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保支付改革的3大核心舉措是什麼?如何聯動?

2020-12-14 健康界

「支付三劍客」都歸在醫藥服務管理(司、處、科、室)的職責範圍內,都屬於醫保支付工作及改革範疇,三方面彼此不可分割、相互影響。難能可貴的是:三方面改革在齊頭並進。


比如支付範圍,狹隘從醫保藥品目錄看的話,第一性是空間性,「騰籠換鳥」意義明顯。第二性是時間性,醫保目錄動態調整,緊追人民群眾治療用藥需求,支持藥品產業創新進步。


比如支付標準,依賴藥耗集中招採的成效,目前已有四川、青海等省份從省級開始統一部分醫保藥品的支付標準。新機伊始,藍圖可期。因此,第一性是時間性,第二性還是空間性。


比如支付方式,從全面覆蓋所有場景看,第一性是空間性,以總額預算為基礎,混合、多元的支付方式將覆蓋所有醫療行為。第二性是時間性,隨著支付技術不斷成熟,績效全覆蓋。


在筆者看來,從藥耗集中招採深入落實,既給醫保支付標準的啟動條件,也給醫保支付方式的結餘空間。各種支付方式、支付標準將不斷填滿支付範圍的空間內涵,「劍客」與時俱進。

一是醫保扶貧績效管理。國家對貧困人口實施醫保扶貧政策,比如資助參保、醫療救助等。醫保扶貧績效管理既是一項宏觀管理,又是一項微觀管理。為防治貧困人口小病大治、過度保障,宏觀上,應堅持醫保支付範圍、支付標準、支付方式上的一致。微觀上,應重視貧困人口單次、累積發生的醫療總費用是否正常可比,在診療項目、用藥量價、住院等的情況。


二是醫療救助精細管理。在確定醫療救助保障範圍、保障水平以後,尤應關注醫療救助對象就醫在使用醫保支付範圍、支付標準、支付方式上的精益性,因為醫療救助的資金來源主要是財政補助,不直接受制於醫保總額預算,天然缺乏效率監管與激勵。醫療救助對象範圍、醫保支付範圍是做好醫療救助精細管理的兩個重要基礎,需要向應保盡保、管用高效發展。


三是落實待遇保障清單。積極治理過度保障、減小福利剛性隱患,刻不容緩。待遇保障清單將明確中央與地方的醫療保障權責。醫保支付標準將逐步提高統籌層次,待遇報銷標準因地方二次補助而有所推高的,應明確籌資來源,同時接受垂直管理上級部門的指導、協調。目前,因帶量採購執行規則導致各省同藥不同價,以及醫療服務價格調整的問題將逐步改善。


四是維護醫療保障待遇。在DRGs、DIP等按病種支付方式中,人們普遍擔心分解住院、降低醫療服務質量等潛在的、受自然利益驅動的威脅。在門診按人頭付費、按績效付費等支付方式中,具體推進的支付技術、監管技術、潛在風險點尚需推敲。有一條毋庸置疑,那就是:支付方式只應該維護醫療保障待遇向前發展,而不應為了效率改善的動機反過來影響待遇。

五是發揮支付改革作用。支付範圍有多大,各種支付方式就應該佔滿多大範圍,並且支付方式之間有能力補充、重合銜接。包括按項目付費,最理想發展水平都可與績效考核協同。支付標準改革,為醫價藥價重新賦值,事關醫療浪費、帶金銷售能否收斂回來。同時,堅持一些傳統的支付做法,比如低價藥日均費用標準,可能會鼓勵中成藥、中藥飲片的銷售、使用。


醫保支付改革任重而道遠,堅持管用高效,必將牽引籌資參保、待遇保障、監管經辦全鏈條的革新進取。「支付什麼、支付多少、怎麼支付」與「買什麼、向誰買、怎麼買」相得益彰。


原標題:醫保改革:支付範圍、支付標準、支付方式的聯動大有可為

相關焦點

  • 2020年醫保改革大動作盤點,未來方向是什麼?
    來源:醫有數作者:奚箐箐2020年,新冠疫情的爆發並沒有影響我國醫保改革的腳步,醫保改革穩中有序進行,國家發布多項涉及醫患、醫藥、高值耗材、醫保支付方式、商業保險的新政策,這些政策的發布將引發哪些效應,最終指向的目標是什麼?未來醫療行業如何應對?小編為您盤點。
  • 以降藥價為突破口 泉州深化「三醫聯動」醫改舉措
    報銷水平提上去藥品價格降下來  「十三五」期間,泉州市認真按照國家、省有關決策部署,持續深化「三醫聯動」改革,全面推進綜合醫改,以降藥價為突破口,不斷健全醫保管理和籌資機制,推進藥品醫用耗材領域改革,把報銷水平提上去,把藥品價格降下來,進一步緩解看病貴難題,讓群眾就醫享受實實在在的實惠。
  • 醫保22年最大改革:個人帳戶可共用、門診報銷50%以上……
    ▲國家醫保局網站截圖今天來看看這次改革的核心舉措有些什麼。職工醫保門診費用擬納入報銷職工醫保制度改革以來,我國的基本醫保制度都是以「保住院」為重心的,為住院提供相對較高的待遇保障。2019年職工醫保的住院政策範圍內醫療費用報銷比例達到80%以上。但也要看到,門診保障比較薄弱,相對而言是短板。一方面,職工醫保實行統帳結合,除了有限數量、費用較高的門診慢特病納入統籌基金支付範圍、享受較高的待遇保障之外,其他大部分門診費用主要通過個人帳戶來支付。
  • 全市醫保定點零售藥店診所智能監控管理系統啟動儀式暨醫保支付...
    全市醫保定點零售藥店診所智能監控管理系統啟動儀式暨醫保支付方式改革政策培訓會召開 發布時間:2020-09-15 08:58:00      作者:李昱鎝      來源:《鄂爾多斯日報》      【大 中 小】【黑色 紅色 灰色】
  • 陳根:「三醫聯動」的破局之法,在線醫保變革致遠
    更重要的是,醫保改革作為一直以來的中國醫療體制難題所在,在新冠疫情下,終於迎接了政府的態度的轉換,加速了醫保線上支付的打通。這為傳統的「三醫聯動」提供了良好的破局之法。網際網路醫療正在成為解決中國醫療行業難點的重要力量。
  • 看三明醫改計劃如何「乘風破浪」|醫聯體|總醫院|醫改|醫保|醫療|...
    三明市自2012年實行醫藥、醫保、醫療「三醫聯動」改革以來,始終堅持以問題為導向,取得了較為突出的改革成效,受到了充分肯定。國務院醫改領導小組及秘書處去年先後到三明召開了現場會,國務院醫改領導小組還專門印發《關於進一步推廣福建省和三明市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經驗的通知》,總結推廣福建省和三明市6個方面的醫改經驗。
  • 河北:醫保支付平均價格降低39.7% 醫保目錄藥品增至3207個
    並統一醫保支付價格,平均價格降低39.7%。  此外,河北還強化醫保定點協議管理,制定全省統一的協議管理辦法,組織全省醫保定點醫藥機構協議重籤工作。積極推進 DRG 付費改革,邯鄲市被國家醫療保障局列為 DRG 付費國家試點,邢臺市積極探索總額控制下按病種分值付費為主的複合型支付方式。  今年,河北將推動藥品目錄落地實施。保障醫保目錄內藥品配備供應。
  • 平安醫保科技與烏魯木齊市合作 打通三醫聯動的信息樞紐
    烏魯木齊市市長牙生·司地克,烏魯木齊市副市長趙黎,平安好醫生董事會主席兼CEO、平安醫保科技董事長兼CEO方蔚豪,平安醫保科技總經理助理韋永軍等出席。未來雙方將協作探索打通醫保、醫療、醫藥三醫聯動的信息樞紐,有望合作建設完善智慧醫保、智慧醫健數位化治理體系。
  • 實施「總額點數法」 改革醫保支付方式
    為確保醫保統籌基金安全,阜新市堅持問題導向,把「基金控」「質量升」作為攻堅課題,大膽創新突破,在對以往支付方式、歷史數據反覆論證的基礎上,把「總額點數法」作為醫保基金支付方式運用,走出一條醫療管理機構、醫院、患者三方共贏的改革之路。
  • 深度剖析 | 醫保應對新冠肺炎疫情的三大舉措
    正是基於對這次疫情的科學判斷和精準定性,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及時制定出疫情防控的科學戰略策略。億元、將診療方案中的藥品臨時納入醫保支付範圍、湖北等患者較多地區採取『醫院記帳、醫保預付』等,確保不讓一個患者因費用問題影響就醫、確保不讓一家收治醫院因支付政策影響救治。」
  • 為什麼說我國醫保正處在最好又最壞的時代? | 博鰲見
    這一路上,以人民為中心,以健康為根本,攻堅克難,立柱架梁,一系列利當前、惠長遠的重大舉措得以實施,以三醫聯動為核心的綜合改革蹄疾步穩。但是我們也應看到,衛生資源不合理配置及醫療費用連續性上漲,部分抵消了政府投入的效果,醫保基金也是不堪重負,患者疾病經濟負擔不降反升,極大降低了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和滿意度。
  • 亳州市實施「1+6」支付方式改革 提升醫保精細化管理水平
    亳州市醫保局以按人頭總額付費為基礎,積極推進「1+6」支付方式改革,持續提升醫保精細化管理水平,切實增強醫保對醫藥服務領域的激勵約束作用,正確引導醫療機構合理開展診療活動,努力實現醫保基金收支平衡。截至11月底,全市參保患者住院共計50.8萬人次,醫保基金支出44.3億元,醫保基金同比下降6.6%,醫保待遇政策範圍內報銷比75%以上。
  • 醫保迎來大變動 看病將「打包付費」
    DRG(「按疾病診斷相關分組」的英文縮寫)付費改革是一項惠民、利醫措施,是一種按醫療價值打包付費的制度,也是國際公認的較為科學合理的醫療費用支付方式。其具體做法是根據病人年齡、性別、住院天數、主要診斷、病症、手術處置、疾病嚴重程度及合併症、併發症等因素,將臨床特徵與醫療資源消耗相近的病人分入同一組,以組為單位打包確定價格和醫保支付標準。
  • 2020年醫保新改革!「醫保全家用」實行,8000億閒置資金動起來!
    一方面,職工醫保統帳結合,除了數量有限、費用較高的門診慢病納入統籌基金支付範圍外,享受高保障待遇,其他大部分門診費用主要通過個人帳戶支付,另一方面,個人帳戶不具備互幫互助的功能,沒有能力在人與人之間分攤費用的風險,導致我國門診費用負擔過重,大部分人身心健康,個人帳戶存在大量盈餘,還有少數老弱病殘,個人負擔過重。
  • 事關3.3億人切身利益!一文讀懂醫保個帳改革十大熱點
    這份名為《關於建立健全職工基本醫療保險門診共濟保障機制的指導意見(徵求意見稿)》(下稱指導意見)明確了醫保個帳改革的方向,保留個人帳戶但不再劃入單位繳費;根據權益置換的原則,在個人帳戶縮小的同時,更多的門診費用將被納入醫保報銷範圍。文件所稱的「門診共濟「即指門診統籌,具體內容是將更多的門診費用納入統籌基金支付,通俗地說就是醫保也可以報銷門診費用了。
  • 支付標準對接中標價,藥價形成機制如何重塑?
    本文要點: 1.國家組織藥品集中採購對藥品價格形成機制的影響; 2.目前對於醫保支付標準與採購價協同模式的構建,哪些基本方向可以明確; 3.典型地區是如何推進醫保支付標準與採購價的對接的。
  • 【邀您觀看-直播】DRG/DIP支付啟動,醫院如何改革?
    【創奇說 · 醫保系列】俞衛、許速、郭啟勇現場解析  國家醫保局近日發布了《區域點數法總額預算和按病種分值付費試點工作方案的通知》 (醫保辦發(2020)45號),正式啟動了我國醫保基於大數據的按病種分值 (Big Data Diagnosis-Intervention Packet, DIP) 付費改革。
  • 《關於深化醫療保障制度改革的意見》的4個重點問題和7大突出亮點
    來源:中國醫療保險作者:申曙光 中山大學嶺南學院教授,中國社會保障學會副會長兼醫保專委會主任委員2020年3月5日,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關於深化醫療保障制度改革的意見(以下簡稱為《意見》)。
  • 501個集採藥品有了醫保支付標準
    日前,我市轉發了《省醫保局關於印發國家組織藥品集中採購和使用試點擴圍相關藥品醫保支付標準的通知》,12月23日起,首批集採藥品25個品種對應501個藥品,與全省同步執行同一個醫保支付標準。通過帶量採購、以量換價降低藥品價格的國家行動,是破解看病貴、降低藥價的重要舉措,實施醫保支付標準,是確保效果相同的情況下醫療機構和患者首選集採中選藥品的政策保證,將逐步引導醫療機構合理用藥,有效降低個人負擔,提高醫保基金的使用績效。一是統一了支付標準。全市內所有公立醫療機構在使用集採同一藥品時醫保統一支付標準。
  • DRG支付改革中,公立醫院院長們都聊啥?
    12月12日,【醫保DRG支付改革下醫院管理對策工作坊】在安陽市人民醫院9號會議室圓滿收官。來自9家醫院近百位醫院管理者在院領導帶隊下就DRG支付改革中的熱點問題共商對策。醫療保險DRG支付改革浪潮下,醫院管理者最關心啥?醫院管理者都準備了啥?各家醫院有何經驗?當前的困惑要醫保付費方又如何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