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中年步入老年,我們該如何做到泰然自若?

2021-01-10 孤獨的幸福樹

這幾天,家裡發生了一些事,重新激發了我對人生、生活、婚姻、家庭等的一系列思考。突然就覺得,時光飛逝,有些事情可能還沒來得及做,我們就已經變老了。而在我們變老的時候,有些事情,又真的不得不去面對和承擔。

我的公婆,都在55歲左右的年紀,正是從中年步入老年的時候,他們都還在工作,而且比較忙碌。我愛人的爺爺奶奶原本身體都很健壯,前年還幫別人種樹賺錢,從去年開始就體弱多病,常常需要住院,公婆不得不輪流請假照顧他們。

我還有一個小姑子還沒出嫁,公婆還得賺錢給她攢嫁妝。我和老公雖然不啃老,但是我們邊帶孩子邊上班,自身的壓力也大,基本上幫不上什麼忙。

前兩天,老公的爺爺又需要做手術,我公公一直請假陪著。昨天小姑子又打來電話說生病了,婆婆又請假趕去了小姑子所在的城市。對於他們來說,上有老下有小自己還有工作,我不知道他們是怎樣一種心情。

有時候我就會想,如果是我到了這個年紀,遇到這些狀況,我可能會手足無措吧。至少,我會感覺很疲憊,甚至會有諸多抱怨。可我的公婆,每每都是一副泰然自若的樣子,讓我不得不佩服。

大概一個人處理問題時的態度和能力,是需要靠一生來積澱的吧。

聽我愛人說,公婆以前的家境都是很不好的,而他們又都是家裡的獨生子女,家庭的責任都靠他們來承擔,因此他們都很刻苦。尤其是我公公,因為讀不起書,靠著自學成才找了份不錯的工作,才慢慢改善了家裡的狀況。

這或許就是他們在遇到諸多問題時能夠泰然自若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吧。

經歷過,人才會成長。只有平時對生活中的一切責任不逃避不推卸,遇到困難去勇於面對,不怨天尤人,不無謂抱怨,才能在逐漸走向成熟的歲月裡,增添閱歷的積澱,升華自身的能力和認知。

在這一點上,我們現在的年輕人,真的是有太多不足的。

常常聽到有人抱怨:我現在生活窘迫事業無成,都是因為父母沒有給我提供好的條件;我嫁給老公又不是為了照顧他們一家的,為何家務都推給我來做;孩子又不是我一個人的,為什麼只讓我媽帶不讓你媽帶?

抱怨太多,計較太多,是現在很多年輕人的通病,包括我自己。有時候愛人下班回來晚了,往沙發上一坐說讓我幫他倒杯水,我就會發脾氣,問他回來晚了是有功勞了嗎,為什麼讓我給倒水,我也工作了一天,我也累。

可是一個家庭中,哪有那麼多的輕鬆,哪有那麼多的涇渭分明?每個人生活著,承擔著諸多的責任和義務,都不是容易的,多體諒,多分擔,才是作為夫妻應該有的自覺。可我們,在錙銖必較中都迷失了這份自覺。

我們總是抱怨父母沒有給我們提供好的環境,抱怨愛人沒有給我們更多的包容和關心,抱怨對方的父母對我們有太多苛求。卻從沒有想過,我們自己有沒有做好該做的,有沒有苛求不該苛求的。

可以預見,這樣的我們,當我們走到中年,甚至步入老年,我們遇到家庭中那些不得不承擔的責任,老人的贍養,子女的扶持,自身生活的壓力,甚至病痛等等,我們會是怎樣的手足無措。因為我們原本的生活中,太缺少這種共同擔當的歷練了。

我的公婆曾經在貧瘠的家庭裡成長,他們未曾抱怨過自己的父母,而是用自己的力量改善了家庭的狀況。他們的夫妻之情也並不是從一開始就固若金湯,他們也曾有過諸多爭吵甚至一度打算離婚。可如今,他們並肩攜手,泰然自若地面對生活和家庭,讓我看到的只有幸福的樣子。

誰不是在一路坎坷中走向美好和溫暖的呢?

其實人生是一次長跑,眼前的點滴得失真的沒那麼重要。終點的鮮花爛漫才是我們的目標。而為這個目標奮鬥的過程,自然是苦樂參半的。只想享受樂,不想品嘗苦,你必將無法體驗最終的幸福。

作為現在還年輕的我們,當你從中年步入老年的時候,你更多的是手足無措還是泰然自若呢?

我想,你一定希望自己是泰然自若的。

那麼,從現在起,不抱怨,不推卸,不計較。承擔自己該承擔的事,愛自己該愛的人,珍惜得到的一切。你所有正確的積澱,都將是你人生的升華。

相關焦點

  • 步入中年的我們容易發胖,做好5點,可以讓我們恢復輕盈的體態
    朋友們有沒有發現,步入中年的我們很容易發胖,身材怎麼樣還會讓我們看上去更老一些。經常會聽到有人這麼說,突出重點以後身材就成為了我們第2張臉。如果這個時候的你呢,身材緊緻很清晰,可以彌補面部衰老的缺陷,從外表看上來了還是神採奕奕的,你才很年輕。但如果這個時候的我們身材胖而無形,最後進一步加速我們的老太,和同齡人比起來,我們的年齡呢要比他們稍大一些。
  • 年輕裝熟;中年裝獨;老年裝嫩
    年輕裝熟;中年裝獨;老年裝嫩做人,有時候,連我們自己都琢磨不清楚。在不同的年齡階段,我們有著各自不同的思考和琢磨的方向。有時候,這些思想是自己真情的流露,而有時候,因為過於強調,這些想法就變成一種「裝」。
  • 40歲是青年還是中年?如何區分青年中年和老年?世衛組織給出答案
    現在人對於年紀的劃分都不是很清楚,40歲這個年紀,屬於青年還是中年呢?如何區分青年、中年以及老年?今天一文給你說清楚。關於年紀的劃分,其實世衛已經給出了一個標準。進入60歲之後就屬於老年人,但老年人也有具體的劃分。
  • 當我們步入老年,失去人生的另一半後,最好的歸宿是養老院
    每一個做子女的可能都有這樣的經歷,我父親去世後,有一段時間母親一個人在老家居住,只要打電話沒人接,我們就很緊張,總是擔心她一個人在家出什麼意外,母親對電話又一竅不通,經常忘了充電,又不會開機,有時候不知道動了哪個按鍵,打過去一直佔線,有時我們能立刻跑過去看看,開著車往家趕的時候,恨不得立刻飛回家,經歷了幾次以後,尤其在我們也都五十多歲以後,也經不起刺激了,我們再也不敢讓母親自己居住了
  • 青年、中年和老年,分別是指多少歲?你處於哪個年齡段?區分一下
    ,六十至七十四是老年前期,七十五之後是老年。下面我們針對青年、中年、老年做一下詳細的論述。中年或許有很多人會認為,到了中年人們的身體各項功能就開始逐漸的衰弱老年當年齡達到六十歲時,就已經步入老年了,不過也是分為兩個階段,在七十五歲之前,很多的人們還是
  • 人生的三種境界:年少時看遠,中年時看寬,老年時看淡
    不少人在自己年少時總會感到迷茫,弄不清方向;在中年時總會感到莫名的焦慮;在自己老年時總是會患得患失、害怕失去。而這也是人生的三種境界,面對這樣的情況我們需要做到:年少時看遠,中年時看寬,老年時看淡。一、年少時看遠當我們年少時,剛從學校踏入社會的我們會對這個社會產生十足的好奇感,我們會抱著美好的幻想,想著自己一定能闖出一番天地。可是許多年輕人在社會中打拼一段時間後,都會發現現實和自己想像中的是完全不同的,成就一番事業不是像我們想的那樣,不是每件事情都會如我們所願。
  • 到底多大算步入中年?
    中年的界定,據說到現在都沒有統一標準,國際上有說45歲以上算中年。嵐姐覺得其實中年不光是物理上年齡,更多是心理層面的認可,藝術圈人士終其一生都認為處於青春期的也不在少數。嵐姐自己覺得從30歲升級當媽媽起,心理上已經步入中年了。
  • 步入中年的男性朋友,這3件事要牢記於心,別落下「毛病」
    眾所周知,男性到了中年階段身體開始走下坡路,逐漸往老年階段靠近,因此有很多的注意事項需要了解。如果男性沒有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經常忽略了一些養護身體的細節,很有可能會讓身體健康受損,而在身體受到損傷之後某些疾病形成,男性健康就會受影響。
  • 陳春花:如何安度「職場中年危機」?
    作者:陳春花來源:春暖花開(ID:CCH_chunnuanhuakai)在科學技術和商業模式都日新月異的今天,90後、00後新生代似乎能更快地適應各種變化,面對職場中年危機,我們該如何調整自己的心態、持續成長?
  • 人到中年如何擁有緊緻好身材?做到這6點,讓你變瘦並實現逆生長
    所以,對於中年人群來講,想要讓自己瘦下來,並且保持一個年輕的體態而實現凍齡,他們在減肥的過程中就要把握好一點,就是做到減掉脂肪並保留肌肉雖然說這一點對於年輕朋友來講同樣適用,但對於中年人群來講則更加重要。那麼,如何才能做到這一點呢?第一:放慢減脂速度,不要過快雖然我們每個人的減肥心切可以理解,也都希望自己在一個較短的時間內減掉較多的脂肪,這一點對於年輕人來講,可以通過適當地加快速度,但是對於中年人群來講,則需要特別注意。
  • 五十歲算老年還是中年?老年是指多少歲?別不服,你可能已經老了
    老年是指多少歲?不妨來了解下。50歲,到底算老年還是中年?老年是指多少歲?從年齡的角度來看,50歲只能算中年人,不能算老年人。我國人均壽命是77歲,退休年齡是55歲,50歲還不到退休年齡,不能算老,算是中年人。
  • 生活或許就是步入中年,但是又可以泰然自若,可以感慨萬千那般
    《終南別業》就可以很好地給你述說生活的一切美好,這就是生活帶給我們的那些小美好,可望卻也難可及。 而人也是對於生活來說,想要的不過就是安逸的生活,當我們的生活真的是行走在水窮之處的時候,我們又會難免覺得經歷了風霜,那就看待事情可以往更加冷靜的態度上面靠攏,不在掙著得到什麼,
  • 人到中年,能做到這6件事,你的身體會越來越健康,少生病
    中年人可以說是社會的中堅力量了,上有老下有小,工作力大,一不留神身體就不堪重負,慢慢就積勞成疾,很多人在中年時身體開始走下坡路,身體勞累的同時,心靈也壓著塊沉重的石頭,身心都處於亞健康狀態,中年是步入老年階段的上遊期,中年時期身體照顧好,方能順利的進入老年階段,我們個人才能保證健康長壽。
  • 人到老年才醒悟:中年沒有留下這幾條退路,是至今無依無靠的源頭
    因為人到老年之時,竟然還有「靠自己」的思想在裡頭。所以說,老人家不僅在年輕的時候有所「準備」,就連在晚年之境地,也不甘人後。回到日常的生活中,為何大多的老人晚年生活過得不太好?其實,原因就出來了。因為他們沒有給自己準備幾條後路。如此說來,想要晚年活得幸福,就必須要在中年時期留下這幾條退路。
  • 如何提高基礎代謝避免中年發福?做到4點,提高代謝保持年輕體態
    中年發福變胖是很多人會面臨的一個問題,而當我們步入中年保持一個較為纖細均勻的體型則會讓我們看起來年輕許多,這對於想要讓自己永葆青春的人群來講非常重要。那麼為什麼會存在著中年發福的問題呢?其原因在於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的基礎代謝會慢慢地降低,這就意味著我們日常熱量的消耗隨之變少,那麼,在飲食結構不變的情況下,就會讓熱量無法維持一個基本的平衡從而造成熱量冗餘,我們就開始慢慢地胖起來。
  • 《乘風破浪的姐姐》:追求有意義的生活,讓我們重新定義中年之美
    這本書從重新定義中年開始,以一個特別顛覆大眾觀念的方式,向我們闡述如何擊破中年的思維定勢,從一個平和的心態開始,努力調整自己的狀態,最終,獲得找到自己人生的意義。所以,我們要想改變自己,首先要從擺脫刻板印象開始,重新去定義我們的「中年」,也相當於重新地定義了我們的人生。在我們的文化中,青春被過於理想化了。
  • 牽一髮而動全身,「中年危機」來臨時,我們應該如何防範和應對?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當你的「中年危機」充斥著健康問題亦或者失業壓力時,你的家庭必然會陷入經濟窘境,你的伴侶、你的孩子會因生活質量的下降,心中難免產生負面情緒,家裡縈繞著「愁雲慘澹」的氛圍,小日子怎能過得舒心?夫妻間的感情如何能夠穩固?
  • 步入中年,如何不被社會淘汰?
    所以談到「中年如何努力才能不被社會淘汰?」倒不如說是「中年具備哪些能力才能適應這個競爭的社會?」如何適應現實競爭的社會,談談個人的幾點想法:一、不斷完善發展自己的知識水平。
  • 擁有這3個性質的工作,步入中年也不要辭,小心吃大虧
    擁有這3個性質的工作,步入中年也不要辭,小心吃大虧現在的人做著大大小小的工作,每一個人都有著屬於自己的一份工作,不管你心不心儀,自己有一份工作做著總歸是好的,一份工作是你在社會生存的保障,不要去輕易的辭職,要不然你的生活將會變得很糟糕
  • 老年人群最常見的四大疾病是什麼?該怎樣預防?
    老年人群最常見的四大疾病是什麼?該怎樣預防?文/愛問360我國早已經進入了老齡化社會階段,因此開放二胎政策出爐。越來越多的中年人步入老年期,在這個階段雖然不用在勞累的工作,但還是面臨著很多生活的磨難。而如今社會中老年人疾病非常多,那麼在老年人群中最常見的疾病有哪些呢?老年人又該如何預防?我們做兒女的又該如何,照顧老年人呢?最常見疾病一:糖尿病糖尿病是以高血糖為特徵的代謝性疾病。它的危害可以遍布全身,嚴重者會危及生命。一般來說,糖尿病患者會有多飲、多尿、多食、消瘦、疲乏無力等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