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政君,今河北人,西漢元帝劉奭的皇后。王政君相貌平平,才能也平凡,本是很平常的一個人,卻因偶然的機會,在歷史上卻產生了很不平凡的影響:可以說大漢江山就毀在這個女人的手上。
王政君本是一個沒什麼主見的人,但是母憑子貴,她當上皇后,又當上皇太后,最終掌握了漢朝實權。但是一個女人治理江山,必定多靠娘家人,結果最終導致王家外戚墓權,被侄子王莽奪了天下。最後,身為太皇太后的王政君悲憤而死。
一朝陪侍太子側,一次臨幸得皇子
王政君的童年不是很幸福,因為她的父親王禁是個花花公子,好美色。母親也改嫁了,所以王政君很少享受到母親的關懷。好在王禁也算是官官之家,家境尚可,所以王政君衣食無憂,也受到一些教育,很是溫婉可人,也比較賢惠,遠村近鄰的人對她還頗多讚揚。
到了及筍之年,父親王禁就把她許配人。可是還沒進門,未婚夫婿就生病而亡了。其後父親王禁又把她許給東平王為妄,沒想到類似的事情又發生了,這東平王在她還沒進門的時候又一命鳴呼了。
這種事遇到一次是偶然,如果每次都這樣,就會讓人產生聯想,所以父親也很奇怪,莫不是女兒有克夫的命?於是父親王禁就去找相士給王政君算上一卦,這人看過卦象之後對王禁說:你女兒不是克夫,而是富貴之命,只是這是天機,我暫時不可洩露。這王禁聽後不禁喜上眉梢,於是也不再繼續將王政君許配他人,而是轉而大力栽培女兒,請人教她讀書練琴。
宣帝甘露元年,王政君已經十八歲了,正好就被選入宮裡,但只是一名地位很低的宮人。進宮以後,她默默無聞,沒什麼嶄露頭角的機會,但是很快轉機就來了。當時還是皇太子的劉奭非常寵愛妃子司馬良娣,但她卻暴病而死。司馬良娣死後,太子悲痛欲絕,也對妃子們心存忌沛,甚至決心不再碰其他妃娘,要跟她們保持距離。
可是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即使是一個普通人,也不可沒有兒子,更何況是皇家子孫,還是身為太子呢!這不僅關係劉家血脈,更關係到家江山。所以宣帝見太子如此,非常地焦慮,他敦促皇后務必要為太子選一些侍女伺候他。
這一天,太子去拜見皇后。皇后就趁機將選好的五名宮女叫上來站在太子面前,讓他挑選出喜歡的來間候他。當時的太子還沉浸在痛失愛妃的悲痛之中,完全無心去選宮女,但是又不得不應付母后,所以頭也不拾就隨手指了一個。
而這偶然的是,王政君恰恰是這五個宮女之一,更加偶然的是當時她就站在離太子最近的位置。太子這麼一指,皇后再看看這宮女也長五官端正,於是滿心歡喜地就將王政君送到了太子的寢宮。
太子並不喜歡王政君,這一夜過後,王政君居然就懷上了太子的兒子。江山後繼有人,宣帝當然十分開心,所以經常沒事的時候就帶小孫子玩,逗他樂,還親自給他取名,即劉驁,於是王政君也就成了太子妃。
母憑子貴,飛上枝頭當皇后
後來劉奭繼位,作為嫡子,劉驁自然成為了太子,而王政君作為太子之母,理所當然地會被選為皇后,可是這劉爽卻猶豫了,他很糾結。當時劉奭有兩個寵愛的妃子,一個是傅日一個是馮氏。
他多想立寵愛的傅氏為皇后啊!他不想立一個自己對她一點感情都沒有的皇后。可是,即使是皇帝也有難以改變的傳統規制,還有一群擁護傳統的忠心朝臣,他怕再不作出決定就會鬧出非議了,於是元帝也只好委曲求全,立太子的母親為皇后。於是這王政君,就真的完全是母憑子貴,當上了萬人之上的皇后。
兒子即位,太后掌權,兄弟同日封五候
後來元帝病逝,太子劉驁即位,是為成帝,王政君被尊稱為皇太后。成帝劉驁並沒有因為登上帝位而覺得有義務擔起江山之責,反而是繼續沉迷酒色。因此朝政大權就落入到太后王政君手裡,她開始大力任用外戚王家人。
王政君的父親有不少妻妄,因此王政君,兄弟也比較多。王政君非常重用她的兄弟們,以長兄王鳳為首:寶家大司馬大將軍知的書事,並且其兄弟都到了封侯,甚至同一天有五個兄弟同時封侯。從此王家人開始大興土木,擴大自己的勢力。
一旦太后掌權,政權很容易落到外戚手裡,這是很容易想到的。一個女人,她再大的能耐,也不能一個人統領天下,她得靠別人支撐。而一個女人她能靠誰呢?自然是娘家人。所以這個時候,最容易受用的,就是娘家人。
如果外戚是賢能之人,就能將國家治理得很好,可是如果只是貪圖享樂之輩,那麼江山就危險了。而王家就是這樣的,所以在成帝沉迷酒色,王太后和外威家族控制的政權下,朝政腐敗,百姓生活苦難,貪官汙吏橫行,民間治安也很混亂,西漢的盛世局面逐漸衰落下來了。
而王家後來又出了一位著名的人物,他就是稀罕的終結者——王莽。而這個王莽,就是那個篡漢的王莽。可以說,王政君就是導致西漢滅亡的罪魁禍首!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史事分享、都人士的小屋、研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