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沙-麥斯基:我是世界上最幸運的大提琴家

2021-02-07 大眾網

  「我拉的是義大利大提琴,配以法國制和德國制的弓,奧地利和德國的琴弦;我的女兒在法國出生,長子則在比利時,次子在義大利,幼子在瑞士;我開一部日本車,戴瑞士手錶,印度項鍊。我到任何地方,只要那裡的人賞識我和愛聽古典音樂,我都有回到家的感覺。」——米沙-麥斯基

  雕塑般的外表,蓬亂卻不失優雅的銀髮,外加時尚的著裝,素有「硬漢」之稱的米沙-麥斯基雖已年屆七旬,仍被不少年輕樂迷追捧。5月17日至23日,這位上世紀80年代以來國際古典樂團最具代表性的大提琴演奏家將攜手德國傳奇樂團——班貝格交響樂團和指揮喬納森-諾特進行訪華演出,先後造訪上海、濟南、天津和北京,演繹巴赫、貝多芬、埃爾加、柴可夫斯基的經典之作。

  兩位「精神之父」

  麥斯基總說,「我是世界上最幸運的大提琴家」。1948年生於拉脫維亞,17歲時便在全蘇聯的音樂大賽中獲獎,並獲得了與「列寧格勒愛樂樂團」演出的機會。第二年他又在柴可夫斯基音樂大賽上獲獎,並被保送莫斯科音樂學院深造,師從當代大提琴巨匠——羅斯特羅波維奇。「跟羅斯特羅波維奇學習是我從小的夙願,後來終於如願以償。他對於我來說,不僅是教我拉琴的老師,因為我親生父親在我年幼時去世,他成為指導我為人處世的精神導師。『老羅』一直以來都想要有個兒子,他自己是兩個女兒,所以,他也常把我當成他自己的孩子。」

  但是,麥斯基的音樂人生在23歲遭遇重創,麥斯基的家人移民到以色列,政府猜測他在莫斯科完成學業後也會移民,於是用莫須有的罪名將他關押入獄一年半,並提出一筆數額驚人的培養費作為賠償。後來一位美國商人贊助了他,1972年麥斯基離開了蘇聯,成為世界公民,開始了「第二次人生」。「大提琴家皮亞蒂戈爾斯基是我第二次人生中的父親。近兩年沒有音樂的牢獄生活,讓我更加成熟,我的第二次人生完全是嶄新的,新的語言,新的環境。那時候,我遇到了生命瀕臨尾聲的皮亞蒂戈爾斯基,他的日子所剩無幾,碰到我這樣如饑似渴地吸取力量的年輕人,當然要把一生積累的豐富精神內涵與我分享。」

  一把至愛之琴

  1973年,剛從牢獄之災中解脫出來的麥斯基回到闊別了18個月的舞臺,在紐約的卡內基音樂廳演出。音樂會結束後,一位匿名的捐贈者贈送給他一把18世紀的「蒙塔格那那」名琴,麥斯基一直把這把大提琴視若珍寶。「我始終堅持把音樂傳遞到聽眾的內心而不僅僅是聽眾的耳朵。我很幸運能與手中的這把大提琴相遇。就像我一直強調的,是這把大提琴選中了我,而不是我挑選了她。從1973年11月起,到今年已經是我們相愛的第42個年頭了,我們從未分開過,我也從未想過要另覓所謂『更好的』大提琴。在我看來,無論是哪種意義上的『相愛』,我都認為一往而深的感情是最好的。」麥斯基這樣表達他對自己這把大提琴的感情。

  除了引以為傲的樂器之外,麥斯基認為是自己的獨特的經歷為演奏增添了獨一無二的色彩,「當我用一個音樂家的身份來看待這個世界時,我明白開拓眼界對音樂家來說是多麼重要,也只有這樣,我的演奏才不會一成不變。隨著演出,我感受到了來自世界各地的風土人情,不同的飲食習慣、穿著品位、演奏習慣在我眼中都是獨一無二的。不同的宗教孕育了不同的文化,當我們學會尊重彼此的宗教時,才是我們真正尊重彼此文化的時刻」。

  挑戰「埃爾加協奏曲」

  50年前,英國指揮大師巴比羅利和女大提琴家杜-普蕾詮釋的埃爾加的《E小調大提琴協奏曲》感動了無數觀眾,並引起世界範圍的廣泛關注,灌錄的唱片成為上世紀60年代最暢銷的唱片,而大批中國樂迷對這張EMI公司錄製的唱片仍津津樂道。此次訪華演出中最引人關注的曲目便是麥斯基與班貝格交響樂團合作埃爾加的《E小調大提琴協奏曲》。「我在很年輕的時候就認識她,在莫斯科上學的時候。其實在杜-普蕾的詮釋之前,埃爾加協奏曲也進行過公演,但確實她的演奏讓這首曲子廣為人知,我個人也受到她很大的影響,很長時間都不敢演這部作品,怕不自覺地會去模仿她,但現在好多了。今年1月27日,是杜-普蕾的70周年誕辰日,為了紀念她,我演奏了這首作品,那是個激動人心的時刻。」

  現年67歲的麥斯基與很多出色的音樂家有過合作,他談到,「印象最深的之一便是與伯恩斯坦、維也納愛樂樂團及克萊默在1982年合作的勃拉姆斯《小提琴與大提琴雙協奏曲》。之後我非常有幸再次與伯恩斯坦合作了《舒曼大提琴協奏曲》,本來我們還計劃再合作一首作品,但很遺憾不久後他便去世了。今年也正好是我和瑪塔-阿格裡奇相識40周年,她是我最喜愛的當今在世的音樂家之一,我和她一起灌錄了很多唱片。今年我們還將在日本、瑞士和德國合作登臺演出。我非常榮幸一直和她保持著多年的友誼和合作關係」。而與中國音樂家的合作,麥斯基印象深刻的是郎朗,並評價郎朗「是位非常出色且有天分的音樂家」,希望以後還能有機會和他再次合作。

相關焦點

  • 大提琴家麥斯基說:「音樂的樂趣就在於體會微妙的差異! 」
    ;3、宗柏講述大提琴的故事丨大提琴低沉、委婉的旋律往往能烘託出深深的失落和憂傷,而一旦快速演奏,又會產生讓人振奮的效果,尤其適合抒情;4、宗柏講述大提琴家的故事丨卡薩爾斯丨皮亞蒂戈爾斯基丨羅斯特洛波維奇丨馬友友丨杜普蕾說:」拉琴時的感覺,就像漫步青山碧水間。」他是即將年過七十,仍然活躍在世界舞臺上的米沙・麥斯基(Mischa Maisky,1948年1月10號)。
  • 大提琴家麥斯基(Mischa Maisky)情感是音樂的最終目的
    麥斯基(以下簡稱麥):和他上課真是棒極了,當然,和羅斯託波維奇上課也是非常美妙的事。比較這兩位老師,我得小心一點,免得造成誤解。我總是強調,自己是全世界最幸運的大提琴家,能成為唯一和這兩位大師都學習過的人。這兩位極其優秀的大提琴家,個性不太相同,但在教學方式和音樂理念上,有很多相似之處。
  • 大提琴視頻 | 大提琴傳奇大師麥斯基演奏久石讓《送行者:禮儀師的樂章》
    大提琴精彩視頻分享米沙·麥斯基
  • 突然想學大提琴,因為麥斯基太帥
    米沙·麥斯基(Mischa Maisky)是我們這個時代最了不起的大提琴家之一。
  • 《魔獸世界》懷舊服為庫米沙效力任務怎麼做 為庫米沙效力任務完成...
    導 讀 魔獸世界懷舊服已經有一段時間了對某些任務一定有些疑問,相信大家一直在尋找中為庫米沙效力任務的任務攻略,以及為庫米沙效力任務的內容,在這裡小編為大家來WOW60懷舊服中的為庫米沙效力任務的介紹。 ...
  • 《魔獸世界懷舊服》為庫米沙效力攻略 任務怎麼做
    導 讀 魔獸世界懷舊服上線快一個月了,其中為庫米沙效力任務要怎麼做呢?還不知道的小夥伴,趕快來和九遊小編一起瞧瞧魔獸世界懷舊服中為庫米沙效力任務詳細通關攻略吧! 魔獸世界為庫米沙效力怎麼做 ...
  • Top14女大提琴家(上)
    1.你對生活有看法,我對生活有看法,我不幹涉你。如果可以的話,我會改革你的。如果沒有,那我就辭職了。? 2.世界上的生活有很多麻煩。例如,我們的身體有舊病和死亡的煩惱,心理上有貪婪和痴迷的煩惱。都是由於麻煩造成的。? 3.紳士相交,四處環繞,處處舒適。? 4.要了解一個人,只需要看他的出發點和目的地是否相同,就可以知道他是否真誠。? 5.有些事情我們無法自己控制,我們必須控制自己。?
  • 感動世界的華裔大提琴家
    馬友友是當今國際樂壇最有天賦的大提琴家。他1955年出生於巴黎,其父馬孝駿祖籍浙江寧波,是音樂學家;母親也是著名的聲樂家。當馬友友4歲時,父親就讓他由學小提琴改學大提琴,他自己也認為大提琴演奏起來很神氣。馬友友5歲時,在巴黎大學舉行了他的第一次公開演奏。 1962年,馬友友舉家遷至紐約。僅8歲的馬友友就參加了1963年的慈善演奏會,他的才氣獲得了全美國的矚目。一年後,在紐約市卡耐基音樂廳首次登臺演奏。馬友友15歲時,進入哥倫比亞大學。
  • 米沙和薩沙:縱有天壤之別,你我仍為兄弟
    也許是這十年的差距讓兄弟倆無論在外形還是性格上都有著巨大的差別:哥哥身材壯實,深棕色頭髮,擁有獨特的男子氣概,而弟弟薩沙則一頭金色長髮,身材高挑,將近2米的身高體重卻只有86公斤,顯得稍顯瘦弱;球場上,哥哥更加內斂沉穩,年輕的弟弟則更為情緒化,今天剛剛結束的上海大師賽第三輪,他就摔壞了好幾把球拍。
  • 大提琴家馬友友:我在生命的不斷錯過中學習
    「孩子離開了家,我現在有兩種感覺:我已經進入了人生下半程,生命線會在某個時刻突然停止,從這個角度想,時間很有限了。」馬友友說。因為長期拉琴,馬友友有嚴重背傷,行動起來不方便「但我也不用再早上五點半起床,做早飯,送他們上學……朋友們可以在家裡待很長時間。在這個層面上,時間反而又變長了。」
  • 大提琴家的集結|評論家張丹眼中的方崬清大提琴作品輯II《使命》
    我在影音行業浸潤多年,這是第一次遇上……《使命》黑膠唱片發布音樂會海報方崬清的「使命「作曲家方崬清深知藝術家對人類文化的責任感,他始終深入到最前沿,貼近時代,關注社會。在他身上,可以看到中國藝術家身上那種使命感。
  • 3000年前的「米沙石碑」證實:巴蘭咒詛以色列摩押王巴勒真實存在
    (圖片來源/Louvre Museum Wiki)最近一份新的考古研究指出,一個擁有3,000年歷史,被稱為「米沙石碑」上的銘文顯示,指出在聖經中的那位要咒詛以色列人的王:摩押王巴勒,在歷史上真有其人。被認為是最奇特的聖經考古文物之一,這座高約1米的黑色玄武巖「米沙石碑」,又稱為「摩押石」,其正面的34行銘文,記載了聖經中有關以色列人與摩押人爭戰的事件。
  • 美國著名大提琴家林恩·哈雷爾去世,曾因疫情延期滬上音樂會
    美國著名大提琴家林恩·哈瑞爾(Lynn Harrell)於當地時間4月27日在家中逝世,享年76歲。他的妻子、小提琴演奏家海倫·南丁格爾在社交媒體上證實了這則消息:「我們失去了一位傑出的父親、丈夫、他是一個大寫的人。」目前尚無消息證明,他的離世與新冠疫情有關。
  • 美國著名大提琴家、指揮家林恩·哈雷爾去世,享年76歲,曾多次訪問...
    美國著名大提琴演奏家、指揮家林恩·哈雷爾(Lynn Harrell)4月27日在家中去世,享年76歲。他的妻子、小提琴家海倫·尼恩格爾在社交媒體上宣布了他的死訊,海倫並未透露他的死因。林恩·哈雷爾是同時代最優秀、最傑出的美國古典音樂家之一,不少演奏家及樂迷紛紛致以哀悼。
  • 她「對音樂有份與生俱來的反應,讓人感受到作曲家最微妙的理念」丨《杜普蕾傳》 (九)
    別的樂評家們亦以對杜普蕾的演奏大加讚賞。帕西·卡特在《每日郵報》上稱讚杜普蕾是「天生的大提琴家,她全然了解她自己的天賦,且對音樂有份與生俱來的反應,讓人感受到作曲家最微妙的理念。她喜愛大提琴,她那融合認真、嚴肅、驕傲,勝利的感情,都在她舉手投足及一顰一笑之間流露了出來。」《衛報》的柯林·梅生評道:「她已完全向頂尖大提琴家的地位邁步前進了。」
  • "最帥"大提琴家的優美《辛德勒的名單》
    2 Cellos 《辛德勒的名單》 這段盪氣迴腸的視頻是由來自克羅埃西亞的大提琴組合「提琴雙傑」(2 Cellos)演繹的。
  • 24小時瘋狂大提琴:不間斷的音樂饗宴《超級大提琴2016》
    ,讓眾多音樂熱愛者充分感悟古典音樂最時尚的呈現方式和人性情感宣洩的二十四小時之狂喜。2004年回國創建朱亦兵大提琴樂團,為歷屆國家領導人及世界各國首腦演出,在國內數十個城市的四百多所社會機關及院校舉辦公益演出。已出版三張專輯,大提琴八重奏《夢之旅》,大提琴四重奏《聖母頌》,紀念華格納誕辰200周年的大提琴六重奏《華格納盛宴》。
  • 歐陽娜娜身上最有魅力的配飾不是香奈兒,而是大提琴
    在《即刻電音》總決賽衝刺夜上,她將大提琴和電音結合,驚豔了眾多粉絲。歐陽娜娜也嘗試在自己的音樂中加入了更多不同的元素。比如,將經典的迪斯尼IP以古典樂器手法演繹,合作發行了《夢想練習曲》;還以全新的方式,演繹了2017年奧斯卡影片《愛樂之城》的組曲作品。
  • 極致優雅的:品味古典音樂史上最深情的大提琴協奏曲
    ,一如他最受歡迎的作品「新世界」、「美國」一樣,此曲融合了波西米亞民俗音樂與美國印地安、黑人靈歌的素材。當年勃拉姆斯聽到這首作品便羨慕地說:「早知道大提琴協奏曲能寫得這麼優美動聽,我也該提筆寫一首。」 《b小調大提琴協奏曲》(Cello Concertos in B Minor)不僅是在樂思上渾然天成,作曲家在結構的設計配套上也相當傑出,德沃夏克天生對弦律性的敏銳加上他對古典樂派的樂曲造型,更提升本曲的經典性。
  • 青島冬之旅夏日音樂節落幕 「大提琴的家」首次回家
    音樂節期間不僅舉辦了開幕式閉幕式音樂會、大師班教學系列、青年演奏家獨奏音樂會、晚間學生匯報音樂會、師生排練課等特色活動,還安排了四場專家講座,以及五場海外專家線上授課,為青島市民獻上了一場音樂的「饕餮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