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三十年前,郭德綱第一次上北京,那時候的目標就是進體制,這裡的體制指的是「曲協」,也就是中國曲藝家協會,從曲協成立以來,直到去年整整70周年,在這個值得慶祝的日子中,曲藝方面能叫的出名字的人都參與了,其中曲協主席姜昆、青曲社苗阜大約300人出現,而德雲社、郭德綱竟然未被邀請,今天我們就來深度解析一下此話題。
姜昆此人作為曲協的主席和德雲社和郭德綱之間的矛盾不小,德雲社深得大眾的喜歡,曲協在受眾方面不如德雲社,姜昆當真有這麼「壞」嗎?實則不然,我們接著看。
姜昆是什麼時候當上曲協主席的呢?在中國曲藝家協會第八次選舉的時候姜昆被選為了曲協第八屆的主席,既然能被投票選取為曲協主席,就代表他自身是有一定能力的,一些80後的人很多知道相聲都是從姜昆那裡,當然以現在來看德雲社郭德綱無疑紅遍國內外,但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姜昆的影響力並不比郭德綱說,80年代末的時候隨著電視的普及,相聲的影響力達到了一種空前絕後的盛況,代表人物就是姜昆,在和唐傑忠先生的合作下事業可以說達到了巔峰的狀態。
颱風從開始的稚嫩到後來的穩健,隨後姜昆從師,從曲協副主席到如今的主席,當年春晚上的作品讓人驚豔,姜昆的影響力勢不可擋,當時的郭德綱猶如雨後春筍漸漸出頭,尤其是郭德綱帶來了一種全新的風格,打破了相聲傳統十五分鐘表演的時長,郭德綱的相聲足足有30多分,打破了返場紀錄,帶領弟子返場次數超過十次,同時臺上的演出堪稱沒大沒小。
姜昆作為那時候相聲裡的代表人物,看著郭德綱帶來的全新風格氣不過,這才有了著名的「反三俗」事件,那姜昆從什麼時候開始跌下神壇呢,2017年春晚上的《新虎口遐想》沒有預期的效果,那是因為隨著時代的進步觀眾的笑點高了,沒有一些創新的東西,而此時郭德綱的德雲社大膽創新,德雲社一直主打的就是臺下立規矩,臺上無規矩,這也導致臺上的眾人放的開,誰的玩笑都開得起,觀眾恰好喜歡的就是這樣的。
於是相聲界形成了這麼一副景象,一面是以曲協姜昆領導的主流派,另一面是由郭德綱德雲社的非主流派,二者一直都是各走各的路,但實則暗地裡一直較著勁兒,這麼多年過去了,姜昆對郭德綱的風格依舊不認可,具體表現在何處呢?我們接著看。
曲協成立70周年的大日子,為了慶祝,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曲協、鐵路文工團三方攜手舉辦了一場晚會,此次晚會邀請的人我們來看一下,分別是知名曲藝家代表、基層德藝雙馨的曲藝家、一線的曲藝工作者,其中有耳熟能詳的姜昆、苗阜等人,大大小小加起來有300人,姜昆此次作為代表講話,眼尖的人發現了此次的晚會中德雲社郭德綱並未到場,但青曲社苗阜卻到場了,苗阜還作為了相聲界的代表發言人。
在很多人的心中代表發言人必定是在業界有能力的人,就像我們上學那會兒新生代表一樣,郭德綱符合這一規定,畢竟在大眾心中郭德綱算是拯救相聲的關鍵人物,可以說是他將相聲帶入了一個全新的世界,就算不是郭德綱相聲界,目前還有很多實至名歸的相聲大師,苗阜為何能代表發言呢?因為苗阜除了是青曲社的創立人之外,他的身份還是曲協的副主席,算是體制之內的人。
青曲社在晚會之後還發文慶祝苗阜,祝賀苗阜在晚會上代表發言,其實不僅僅是這一次70周年的活動,只要是曲協所舉辦的活動郭德綱從未參加過,由此表明,現在曲協和郭德綱沒有正面剛,但二者暗地裡也是真的不對付,德雲社一直都不被曲協認可,隨後我們再看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只要是離開了郭德綱離開了德雲社,那就有機會參加曲協的活動了,我們舉幾個例子來看。
首先其一何雲偉,何雲偉作為德雲社的前成員,在德雲社期間一直都和李菁做搭檔,二人搭檔期間也是春晚的常客,奈何此人在德雲社遇到危機之時他選擇了退社,甚至還拜了侯耀華為師,侯耀華算是郭德綱的死對頭,按照師娘王惠所說,當年他們對待何雲偉就像親生孩子一樣,此人的退社和曹雲金一樣讓郭德綱十分的失望,而最近曲協方便為何雲偉開了專場,甚至曲協方面稱呼何雲偉為相聲名家,現場座無虛席,贏得了滿堂的喝彩,離開德雲社,對他目前看來損失不大。
其二李菁,很多人都不知道李菁是德雲社創始人之一,當年和郭德綱兩個人的關係非常的好,無奈二人在對德雲社接下來管理方面出現分歧,導致李菁最後選擇退社,同時也是目前退出德雲社的人中粉絲唯一還抱有好感的,原因在於離開之後沒有說郭德綱以及德雲社的破,但此人離開德雲社之後雖然消失在大眾視線中,但李菁目前是曲協的成員之一,也算是進入到了體制裡面。
話雖如此,但按照郭德綱的性子來說進不進體制目前對他看來不重要,德雲社目前做到如此的成就,從某一方面來說已經算是主流了,而曲協和德雲社暗中較勁兒也好鬧矛盾也好,領頭的姜昆和郭德綱目地都是一樣的,那就是讓相聲可以更好,只不過二人努力的方面不一樣罷了,對於今天的話題不知道大家有什麼看法?期待你的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