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提出力爭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意味著什麼?

2020-12-22 觀察者網

【文/觀察者網 趙挪亞】9月22日,在第75屆聯合國大會期間,中方提出將提高國家自主貢獻力度,採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爭於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

中方作出這一承諾後,立即得到了外界矚目。在9月23日的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素來關注東北亞地區事務的日本廣播協會(NHK)記者特意就「碳中和」問題提問。《紐約時報》、彭博社、路透社等媒體都評價中方作出了「驚人」承諾。

氣候變化問題專家評價「這是過去十年裡最大的氣候新聞」,甚至推進全球提前達到《巴黎協定》目標。美國前氣候問題特使斯科恩也評價「中國的碳中和承諾重大而重要,總體而言非常令人鼓舞」。

但與此同時,外界也注意到中國目前仍十分依賴化石燃料,燃煤電廠的比例仍然很大,轉型不僅需要強大決心,也需要龐大資金和雄厚技術。知名能源諮詢顧問公司伍德麥肯茲的亞太副主席湯普森(Gavin Thompson)對中國頗具信心:「如果世界上有哪個國家能達成如此宏大的氣候變化目標,那就只有中國了。」

「強有力的國家支持和協調已經被證明在達成經濟目標上十分有效。就像中國在過去40年裡的經濟轉型一樣,中國在未來40年也能進行成功的排放轉型。」

目前,美國、歐盟和中國是世界主要溫室氣體排放體。包括歐盟委員會主席烏爾蘇拉·馮德萊恩((Ursula von der Leyen)在內的多位歐洲官員,都歡迎中國提出的碳中和目標。

而外媒也再一次不可避免地把大洋彼岸的川普政府拉出來。多家外媒提到,中方的承諾與美國退出《巴黎協定》的舉措形成鮮明對比。路透社表示,在氣候變化問題上,中美立場已經調轉(tables turned)。

外媒:多年來最重要氣候承諾,與美國對比鮮明

路透社9月24日援引多家氣候研究機構稱,中國在聯合國大會上作出的承諾,是多年來最重要的氣候變化方面的承諾。與此同時,美國總統川普並沒有做出這樣的承諾,2017年美國還退出了《巴黎協定》。

德國新氣候研究所(New climate Institute)創始人尼古拉斯·霍恩(Niklas Höhne)當地時間9月23日對路透社說,中國在聯合國大會上作出的承諾,是「過去5年中全球氣候政策方面最重要的一項聲明」。突破研究所(Breakthrough Institute)氣候與能源主管澤克·豪斯達夫(Zeke Hausfather)更加樂觀:「就排放量和未來變暖的實際影響而言,中國的承諾是過去十年裡最大的氣候新聞。」

碳中和是指企業、團體或個人測算在一定時間內直接或間接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總量,通過植樹造林、節能減排等形式,以抵消自身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實現二氧化碳「零排放」。要達到碳中和,一般有兩種方法:一是通過特殊的方式去除溫室氣體,例如碳補償。二是使用可再生能源,減少碳排放。

中國長江三峽集團在福建省建造的海上風力發電機 長江三峽集團圖

2016年11月生效的《巴黎協定》中提出目標,期望在2051年至2100年間,全球達到碳中和。同時,把全球平均氣溫較工業化前水平升高控制在2攝氏度之內,並為把升溫控制在1.5攝氏度之內努力。

獨立氣候研究機構氣候行動追蹤組織(CAT)對路透社表示,根據《巴黎協定》,共有近200個國家在協定中承諾減少碳排放,但這些承諾仍將導致全球氣溫到2100年為止升高2.7攝氏度。

如果中國能夠實現到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的目標,那麼到2100年為止,全球氣溫升高的幅度將縮減0.2至0.3攝氏度,達到2.4攝氏度。因此,中國的承諾是迄今為止世界各國中,作出的最大減少全球變暖預期的氣候承諾。

氣候行動追蹤組織也提到,要達到《巴黎協定》中1.5攝氏度的升溫幅度,不僅需要中國的努力,還需要美國和歐盟方面的行動。目前,歐盟已承諾到2050年將它所有溫室氣體的淨排放量降至零,並計劃在今年年底前,設定一個更具野心的2030年氣候變化目標。

相較而言,美國總統川普並沒有做出這樣的承諾,2017年美國還退出了《巴黎協定》。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CNBC)也在報導中國提出氣候承諾的報導中寫道:中國對《巴黎協定》的讚賞,與川普對這一協定的看法,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中國提出承諾,各方積極評價

歐盟多位官員對中國提出的承諾給予了積極評價。歐盟委員會主席烏爾蘇拉·馮德萊恩9月23日在推特上表示:「我歡迎中國在2060年前控制排放,並實現碳中和的雄心。這是我們在《巴黎協定》下,對抗全球氣候變化的重要一步。我們將與中國合作實現這一目標,但仍還有很多工作要做。」

馮德萊恩推特截圖

長期關注氣候問題的歐洲議會議員弗蘭斯·蒂默曼斯(Frans Timmermans)在推特上說,他歡迎中國設定日期,在206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達到頂峰,並在2060年實現碳中和。「我們需要每個國家採取果斷行動,控制溫度,應對氣候變化,讓我們的星球適合居住。」

蒂默曼斯推特截圖

英國氣候峰會特使約翰·莫頓表示,中國的承諾可以幫助世界避免「災難般的氣候變化」。他同時呼籲全球其他國家跟隨中國的腳步,減少碳排放。

美國前氣候特使託德·斯特恩(Todd Stern)認為,中國承諾在2060年前爭取實現碳中和的發言是一個「重要的大新聞」,這個時間點離2050年越近越好。總體來說,這是非常「鼓舞人心」的一步。

「這個倡議可能改變全局。」9月23日,世界自然基金會(WWF)全球氣候與能源項目總監曼努埃爾普爾加比達爾(Manuel Pulgar-Vidal)高度讚賞中國的倡議,認為「在全球減排面臨鴻溝、氣候治理面臨赤字的關鍵時刻,中國宣布的新目標傳達出非常重要的積極信號,體現了中國在應對氣候變化議題上的國際領導力。中國的行動將給全球各國、尤其是各主要排放大國施加影響力,推動各國採取更果斷勇敢的行動。」

中國生態環境部氣候變化事務特別顧問、清華大學氣候變化與可持續發展研究院院長解振華認為,目前我國提出的2060年之前實現碳中和的目標,遠遠超出了《巴黎協定》「2攝氏度溫控目標」下全球2065至2070年左右實現碳中和的要求,這將可能使全球實現碳中和的時間提前5-10年,此外也對全球氣候治理起到關鍵性的推動作用。

相關焦點

  • 釋新聞|中國提出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意味著什麼
    9月22日,在第75屆聯合國大會期間,中國提出將提高國家自主貢獻力度,採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爭於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各國要樹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抓住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歷史性機遇,推動疫情後世界經濟「綠色復甦」,匯聚起可持續發展的強大合力。
  • ...中國提出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這是推動落實應對氣候...
    法國媒體稱讚中國做出重大氣候承諾;①法國媒體報導稱,中國提出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這是推動落實應對氣候變化《巴黎協定》所邁出的重要一步。文章指出,中國的這項重大氣候承諾與美國宣布退出《巴黎協定》的態度形成鮮明對比。
  • 我國力爭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 光伏行業迎發展機遇
    來源:金融界網站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我國二氧化碳排放力爭2030年前達到峰值,力爭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推動煤炭消費儘早達峰,大力發展新能源。此前在氣候雄心峰會上,我國已提出,到2030年風電、太陽能發電總裝機容量達到12億千瓦以上。
  • 中國「2030碳達峰,2060碳中和」倒計時,「十四五」如何部署減排...
    在今年9月作出「力爭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承諾的基礎上,習近平進一步宣布:到2030年,中國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將比2005年下降65%以上,非化石能源佔一次能源消費比重將達到25%左右,森林蓄積量將比2005年增加60億立方米,風電、太陽能發電總裝機容量將達到12億千瓦以上。
  • 我國力爭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 長三角有哪些「綠色生意」
    原標題:我國力爭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長三角有哪些「綠色生意」   「在中國,綠色能源和儲能技術的替代市場、綠色能效技術替代和能源交易(主要是電力服務交易)合計有每年接近萬億元的市場規模
  • 海外網評:實現碳中和,中國有「時間表」更有「路線圖」
    新華社記者 詹彥 攝12月21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布《新時代的中國能源發展》白皮書引發廣泛關注,中國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的「路線圖」更加清晰。在氣候變化、環境風險挑戰、能源資源約束等全球問題日益嚴峻的背景下,中國全面推進能源消費方式變革,構建多元清潔的能源供應體系,不僅為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了重要支撐,也為加快推進全球能源可持續發展貢獻了重要力量。
  • 2060年實現碳中和究竟應該怎樣做?
    文 | 亮子 編輯| 國際能源網 自從我國在今年9月明確了2030年碳達峰和2060年碳中和的目標,國內掀起了多次關於如何實現該目標的討論。
  • 本報專訪崑山杜克大學張俊傑:2060年實現碳中和離不開法治化市場化
    原創 宋楊 中國環境9月22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第七十五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上發表重要講話強調,中國將提高國家自主貢獻力度,採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爭於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
  • 助力2060碳中和,中國節能協會將主辦2021中國熱泵展
    我國將加大力度應對氣候變化,二氧化碳排放力爭於2030年前達到峰值,各行各業紛紛對建築實現二氧化碳達峰與碳中和的問題展開討論。  熱泵技術的重大意義  首先,作為能耗大戶,建築行業2018年運行化石能源消耗相關的碳排放為21億 tCO2,佔全國總量的五分之一左右。
  • 報告發布|中國實現碳中和的路徑建議
    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為達成到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的新目標,中國需要針對主要經濟部門擴大氣候政策和減排的範圍,並提高相應目標。報告所提出的建議代表了短期的必要行動,以幫助中國以經濟和技術可行、且最終有助於實現可持續發展的方式在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
  • 中國確定2060年碳中和目標 新能源行業或將迎來倍速發展
    中國將提高國家自主貢獻力度,採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爭於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  值得一提的是,這是中國向全球首次明確實現碳中和的時間點。其中,中國是可再生能源增長的最大貢獻者(0.8 EJ)。  實際上,此次向全球明確2060年實現碳中和的目標,既是中國向世界表明堅決履行巴黎氣候協定的承諾,也是向世界傳遞未來綠色發展的決心。
  • 海外網評:實現碳中和,中國有「時間表」更有「路線圖」-新聞中心...
    新華社記者 詹彥 攝12月21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布《新時代的中國能源發展》白皮書引發廣泛關注,中國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的「路線圖」更加清晰。在氣候變化、環境風險挑戰、能源資源約束等全球問題日益嚴峻的背景下,中國全面推進能源消費方式變革,構建多元清潔的能源供應體系,不僅為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了重要支撐,也為加快推進全球能源可持續發展貢獻了重要力量。
  • 2060碳中和,這是央企「綠巨人聯盟」的綠色力量!
    2020年9月22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第七十五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上發表重要講話強調,中國將提高國家自主貢獻力度,採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爭於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這是中國在巴黎協定之後第一個長期氣候目標,也是第一次提到碳中和。
  • 真相與常識|碳中和是什麼,我國2060年實現這個目標難度大嗎?
    前天,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在例行記者會上回應了記者詢問關於實現碳中和目標的問題,表示中國是推動全球氣候治理的行動派和實幹家,承諾中國將說到做到。你知道碳中和是什麼嗎?
  • 2060碳中和,這些中國企業正加速履行「碳」責任
    9月22日,中國向世界宣布,將提高自主貢獻力度,力爭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中國的碳中和承諾給中國企業提出了新的要求。企業是社會經濟活動的基本組成單元,正是社會的經濟活動構成了碳排放的絕對主要來源。
  • 率先承諾實現碳中和,伊利再立高目標的底氣在哪?
    今年9月,中國提出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10月24日,正值聯合國日,伊利積極響應「中國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的國家目標,率行業之先承諾實現碳中和。伊利綠色工廠碳中和是指測算組織或個人在一定時間內從事生產、經營過程中直接或間接產生的溫室氣體總量,通過植樹造林、節能減排或購買碳信用的形式,抵消自身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實現零碳排放
  • 一文了解什麼是「碳達峰」&「碳中和」!
    什麼是「碳達峰」和「碳中和」呢? 在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方面,會議從根本和源頭上作出部署,明確加快調整優化產業結構、能源結構,以及大力發展新能源,繼續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等。 我國二氧化碳排放力爭2030年前達到峰值,力爭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
  • 目標2060碳中和 中赫貢獻綠色力量
    11月20日,中赫集團出席了由USGBC(美國綠色建築委員會)在京舉辦的「邁向2060碳中和,中國企業的綠色力量」 研討會活動,同與會嘉賓一起圍繞「可持續發展,中國企業在行動」和「綠色建築,建設零碳2060」兩大話題,以企業和建築的雙維視角,共同探討了中國的「2060碳中和」之路。
  • 中國說到做到,提前超額完成2020任務,承諾2060年前實現這個目標
    中國在這一過程中也付出了巨大的努力,提前超額完成2020任務。承諾2060年前實現這個目標。接下來我們要面對的就是2060年面臨的問題,我國一直都是全球氣候治理的積極參與者,並且說到做到,從率先籤署巴黎協定到今年9月份宣布,爭取2060年實現碳中和,的確彰顯出了我國在解決氣候問題的過程中所發揮的重要作用。 雖然美國宣布退出巴黎協定,給其他國家的相關問題解決帶來了很大的影響,但中國一直在這其中發揮重要作用。
  • 丹麥氣候、能源與能效大臣:中國承諾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是提振...
    新華社哥本哈根10月13日電 丹麥氣候、能源與能效大臣達恩·約恩森近日發表署名文章說,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上個月在第七十五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上通過視頻發表的講話具有裡程碑意義,標誌著全球在共同應對氣候變化的道路上迎來拐點,對全世界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