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元皇后丨「婦人之仁」王政君葬送了整個西漢,這個頂著女主光環的大糊塗蟲到底做了什麼?

2021-02-13 戲說文史

上一章我們說到西漢王朝在#漢宣帝#的勵精圖治之下,嚴懲貪官汙吏,任用了許多廉政自律的官員,很快就恢復了元氣:經濟復甦、政治清明、外交和順,其繁盛程度堪稱西漢之最。

一個王朝,一個家族,從貧到興需要幾十年甚至百年的積澱,而由興到貧卻只要幾年的墮落。

漢宣帝之後的西漢王朝,形勢持續落敗,終於,這個風雨中屹立210年的西漢王朝在公元8年轟然坍塌,若要問這一切歸咎於誰?非孝元皇后王政君莫屬!

孝元皇后王政君,歷史上壽命最長的皇后之一,更讓人驚嘆的是:她八十四年的人生,竟享有六十多年的政治管理權,這是絕大多數女性可望而不可及的。

打開王政君的人生畫卷,我們看到的只有一句話: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


縱觀歷史,我們發現每一個人名人背後,都有段不凡的故事:

華胥因為踩了神的足跡,生下人文始祖伏羲氏;

劉邦母親在給丈夫送飯途中意外昏倒,夢見蛟龍盤腹後生下西漢開國太祖劉邦;

……

像這種充滿神意的暗示,王政君母親也有:懷王政君時,她曾夢到圓月入懷,只是王父王母沒有當回事兒。

時光轉瞬即逝,王政君已成長成一個端莊大方、聰慧賢良的少女,如她這般的女子可都是婆母心中的賢媳,不愁嫁的。

但稀奇的是,王政君的頭兩段婚姻都因「克夫」而終:

豆蔻年華的王政君曾許給一戶普通人家,只是還未過門,夫婿就亡死;

後來王政君被東平王瞧上,要納回家做妾,結果東平王也不幸亡故;

王政君若頂著「克夫」之名,只怕是很難嫁了。

古人信命,相信能夠通過算生辰八字找到命運的轉點,能夠逆天改命。

王父王母便拿著王政君的生辰八字去找相師,相師聽說胎夢後,才恍然道:「難怪難怪,這是富貴之相,你女兒日後必將榮登富貴,尋常人家是承不住的!」

這一番話讓王父醍醐灌頂:他要把女兒送進宮裡,若是所言應驗,真的當上了什麼宮妃,往後的日子還能差到哪去?

對於父母的安排,王政君雖然不喜歡,但「在家從父」,封建的女子禮教讓王政君無法拒絕,最後以家人子身份進了宮。

跨進皇宮的大門,命運之輪開始逆轉,王政君從「克夫之命」搖身一變成了「後宮錦鯉」。

彼時,宣帝尚在世,只是還惦著許皇后,無心宮闈;太子劉奭更是一心鍾愛於司馬良娣,不看他人一眼。

要是這情形,那包括王政君在內的後宮三千佳麗的後半生就很好猜了:不是等著遣返出宮,就是在宮中靜靜等著自己容顏老去,埋身黃土。無論哪種,都一樣悽慘。

上天真是眷顧王政君,一年後,司馬良娣離世,劉奭傷心不已。宣帝心中不忍愛子如此神傷,便讓邛成太后為劉奭選了幾個女子,被選中的女子中就有王政君。

劉奭為了不拂了宣帝的好意,只好隨意指了一個,好巧不巧,就指到當天離劉奭最近的、衣服顏色比較特別的王政君,王政君是以得到了一次侍寢的機會。

就這一次,王政君竟然懷上了皇長孫,一夜之間成了東宮最有身份的人。

劉奭無感,但宣帝高興,親自為所生皇孫取名劉驁,幼年劉驁聰慧好學又伶俐,宣帝常帶在身邊。

三年後,宣帝與世長辭,太子劉奭繼位,史稱「漢元帝」,母憑子貴,王政君被封皇后。

多少人在後宮掙扎一輩子都見不了皇上皇子一面,王政君這一路開掛的際遇堪稱是宮鬥劇中的bug!

名,利,王政君都擁有了,卻獨獨缺了愛情,元帝登基後依舊對王政君冷淡如水。

「在家從夫」,一向不爭的王政君對元帝的冷淡只有傷心罷了,便把一切投注在孩子身上:

起初的劉驁的確優秀過人:愛讀經書、喜歡文辭、寬博謹慎。

但故事發展不盡人意,後來的劉驁變了,也許是王政君過度的寵溺和掌控讓逐漸叛逆的劉驁感到不適,他開始變得貪戀女色、冷漠自我,連在弟弟的葬禮上都掉不下一滴淚,惹得元帝非常不喜。

一個三口之家,妻子孩子都不是自己理想的樣子,元帝只有寄情他人。

有個傅姓小女官,生的容貌美顏又頗為伶俐,元帝很是喜歡,司馬良娣之後,她可以說是元帝最愛的一個人,任誰都想攜心愛之人同看雲起之時,何況元帝?

只是後位已有王政君,她的確是安分的找不出一絲錯處,為了補償傅氏,元帝專門為後宮設立昭儀位,僅次於皇后,又高於婕妤,自元帝開始,這個位次一直延用了近千年。

元帝不僅愛傅氏,甚至偏愛他們孩子劉康,甚至有了廢太子的想法,虧是大臣史丹求情,元帝才沒有這樣做。

再看王政君,即使是眾妃之首,卻連自己的丈夫都見不了幾面,耳邊不時還傳來丈夫宿寢她宮的消息,殺人誅心哪!

這讓人想起來《甄嬛傳》中敬妃見甄嬛,有幾句臺詞,道盡後宮失寵女子的心酸落寞:

我宮裡共有三百二十六塊磚石,可這每一塊,我都撫摸過無數遍了,其中還有三十一塊,已經出現了細碎的裂紋。

不同的是,王政君從未受過寵,只是運氣好了一點罷了。

公元前33年,元帝病逝,劉驁繼承皇位,是為「漢成帝」,從此開始了聲色犬馬的皇帝生涯,王政君被尊「皇太后」。

對成帝來說,元帝生前不愛自己,王政君卻是有精心照顧自己長大,所以為了哄王政君開心,成帝一上位開始大肆封賞王氏外戚,不由分說就把大舅舅王鳳封為司馬大將軍,甚至有「一日之內封了王家五位舅舅為侯」之說。

還有那早死的舅舅王曼,因為看到王政君為憐憫王曼落淚,成帝就把王曼之子王莽提為黃門郎,開始了王莽的政治生涯。

《資治通鑑》記載:「王氏子弟皆卿、大夫、侍中、諸曹,分居勢官,滿朝廷。」

這場面實在不輸霍光時期,說句難聽的,如此一來,西漢江山有一半已經是王家的了。

成帝這幾波操作驚呆了朝中大臣,西漢只有功臣可以封侯,他們王家人都是些攀比爭奢之徒,憑什麼?

憑的就是王政君皇太后的身份!

成帝眼看事情可以由著母后、舅舅們接管,就開始認認真真的縱情聲色,迷戀酒色,其荒淫無道程度,堪稱昏君中的佼佼者!

那些年都是王政君領著王家人打理政權,王政君本人倒是對政事很是嚴謹上心,奈何王家人是一群豬隊友!

王家那群蠅營狗苟之輩,有了王政君在背後撐腰之後,把王法都不放在眼裡了,開始利用權勢修建豪宅,甚至破壞皇家風水鑿開長安城城牆引河水為自己所用……

王家人在劉氏江山胡作非為,這一切王政君都看不見嘛?還是因為偏心蒙住了雙眼?

公元前16年五月,漢成帝下詔封王莽為新都侯,封地在南陽郡新野的都鄉(今河南新野縣境內),食邑1500戶。提升為騎都尉、光祿大夫、侍中。他身兼數職,進入了朝廷政權的核心。年僅30歲的王莽,這時已躍居幾個叔叔之上,成了很有權力地位的重臣了。

這對母子的操作就已經很離譜了,沒想到還有更離譜的!

趙氏姐妹入宮後,迷得成帝開始痴迷春藥,為此成帝廢掉許皇后、冷落班婕妤,甚至為了取樂她們親手掐死了許美人的孩子,導致自己一個孩子都沒有留下來,甚至聽信她們的讒言,立劉康(傅昭儀所生)的孩子劉欣為儲君。

據《趙飛燕別傳》:「帝日服一粒,頗能幸昭儀。一夕,在大慶殿,昭儀醉,連進十粒,是夜絳帳中擁昭儀,帝笑聲吃吃不止。及中夜,帝昏昏,卻不可將。抵明,帝起御衣,陰精流輸不禁。有頃絕倒,寰衣視帝,餘精出源,沾汙被內,須臾帝崩。」

一代君王,最後竟死在「溫柔鄉」中?這一切,在我看來,王政君都是有責任的。


為母,她不該任憑稱帝放縱而不加以管束;為後,她不該僭越政事,擔了成帝身為君王該承擔的責任,慈母多敗兒……

漢成帝昏庸無能,又「湛於酒色」,便靠母舅來支撐家業,外戚的勢力豈能不藉機惡性膨脹起來?所以,在西漢晚期的政治舞臺上,王氏家族能夠粉墨登場,也就不足為怪了。

公元前七年,漢成帝在宮中暴死,劉欣即位,史稱漢哀帝,王政君理所當然當上了太皇太后。

哀帝是堂堂正正的劉家人,與當年的宣帝一樣,看到王氏外戚攬政,他非常不舒服,一心只想要排擠他們,以正皇權。

看到這裡,大家或許會以為漢哀帝是根正苗紅的好皇帝,其實歷史上漢哀帝的荒唐程度比之漢成帝更離譜,他就是歷史上那位不愛江山,不愛美女,卻獨愛一個美男,還要以江山為聘來迎娶男寵的斷袖皇帝,下面我們就來見證一下恨鐵不成鋼的哀帝的「神操作」:

哀帝打壓王氏外戚初期,王政君感到不安,便裝作依依不捨之狀要大司馬王莽「乞骸骨」回家,哀帝心軟了沒有同意,還讓王莽又復行視事……這操作真是匪夷所思!!!

後來哀帝終於狠下心來,打壓王氏外戚頗有成效,好不容易把王莽放逐,卻因王政君時常念叨自己「年事已高」云云,竟然將王莽與平阿侯王仁召還京師,侍奉王政君……

哀帝這一波操作真的讓人很難相信他是真的劉家人,確定不是王家人請來的逗比嗎?

真是恨鐵不成鋼,公元前1年,漢哀帝無子而亡。


哀帝去了,因為沒有孩子,劉氏的江山就真的落入到王家人手中。

王政君迅速部署王氏子弟控制中樞,召王莽入宮,從董賢手中奪取兵權,扶年僅九歲的中山王劉衎登基,是為「漢平帝」,王政君依然被尊為太皇太后。

說什麼新帝年幼,王政君便開始臨朝稱制,還讓大司馬王莽秉持朝政。

公元5年,平帝薨。平帝還那麼小,也沒有自己的孩子,王政君又扶持著年幼的孺子嬰繼位,同樣支持王莽擔任大司馬,可朝中眾臣忽然轉口同求:希望王莽效法周公輔佐周成王故事。

權力到人的手中久了,就會心生貪婪,王政君和王莽都一樣,但王政君比王莽更有良知。


王政君自詡是劉家媳婦,這江山到底是劉氏的,王氏終究只是外戚,怎麼可以越權?

很快,王莽以攝政王自居,民間不斷傳出各種祥瑞之兆,王莽野心膨脹,企圖代孺子嬰登基為帝,王政君怒罵王莽是蛇蠍之輩!

可接下來發生的一切,已經不是王政君能夠掌控得了的:

公元9年,王莽篡漢,建立新朝,派安陽侯王舜去向太后索取玉璽,王政君破口大罵王莽是忘恩負義之徒,拒絕上交玉璽,還將傳國玉璽還砸碎了一角。

王莽廢帝登基後,王政君稱號為「新室文母太皇太后」,毀了元帝廟,改為「文母篹食堂」,因為王政君還在世,不便稱廟,便稱為長壽宮。

王莽還將漢朝制度都改了,漢朝本來穿黑貂衣,王莽就改為穿黃貂,又將漢正朔伏臘日也改去。

王政君晚年懺悔自己的對大漢的罪責,依舊命令自己的官屬承襲漢制穿黑貂衣,並且在漢朝的正臘日時獨自與左右一起相對酒食。

公元13年,王政君逝世,年八十四歲,與漢元帝劉奭合葬渭陵,王莽詔揚雄作誄文。

歷經210年的西漢江山易主,王政君無疑成為眾矢之的。

在文史君看來,誘導西漢破滅的根本原因就是王政君的不作為,家事也好、國事也罷,她都是亦步亦趨的:

年少婚姻不幸,被父親送進宮,王政君本可以掙扎說不,但她沒有;

被封皇后受元帝冷淡,她本可以努力為自己爭取寵愛,但她沒有;

成帝性子大變,荒淫無道,一個孩子都沒有留下來,她本可以責罰嚴控,但她沒有;

哀帝、平帝期間,她本該放還政權,削減王氏外戚勢力,但她沒有;

意識到王莽要篡漢,王政君也只是怒罵幾句、摔了玉璽,可曾掙扎過?還是沒有!

「在家從父,出嫁從夫,夫死從子」,這些綱常倫理,王政君自認為做的很好,卻在國家大局面前失了公正之心。

六十多年的掌政生涯,她為王氏家族奉獻太多,卻忘了這本是劉家的江山,西漢破滅的罪魁禍首不是她還能是誰呢?


【版權聲明】作者:錘子,資料來源《後漢書》、《資治通鑑》等,本文首發戲說文史(ID:bsktxsws),轉載請標明來源。

【注】本文有文學潤色成分在,權當看個熱鬧,不喜勿噴……

相關焦點

  • 王政君:西漢最長壽的太后,管住了四個皇帝,卻葬送了西漢江山
    文丨看乎Li 王夫之曾說「亡西漢者,元後之罪通於天矣」,大意是說讓西漢滅亡的人,孝元皇后的罪責比天都要大。而這位孝元皇后就是西漢最長壽的太后王政君,生前管住了四個皇帝,卻唯獨葬送了西漢的江山。
  • 王政君是西漢最長壽的太后,卻因婦人之仁,葬送了西漢江山
    王政君說完便哭了起來,但是轉頭一想,如今王莽勢大,如果她想要的東西自己執意不給,恐怕是會引來殺身之禍,而且自己的確也保護不了玉璽,於是她非常氣憤的把玉璽扔給了王舜,王莽在拿到玉璽之後,非常的開心,並決定在未央宮大設宴席慶祝,從王政君對玉璽的反應中也可以看出來,當時的王政君雖然忠於漢朝,反對王氏篡權,她其實並無政治野心,在後代的很多歷史學家看來,其實當時的西漢王朝破滅,王政君可能就是第一大罪人
  • 王政君到底是什麼人 西漢的滅亡為什麼是她一手葬送的
    不過歷史上對於王政君的評價卻是褒貶不一,有人認為王政君母儀天下,是兩漢太后的代表人物。但也有人認為王政君見識太短,西漢的滅亡就是她一手葬送的,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我們都知道西漢是被王莽篡權,此後建立了新朝,但新朝總共也沒幾年時間。王莽篡漢時,王政君在中間到底承擔了一個怎樣的角色?
  • 中國歷史上最長壽的太后,「婦人之仁」王政君
    所有的角逐都是為這個顯赫的職位——皇后。這個回報高風險大的高位,幾乎沒有常勝將軍,有的做幾天,有的做幾年。西漢卻有一位了不起的女子,打破了常規,在後位上穩穩地坐了61年。《漢書》被後世譽為「千古絕調」,書中專門為兩個女子單獨立傳,一位是高祖的皇后呂雉。一位就是她,孝元皇后王政君。
  • 太皇太后王政君,為什麼說她是斷送了西漢的百年江山?
    王政君(公元前71年-公元13年2月3日),魏郡元城(今河北大名縣東)人,陽平侯王禁次女,母親李氏,漢元帝劉奭皇后,漢成帝劉驁生母。
  • 西漢末年,王莽篡位,為什麼王政君難辭其咎?
    王政君,西漢元帝劉奭的皇后,成帝劉驁的生母,新朝皇帝王莽的姑姑。是中國歷史上壽命最長的皇后之一,享84歲高齡。身居後位,包括皇后,皇太后,太皇太后,長達61年。漢宣帝劉洵去世後,太子劉奭繼位,是為漢元帝。
  • 鬼扯東漢(增七)趙飛燕姐妹算不上亂國,西漢滅亡的禍首是王政君
    而朝中外戚集團的代表人物,馮昭儀的弟弟馮野王、許皇后的父親許嘉也在政治鬥爭中失勢,被王政君的大哥王鳳排擠後出朝廷,被迫隱退回了封地。然後王鳳與史丹合謀,在劉驁的支持下奪取了丞相王商的大權,使太后王氏一族成為朝中一家獨大的外戚集團。於是皇太后王政君的七個兄弟都被封侯,王鳳官位高至大司馬、大將軍、兼領尚書事,而王政君的侄子王莽也在朝中嶄露頭角。
  • 探訪西漢第九位皇帝渭陵,曾擁有四大美女之一的王昭君竟然錯過了
    劉詢做了皇帝以後,不忘糟糠之妻,頂著霍光的壓力,立許平君為皇后。對於他們愛情的結晶劉奭,漢宣帝不是很滿意,他甚至發出了「亂我家者,太子也!」這樣的哀嘆。但想到自己的結髮妻子許平君,劉詢最終沒有下定決心廢黜劉奭。漢宣帝駕崩後,劉奭順利當皇帝了。以儒家思想治國的他,在歷史上並沒有留下太多的政績。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他給後世留下了一個膾炙人口的故事「昭君出塞」。
  • 她需要為西漢滅亡負責?王政君才是罪魁禍首
    這是人之常情,後宮哪有不想做皇后的女人呢?當時漢成帝的所有皇子全部夭折,這是一件要命的事情,後來發現是許皇后的姐姐在家搞什麼巫蠱來構陷皇子。為此趙飛燕果斷抓住了這次機會,向王政君太后舉報許皇后的姐姐,因此許皇后被廢了。
  • 歷經七任皇帝,超長待機,王政君打開了西漢覆亡之門
    《母儀天下》王政君她才智平平,一生也沒做過什麼值得史書記載的事情,唯一的傳奇就是壽命特別長,活了84歲,比西漢末年幾個皇帝壽命的總和還要長。她歷經七個皇帝,皇帝走馬燈似地換,只有她這個太后穩如泰山。可以說她經歷了西漢由盛到衰的過程,她就是西漢滅亡的見證人,西漢的滅亡,她難辭其咎。王政君,是漢元帝劉奭的皇后,漢成帝劉驁的生母,她從家人子一路升級打怪,從太子妃做到皇后、太后、太皇太后,履歷絕對光芒四射,也可以說她確實好命。
  • 王政君——皇后、皇太后、太皇太后——王氏名人
    王政君   一個偶然的機會王政君做了太子妃。太子劉奭並不喜歡王政君,生而有之的一次侍宿就使王氏生下了劉驁。
  • 王莽有一位好姑媽,依靠這位昏庸的太皇太后,姑侄兩人做掉了西漢
    王莽(公元前45年—公元23年),西漢末年的權臣,是當時外戚王氏家族的重要成員,因皇權的旁落,王莽順利地篡漢,改立「新朝」,成了我國歷史上這個短命朝代的唯一皇帝。王莽有什麼實力與機遇能篡漢呢?只因他有一個好姑媽,一位昏庸的漢王朝的太皇太后,正是這姑侄兩人,聯手做掉了漢朝,這位太皇太后就是漢元帝的皇后王政君。漢元帝劉奭是漢宣帝劉詢的兒子。漢宣帝是漢武帝劉徹曾孫,幼年時因避「巫蠱之禍」而在民間生活,故了解社會,深知民生之疾苦,所以他當上皇帝後,辦事剛柔並濟,內政外交均有建樹,正是他做皇帝時,漢朝的物價最低。匈奴也是這個時候分裂為南北兩部,南匈奴呼韓邪單于率眾來朝稱臣。
  • 王政君:沒有能力卻掌握大權,最終引狼入室,西漢被篡
    王政君,今河北人,西漢元帝劉奭的皇后。王政君相貌平平,才能也平凡,本是很平常的一個人,卻因偶然的機會,在歷史上卻產生了很不平凡的影響:可以說大漢江山就毀在這個女人的手上。
  • 漢元帝皇后王政君:三從四德的聖母,遭遇極品情敵,因王莽慘滅朝
    漢元帝劉奭的皇后王政君,是中國歷史上壽命最長的皇后之一。因為侄子王莽,王政君一直被視為是導致西漢滅亡的罪人。王政君歷經元帝、成帝、哀帝、平帝、孺子嬰 、新朝王莽,是中國歷史上唯一一位給五任皇帝當過皇太后的女性。她一生無寵,被情敵欺負,性格又謹慎忍讓,打敗敵人的方式居然是活得比對方長。
  • 她,為了權利,葬送了大漢王朝
    太子之母王政君順理成章成了王皇后。自古皇后這個位置,能坐得舒心的人就不多,王政君也是如此。儘管西漢尊奉所謂的「帝後一體」,但王政君本身對漢元帝而言,就是無奈之下隨便做的一個選擇。如今,她為自己誕下一名皇嗣,倒是為劉氏皇族作了些許貢獻,得了個皇后之位,也不算辱沒了她。
  • 第一次侍寢就生下了兒子,不得寵的她,是如何葬送了西漢的江山
    初次承寵,便得一子王政君十八歲的時候終於入宮,做了上官太后的才人,但在宮中一直默默無聞。轉機在這時候來了,當時的皇太子劉奭專寵的司馬良娣突然去世,臨死前她告訴劉奭,自己是被別的妃嬪詛咒死的。便從後宮中為太子劉奭挑選了五位家人子,其中便包括王政君,當時的劉奭還沉浸在司馬良娣死去的悲痛之中,對這五個女子缺乏興致,但又不想違逆母后旨意,便應付的對霍皇后說了一句:「其中有一位還行吧。」巧合的是當時王政君正好坐在劉奭的旁邊,而且穿著打扮素雅,所以大家都以為太子屬意的就是王政君,遂將她送到東宮。
  • 漢元帝劉奭為什麼不喜歡皇后?漢元帝是因何而死——劉氏文化之劉姓帝王故事
    漢元帝劉奭[shì](前74年―前33年),漢宣帝劉詢與嫡妻許平君所生之子,西漢第十一位皇帝。劉奭出生幾個月後,其父即位為帝。兩年後,其母許平君被霍光妻子霍顯毒死。霍光死後,地節三年(前67年)四月,劉奭被立為太子。
  • 大漢朝漢元帝的女人王政君命太硬
    王政君光是做皇后,皇太后,太皇太后就做了六十一年,一直到把大漢的江山葬送在自己的侄子手上,她才謝了幕!王政君的祖上是當官的,她老爸叫王禁。雖然官不大但是養家足夠了,畢竟那時候做官的三妻四妾的很正常,老婆多了難免就會爭風吃醋,而王政君的老媽顯然沒有任何優勢。最後不得不離婚了,然後改嫁給了荀安。
  • 西漢的歷史其實很簡單
    漢朝是中國歷史上的第二個大統一王朝,因為中間王莽一度「代漢建新」的緣故,所以漢朝又分為西漢(前漢)和東漢(後漢)。今天我們主要來了解一下西漢兩百多年的歷史,期間一共經歷了14位皇帝(包含前後少帝和漢廢帝)。
  • 母儀天下中定陶太后為何始終無法贏皇太后王政君!
    西漢宣帝時期,做為漢元帝劉奭皇后,漢成帝劉驁生母。中國歷史上壽命最長的皇后之一。其身居後位(包含皇后、皇太后、太皇太后)時間61年(公元前49年—公元13年在位),僅次於清朝的孝惠章皇后(6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