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漢的歷史其實很簡單

2021-01-19 歷史人物故事會

漢朝是中國歷史上的第二個大統一王朝,因為中間王莽一度「代漢建新」的緣故,所以漢朝又分為西漢(前漢)和東漢(後漢)。今天我們主要來了解一下西漢兩百多年的歷史,期間一共經歷了14位皇帝(包含前後少帝和漢廢帝)。

在秦末風起雲湧的農民起義中,劉邦作為其中一支力量異軍突起,不但一舉推翻了秦朝的統治,還在「楚漢之爭」中擊敗了項羽順利建立漢朝,成為漢朝的第一位皇帝,是為漢高祖。

劉邦死後,他的兒子劉盈繼位,是為漢惠帝。漢惠帝性格仁弱,大權實際上掌握在其強勢的母親呂后手中,好在呂后擁有出眾的治國能力,將新建的漢朝治理的「政不出房戶,天下晏然」。

漢惠帝做了七年有名無實的皇帝後抑鬱而終,其子——4歲的劉恭繼位,是為漢前少帝。據說因為小小的劉恭不懂得掩飾自己的情緒——口口聲聲說要為自己的生母報仇(劉恭出生後,生母被呂后毒殺,謊稱其是皇后張嫣之子),從而引得呂后深為不安,在位僅4年就被呂后廢黜並殺害。

前少帝死後,呂后又迅速扶立了年僅4歲的常山王劉弘為皇帝,是為漢後少帝。巧合的是,這位後少帝也僅僅做了4年的傀儡皇帝後就被廢殺,不過這次出手的不是呂后,而是周勃、陳平等大臣。他們在呂后去世後,迅速剷除諸呂,並藉口劉弘不是漢惠帝劉盈親生骨肉,陸續廢殺了後少帝及其兄弟,擁立代王劉恆(劉邦第四子,母親為薄姬)為新皇帝,是為漢文帝。

漢文帝即位後,勵精圖治,寬儉待民,漢朝由此步入正軌,他和他的兒子漢景帝(劉啟)在位的這段時期被後人稱為「文景之治」。到文景之治後期,國家已經相當富裕,以至於「京師之錢累巨萬,貫朽而不可校。太倉之粟陳陳相因,充溢露積於外,至腐敗不可食。」

漢景帝去世後,他的第十個兒子劉徹繼位,是為漢武帝。有人說漢武帝是一個典型的「富二代」,雖然他在位時好大喜功甚至窮兵黷武,把「文景之治」創下的家業都敗光了,但他的功績也是有目共睹的,這裡就不再一一贅述了。漢武帝晚年崇信方術,終於導致「巫蠱之禍」的爆發,太子劉據自盡後,漢武帝最終選擇了八歲的少子劉弗陵為繼承人,是為漢昭帝。

漢昭帝在輔政大臣霍光等人的輔佐下,延續了武帝後期與民休息的政策,創造了「百姓充實,四夷賓服」的局面,社會上的各種矛盾也得到了有效控制。不幸的是,漢昭帝在位僅僅13年,年僅21歲就去世了,而且還沒有留下子嗣,於是霍光等人便迎立昌邑王劉賀(漢昭帝之侄)為新皇帝。無奈這位劉賀當上皇帝後「不得人心」,在位僅僅27天就被廢掉了,所以也被稱為「漢廢帝」。

霍光等人經過商議,決定迎立流落民間的武帝曾孫劉病已(後改名劉詢)為新皇帝,是為漢宣帝。漢宣帝在位期間,對內注重吏治,選賢任能,逐步清除了霍光勢力;對外聯合烏孫大破匈奴,正式將西域納入大漢版圖,終於完成了漢武帝多年的夙願,所以這段時期又被稱為「昭宣中興」。

漢宣帝去世後,皇太子劉奭(shì)繼位,是為漢元帝。鑑於之前西漢存在外戚幹政比較嚴重,漢元帝天真地以為太監因為沒有家室而不會「結黨」,所以格外寵幸宦官,結果宦官們內結太監(「內黨」)外結大臣(「外黨」),也導致西漢一步步走向衰落。

這裡值得一提的是,漢元帝在位時有兩件事比較有影響力,一件是陳湯率軍平滅北匈奴郅支,留下了「犯我強漢者,雖遠必誅」的霸氣豪言,另一件事便是「昭君出塞」。

漢元帝去世後,太子劉驁登基,是為漢成帝,其母便是大名鼎鼎的孝元皇后王政君。漢成帝在位期間耽於酒色,外戚王氏家族由此正式登上西漢的政治舞臺,特別是趙飛燕、趙合德姐妹進宮後,漢成帝更加荒淫無道,年僅45歲便因縱慾過度而暴亡。

漢成帝無子,侄子劉欣繼位為皇帝,是為漢哀帝。漢哀帝在位時一度排擠王氏外戚,不但重用母親和祖母家的外戚丁氏和傅氏,還提拔自己的男寵董賢為大司馬。據史書記載,漢哀帝和董賢同臥同坐,關係極為「親密」,「斷袖之癖」這個成語也由此而來。

如果漢哀帝能夠活得更久一些,估計後面就沒王莽什麼事了,無奈他在位僅7年便因貪色縱情而亡,時年僅25歲,也沒留下子嗣。

漢哀帝死後,年僅9歲的堂弟劉衎(kàn)被迎立為皇帝,是為漢平帝。漢平帝繼位後,漢哀帝所重用的董賢等人以及其他外戚迅速被剷除,太皇太后王政君出來垂簾聽政,國政基本都由大司馬王莽操持。

形同傀儡的漢平帝在位僅僅5年(年僅14歲)便在未央宮突然去世,死因至今存疑,民間相傳是王莽毒死的,因為此後王莽正式就任「假皇帝」。起初為了掩人耳目,王莽還假惺惺地立了一個年僅兩歲的小孩——劉嬰為皇太子,表示自己只是代為「攝政」。

在天下劉姓諸侯的「反莽」浪潮被鎮壓住以後,膨脹了的王莽便正式廢除皇太子劉嬰,自立為帝建立新朝,西漢由此正式滅亡。

後來史學界將王莽和擊敗王莽的更始帝劉玄算入西漢,所以也有西漢十六位皇帝的說法(被王莽廢掉的劉嬰實際上一直都沒當過皇帝)。

參考資料:《史記》、《漢書》

相關焦點

  • 後漢的歷史其實很簡單
    這裡我們需要明確一點的是,這些政權的國號其實都是「漢」,其前面加上的「後」「南」「北」等只是後人為了便於區分加上去的而已。關於五代十國時期的前三個朝代——「後梁」「後唐」「後晉」,之前我們曾有過簡單介紹,今天我們就來繼續了解一下五代十國時期的第四個朝代——「後漢」的歷史。
  • 後梁的歷史其實很簡單
    說起正統王朝,其實「後梁」最初是不被大家所承認的,一來朱溫雖然廢殺了唐朝皇帝建立「後梁」,但其他許多割據一方的唐朝節度使們並不買帳;二來李存勖攻滅「後梁」後,又將國號改為「唐(史稱後唐)」,認為自己是唐朝的延續,所以「後梁」夾在中間的地位非常尷尬。直到宋朝編纂前代史書時,把「後梁」的歷史正式編入《舊五代史·梁書》之中,「後梁」才成為被後世所承認的正統王朝。
  • 東漢歷史評價為什麼不如西漢?就因為西漢出了一個漢武帝麼?
    其實把東漢和西漢的時間加在一起,就是中國歷史上最長的一個朝代。但人們似乎對西漢的印象會比東漢更加深刻一些,而且評價也會更高。
  • 都知道西漢定都長安,其實西漢的第一個都城並不在陝西
    不久,劉邦到達南鄭。當時的漢國,地處偏遠。項羽如此分封,顯然是對劉邦的刻意排擠和打壓。對此,劉邦很不高興,手下將士也多有不滿。在蕭何的建議下,劉邦拜韓信為大將軍,楚漢戰爭爆發。此後,劉邦接連打了幾次勝仗,收降司馬欣等諸侯王,把都城向東北遷移,「都櫟陽」(《漢書·高帝紀》)。歷時四年的楚漢之爭,劉邦笑到了最後,成為天下之主。然而,手握重兵的齊王韓信成為劉邦新的隱患。
  • 西漢和東漢
    提起漢朝歷史,大部分人應該並不陌生。漢帝國是當時世界上和羅馬帝國並列的兩大帝國,也是亞歐大陸上東西兩端同時點亮的文明火把。漢朝有個非常特色的地方就是它的歷史被從中分成了大致相等的兩段:東漢和西漢。而東西漢兩個段落又像一幅對聯一樣,體現出許多的相似性和對應之處。今天我們就從東西兩漢的對比為大家聊聊漢代的基本樣貌。敬請收聽。
  • 後晉的歷史其實很簡單
    朱溫篡唐建立後梁時,李克用也割據一方建立晉國,歷史上稱之為「前晉」。李克用的兒子李存勖攻滅後梁後,將國號「晉」改為「唐」,歷史上稱之為「後唐」。後唐猛將石敬瑭因為受到皇帝的猜忌,不惜以割地稱臣為代價引入契丹(遼)兵攻滅後唐,然後改國號為「晉」,所以歷史上稱之為「後晉」。
  • 後唐的歷史其實很簡單
    梁晉爭霸初期,朱溫的實力要比李克用強得多。其實,彼時唐朝已經滅亡了十幾年,而且其父李克用(本姓「朱邪」,一說「朱耶」)是名副其實的沙陀外族,「李」姓也只不過是唐朝皇帝的賜姓罷了,所以歷史上稱這段時期為「後唐」,李存勖是為後唐莊宗。
  • 歷史小知識:東漢和西漢有什麼分別?
    宣帝劉洵在位時期,西漢國力達到極盛,進一步擊潰匈奴,並且在神爵2年設置西了域都護府(歷史教科書所選用的西漢最大版圖即是漢宣帝時期)。     西漢舀陵侯劉買的後裔,南陽人劉秀、劉演兄弟聚兵反抗王莽,逐漸形成氣候。     在新朝末年的亂局中,劉秀掃滅群雄,克定禍亂,復興了大漢王朝。歷史上將劉秀所建立的漢朝稱為「東漢」,他就是東漢光武帝。     光武帝劉秀雖然結束了國內的亂局,但是他無力對外用兵,只能維持百廢待興的現狀。
  • 歷史探秘:王莽為什麼要篡奪西漢的政權 他為什麼能成功呢?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歷史探秘:王莽為什麼要篡奪西漢的政權 他為什麼能成功呢? 秦始皇完成大一統,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中央集權王朝,然而秦朝三世而亡,其結局和命運可悲可嘆!   很多人知道漢朝分為西漢與東漢,西漢在前,東漢在後,而東漢的建立者正是劉邦的九世孫光武帝劉秀。   兩漢林林總總加在一起有400多年的時間,縱觀整個中國歷史,這都是一種並不常見的現象。實際上在中國古代封建王朝的歷史上,一直有一個300年的魔咒。說是一條魔咒,但其實是後人總結出的一條規律,就是中國歷史上沒有超過300年的封建王朝。
  • 歷史:劉秀的東漢和劉邦的西漢有什麼關係?
    漢朝這個首屈一指的大一統王朝,前後一共經歷了400多年的時間,而西漢和東漢都是中國歷史上十分輝煌的時期。劉邦和劉秀分別是西漢東漢的開國皇帝,而他們兩個分別有這不同的性格特點。 西漢建都長安,而東漢建都洛陽,西漢在前,東漢在後,而洛陽在長安的東邊,所以叫東漢。東漢的創建者是西漢皇族宗親劉秀,是一個跟其祖劉邦一樣胸懷天下,橫掃乾坤的帝王。
  • 【歷史解密】漢朝為什麼分西漢和東漢?揭秘西漢和東漢的關係
    那麼在漢朝的時候,為什麼會有東漢和西漢之分呢?請往下看。  東漢和西漢之間的關係是怎樣的?  汗青上的漢朝為什麼會有東漢和西漢的劃分?西漢與東漢的關係是?西漢,又稱前漢,是中國古代的一個朝代,與東漢合稱漢朝,是中國第一個強大穩固的朝代。前206年漢高祖劉邦自稱漢王,前202年稱天子,成立漢朝。
  • 東漢和西漢是一個王朝嗎?東漢是西漢的延續還是一個獨立的王朝?
    我們都知道漢朝的歷史長達四百年。漢朝分為東漢和西漢兩段。但是在它們的地位上,卻存在極大的爭議。看看現在的網絡自媒體,也包括正規的歷史學者,眾口一詞都是:不是一個朝代。因為中間讓王莽的新朝隔開了,而且劉秀和劉邦的關係差得太遠了,所以不能算是一個朝代。
  • 歷史揭秘:西漢歷史上,在位時間最短的皇帝,為何只做了28天?
    不僅是朝堂之上的各種勢力,還有很多我們想到的想不到的,比如歷史上曾經出現過的很多「傀儡皇帝」,他們就是皇帝被壓制最好的例子。很多人會通過操控皇帝,從而達到管理朝中大小事務的目的,更嚴重的,皇帝的人選都要由這些人來決定。由此可見,古代的皇帝表面看似風光,但其實背後的他們,也有很多無奈和心酸。
  • 西漢覆滅後,原西漢宗室遭遇如何?東漢朝廷又是如何對待他們的?
    在中國古代歷史上,西漢的滅亡和其他王朝的終結截然不同,這個截然不同,還導致了西漢滅亡後,宗室的遭遇和其他王朝也存在不同。那麼,西漢滅亡後,西漢宗室具體有哪些待遇?並且,劉秀建立東漢以後,又是如何對待這些宗室的?這一切可謂說來話長。
  • 西漢與東漢
    在我國歷史上,有些朝代被分為兩個部分,如晉朝分為西晉和東晉;北魏分為東魏和西魏;宋朝分為北宋和南宋;漢朝分為東漢和西漢。
  • 在歷史上的西漢,都出現過哪些有名的帝王,他們分別是誰
    很多人在提到封建王朝的時候,或多或少都會有些牴觸的心理,在歷史的長河中,西漢湧現出很多讓人稱讚的好皇帝,建立的上百年間共出現了十幾個君主,其中就包括開國皇帝劉邦,還有後來的幾個劉氏子孫,一個時代之所以能夠變得繁榮,和當時的統治者有著很大的關係。
  • 七幅地圖,看完西漢歷史
    西漢是中國歷史上一個強盛帝國,地圖帝帶各位帝君,用幾幅地圖,領略那個時代的輝煌。
  • 【歷史大爆炸】金子都去哪了——西漢黃金失蹤之謎
    但在中國歷史上卻有一個黃金數量驚人的朝代——西漢。 西漢的黃金,一方面繼承自前朝,秦滅六國,盡收六國財富於鹹陽。楚漢相爭,秦國國庫全部由漢繼承。 另一方面,西漢執行酌金律,就是皇帝以向宗廟祭獻的名義,強制各諸侯國按照封國人口數量向朝廷進獻黃金。
  • 西漢思想家董仲舒,提出「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歷史背景和意義
    大家好,這裡是小播讀書,在西漢時期,有一個著名的歷史事件:「罷黜百家,獨尊儒術」,而提出這一理念的正是今天我們要講的西漢著名思想家董仲舒。董仲舒為什麼要提出這樣的思想,它的背景和意義又是什麼,我們從儒家思想講起。儒家學派大思想家,孟子在《孟子·梁惠王》一書中曾經說,不喜歡殺人的人才能統一天下。
  • 西漢和東漢有區別嗎?東漢的宗廟會不會供奉西漢的皇帝?
    中華上下五千年,被稱為四大文明古國,有著悠久的歷史,在歷史中有很多朝代,而且有很多朝代是以方位命名的,像南朝和北朝,東漢和西漢,那麼為何這些朝代在前面要加上方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