介紹,建設全國碳市場是利用市場機制控制和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推動綠色低碳發展的一項重大制度創新。今年,中國以發電行業為突破口,抓緊啟動上線交易,生態環境部將在確保碳市場平穩有效運行基礎上,在「十四五」期間加快擴大碳市場參與行業和主體範圍,逐步增加交易品種。

CC0

李高還指出,中國將完善達峰相關考核和保障措施,在「十四五」和「十五五」期間督促地方和行業抓好落實。中國還將推動完成《巴黎協定》實施細則談判,100%承擔自己的義務。

作為該計劃的一部分,計劃降低排放支付,以使儘可能多的公司加入該計劃的實施。當有足夠多的公司加入該計劃後,國家計劃逐步收緊措施。 排放費用的降低引起了國外批評者對該計劃的批評。 許多人甚至對該計劃可能阻止中國履行《巴黎協定》所規定的義務表示關切。

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副院長、國際能源與環境戰略研究中心主任許勤華就此指出,疫情過後,經濟恢復後排放增加沒有什麼異常。

截至2019年底,中國碳強度較2005年已經下降了48.1%,非化石能源佔比達15.3%,均已提前完成承諾的2020年目標,並且為實現2030年的國家自主貢獻目標奠定了良好基礎。李高月初透露的這些數字表明,到目前為止,中國不僅實現了目標,而且還超額完成了計劃。值得一提的是,中國在2009年提出,到2020年,單位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到45%的控制溫室氣體排放行動目標;在2015年,中國進一步提出,到2030年左右,二氧化碳排放達到峰值。

此外,正如徐勤華專家指出的那樣,在進行環保方面的計算時,需要考慮中國的具體情況,它可能與其他國家有所不同。

AFP 2020 / STR 中國環境績效指數排全球第120 多項指標有改善

許勤華專家還提醒說,根據人大發布的《「一帶一路」綠色發展指數》報告,「 一帶一路」國家綠色發展整體水平有明顯提升,但與OECD國家相比仍然有明顯差距。而中國的水平目前就介於OECD發達國家和「一帶一路」國家之間,並且越來越靠近發達國家。這也說明中國的綠色低碳發展確實是有成效的。而且此次疫情也促使大家達成共識,即不能再破壞地球環境,畢竟人類還需要在地球上生活,包括我團隊的同事也在全國各地積極宣傳。

應當指出,儘管中國一直在強調環保在其政治議程中的重要性,並積極參與清潔能源的開發和實施,並且從原則上講,近年來中國碳排放量的減少顯而易見,但這並沒有阻止西方專家和媒體繼續在環境問題上攻擊中國。

在這方面,中美兩國領導人幾天前在聯合國大會上的講話具有相當的象徵意義。中國領導人重申了環境問題的重要性,並承諾增加對《巴黎協定》的義務。中國現在的目標是到2030年使二氧化碳排放量達到峰值,到2060年實現碳中和。

而川普在同一場合進行的簡短講話中有很大一部分專門用來攻擊中國。他的一些指控涉及中國溫室氣體排放問題。

相關焦點

  • 碳中和+|沒想到,承諾最早實現碳中的是這個國家
    關注遠鑑智庫,直達2060年美好世界本文共2400字,閱讀時間約為8分鐘導語:美國退群就不說了,日本承諾的碳中和時間,竟然比中國還要遲10年。而達到淨碳匯最早的國家,真是意料之外。中國提出要2060年實現碳中和的目標和承諾後,引發了全球的關注。
  • 理上網來|實現碳中和:從中國承諾到中國行動
    剛剛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首次將「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列為年度重點任務之一。此前,習近平主席多次在聯合國大會等重大國際場合強調,中國將採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爭於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這是迄今為止世界各國中,作出的最大的減少全球變暖預期的氣候承諾。
  • 2060年中國「碳中和」目標的路徑、機遇與挑戰
    因此,2060年的能源供給體系將會以「可再生能源+儲能」的方式存在。這套供給體系既能有效降低碳排放,達到中國「碳中和」目標,又能提供安全穩定的電力能源。   根據《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戰略(2016~2030)》,到2030年和2050年,非化石能源佔能源消費總量的比例分別要達到20%和50%。
  • 釋新聞|中國提出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意味著什麼
    中國強化氣候行動與目標彰顯了大國的責任和擔當2014年11月,中美雙方曾在北京發布應對氣候變化的聯合聲明。當時,美國首次提出到2025年溫室氣體排放較2005年整體下降26%-28%,刷新美國之前承諾的2020年碳排放比2005年減少17%。
  • 本報專訪崑山杜克大學張俊傑:2060年實現碳中和離不開法治化市場化
    中國環境報:習近平總書記在這次會議上的重要講話,與之前相比有哪些不同?張俊傑:上一次中國作出的重要氣候承諾是在2014年,承諾到2030年左右碳排放達到峰值。這次講話,我認為有三點很大的不同。第一,主動加壓。自從美國川普政府於2017年宣布退出《巴黎協定》以來,全球應對氣候變化一直處於低潮期。
  • 丹麥氣候、能源與能效大臣:中國承諾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是提振...
    新華社哥本哈根10月13日電 丹麥氣候、能源與能效大臣達恩·約恩森近日發表署名文章說,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上個月在第七十五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上通過視頻發表的講話具有裡程碑意義,標誌著全球在共同應對氣候變化的道路上迎來拐點,對全世界實現
  • 中國提出力爭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意味著什麼?
    【文/觀察者網 趙挪亞】9月22日,在第75屆聯合國大會期間,中方提出將提高國家自主貢獻力度,採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爭於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 中方作出這一承諾後,立即得到了外界矚目。在9月23日的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素來關注東北亞地區事務的日本廣播協會(NHK)記者特意就「碳中和」問題提問。
  • 碳中和、電力系統脫碳與煤電退出
    這是繼「2030年碳達峰」中期目標後,我國提出的首個遠期碳減排承諾,對于堅定國內低碳轉型決心、強化全球氣候治理信心有積極作用。(來源:微信公眾號「中國電力企業管理」 ID:zgdlqygl 作者:袁家海 張浩楠)2060年碳中和目標對我國是一個巨大挑戰。
  • 國家主席習近平將發表重要講話,或重申碳中和目標!
    小編猜測,從會議主題上看,此次峰會上,國家主席習近平或再次重申我國的碳中和承諾,即「力爭二氧化碳排放2030年前達到峰值,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習近平:中國爭取到2020年碳排放降低40%-45%2015年9月25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和美國時任總統歐巴馬在白宮進行會談後,就氣候問題發表聯合聲明,承諾雙方減少廢氣排放量,
  • 碳達峰碳中和實現綠色發展,相關戰略規劃正在加緊編制
    習近平指出,中國將提高國家自主貢獻力度,採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爭於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 這是中國首次向全球明確實現碳中和的時間點,也是迄今為止各國中作出的最大減少全球變暖預期的氣候承諾。
  •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支持有條件地方碳排放率先達峰 實現減汙降碳...
    會議確定了明年要抓好的八項重點任務,其中包括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會議指出,要抓緊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達峰行動方案,支持有條件的地方率先達峰。會議強調,要繼續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實現減汙降碳協同效應。
  • 實現我國碳中和目標的關鍵路徑:新能源替代煤電
    2020年9月22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聯合國大會上的講話明確指出:「《巴黎協定》是保護地球家園需要採取的最低限度行動,各國必須邁出決定性步伐。中國將提高國家自主貢獻力度,採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力爭二氧化碳排放於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於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
  • 一文詳細了解「碳中和」
    2009年8月5日,天平汽車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成功購買奧運期間北京綠色出行活動產生的8026噸碳減排指標,用於抵消該公司自2004年成立以來至2008年底全公司運營過程中產生的碳排放,成為第一家通過購買自願碳減排量實現碳中和的中國企業。2009年11月17日,中國首筆企業間碳中和交易完成。
  • 綜合分析:碳中和、電力系統脫碳與煤電退出路徑
    2020年9月22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第75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上宣布,中國將提高國家自主貢獻力度,採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爭於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這是繼「2030年碳達峰」中期目標後,我國提出的首個遠期碳減排承諾,對于堅定國內低碳轉型決心、強化全球氣候治理信心有積極作用。
  • 環保專題報告:碳中和,離我們還有多遠
    9 月 22 日, 在第七十五屆聯合國大會發表演講時,中國提出提高國家自主貢獻力度, 採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重申中國力爭於 2030 年前實現碳排放達峰,並首次提出 2060 年努力爭取實現碳中和。這是中國首次明確給出碳中和的時間表,也是中國首次提 出明確的減排目標。
  • 「碳中和」遠景下,石油石化行業如何積極「迎戰」
    自從中國提出2060年實現碳中和目標以後,在各行各業「碳中和」都成為一個熱門話題,那麼什麼是碳中和?碳中和對於石化行業意味著什麼變化?又會給石化行業帶來什麼樣的機會與挑戰?什麼是『碳中和』和『碳達峰』?
  • 蘋果發布2020環境責任報告 承諾十年後實現100%碳中和
    鳳凰網科技訊(作者/閻爍)7月21日消息,蘋果發布2020《環境責任報告》,計劃在 2030 年前將碳排放減少75%,同時為剩餘25%綜合碳足跡開發創新性碳清除解決方案。並且承諾到2030年實現供應鏈和產品100%碳中和,該舉措意味著屆時售出的每一部Apple設備都不會造成任何氣候影響。
  • 兌現「碳中和」承諾,中國將說到做到
    新華社記者 張龍 攝到2030年,中國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將比2005年下降65%以上,非化石能源佔一次能源消費比重將達到25%左右,森林蓄積量將比2005年增加60億立方米,風電、太陽能發電總裝機容量將達到12億千瓦以上……12月12日,習近平主席在氣候雄心峰會上宣布中國國家自主貢獻一系列新舉措,受到國際社會廣泛關注。法新社指出,中國在達成氣候目標方面「更進一步」。
  • 真相與常識|碳中和是什麼,我國2060年實現這個目標難度大嗎?
    前天,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在例行記者會上回應了記者詢問關於實現碳中和目標的問題,表示中國是推動全球氣候治理的行動派和實幹家,承諾中國將說到做到。你知道碳中和是什麼嗎?
  • 實現「碳中和」目標,中國能源行業如何加速跑?
    近期,中國最熱的能源話題非「碳中和」莫屬。落實「2030年前碳達峰、2060年前碳中和」的目標,既是中國政府向全世界做出的鄭重承諾,也是能源行業開始「加速跑」的發令槍。 那麼,能源行業如何參與到減排行動中? 一直以來,中國的一次能源消費和碳排放量呈現較高的正相關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