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創/深圳商報記者 李佳佳 文/圖
12月10日,第四屆中歐深圳年度論壇在深圳鵬瑞萊佛士酒店舉辦,論壇聚焦「國際經濟新形勢與企業戰略布局」。
中歐國際工商學院院長汪泓,中國國際海運貨櫃(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CEO麥伯良,中歐國際工商學院經濟學教授朱天等出席本次論壇,中歐校友以及華南企業界人士逾300人參加了此次論壇。
汪泓在開幕致辭中表示,26年來,中歐秉承認真、創新、追求卓越的辦學精神,培養了一批批勇於承擔社會責任的企業家,將中歐國際工商學院打造成了一個響亮的品牌,在《金融時報》2020年的排名中,中歐全球EMBA課程及MBA課程排名分別位居世界第二和第五,這些都是在改革開放大環境中所取得的輝煌的一頁,也是中歐教授及校友們努力奉獻的成果。未來,中歐將繼續依靠深圳校區這個立足點,輻射粵港澳大灣區,為華南的經濟發展培養更多的商界精英。
在高峰對話環節,朱天教授與麥伯良就「中集的國際化戰略發展之路」展開了高峰對話。麥伯良介紹:「中集雖然是中國製造,但覆蓋了歐美市場、東南亞市場等主流市場,在全球40多個國家有實體經濟投資、建造了研發及製造中心,其中80%是歐美發達國家。企業的全球化不僅是市場的全球化也包括組織的全球化,中集80%的海外公司聘任的都是本土CEO,我們管這個叫全球運營,地方智慧。」
他強調:「企業在全球化的過程中一定要遵循相互尊重的原則,才能夠實現不同組織文化的融合,我們不僅希望國際化的團隊能夠認可中集基本的價值觀,同時也要不斷地塑造中集國際化價值觀,以實現二者的融合,只有這樣才能夠讓本土員工從內心認可中集,打造出一個靈活的國際化團隊。」
高峰對話結束後,深圳市明源雲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高宇、盈峰環境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馬剛、深圳市智微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袁微微就「創新驅動企業高質量發展」展開了圓桌討論。
圓桌討論結束後,朱天教授進行了「後疫情時代的中國增長前景」的主題演講,朱天強調:「總結中國經濟過去40年快速增長的動力是什麼,這是判斷未來經濟增長的一個重要指標,如果過去40年驅動中國經濟高速增長的動力仍然還在的話,那麼今後中國經濟的增長前景就是樂觀的,如果這個動力消失了,我們就必須持謹慎的態度。」朱天教授還指出:「國際經濟政治環境對中國的發展速度雖然會略有影響,但經濟增長始終還是需要依靠一個國家的自身力量,它包括投資、教育和技術進步。」
據了解,中歐深圳年度論壇是中歐國際工商學院深圳校區的大型品牌活動,迄今已成功舉辦四屆。
審校:孫世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