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政君之侄王莽是如何篡漢立新的?

2020-12-14 古代皇帝八卦

新帝名叫王莽,是王曼之子,是漢元帝皇后王政君的侄子,新潮的唯一皇帝,他為人虛偽狡詐,陰險毒辣,但又很有謀略,他篡漢自立,建立新朝,託古改制,卻倒行逆施,禍國殃民,最後天下大亂,他也被起義軍殺死,連屍骨都不得存留,短命的新朝也只有他這一位皇帝,就滅亡了。

王莽生於漢元帝初元四年,其祖先乃是戰國時期齊國的貴族田氏,秦統一六國田氏逐漸衰弱,秦朝滅亡時,他的祖先田被項羽封為濟北王,由於齊國已滅,田安就將氏是改為王氏。到了漢朝,田氏日益衰弱,僅有一個叫王賀的人做過幾天繡衣御史。王鶴的兒子王禁妻妾眾多,生有八子四女,長女王正軍因貌美如花被送進皇宮,後來為漢元帝劉奭生下長子劉敖而被封為皇后,王嘉成為皇親國戚,命運就此改變,王家的八字中,除了次子王漫,其他兄弟都官至高位,而王莽正是早王的王曼次子。

新帝王莽

王莽天生醜陋,卻能從王家脫穎而出,靠的是他的行動,公元前33,漢元帝病逝,劉敖繼位為漢成帝,王政君被封為皇太后,王家的地位達到了巔峰,儘管如此,王莽一家因父親與哥哥都早死,備受家族冷落,年僅13歲的王莽與寡母相依為命,生活清貧,根本無法與那些飛黃騰達的兄弟們相比,但他並沒有因此而沮喪,而是精心照顧寡居的母親和兄長的遺孀,細心教導年幼的侄子,他自己也努力結交閒事拜當時著名的學者陳參為師,努力學習,當他的那些堂兄弟表兄弟們聲色犬馬度日時,王莽已經成為一個潔身自好,待人謙恭的文雅儒士,他對家族中那些掌權的伯叔們也十分恭敬孝順,他的這些行動贏得了人們的廣泛讚譽,這些都為他日後的政治生涯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漢成帝陽朔三年,王莽的大保護獨掌朝政大權的王鳳臥床不起,王莽這個侄子在王鳳的床前侍奉端湯遞藥,殷勤照顧,王鳳病了好幾個月,他從未離開過衣不解帶地照料著,比他的兒子們還要孝順,王鳳對此十分感動,他臨終前囑託,王政君和外甥漢成帝關照王莽,二人都答應了,這樣24歲的王莽走上了仕途之|路。王莽的第一個職務是黃門郎,他待在皇帝身邊,為人謙虛謹慎,廉潔樸素,很快就站穩了腳跟,後來王莽成為朝中大臣,他並沒有因此而得意忘形,仍然禮賢下士,謙恭自律,獲得了更高的人氣,贏得了更多的機會,38歲順利登上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大司馬的位置。

後來,有一次王莽的夫人接待公卿貴族的眷屬時,穿著普通的布衣,被人誤認為婢女,這次王莽的苦心還沒有見成效,就被趕下了臺,公元前七年縱慾過度的漢成帝暴斃,

漢成帝,網資原

沒有留下指子嗣,就由定陶王劉欣繼位,後來漢哀帝的外戚祖母傅家和母親丁家王氏爭權,漢哀帝也痛恨王氏專權,就對他們進行打壓,這樣王莽就不得不辭職隱退,太皇太后王政君也只能隱退後宮,暫不理事。

王莽並沒有灰心,而是繼續結交閒事,勤儉自律,博取聲望,伺機再起,尋找機會回到京城,公元前1年,漢哀帝病逝。大家都知道斷袖之癖的漢哀帝吧,他的後宮就一男寵,董賢,臨終前,他將玉璽交給了自己的男寵董賢,但董賢無能,什麼也不會做,結果71歲的太皇太后王政君再次揚威,奪回玉璽,逼迫董賢自殺然後又將王朝的軍政大權交給王莽,自己退居幕後攝政,45歲的王莽走上了專政道路。

王政君劇照

上了大司馬,扶持了一位傀儡皇帝———八歲的漢平帝。公元五年,王猛堵死了,年僅14歲的小皇帝,本打算篡漢自立,但又覺得時機不成熟,就決定再立一個傀儡皇帝,於是他擁立了兩歲的孺子嬰為太子自稱攝皇帝,公元八年,王蒙覺得改朝換代時機已經成熟,就決定篡漢自立。54歲的,王莽終於登上了皇帝的寶座,改國號為新,尊年邁的漢室太皇太后王政君為新室文母太皇太后,還改長安為常安。

相關焦點

  • 王莽篡漢
    今天我給小朋友講的,是《王莽篡漢》的故事。西漢末年,在經歷漢武帝盛世之後,元、成、哀、平幾個皇帝一代不如一代;不但治國能力極差,而且短命。倒是漢元帝不經意選中的皇后王政君,身體健康壽命長;這四個皇帝在位期間,王皇后一直盡心盡力地輔佐他們治理天下。據記載,王皇后讓自己的兄弟、侄子擔任官員,曾經創下一天之內任命五個王姓侯爵的記錄。
  • 王莽篡漢,人心向漢,為何曹丕篡漢時,人心不再向漢了呢?
    王莽的結局很不好,他的新朝是在一片恢復漢室的反對聲中被推翻的,他自己的結局也很不好,最後落得個傳首街巷的結局。相比之下,曹丕篡漢則順利許多,也並未遇到什麼阻力,兩人是一個不錯的比較對象,所以這裡存在一個問題:為何王莽篡漢,人們要反對他,而曹丕篡漢以後不見得有人出來反對呢?
  • 中國歷史上的成功洗腦範例:王莽代漢是如何變成王莽篡漢的
    他下令將天下的土地全部收歸公有,定名為「王田」。王田制度的要點如下:一、土地國有,私人不得買賣,實行耕者有其田的政策。二、男丁在八口以下的家庭有田不得超過九百畝,超過的田地要分給他人。三、無田地的人,每人由政府分田一百畝。四、現有奴婢不得再行買賣,用凍結奴婢的數目使奴婢買賣終止。
  • 王莽篡漢或許是個偽命題,因為這次的性質可謂空前絕後
    王莽篡漢,指的是西漢末年,西漢權臣王莽脅迫西漢末代太子劉嬰將皇位禪讓給自己,隨後建立新莽王朝。對於王莽的口碑,歷來都以負面評價為主,不過,從某個角度來說,王莽篡漢其實是一個偽命題,那麼,這個命題失誤在哪裡?
  • 中國歷史故事-王莽篡漢
    王莽(公元前45年12月12日—公元23年10月6日),字巨君,政治家,改革家,魏郡元城人(今河北邯鄲大名縣), 新顯王王曼長子、西漢孝元皇后王政君侄
  • 一生真偽復誰知——封建社會的復古主義者,如何評價篡漢的王莽?
    新朝(9年1月15日—23年10月6日),是繼西漢之後由西漢外戚王莽建立的朝代。初始元年十二月癸酉朔(9年1月15日),王莽廢漢孺子(劉嬰)為安定公,改漢歷寅正為醜正,改元始建國,改國號為新,建都常安(今西安漢長安城遺址),史稱新莽。
  • 王莽篡漢前後,劉氏皇族子孫還有多少,他們都幹啥去了?
    但令人奇怪的是,王莽篡漢前後,劉姓皇族的子孫竟鮮有人提出異議,更少有人能夠如漢高祖劉邦建立西漢之初的設想那樣,起兵反抗王莽,拱衛漢室江山。一、王莽篡漢前後,漢室到底還有多少劉姓皇族子孫?為了回答這個問題,至簡查閱了相關歷史記載,發現在王莽篡漢前後,漢室劉姓皇族子孫人數其實還有不少。
  • 王莽篡漢稱帝的完整始末
    意思就是,一千個人裡,就有一千個對哈姆雷特的看法,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特有的理解,那麼今天我們要聊的這個具有爭議性的男人就是--王莽。王莽,是新王朝的建立者,新王朝怎麼來的呢?兩個字回答:「篡漢」。先簡單介紹一下原委,漢元帝是漢宣帝與嫡妻許平君所生之子,西漢第十一位皇帝,劉奭。
  • 王莽為何會篡了漢朝?
    造就了漢朝的斷層,便是王莽。西漢末年,王莽篡位是否如史料中所記載一般,是社會動蕩所趨呢?又或是因為漢高祖劉邦的那句戲言呢?一、或因劉邦一句戲言?眾所周知,漢高祖劉邦與霸王項羽伐秦後各自為王,經過數年的徵戰,最終劉邦建立其了大漢江山,即是西漢。而王莽則是西漢末年的政治人物,本為臣子,最終卻奪位而立新朝。此二人都對西漢的歷史具有重要的影響作用,不過一人是立,一人是破罷了。
  • 歷史上的今天:9年1月10日王莽正式篡漢稱帝,改國號為「新」
    而西漢在東漢之前,因此歷史上又稱前者為「前漢」。諸葛亮在《出師表》中亦將西漢稱呼為「先漢」。  西漢建立後,劉邦廢秦苛法,實施道家的無為而治,休養生息。減輕賦稅和徭役,釋放部分奴婢,抑制富商,限制土地兼併,並且獎勵開荒,使漢初經濟得到恢復。文帝、景帝時繼續重視農業,鹽鐵等手工業及商業也有發展,故稱為文景之治。
  • 視頻(秦漢篇)四十四、王莽是如何篡漢的?
    王政君不但長壽、在後位時間長,而且接下來漢朝的所有政治活動,國家的走向,包括西漢的滅亡,也就是王莽篡漢,幾乎都和她息息相關。因為王政君長時間居於後位,因而她的娘家人都沾她的光,發達起來。西元前33年, 42歲的漢元帝病死。王政君給漢元帝生的兒子劉驁即位,是為漢成帝。王政君順理成章的成了皇太后。
  • 漢哀帝-王莽(上篇):王莽到底是如何篡漢的
    這可能反映了哀帝與祖母之間的隔閡,漢哀帝像叛逆的孫子,與控制自己的祖母之間的對抗。傅太后和哀帝根本政治利益是相同的,就是打壓另一派外戚王氏,扶持傅氏、丁氏外戚。但傅太后過於強勢,很多具體的事情,祖孫二人還是有較強烈的矛盾衝突。
  • 王莽篡漢有人說他是個穿越者
    漢宣帝之後,劉氏家族如黃鼠狼生耗子,一窩不如一窩,導致西漢最終落入王莽之手,今天來看王莽如何改朝換代。西漢的歷史就是外戚輔政的歷史,先有呂后臨朝稱制,再有霍光專權,又有漢元帝皇后王政君六十年輔佐四個帝王。王政君有個侄子叫王莽,當時西漢的外戚王氏大多生活侈靡,唯獨王莽為人謙恭好學,生活簡樸,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評。
  • 歷史小知識:中國歷史上一位年僅十五歲的皇太后,王莽篡漢稱帝
    歷史小知識:中國歷史上一位年僅十五歲的皇太后,王莽篡漢稱帝文/向兒聊歷史傅皇后(前15?—前1),西漢末河內溫縣人,孔鄉侯傅宴之女,傅太后侄女,漢哀帝劉欣堂姑,後為劉欣皇后。劉欣在十五、六歲為定陶王時,由祖母傅太后作主,娶堂姑傅氏為妃。
  • 每天一個歷史故事——王莽篡漢
    傅太后多以珍寶賄賂趙昭儀及漢成帝的舅舅驃騎將軍王根,私下請求立劉欣為太子。趙昭儀與王根見漢成帝無太子,都想事先結好於劉欣,為今後的富貴做長久打算,就在漢成帝面前互相稱讚劉欣。漢成帝也很器重劉欣。綏和元年(前8年),漢成帝立劉欣為太子。綏和二年(前7年)三月十八日,漢成帝病故。
  • 王莽篡漢,反對者都到哪去了?班固:全國人民都想讓王莽當皇帝
    "周公恐懼流言後,王莽謙恭未篡時;向使當年身便死,一生真偽復誰知。" 這是白居易《放言》五首詩之一的最後兩句,我們都知道其中之意,這是對王莽否定在前,肯定在後。儘管王莽的新王朝與秦王朝統治的時間一樣長——都是十五年,但班固寫的《漢書》只是將《王莽傳》附在其末。
  • 西漢末年,王莽篡位,為什麼王政君難辭其咎?
    王政君,西漢元帝劉奭的皇后,成帝劉驁的生母,新朝皇帝王莽的姑姑。是中國歷史上壽命最長的皇后之一,享84歲高齡。身居後位,包括皇后,皇太后,太皇太后,長達61年。漢宣帝劉洵去世後,太子劉奭繼位,是為漢元帝。
  • 王莽54歲稱帝67歲去世,篡漢前他在幹啥,難怪被懷疑是「穿越者」
    王莽這一個角色,熱議話題性一直很高。一提到他,許多 人們都明白,不就是那個「穿越者」皇帝嘛!之所以會說他是「穿越者」皇帝,是由於王莽篡漢以後,諸多改革創新舉措太過「超前 」,好像有當下社會發展的跡象。他好像突然出現在歷史長河當中,一手創建「新朝」,瞎折騰了十五年以後,在五千年歷史裡翻了個小浪花就消失了,給人一種當代人穿越過「皇帝癮」的感覺。
  • 【讀歷史】王莽女兒嫁漢平帝兩年後守寡 被父親安排相親大怒
    這一切還得從王莽的畸形父愛說起。  王氏,王莽之長女,八歲時,由父親包辦,嫁漢平帝為後。有人可能要質疑了,皇帝娶妻,大臣包辦,騙誰呢?確實,一般情況下這事兒不會發生。然則漢平帝很不一般,從遙遠的中山國來到長安即皇帝位時,他才九歲,母親、舅舅一概不準隨行,估計奶媽也沒讓帶,幾乎孑然一身。在長安,內有王政君垂簾稱制,外有王莽秉政弄權,他一小娃兒焉能婚姻自主?
  • 如何辯證地看待「周公恐懼流言日,王莽恭謙未篡時」
    馬克思主義哲學教會我們如何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評價人物和事跡。 否則就會輕易把周公當成篡權者,把王莽當成謙恭的君子了。下面,再說一下「王莽恭謙未篡時」的典故。「周公恐懼流言日,王莽謙恭未篡時。」如果不用馬克思主義哲學去識別事物,就往往不能做出準確的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