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批獨生子步入中年:給孩子添個伴,真不是父母的一廂情願

2020-12-14 騰訊網

文|秘籍君

第一代獨生子女,應該是從上世紀70代後出生的人,主要就是70、80後。這批人,一大半已經人到中年了。他們人到中年,會怨恨自己的父母只生了他們這一個孩子嗎?

我身邊有一個1980年出生的朋友,今年剛好40歲。人到中年,他說自己非常想要個二胎,因為自己從小就很孤單,那時候父母忙於工作,他經常被送到爺爺奶奶家。看到別人有兄弟姐妹一起玩,一起打架出頭,他就非常羨慕。

所以,現在政策開放了,他希望抓住最後的機會,趕緊生個二胎,給自己的孩子做個伴。

其實,第一批獨生子女步入中年,大多都會有這樣的共識:給孩子添個伴,真不是父母的一廂情願。

獨生子女,為什麼更認同給孩子「添個伴」?

童年孤單,對手足情有嚮往

就像我這個朋友說的,父母忙於工作,他從小就被寄養在爺爺奶奶家裡,童年沒有兄弟姐妹陪伴,很孤單,所以他羨慕那些有兄弟姐妹的人。因此,他也希望,如果可以,儘量趕緊生個二胎,不想讓自己的孩子經歷他童年的孤單,讓孩子也體會一下什麼叫「手足情」。

中年遭遇生活壓力,事業瓶頸,感覺到無親人幫襯的無助

都說「人到中年不如狗」,並不是中年人混得太差,都是因為中年人跟年輕人比,拼不過激情,又跟老年人比不了財富,但是他們卻承擔著「上有老,下有小」的最大重任。所以,生活上他們壓力很大,事業上也容易遭遇瓶頸。這時候,他們不敢病、不敢倒,更不敢辭職,所以在無助的時候,特別希望有親人幫襯一下自己。

因此,這些獨生子女們,更希望生個二胎,給孩子留一個可以相互幫助和依靠的親人。

父母人到晚年,獨生子女養老壓力太大

大家都說獨生子女養老壓力大,這是事實。因為,獨生子女要給父母養老,不管是出錢還是出力,都沒有人可以分擔,凡事都只能靠自己。雖說,獨生子女從小生活條件好,長大後父母把所有的幫襯都給了他,經濟上不會太差。但是,再好的家庭條件,也擋不住因病致貧。如果父母生病,也要花不少錢。

當然,花錢還是其次,最關鍵的是需要人照顧。如果是多子女家庭,可能兄弟姐妹之間相互分擔,弄個「輪流排班」伺候父母,大家也能相互分擔,緩緩勁兒。畢竟,人到中年,除了要養老,還要養小,操心工作和孩子學習的事。有人分擔養老壓力,真的太重要了。

獨生家庭生二胎是好事,但以下問題一定要提前想清楚:

徵求一下孩子的意見

很多人會覺得,現在很多孩子已經「過獨」了,因為做獨生子女生活太優越,不想再有弟弟妹妹。所以,父母想給孩子「添個伴」,可能是「一廂情願」。其實,這主要是孩子們不懂事,等他們到了父母的年紀,就知道有兄弟姐妹的好處了。

但不管怎麼說,父母要生二胎之前,一定要跟孩子商量好,徵求他的意見。如果孩子沒有明顯的排斥,再生不遲。

看看自己的家庭經濟條件,能否養得起倆孩子

如今很多人不願意生二胎,不是不想生,而是擔心經濟壓力大,不敢生。所以,獨生家庭如果想生二胎,也要考慮一下經濟問題,畢竟現在養孩子跟過去不一樣了。從孕期產檢,到孩子出生的吃喝拉撒睡,以及早教、興趣班、輔導班等,花費都很大。

如果沒有足夠的經濟能力,生二胎之後不僅不會有幸福感,反而會讓一家人的生活水平直線下降。那樣,生二胎就背離了原先「好」的初衷。

帶娃問題要提前溝通好

俗話說「生個孩子窮三年」,不僅是因為這三年養娃開銷特別大,還因為這三年需要一個人全職帶娃。如果有老人幫忙,那麼年輕人都能出去工作,對生活質量影響不大。如果像現在第一批邁入中年的獨生子女這樣,父母年紀大了,不僅無法幫忙帶娃,可能還需要照顧。那麼,帶娃的事就得夫妻倆自己扛了。

所以,夫妻倆要在帶娃問題上提前溝通,看看是一個人辭職,還是出錢請保姆。但不管哪種安排,都要考慮好自己家庭的經濟承受能力。當然,夫妻倆相互理解、尊重和幫襯也很重要。

也就是說,第一批獨生子步入中年,雖然想給孩子添個伴,但這真不能憑父母的一廂情願。要生二胎,還是要考慮周全,三思而後行。

【話題討論:網友們,你覺得獨生家庭生二胎,最重要的是考慮什麼問題?】

高級育嬰師,心理諮詢師,原創育兒漫畫文章作者。歡迎關注【育兒秘籍】,你想了解的育兒護理、成長發育、家庭教育、心理健康,都可以在這裡找到答案!

相關焦點

  • 第一批「上環」的人已經步入中年,4種不同的經歷,看了潸然淚下
    現在的避孕方式越來越多了,但是在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的時候,因為醫療技術還沒有那麼先進,「節育環」是當時比較普遍,有效,便捷的一種方式,第一批「上環」的女性現在已經都步入中年了,接近40年過去了,當年在體內留下的「節育環」怎麼樣了呢
  • 第一批生二胎的中年婦女已經成魔了
    在中國,為人父母正應了這三種境界。第一境界是爺爺輩的那一代,窮困潦倒卻隨便生。生了一茬又一茬之後還遭遇了各種天災人禍,日子很艱難,可以說是「劣生劣育」養大了一代人,真可謂西風凋碧樹,望盡天涯路。第二境界是爹媽那一輩,只讓生一個,就一個孩子那肯定嬌慣著養。
  • 心理學家:6個大人愛1個娃的獨生子「後遺症」,在90後身上已爆發
    提到獨生子,無疑是特別的,他們屬於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一種家庭結構,跟多孩家庭長大的孩子完全不同,他們的行為方式、思考模式、溝通手段以及性格特點,都非常與眾不同,獨生子當然也讓很多孩子頗為羨慕,他們享受到父母獨一無二的愛,六個大人同時愛他,也不會有兄弟姐妹跟他爭奪家庭資源,但他同時又是孤獨的,所以他們身上,更有某種鮮明的通性。
  • 第一批丁克已步入中年,他們究竟過得怎樣?
    但是會遺憾:一個家庭沒有孩子,似乎不完整。朋友圈經常有人曬,說小孩帶到七八歲了,知道疼人了,幫你炒菜,給你剝塊糖,替你夾個菜。那也是一種成就感吧,我體驗不到,很羨慕。而且我覺得挺對不起我老公的,他是北京平谷人,從山裡考出來,後來在北京上班。我嫁給他那麼多年,在他老家附近見到的讀書人也不多,他在那一帶算很有成就了,如果真有個孩子,是他的後代,想必也不會太差。
  • 一位獨生子的自白:我是在啃老,父母也樂意我啃,誰都管不著
    從日本高管熊澤英昭為怕給社會添負責,親手「解決」自己44歲的啃老兒子,到國內老父親發愁自家博士畢業卻選擇回農村老家宅居啃老的兒子,「啃老」無不是表現了子女的懶惰和父母的無可奈何。但大家有沒有想過,如果父母自身是樂意被啃,而且兒子也心安理得呢?這時候他們還會受譴責嗎?
  • 廣東第一批「中年少女」已誕生!90後幾乎都中槍了.....
    禿了、胃垮了、眼瞎了、油膩了、步入中年了…呢滴寫照真實嘅讓大波網友,第一批「中年少女」正式誕生!綜合第一批「中年少女」的更多日常我們整理了以下少女初老症狀你,又中了幾槍?第一批90後已經禿了……還沒脫貧脫單少女們都開始經歷脫髮掉發真系驚有一日變光頭究竟邊款洗頭水好用啊?
  • 人到中年,真正能靠得住的不是子女,而是這三件事情,別心存僥倖
    未來十年,70、80後將面對三座大山,抗不過去就會被壓垮▲第一座大山:自己父母養老的壓力當70、80後步入中年時,他們會忽然發現,那個陪伴了自己大半生,一度是自己依靠的父母,早已經垂垂老矣。和另一半的感情摩擦;孩子的升學、就業、結婚的壓力;自己步入中年後,身體不斷發出的警告,就像是潮水一樣,烏央烏央地一起湧上來,讓人想逃都無處可逃。國內一家專業精神心理機構對7萬人展開了調查問卷,問卷顯示,在45歲以上的人群中,有超過16%的人表示自己存在一定程度的抑鬱傾向。
  • 孩子乖巧聽話,是父母教導有方?網友;只不過是他們一廂情願
    很多父母害怕自己的孩子成為了熊孩子,被他人所厭惡,所以平日裡就嚴格要求孩子按照自己的想法來做事,甚至還希望他能按部就班地照著自己的想法走完一生。那麼效果怎麼樣呢?果不其然,很多孩子在這樣的教育方式下真的變得很乖了,然而,這一切都是真的?
  • 第一批「丁克族」步入晚年,無兒無女怎麼養老?普通老人表示羨慕
    第一批「丁克族」步入晚年,無兒無女怎麼養老?普通老人表示羨慕丁克指的是,結婚不生子的一類人,這最早來源於歐美等國家的一些比較先進的思想觀念,但是在中國大部分人是無法接受不生子的人生的,但是當第一批丁克族人老了後,現狀卻是這樣的。
  • 到底多大算步入中年?
    中年的界定,據說到現在都沒有統一標準,國際上有說45歲以上算中年。嵐姐覺得其實中年不光是物理上年齡,更多是心理層面的認可,藝術圈人士終其一生都認為處於青春期的也不在少數。嵐姐自己覺得從30歲升級當媽媽起,心理上已經步入中年了。
  • 從中年步入老年,我們該如何做到泰然自若?
    我的公婆,都在55歲左右的年紀,正是從中年步入老年的時候,他們都還在工作,而且比較忙碌。我愛人的爺爺奶奶原本身體都很健壯,前年還幫別人種樹賺錢,從去年開始就體弱多病,常常需要住院,公婆不得不輪流請假照顧他們。我還有一個小姑子還沒出嫁,公婆還得賺錢給她攢嫁妝。我和老公雖然不啃老,但是我們邊帶孩子邊上班,自身的壓力也大,基本上幫不上什麼忙。
  • 人到了中年才明白
    突然仔細看看對方才發現,那個陪自己走過大半生的伴,頭髮漸斑白,額頭添新皺,眼睛漸花,身體走了樣,蜷縮著身軀待在某一個角落,早已失去相識的風採。少了激情的話語,多了沉默的思想。看著身邊那些離婚的人,心裡難免感慨萬千,一日夫妻百日恩,百日夫妻似海深。同甘共苦共患難,吵吵鬧鬧依然陪在身邊的人,才是真正的愛人。人到中年,對另一半害怕失去,多了擔心。
  • 女人步入中年,身材臃腫了怎麼辦?你可以試試這種方法哦
    導語:如今社會,女人步入中年之後,身材會逐漸變得臃腫,肥胖了。肥胖、臃腫確實是困擾中年女人問題中的其中較大的一個,但並不是所有的中年女人都是身材臃腫哦,也有一部分保持著苗條的身材,所以說,想要保持體型瘦,身材完美,有曲線就離不開對自己的控制,這種自律是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的。當然更需要做到堅持不懈的哦。
  • 4種壞習慣發現就打,糾正晚了,不僅孩子沒出息,還會拖累父母
    新生兒剛到這個世界上什麼都不懂,他們猶如一張嶄新的白紙,需要父母在上面刻畫出美麗的畫卷。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應當擔負起自己的責任。從小事培養孩子養成好習慣,這會讓他們受益終生。相反,如果平時他們的壞習慣沒有得到糾正,那麼也會對人生產生巨大的負面影響,不利於未來發展。
  • 一對夫妻生的孩子,DNA檢測卻是叔叔的,可爸爸卻是獨生子
    有一對夫妻,通過使用試管嬰兒技術,得到了一個男寶寶,但是通過幾次DNA的檢測卻得到孩子是「叔叔」的結果。「叔叔」也就是爸爸的親兄弟,但是爸爸卻是獨生子,而媽媽也是媽媽,並且是通過試管嬰兒的技術得到的孩子,不存在出軌問題,那究竟是怎麼回事兒呢?
  • 第一批「男丁克」步入晚年,現狀揪心
    一部分夫妻選擇成為"丁克"一族,也就是夫妻兩個人攜手一生,不生孩子、 不收養孩子,y自始而終都過二人世界。這麼多年過去了,當時的第一批"男丁克"步入晚年,他們的現狀如何呢?第一批"男丁克"步入晚年後悔了嗎王爺爺和王奶奶就趕上了國內第一批"丁克"潮流,王爺爺夫妻表示,當年他們覺得生孩子很麻煩,沒有自由,所以就決定加入丁克一族。起初看到周圍的同齡人因為孩子失去了自由,很是慶幸自己選擇了成為丁克一族,王爺爺也絲毫不後悔當初的決定。
  • 郭富城母親去世:人到中年,最怕和父母說再見
    結婚生子、追生二胎,讓母親在有生之年看到兒子成家,有了自己的孩子,也算是一種幸福。2有人問,人到中年最怕失去什麼?我覺得是親人,當我們人到中年時,意味著父母已經步入老年。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父母已經慢慢地會看兒女臉色了,他們不是怕我們,他們只是擔心自己跟不上時代,兒女會嫌棄他們。比如我爸媽,他們每頓飯要做什麼菜,都會問過我,我說你們自己拿主意吧,他們說怕你不喜歡吃。他們小心翼翼地模樣,像極了我小時候考試不及格的樣子。
  • 人到中年,對父母最大的虧欠:心有餘而力不足
    不知不覺,人到中年,肩上挑著三座大山:上有日漸老去的父母,下有嗷嗷待育的小兒,中間是事業攻堅期的自己。而我們,總是自從組成了新的家庭,大部分的精力都投入到了自己的孩子和自己的未來上,對自己的父母卻總是難以顧以周全,時間、精力靠不上,望著他們日漸老去,身體一日不如一日,心生愧疚。人到中年,對父母最大的虧欠:心有餘而力不足。
  • 第一批00後已初嘗禁果,性教育刻不容緩,孩子懂的比父母想像的多
    執筆:明珠編輯:劉穎娟定稿:蘇子後如今已經是2020年,仔細想想,中國的第一批00後已經20歲了,沒錯!他們已經成年了!據新聞稱,第一批00後已經嘗過「禁果」,甚至「勤快」點的都要生孩子了,太可怕了,這讓90後情何以堪?
  • 獨生子跳樓砸死婆孫倆,父母被判賠償106萬:「這日子沒法過了」
    今天要給大家說的是,一對很不幸的夫妻:他們的獨生子兒子跳樓了,結果在跳樓的時候,砸死了婆孫兩個,兒子走了,卻帶給了父母一身的債務。而最慘的就是這對父母了:不僅失去了獨生子,而且還攤上了100多萬的債務,一夜之間,他們的生活仿佛突然進入了冰冷的漆黑的冬天夜晚。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