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莉季婭· 斯坦欽科
中國正準備啟動其首個排放權交易計劃。該計劃最初僅涉及能源領域。儘管這一計劃是為了改善本國氣候狀況,但西方專家已開始提出批評。許多人甚至認為環境問題可能會更加惡化。衛星通訊社記者帶著造成這種擔憂的原因以及中國的新環保計劃有效性等問題採訪了中國生態學家。
九月初中國生態環境部宣布開始發展炭市場。據生態環境部應對氣候變化司司長李高介紹,建設全國碳市場是利用市場機制控制和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推動綠色低碳發展的一項重大制度創新。今年,中國以發電行業為突破口,抓緊啟動上線交易,生態環境部將在確保碳市場平穩有效運行基礎上,在「十四五」期間加快擴大碳市場參與行業和主體範圍,逐步增加交易品種。
CC0
李高還指出,中國將完善達峰相關考核和保障措施,在「十四五」和「十五五」期間督促地方和行業抓好落實。中國還將推動完成《巴黎協定》實施細則談判,100%承擔自己的義務。
作為該計劃的一部分,計劃降低排放支付,以使儘可能多的公司加入該計劃的實施。當有足夠多的公司加入該計劃後,國家計劃逐步收緊措施。 排放費用的降低引起了國外批評者對該計劃的批評。 許多人甚至對該計劃可能阻止中國履行《巴黎協定》所規定的義務表示關切。
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副院長、國際能源與環境戰略研究中心主任許勤華就此指出,疫情過後,經濟恢復後排放增加沒有什麼異常。
截至2019年底,中國碳強度較2005年已經下降了48.1%,非化石能源佔比達15.3%,均已提前完成承諾的2020年目標,並且為實現2030年的國家自主貢獻目標奠定了良好基礎。李高月初透露的這些數字表明,到目前為止,中國不僅實現了目標,而且還超額完成了計劃。值得一提的是,中國在2009年提出,到2020年,單位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到45%的控制溫室氣體排放行動目標;在2015年,中國進一步提出,到2030年左右,二氧化碳排放達到峰值。
此外,正如徐勤華專家指出的那樣,在進行環保方面的計算時,需要考慮中國的具體情況,它可能與其他國家有所不同。
AFP 2020 / STR 中國環境績效指數排全球第120 多項指標有改善
許勤華專家還提醒說,根據人大發布的《「一帶一路」綠色發展指數》報告,「 一帶一路」國家綠色發展整體水平有明顯提升,但與OECD國家相比仍然有明顯差距。而中國的水平目前就介於OECD發達國家和「一帶一路」國家之間,並且越來越靠近發達國家。這也說明中國的綠色低碳發展確實是有成效的。而且此次疫情也促使大家達成共識,即不能再破壞地球環境,畢竟人類還需要在地球上生活,包括我團隊的同事也在全國各地積極宣傳。
應當指出,儘管中國一直在強調環保在其政治議程中的重要性,並積極參與清潔能源的開發和實施,並且從原則上講,近年來中國碳排放量的減少顯而易見,但這並沒有阻止西方專家和媒體繼續在環境問題上攻擊中國。
在這方面,中美兩國領導人幾天前在聯合國大會上的講話具有相當的象徵意義。中國領導人重申了環境問題的重要性,並承諾增加對《巴黎協定》的義務。中國現在的目標是到2030年使二氧化碳排放量達到峰值,到2060年實現碳中和。
而川普在同一場合進行的簡短講話中有很大一部分專門用來攻擊中國。他的一些指控涉及中國溫室氣體排放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