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世界經濟論壇歐洲業務副總裁託斯登•耶裡尼克:中歐班列的實體...

2020-12-12 手機鳳凰網

圖片來源:成都市青白江區提供(資料圖片)

「後疫情時代」全球供應鏈如何衝破短期阻礙,尋求新的變革,是世界經濟關注的焦點問題。

11月30日,場景匯·「供應全球 鏈通未來」2020成都新經濟「雙千」發布會國際供應鏈創新應用專場活動將在成都市青白江亞蓉歐國家(商品)館拉開帷幕。

太和智庫歐洲中心主任、前世界經濟論壇歐洲業務副總裁託斯登·耶裡尼克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當前的新形勢下,疫苗接種和經濟復甦是全球首要重任。在這樣一個特殊時刻,聚焦國際供應鏈,啟動全新的供應鏈產業環節,創造投資機會則顯得更為重要。

當前,中歐關係正越發緊密。在過去幾年中,中歐班列為中歐良好貿易關係作出了重要貢獻。

國家鐵路集團數據顯示,截至今年11月5日,今年中歐班列開行達10180列,已超過去年全年開行量,運送貨物92.7萬標箱,同比增長54%,往返綜合重箱率達98.3%,運輸網絡持續拓展,已通達歐洲21個國家、92個城市,成為國際供應鏈安全穩定運行的重要支撐。2019年,中歐班列開行8225列, 同比增長29%,發運72.5萬標箱,同比增長34%,綜合重箱率達94%。

「這樣的實體聯繫對於當前經濟的復甦尤為重要。」耶裡尼克表示,成都在國際供應鏈上付出的努力也給他留下了深刻印象。

中歐班列(成都)是連接成都和歐洲沿線各國間的重要鐵路橋。截至10月12日,中歐班列(成都)今年累計開行量已超過去年全年總量,同比增長58.6%。10月以來,中歐班列(成都)保持日均8列的開行頻次。目前,成都國際鐵路港已形成7條國際鐵路通道,6條國際鐵海聯運通道持續拓展,聯接境外55個城市、境內17個城市。

為了進一步推動中歐班列的高質量發展,今年11月,中歐班列國際供應鏈聯盟也在成都成立。聯盟落地有助於凝聚國際國內優質資源,實現各地優勢互補,促進商品流動,提升全球供應鏈網絡韌性。

跨境運輸是確保全球供應鏈正常運轉的重要環節,供應鏈的穩定運行對於全球經濟的復甦至關重要。耶裡尼克博士同時也指出,「由於運力、時間和需求的不可預測性,不同的運輸方式和商品也將影響復甦的時間。」

據世界貿易組織11月20日發布的全球貿易趨勢評估報告《貨物貿易晴雨表》,2020年第三季度,全球貨物貿易景氣指數為100.7,相較於第二季度84.5已有大幅提升。

相關焦點

  • 中歐班列跑出互利共贏「加速度」
    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暢通提供有力支撐,為世界經濟復甦和發展注入動力德國聯邦經濟發展和對外貿易協會主席舒曼表示,「通過中歐班列,中國提供的大批抗疫物資得以快速運抵,為德國及其他歐洲國家抗疫提供了重要支持。」  充滿活力的機遇之路   今年10月11日中國實施新的鐵路列車運行圖後,中歐班列運行線達73條。截至11月5日,中歐班列通達歐洲21個國家、92個城市。
  • 中歐班列(長滿歐)新年首發100標箱
    1月2日,中歐班列(長滿歐)滿載100標箱貨物在長春國際路港啟程,一路向西駛往歐洲德國紐倫堡。據悉,這是中歐班列(長滿歐)的新年首發,主要承運了汽車零部件、板材、機械零件以及防疫物資等產品。自2015年開行以來,中歐班列(長滿歐)始終堅持穩步運行態勢,截至2020年年底,共計承運貨物57998餘標箱,貨值達135億人民幣。其中,2020年全年,共承運貨物9804標箱,貨值約30.9億元人民幣,承運貨物10.79萬噸,同比增長11.6%。
  • 中歐班列拉響世界共同繁榮的汽笛
    日前,一列載著50個貨櫃鋼管等工業產品的中歐班列從衡陽南站發出,一路向俄羅斯比克良市駛去。這是湖南衡陽開行的首趟中歐班列,衡陽由此成為全國第七十二個開行中歐班列的城市。「一帶一路」是中國攜手沿線各國共同發展經濟繁榮的重要路徑,是共同促進文化交流、推進理解認同的有力通道。在「一帶一路」進程中,中歐班列發揮著國際運輸新動脈的積極作用,為我國面向國際建立政治互信、經濟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體、命運共同體和責任共同體做出了貢獻。
  • 西媒:中歐班列助力德國經濟復甦
    中國網8月14日訊 西班牙《國家報》近日發文指出,在新冠疫情肆虐之時,中德貿易往來並沒有因此中止,反而穩步提升,這主要歸功於中歐班列的恢復運行。在當前複雜的國際貿易環境中,中歐班列正在新絲綢之路上發揮著新的重要作用。杜伊斯堡位於德國魯爾區西部,是北萊茵-威斯伐倫州的第五大城市,擁有歐洲最大的內陸港——魯羅爾特港。
  • 中歐班列再添新成員:東莞至德國杜伊斯堡中歐班列開通
    首趟班列滿載價值300多萬美元的電子、防疫、家具和五金材料,全程運行時間約15天。這是粵港澳大灣區開闢的又一條新的國際貿易大通道,對於促進珠江東岸區域跨境電商發展,促進大灣區外循環經濟,深化實施「一帶一路」倡議具有重要意義。
  • 中歐班列累計開行突破1萬列 返程班列比例已佔去程的69%
    2017年4月,中國鐵路總公司倡導和推動七國鐵路部門籤署了《深化中歐班列合作協議》,納入首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成果清單;2017年10月,在鄭州成功舉行了中歐班列運輸聯合工作組第一次會議並取得重要成果,標誌著第一個由中國鐵路牽頭創建的國際鐵路合作機制正式建立,為中歐班列持續穩定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機制保障。聯合工作組下設的運輸組織和營銷、信息協作兩個專家組均由總公司主導,正在有序開展工作。
  • 「中歐班列發揮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由荷蘭普羅梅地亞集團主辦的歐洲絲綢之路峰會日前在線舉行。來自中國和歐洲多國的運輸與物流企業及行業從業者圍繞中歐班列的重要貢獻、發展前景等議題深入交流,約250位參會人員還進行了「一對一」在線洽談,達成多項合作意向。
  • 中歐班列迎來全面復工
    受疫情影響,國內部分地區開行的中歐班列停開或減開。但隨著各地復產復工,中歐班列也陸續恢復開行,將成為連接中國和歐洲商品的重要通道。王平說,因為價格和運輸時間都比較合適,趙曉芳把今年全年的大部分境外訂單大概300-400櫃的運輸業務,全部放在了中歐班列。   王平提到的「蓉港雲倉」服務項目,是成都國際鐵路港向企業和相關平臺公司開放的全程物流供應鏈保稅倉儲服務平臺,集倉儲、運輸、配送、金融等多種功能服務為一體。
  • 巴庫中歐班列首發 金華中歐班列運營線路增加至12條
    9月10日8時30分,在辦結海關手續後,載有100個標準箱出口貨物的75104/3次中歐班列從金華南站啟程,開往8000多公裡外的巴庫埃巴特車站,標誌著金華—巴庫中歐班列成功首發。至此,金華中歐班列運營線路增加至12條。
  • 中歐班列運郵:「成如容易卻艱辛」
    在中歐貿易合作中充當「鋼鐵駝隊「的中歐班列,最近又增加扮演了國際郵差的角色。每周二和周五,來自全國各地的國際郵包,在重慶搭乘著中歐班列出發10天後抵達立陶宛維爾紐斯,再分撥至西班牙、法國等30多個歐洲國家。這可是對國際鐵路運郵歷史的改寫。
  • 從秦巴山到歐洲:中歐班列「安西歐」首發
    從秦巴山到歐洲:中歐班列「安西歐」首發 央視網 2020-12-10 14:54
  • 「渝新歐」中歐班列擴大歐洲貨運影響力 重慶集散地效應顯現
    央視網消息:與國際海運相比,通過「中歐班列」出口的貨物,大多採用CIF方式,也就是由賣方安排貨物運輸,並辦理貨運保險。
  • 逆風而行 中歐班列的「硬核力量」
    但中歐班列上的艙位和貨櫃價格,比疫情前確實漲了100-200%。今年中歐班列的火爆也是真的。截至11月5日,今年中歐班列開行10180列,超過2019全年8225列,運送貨物量同比增長54%,還送了6萬多噸的抗疫物資。
  • 成都青白江:中歐班列如何成「帶貨王」
    在這期間,運得多、跑得快的中歐班列展現出了安全高效的強大優勢,成為名副其實的「帶貨王」。萬噸防疫物資運抵歐洲每天下午和凌晨,是成都國際鐵路港最繁忙的時段。搭乘中歐班列(成都)的奶粉,從波蘭經過12天不間斷運行,安全抵達鐵路港,並送往海關清關,再一天後,就可到達消費者手中。
  • 「東莞常平號」中歐班列-開啟互利共贏的合作局面
    該趟班列經新疆阿拉山口出境,途經哈薩克斯坦、俄羅斯、白俄羅斯、波蘭等4個國家,到達德國杜伊斯堡 。    今年以來,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的局面,讓世界經濟發展不確定性增多,許多海運、空運貨物加速向鐵路運輸轉移。
  • 中歐班列復工率已達90%以上(患難見真情 共同抗疫情)
    3月21日,一列搭載有防疫物資的中歐班列從浙江義烏西站出發,開往西班牙首都馬德裡。錢旭升攝(影像中國)作為共建「一帶一路」重要項目,中歐班列已成為世界運輸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挑戰,中國鐵路部門和承運商等克服困難,推動中歐班列逐漸恢復常態化運行。中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日前公布的數據顯示,中歐班列復工率已達90%以上,開行量實現逆勢增長。
  • 第六百列徐州中歐班列開行
    11月28日上午,徐州中歐班列第600列(徐州-漢堡首班)開行暨「中歐班列+」合作平臺啟動活動舉行。此列班列的開行標誌著徐州工業製成品及江蘇散貨集聚徐州,通過中歐班列這個國際陸路物流通道正式進入歐洲腹地。
  • 逆風飛揚的絲路新使者中歐班列
    在這樣嚴峻的形勢下,中歐班列經過短暫調整,猶如異軍突起,逆勢而上,開行列數和發送貨物量實現飛速增長,成為提升我國對外經貿、推動企業復工復產、維護我國國際供應鏈穩定和助力全球疫情防控的中堅力量。隨著疫情常態化,中歐班列主要開行城市全面恢復正常運營,將諸多防疫物資輸送至義大利、德國、西班牙、捷克等多國,並進一步以這些國家為節點分撥到更多歐洲國家,為全球疫情防控貢獻了重要力量。
  • 全球易連-「金華-杜爾日」中歐班列首發 貨物出口歐洲再添新通道
    #中歐班列#11月26日,在辦結海關出口驗放手續後,裝載著工程機械、防疫物資等82個標箱貨物的「金華—杜爾日」中歐班列從鐵路金華南貨運站鳴笛啟程,駛向法國杜爾日。隨著該趟「金華號」法國專列成功發車,金華首發的「義新歐」中歐班列線路已從半年前的2條增至目前的14條。「金華—杜爾日」班列從阿拉山口出境,沿線將途經哈薩克斯坦、俄羅斯、白俄羅斯、德國等「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行程1.1萬多公裡,預計18天後抵達法國杜爾日。「隨著近期新冠肺炎疫情在歐洲再次蔓延,通過中歐班列運送防疫物資需求明顯增長。
  • 湖南衡陽首開中歐班列
    產品的火車緩緩從湖南衡陽南站出發,將途經滿洲裡抵達俄羅斯比克良,全程9463公裡,運行13天,這是衡陽首次開通至歐洲國家的鐵路國際物流班列,標誌著衡陽對外開放向更高層級邁出新的步伐,成為湖南省繼長沙、懷化、株洲後第4個開行中歐班列的城市,也是全國第72個開行中歐班列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