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塘發粿 | 找尋家鄉的味道

2021-02-22 海兮陸兮

發粿(閩南話)是一種廣東、福建的傳統特色糕點。發粿諧音發財、高升,也因此深受群眾喜歡,家家戶戶過年過節都會準備發粿以求好兆頭,這一習俗仿佛從古流傳至今。

2019年7月19日,趁著隊員奕衝家人為過節拜神製作發粿之際,東莞理工學院汕尾「豐之驕」立項分隊(下文簡稱「豐之驕」)來到南塘鎮奕衝家參觀發粿的製作。

我們驅車從陸豐碣石鎮來到南塘鎮,到達的時候正趕上奕衝家人準備做發粿。家人招呼我們放下行李,坐下喝杯茶。

我們來到院子,此時奕衝的二姑已經準備好製作發粿的材料和器具了。和面的時候,奕衝的二姑為我們介紹製作發粿的流程。

1、將麵粉、發酵粉和糯米粉混合在一起,用手攪拌均勻;倒入調製好的黑糖水,與麵粉充分混合,和面;

2、麵團和好後,取少部分搓成小麵團狀,放在準備好的小紙上;

3、掃淨土灶的灰燼,加材,生火,煮水;

4、待鍋中的水燒開,將裝有小發粿麵團的蒸籠放置在鍋中,蓋上鍋蓋;

5、等待約25分鐘後,開蓋起鍋,將蒸好的發粿放於涼爽處,降溫;

6、於碗中加入猩紅粉加水調和至稀稠狀,用筷尖輕沾猩紅水點於發粿頂部,一個帶著紅點的發粿便製作完成了。

隊員們蠢蠢欲動,都想上前陪奕衝的二姑製作發粿。

一直在拍攝視頻的隊員鄧伊敏想體驗一番。旁邊的隊員接過攝像機後,伊敏樂呵地洗手準備搓小麵團。

看似簡單的搓麵團實際操作起來並沒有想像中那麼容易。麵團黏黏的,要一直沾紅盆裡面的白麵粉才可以讓麵團不那麼黏手。

搓麵團時,麵團也很容易出現裂痕,做出來的效果沒有伊敏自己想像中那麼完美。

伊敏製作的速度很慢,但掌握技巧後做得越來越順手。到後來伊敏被我們調侃為「發粿傳承人」。

奕衝媽媽在生火,但火久久生不起來,隊員範劍操湊過去幫忙查看。土灶裡面都是溼了的灰燼,像溼水泥一般厚重。

奕衝媽媽說,這個灶只有過年過節做發粿的時候才用,裡面積了很多燒完的灰。雨天雨水從煙囪流下來,把裡面的灰都弄溼了。

劍操幫忙把裡面的溼灰燼清出來。土灶通風了,但還是很溼,用柴火將裡面的水烘乾後,火終於生起來了。

奕衝媽媽架大起鍋,往裡面倒水、煮水。鍋裡的水煮開後,放上裝著發粿的蒸籠,蓋上鍋蓋,密閉蒸煮。

蒸發粿需要大火,劍操在一旁看守,不停地添加助燃的塑料條和小柴。

等著發粿炊熟的時候,奕衝帶著我們三個隊員在村裡逛逛,感受村子裡的民風民情。

村子不大,村子空地上曬著穀子,遠遠就能聞到穀物散發出來的天然香味。

夕陽西下,落日餘暉與人伴,我們的影子映在牆上。對著牆上的影子,三位隊員玩心大發,對著牆擺出各種的姿勢。

逛完一圈回到家裡,發粿已經炊熟了,被擺在地上放涼。點紅點既讓發粿更好看,也增添吉利、喜慶之意。樸素的發粿有了紅點變得可愛多了。

新鮮出爐的發粿帶著香甜軟糯的口感,鬆軟香甜。發粿湊近鼻子,能聞到散發熱氣的紅糖香味,一口下去,發粿的綿軟令人感動。

久久沒回家,才漸漸發覺,家鄉的味道,似煙火縈繞,遲遲不散。

我們終將漸漸走遠,自此,家變成家鄉,家鄉假以時日變成故鄉,而故鄉只有春夏,再無春秋。

然而路仍漫長,在外漂泊的每個遊子,在找到一方土地紮根前,終究要忍受漫長的洗禮。

一個人無論走過多少地方,吃到過多少美味,心裡最懷念,還是從小最熟悉的那個味道。


無論時代如何變遷,發粿在人們心目中的地位和寓意,總是無法被輕易取代的。

至少在我心中

還有個尚未崩塌的地方

SHANWEI

……

相關焦點

  • 發粿或發糕
    甜粿是年糕,發粿是發糕,包仔是菜包粿,菜頭粿是蘿蔔糕。沒有這些糕粿,過年就不像過年了,尤其是年糕和代表發財的發糕,即使是現代小家庭,自己不會做,也要買些來應景。過年除了年糕、鹹年糕、蘿蔔糕外, 象徵發財、高升的「發糕」(發粿) 絕對是不可少的應景傳統祭品。
  • 汕尾的年味兒--發粿、甜粿
    就放到蒸籃上炊,炊二十多分鐘,發粿就炊好了。後來有了小麥粉,人們就不用粘米粉來做發粿了,然後又把酵母替代成蘇打。阿媽說粘米粉的發粿口感沒小麥粉的好,也沒小麥粉的香。再到後來,有人把炊發粿的杯換成了鐵做的,又換成了紙質的。
  • 汕尾人的年味:發粿
    汕尾人的年,少不了發粿,這種外形如花的粿裡散發著濃濃的紅糖香味,是我們這代人小時候最愛的點心。這種粿無需發酵,超簡單,大家一起學起來吧!一直以來在汕尾地區即流傳過年吃發粿以求好兆頭。發粿諧音發財、高升,因為發粿寓意著發財、發家等意義,深受群眾喜歡。
  • 糖火燒、艾葉餈、發粿...記憶中的古早味甜蜜
    青團談起甜點這件事。茶果而同為綠色甜點的灰水板又是另一種「暗黑料理」的甜食了,加入槐花,大米拌入新鮮韭菜,鹼水的味道讓食物煥發出「高級灰」的奇妙口感。發粿另一種更加常見的尋常味道,則是發粿,潮汕人讀作「花粿」(h和f不分的方言?)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它發酵之後裂成三瓣,猶如花朵?有些地區又叫發糕。
  • 木魚塢(第86期)光哥搜街—府埕古早味,阿國面發粿.
    製作面發粿的原料很簡單,居然只需要麵粉、酵母和水。但是,製作的功夫就很複雜了。阿國,漳州著名的小吃文化傳承人,與妻子小宋一起在菜市路裡開起了阿國面煎粿的小店。圖二:菜市路裡,阿國面煎粿、面發粿香飄四溢、聲名遐邇。
  • 【原創】家鄉的味道
    家鄉的味道,還有幹松毛燒豬毛的味道、在火炭上燒豬肉的味道。家鄉的香味,是哥哥娶媳婦八大碗散發出來的香味;家鄉的香味,是過年煮年貨瀰漫的香味。家鄉的香味,是孩子們過年炸鞭炮的響聲和著火藥味兒,是石磨磨出的玉米面的香味,是農家豆腐的香甜,是過年炸酥的味道,是母親看著我們兄妹嘴饞,割小麥燒熟給我們做麥蟲兒的味道!
  • 家鄉的味道
    曾無數次閒暇時想動筆寫寫生我養我的家鄉,卻因無從下筆而耽擱,近日來疫情又變得嚴峻起來,回到家中憋的實在苦悶,就思索著靜下心來寫一寫家鄉的味道
  • 【探店】南塘畔 | 魔都這家人氣爆棚網紅店的黑糖奶茶又要火了!
    反正小編過的很饞……  上周 九月份最後一次餐廳試吃  我們九月的最後一次  「魔都Live 大型網友面基現場」  在「南塘畔」舉行  遇見 · 南塘畔  南塘畔的門面相當好辨認  水墨色的配搭  堪稱是永不過時又不重樣的經典  裡面的裝修延續了這個風格
  • 深夜放毒,這是家鄉的味道
    今年國慶檔電影《我和我的家鄉》收穫了網友的熱議與好評電影通過以「家鄉」為主題的五個單元故事,在歡樂的氣氛中喚醒大家對自己家鄉的情懷與記憶也讓人們不禁回想起家鄉的味道那家鄉的味道到底是什麼味道有人說是火鍋的味道有人說是熱乾麵的的味道有人說是腸粉的味道不同的地域人有不同的感受那......屬於你的家鄉的味道是什麼味道
  • 在南開食堂,尋找家鄉味道
    民以食為天我們最熟悉的,就是家鄉的味道父母做的美食飄香而南開,是你第二個家
  • 遵義豆花面,家鄉的味道
    說了很多家鄉味,大都是說家裡媽媽的味道,但生活在一個城市裡,城市的味道記憶也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個重要組成部分。最想念的家鄉味,在每個人心中都會有個屬於自己的答案。對於身在異鄉的遵義人來說,我最想念的家鄉味,一定是脫口而出的羊肉粉,然後就是豆花面了吧。
  • 薦讀| 李瀟瀟:南塘生死場——趙蘭振《夜長夢多》簡讀
    那個呼蘭河上的文學氣味,像是悠然來到了腹地:南塘。上世紀80年代,馬爾克斯的火種崩裂於華夏,一群野心勃勃的作家承接雨露,野蠻生長。他們舉起旗幟,響落玉盤,魔幻的寄生蔓幾乎要絞死宿主,卻不得不蔚為壯觀。而那時,有一粒頑劣不遜的火種,帶著巨大的傲慢閉上眼睛,悄然鑽進中國的土地,開始甜蜜地沉睡。當它遵從風雨四季,完成孕育周期,健碩地探出腦袋,它發現這安身立命的土地叫作南塘。
  • 【美食提前知】酒麴發粿 傳統味道
    在這個生活節奏緊張的時代,「做幼粿」的人確實是越來越少了,不過,最近我們聽說有一家粿品店,他們不僅擅長「做幼粿」,而且還使用非常傳統、耗時耗力的方法來做粿,目的就是要做出人們記憶裡那種熟悉的味道。在潮汕,用米粉、麵粉等加工製成的食品都被統稱為粿,潮汕人把粿品與時年八節聯繫在一起,不同時節做不同的粿,所以就有「時節做時粿」的說法。
  • 義大利風味:勿忘家鄉的味道
    義大利風味:勿忘家鄉的味道明亮的水彩,生動的線條,打開瓦萊麗·洛薩創作的《義大利風味》,撲面而來的義大利風味,一次普通的家庭聚會,一幅幅溫暖的畫面,還有各種不同的食物從畫中飄了出來這讓我想起家鄉的周日時光……即使在這裡,在瑞士,我和我的先生,還有孩子們也還保留著在家吃晚餐的傳統習慣。不論過去還是現在,我都是自己動手做美食,和全家人一起享用。
  • 【感悟】家鄉的味道
    我是一個生長在北京的80後,北京的味道我如數家珍。老北京偏好的吃食豆汁、焦圈、豌豆黃、驢打滾、艾窩窩、炒肝、滷煮火燒、炸醬麵、涮羊肉.還有高大尚的北京烤鴨。雖然這些我也去吃,但十天半個月不吃,我也不會想這口兒,可臊子麵、油潑麵、肉夾饃……要是十天半個月沒吃到,我還真饞,不吃渾身不大得勁兒。
  • 南塘北湖村酬神大熱鬧,香港明星「聾五」來到現場.....
    祈求天地公保佑,家庭幸福美滿,家鄉康泰亨通,萬事順心順意,鵬程萬裡合心合意,事業有成好運來!到了第二天九月十五那天才是最熱鬧的一天,白天有舞龍舞獅,英歌,戲曲等表演,晚上有歌舞團,潮汕明星搞笑小品,相聲等演出,更有請了比較有名的劇團前來唱戲,比如「黃梅戲」之類的!各式人物,各式表演,多樣化的展現,人來人往,無比熱鬧,歡迎異鄉的朋友們前來觀賞! 地址:廣東省陸豐市南塘鎮北湖村(北湖山)!
  • 萊陽聚焦:家鄉鹹菜味道香
    萊陽聚焦:家鄉鹹菜味道香
  • —鄭東新區南塘初級中學舉行賽艇項目開營儀式
    南塘中學賽艇培訓開營啦(記者 張偉)「雲天收夏色,木葉動秋聲。」伴隨著秋天的腳步,鄭東新區南塘初級中學也迎來了新的夥伴——賽艇。2020年8月7日上午,鄭州市政府督學、鄭州市鄭東新區賽艇協會會長、鄭州市水上運動協會主席師保林,鄭州豐合體育文化有限公司總經理、豐合賽艇俱樂部程遠林,賽艇訓練主教練嶽勇攀和助理教練,鄭州市第九十四中學校長常傑,鄭東新區南塘初級中學校長王翠平、教學副校長朱登豪和部分老師、家長、參訓隊員齊聚於微波粼粼的龍子湖畔,共同見證南塘中學賽艇項目的啟動儀式。
  • 東京巨蛋 「日本祭典·家鄉的味道」
    東京巨蛋 「日本祭典·家鄉的味道
  • 雷昕辰:桃子的味道
    一向把我身體素質當成大事的媽媽帶我去樓下水果店挑了幾個又大又紅的桃子,我用水洗過之後,吃了幾口,卻抱怨著不是這個味道,百般挑剔。一向好脾氣的媽媽受不了這樣的挑剔,火冒三丈的對我說:「不是這個味道你就不要吃,桃子都是一個味道,誰知道你想要吃哪個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