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消息:與國際海運相比,通過「中歐班列」出口的貨物,大多採用CIF方式,也就是由賣方安排貨物運輸,並辦理貨運保險。雖然目前「中歐班列」單個貨櫃運價也出現了幅度不小的上漲,但寧波大多數外貿企業表示,這筆開支可以承擔。
重慶,也是「中歐班列」的集結地之一。截至11月底,全國中歐班列累計開行超過1萬列,但截至12月6日,重慶始發的「渝新歐」中歐班列累計開行數量就超過了7000列,物流同樣火爆。
受航運、空運艙位緊缺影響,「中歐班列」成了外貿企業新的選擇。今年1到11月份,通過重慶發送到歐洲的鐵路運郵郵件超過1000萬件,比去年整年翻了10倍以上;累計疏運國際郵包2000多萬件,居全國之首。
節約通關時間 企業出貨量翻倍增長
為了擴大運量,重慶海關在今年9月推出了跨境電商B2B業務模式,讓企業可以優先查驗、簡化申報,節約通關時間。
一天卸車1060輛 回程卸車量創新高
滿載而去,回程也是關鍵。今年,重慶「中歐班列」完成了與德國的回程運郵測試,為爭取運回更多民生物資打下基礎。進入11月,重慶鐵路團結村車站每天卸車數量不斷刷新歷史紀錄,創下一天卸車1060輛的新高。
「渝新歐」中歐班列擴大歐洲貨運影響力
此外,為了擴大貨源集散地,「渝新歐」中歐班列也在積極擴大在歐洲的貨運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