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不同環境,同一對迷你鸚鵡魚做出不同舉動,誰說它們沒智商?

2021-01-09 養魚老道

各位魚友大家好,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飼養、繁育實踐知識,敬請大家關注!

前些日子,也就是三天前吧,我發現了我的那對迷你鸚鵡魚產卵了,然後給它們進行了倒缸處理,之後一直沒有了下文。

為什麼沒有呢,我又為什麼給它們倒缸呢?

因為我一直沒有真切的看到迷你鸚鵡魚的魚卵孵化情景,也就是說,我只能看到它們產卵或者小魚開始大批量起水遊動,中間的過程根本看不到。

正好這一次,它們把魚卵產在了小茶壺的表面,所以我才把它們給倒缸了,放在那個陶瓷缸裡,這樣我就可以看到整個魚卵的孵化過程,到底多少天小魚苗開始搖尾巴,多少天小魚苗開始起水遊動。

但是,令我沒有想到的是,它們根本不給我這個機會。

雌性迷你鸚鵡魚開始瘋狂的挖陶粒,這是在做什麼呢?

當我把這對迷你鸚鵡魚倒入陶瓷缸的第二天,我就發現不對勁,本來非常乾淨的魚缸底部,怎麼多出來了幾顆陶粒?

因為這些陶粒本來是裝在小茶壺裡面的,我在放置時很是小心翼翼,為的就是不讓它們可以在小茶壺內產卵,也不能在小茶壺內躲避,以便於我可以仔細觀察,一開始我還以為肯定是我自己不小心掉落的,所以根本沒有去在意,順便看看那些魚卵還在,而且有兩粒發白的魚卵已經被大魚剔除。

後來我就發現,缸底的陶粒怎麼越來越多了呢?過濾也沒開,肯定不是水流衝出來的,這就不對勁了。

於是乎,我就躲在暗處仔細觀察。最終發現,雄性迷你鸚鵡魚只是負責看守外圍,而雌性迷你鸚鵡魚就在那裡不斷地把陶粒用嘴巴給叼出來,然後直接把陶粒堆在了小茶壺的周圍,這又是在做什麼呢?很是讓人費解。

它們想到小茶壺裡躲藏?但是之前也沒有過啊。

魚卵不見了,陶粒被挖去了很多

等到我第三天再去觀察它們的時候,缸底周圍的陶粒明顯多出來很多,更為關鍵的是,魚卵都不見了。

我又仔細察看了雌性迷你鸚鵡魚的反應,它在小茶壺裡悠然自得的扇動著魚鰭,並且對於我的手指還有一定的攻擊性,我就明白了,它們之前的所有行為,都是在為搬動魚卵而做準備啊。

因為它們感覺到在這個環境裡,魚卵長期暴露在外很不安全,而小茶壺裡的空間又不夠,所以它們先是把陶粒給搬出來,等到小茶壺裡有足夠的空間以後,它們再把魚卵給搬進去,最起碼能夠容下雌魚在那裡看護魚卵的空間。

至於說它們把魚卵搬到茶壺裡的什麼位置,我也不得而知,已經到了這個時間點,我也不願意再去驚動到它們了。

這不由得讓我想起了它們的第二次繁殖,那個環境與現在的情況又不一樣了。

第二次繁殖時,是雄魚在搬運陶粒,雌魚在守護著魚卵

我還記得它們第二次繁殖的時候,那個時候的情況和現在又不一樣了。

那是在一個小熱彎缸裡,魚缸底部鋪滿了大量的陶粒,小茶壺裡是空的,雌魚在裡面產卵以後,就是專心的守護魚卵,而雄魚就在外邊不斷地工作,它的主要目的是把小茶壺周圍的陶粒給挖空,然後堆積成山,有點像修築城牆的意思。

之所以出現這個舉動,目的也很明顯,就是為了以後它們的孩子出生後,在小茶壺的周圍能夠形成一個有效的掩體,以便它們的孩子,在翅膀沒硬的時候可以在掩體內活動,說白了就是一所幼兒園,一旦遇到緊急情況,小魚苗可以迅速的,全部回歸到小茶壺內躲避。

事實證明,我的判斷是正確的,它們之後的行為就是如此,只要是感覺到有什麼危險,這群小魚很快就跑回茶壺裡待著,如果有哪一條不太聽話的或者腦袋不靈的,就會被大魚給無情的逮回家。

這個情況一直持續了很長時間,直到小魚苗逐步長大,整缸可以分散遊動之後,大魚對它們還是進行著統一管理,不過,對於小魚的活動範圍,是一點點在放寬,最後,可能是在20天左右吧,我把它們給分缸了。

不同情況不同對待,這也是本性使然?我們不該把所有動物的擬人行為都看作是本能,如果是那樣的話,人類的諸多行為也應該是本能了

同一對迷你鸚鵡魚,能夠針對兩種完全不同的生活環境和產卵場所,採取不同的應對措施和有效策略,這難道也是一種本能行為?

說起來可能我們感覺到比較簡單,但如果是我們在這裡親身經歷,觀察頗為仔細的話,還是會有所震撼的,這絕對不是我們口中經常所說的那種本能使然,這完全應該說是一種智慧,它們也會根據不同的條件和情況,予以思考和快速決斷,選擇一個最為有利於後代的生存方式。

不過,我感覺到,動物的智慧才是真正的能夠順應自然之道,它們的取捨行為和淘汰行為,看似冷漠無情,卻是選擇了一種最有利於種族延續的優勝劣汰思維。

為什麼很多慈鯛科觀賞魚會去攝食自己的孩子?

包括了我曾經注意到的七彩神仙魚,如果一窩小魚苗僅僅剩下了十來條成活的,它們根本不會去枉費心機,直接就把孩子給無情的吃掉了,然後爭取時間儘快哺育第二代。

它們的行為看似殘酷無情,但是卻穩固了整個種群的千秋萬代,因為它們所處的那種生存環境造就了它們的這種思維邏輯,而不是本能。

它們自己完全明白,針對各種不同情況如何去有效處理。

還有我曾經遇到的一次經歷,就是大刺蝟因為自己被囚禁在籠子裡,只生了一隻小刺蝟,然後把小刺蝟給咬死了,給我的感覺就是,當這些動物父母,認為自己處在了極度的危險和恐懼中,自己的孩子可能永遠也擺脫不了這種危險,那麼,有些父母可能就會出現過激行為。

其實,這才是很多魚友繁殖這些慈鯛科觀賞魚,為什麼親魚總是會去吃小魚的真正原因。

當然,我們也不排除有些剛做父母的親魚,第一次不認識自己的孩子。

但是大多數情況下,還是源於產卵率低、孵化率低、小魚苗成活率低,親魚感覺到壓抑和危險重重,或者它們自身有某些疾病沒有去除,也就是說它們自己本身就很不舒服。

如果是連續幾次,出現了本來應該有護幼行為的慈鯛科觀賞魚不斷攝食小魚,我們就可以考慮適當檢疫或者是不是提供的環境太過壓抑、以及水溫水質問題,這絕對是比較正確的操作模式。

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問題敬請關注,謝謝!

相關焦點

  • 迷你鸚鵡魚和鸚鵡魚有什麼關係?兩者都是「人造魚」,前者能繁殖
    昨天聊了註明的人造魚,鸚鵡魚,這時有一些魚友比較疑惑:那麼迷你鸚鵡魚是不是人造魚呢?我在網上買了迷你鸚鵡魚,店家告訴我能繁殖,為啥我養了這麼2-3個月都沒動靜,是不是被騙了? 果然鸚鵡魚和迷你鸚鵡魚兩者是分不開的,那我們就接著鸚鵡魚的話題,繼續聊聊迷你鸚鵡魚吧!
  • 常見的鸚鵡魚有三種,冷、熱帶鸚鵡魚可以混養在一起嗎?
    比如說:熱帶鸚鵡魚能不能和冷水鸚鵡混養,迷你鸚鵡魚呢,它們之間有沒有什麼必然的聯繫?我也不知道它們之間會有什麼聯繫,可能唯一的聯繫就是商家們感覺它們確實不好賣了,所以起了一個可以讓我們浮想聯翩的名字,這就是它們之間的唯一聯繫。
  • 半個月前配對的迷你鸚鵡魚終於順利繁殖,小魚已經起水遊動了
    事實上在此之前我是從來也沒有養過迷你鸚鵡這種觀賞魚的,甚至於連親眼見過也沒有,只是聽聞一些魚友介紹說這個東西繁殖力特強,並且極易飼養,偶然和魚友們視頻聊天,見過迷你鸚鵡魚的繁殖,所以說在今年的四月一號,我就直接飼養了六條。
  • 當魚缸裡的迷你鸚鵡魚成魚,出現下述情況,大小魚就應該分缸了
    到今天為止,養魚老道家裡的第三窩迷你鸚鵡魚的小魚苗,已經被兩條大魚帶了將近一個月了,在這一個月的時間裡,雌雄雙魚一直都在精心地看護著它們的小魚苗,並沒有出現任何的異常情況。為什麼觀賞魚會遭遇生殖間隔期我記得有位魚友也曾經說過,他的迷你鸚鵡魚,大魚把小魚帶了兩個月的時間,這種可能也是有的。
  • 迷你鸚鵡魚和虎皮魚等脾氣暴躁小型魚,可以和其他魚混養嗎?
    前些日子,養魚老道做了一個小實驗,就是把我的兩條迷你鸚鵡魚的種魚給撈出來了,把它們放置在了蝶尾和鎏金金魚的那個大魚缸裡。入缸三天,迷你鸚鵡魚就開始追著金魚啃咬尾巴和魚鰭結果令我沒想到的是,它們在進入魚缸的第二天就完全恢復了狀態,第三天就開始追逐金魚,包括鎏金金魚也只有挨咬的份了,被它們不斷啃咬著尾巴和魚鰭,一氣之下我也只能把它們扔到那個陶瓷缸裡暫時隔離了。
  • 孔雀魚可以和哪些觀賞魚混養,迷你鸚鵡魚、鬥魚可以嗎?
    前些日子養魚老道曾經短暫地把孔雀魚和迷你鸚鵡魚混養在一起,其實這個事情早就過去了,已經翻篇了,今天又有魚友問到了這個問題。不是說迷你鸚鵡魚比較兇悍嗎,為什麼孔雀魚還可以和迷你鸚鵡魚混養,不是說孔雀魚喜歡弱鹼性的水質嗎,那麼把它們和燈科魚混養在一起可以嗎,不是說燕魚能吃孔雀魚嗎,為什麼有的魚友把燕魚和孔雀魚飼養在一起,它們也沒有問題呢?
  • 寶寶血型不同,智商也不同,A、B、O、AB血型中,第一名是它
    文 | 齊姐育兒 本文為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家長們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比其他人聰明優秀,但是大多數家長不知道的是智商同性格一樣,從一出生就受遺傳的血型影響而呈現出不同的特質、根據多年的科學研究及大數據分析得出,不同血型的寶寶在平均智商高低上有明顯不同。
  • 不同觀賞魚放入一個魚缸,打鬥劇烈,很多魚友是看熱鬧不嫌事大
    我們不能說,體長四十釐米以上的汗鯊,我們在一米的魚缸裡飼養兩條,它們就不打了,照樣給你打的那叫天崩地裂。為什麼新到家的觀賞魚立刻就開打?今天還有一位魚友提到了,自己新購買的迷你鸚鵡魚,只有兩條魚,一入缸就開打,這也是很正常的現象,和上述的原理基本相同,魚缸也不是很大。
  • 迷你鸚鵡和瑪麗哪個更適合新手
    ……養了這麼多年魚,我自己倒真沒想過太多為什麼,總覺得僅憑「喜歡」兩個字就足夠說明問題了。其實,回想一下,我養魚的初心真的還有一條就是:想親手繁殖小魚,體驗魚生魚的樂趣。相信有不少魚友應該和我一樣,養魚的初心不止有喜歡,還想「大魚生小魚」吧!
  • 紅魔鬼魚是鸚鵡魚的祖先嗎,為什麼現在市面上很少見?
    圖文/養魚老道 原創紅魔鬼魚原產於南美,它們也是屬於慈鯛科魚類的,它們的性情可是相當的兇猛,領地意識特強,可以攻擊很多品種的其他觀賞魚,它們不但是鸚鵡魚的老祖宗,甚至於羅漢魚和紅魔鬼可能也是有些淵源的,這就是為什麼雄性羅漢魚能夠和雌性鸚鵡雜交產子的原因,在網上現在想找個紅魔鬼的圖片還找不到了類似於下圖吧
  • 不同的社會環境造就不同的人
    環境是人格形成的決定因素。環境塑造人,一個人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取決於他生活在什麼樣的環境中,而不是取決於他有什麼樣的遺傳特徵。實驗員的腳步聲與食物多次相繼出現後,狗只要聽見實驗員的腳步聲(還沒看見食物)就會流口水。Pavlov將實驗員的腳步聲換成燈光、鈴聲或其他任何刺激物(這個實驗環節叫做強化),只要這個刺激物與食物同時或相繼出現,狗都可以形成同樣的條件反射,即形成了對特定刺激做出特定反應的習慣。Watson認為,人格不過是人的習慣系統而已。
  • 外觀不同效果相同,我的世界與迷你世界的火把,到底誰更好看
    原標題:外觀不同效果相同,我的世界與迷你世界的火把,到底誰更好看我的世界和迷你世界這兩個遊戲的爭論非常大,大部分人都認為是後者抄襲了前者。在很多MC玩家看來,這種說法也是十分正常,畢竟在我的世界裡出現的道具都換了名字以相似的形態在迷你世界裡出現,就比如下面這個道具——火把。
  • 都說龍生九子,九子不同,那么九子的母親是誰
    神話故事中都說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既然九個龍子各有各的不同,那麼都是龍和誰生的呢?首先來說說龍的九子都有誰,老大囚牛,老二睚眥,老三嘲風,老四蒲牢,老五狻猊(suan ni),老六霸下,老七狴犴(bi an),老八負屓(xi),老九螭吻。
  • 孩子血型不同,智商也不同,4種普遍血型,哪種血型智商最高?
    其實不管是有孩子的,還是沒有孩子的,都會有這樣的想法的,但是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其實,孩子的智商高低,是跟父母有著一定關係的,就像是性格一樣,我們從出生的那一刻起,就受到了遺傳血型的影響,呈現出來的特質也是不一樣的,一直以來,血型和性格總是會被人們拿來討論,很多人都認為,血型不一樣,性格上也是不同的!有科學家表示:不同的血型,孩子的智商確實有不同。
  • 有這些特徵的七彩和鸚鵡魚是佳品,對比一下你家的品質怎麼樣吧
    今天跟大家說說選購七彩神仙魚和鸚鵡魚時的關注要點,讓你少走彎路、少跳坑、少花錢、選好魚、養好魚。下面是今天的正文。七彩神仙魚選購七彩神仙魚有許多品種,不同品種價格差別很大,甚至是同一品種,不同大小,色澤紋路、健康活潑程度等不同,價格差別也很大,上等的七彩神仙魚價格更是不菲。
  • 沙盒遊戲大比拼,誰才是一哥?網友:迷你用實力說話!
    一說到沙盒遊戲,眾多網友肯定會先想到國內的迷你世界以及國外的我的世界。自從繼我的世界之後出現了迷你世界,玩家們總會將這兩款遊戲拿來做對比,它們各自的玩家都認為自己喜歡的這款遊戲才是最好的。這次咱們就來進行一次沙盒遊戲大比拼,看看誰才是裡面的一哥。
  • 同為FIA四大賽事卻風格迥異,它們的不同之處都有哪些?
    或許有些人發現了,雖然它們同為頂級汽車賽事,卻迥然不同。那麼這些不同都表現在哪些方面呢?今天就來聊聊這個話題。首先,賽車來源不一樣。既然是四大不同的汽車賽事,那麼它們勢必是風格迥異,最明顯的特徵就是使用了不同類型的賽車。
  • 不同體色的觀賞魚,適合不同的魚缸背景色,我們該如何選擇?
    至於其中的對錯我就不得而知了,但是我一直記到現在,我估計,或許這個問題並沒有書中所說的那麼誇張和絕對,但是肯定會有其一定的道理的。如果大家不相信的話,家中有飼養龍魚、虎魚或者七彩之類的觀賞魚的朋友,我們可以突然間換個大紅色的衣服,到魚缸前去跳一曲天鵝舞,然後就會看到魚缸中這些觀賞魚的亂成一鍋粥的反應了,所以說對於紅色的背景紙,我們一定要慎用。
  • 龍生九子的各有不同,那它們的母親是誰呢?
    龍生九子的各有不同,那它們的母親是誰呢?大家知道嗎?長子囚牛:記載中長有麟角的黃色小龍判斷它的母親應該是一隻黃龍。二子睚眥:豺首龍身,自然是豺和龍所生之子。三子嘲風:喜立於屋簷之上,並長有雙翅,母親最大的可能性是一隻鳳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