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海豚灣修養頻道 排版 | 宇宙之眼
原創文章,禁止搬運,違者必究
現代生活節奏很快,各種忙碌,所以把一些人生本性的問題勿略了,沒有對根本的問題進行認真的思考。在兒時,我們會考慮長大了要做什麼工作,人生要實現什麼樣的夢想,等等。這都是我們還沒有成為社會人的時候,經常思考的問題。但隨著對社會的接觸,對生命的意義、存在的意義的思考,逐漸就被淡忘,甚至會覺得活著就行,失去了對世界的好奇。但是存在的意義是生命的原動力,對這個問題的淡忘或者不假思索,其實是讓生命失去能量。所以,存在的意義是我們不可以去忘記的、淡忘的,而且要貫穿人生的始終。對人生存在的意義思考得越深刻,才會越感受到生命的溫暖,以及發現生命的多姿多彩。這樣,對生命才能保持足夠的好奇心,會有足夠的動力去成長。
存在的本質是什麼?
第一,「存」,就是通過積累成長。
對生命能量及經驗存儲和積蓄,通過積蓄來提升、完善自己。
第二,「在」就是完成自己的平衡的使命。
把自己的使命作為中心,以此來影響、協調、幫助接觸到的世界達到平衡。因為有「在」的地方,就會涉及到跟周邊環境、世界的互動。無論在哪,都要抱著一個積極主動的心態,幫助世界平衡,幫助自我平衡。
第三,存在要具有感知力。
當我們說一個人「行屍走肉」的時候,實際上就是說他已經對生活的變化麻木了,失去了感知力。要存在就要對生活的變化,要有足夠的感知力:知道世界如何去變化,知道自己是如何去變化的。
第四,存在以生存、發展、進化為核心的成長路徑。
雖然你也感覺到世界的變化,但是不知道為什麼而活,不知道感知那麼多信息的意義是什麼。其實,這種存在也等同於盲目。要通過感知去學習,不斷的完善自我,不斷的提升自我,才是存在的成長方向。
第五,存在就是要尋找到自我的自由。
自由並不是沒有約束,自由是要找到自己能夠立足之處、自己獨特的人生軌跡:人生發展的路徑具有不可被替代性,同時,與周圍環境是一種共贏的關係。
當我們生存越久,越覺得生活的競爭越激烈,或者沒有找到屬於自己的一片天地,那麼還需要去奔著獨立自主的,不可被替代的方向發展,從而去達成自由。
第六,存在就是要活得舒服,要懂得融入環境。
可以仔細思考一下,當你感覺到不舒服的時候,是否因為跟周圍的環境格格不入。為什麼格格不入呢?因為環境沒有帶給你內心的寧靜能量,又或許你跟環境的整個頻率是不匹配的。很多時候,雖然獲得的物質越來越多,精神反而會越來越累。這就是我們沒有意識到,存在是要跟環境同頻、共融:同頻、共融帶來的就是舒服的感覺。所以,存在就是要找到符合自己頻率的人、事、物、相、境,讓自己越活越舒服。
第七,存在就是學習平衡的過程。
世界無時無刻都在變化,包括自身也在變化,在這種動態的世界中,就要不斷的去調整自己與世界的關係。這種關係,是共贏的關係。只有這樣,存在的自由、存在的舒服以及存在的意義才有可能性。所以,存在就是要不斷地學習平衡的手段和規律。
那麼,我們如何加強自我的存在感呢?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第一,通過不斷的學習、訓練、認知,來找到自己成長的方向。
每個人天生都會有自己的天賦,同樣也會伴隨著一些不足的地方。但這些不足是要自己去體驗的,沒有任何人可以替代你發現自我不足的過程。這個過程需要你去經歷,需要你去學習,需要你去觀察以及思考。當你找到自身不足的地方,才能發現你成長的方向。所以,當你還沒有意識到自身有不足的時候,就要靜下心來,去體驗,來感受一下有哪些地方自己可以做得更好。
做得更好不意味著每件事情都有滿分。生命不存在滿分,滿分只存在試卷上的。做得更好意味著今天比昨天更進步,意味著離自身的平衡越來越靠近,意味著不斷地在平衡中發現進步,發現生命的樂趣。
同時,不足不代表是缺點。不足代表是有可以提升的空間。往往這些不足,意味著更先進的思想方法以及還沒接觸到的體驗。所以,不要簡單的把不足等同於缺點,不足其實是我們生命中看不見的機會。
第二,存在就是要追尋真相,遵循事物的本性,而不是幻覺。
目前世界充滿了謠言,還有虛假的信息,往往謠言和虛假的信息可能會帶給你短期刺激的快感。但是虛幻終究是虛幻,總有一天會被破滅。
存在就是要尋找永恆的真理、事物的本性,而不是一些海市盛樓的幻覺:幻覺對生命的傷害還是巨大的。因為基於幻覺的認知會導致各種決策的錯誤,更談不上去平衡人生了。所以,存在就是要不斷地去挖掘、發現事物的真相。
第三,存在就是在不斷地發現矛盾,解決矛盾;存在就是不斷的發現規律,運用規律。
當我們發現自身不足或者機遇的時候,我們需要運用規律去解決這個不足(問題,關鍵矛盾)。所以,存在並不只是觀察,而且涉及到對規律發現、思考、運用的過程。當生活沒有運用規律去解決問題,這種存在就會大打折扣。
第四,存在意味著要學會積累、總結、分享經驗。
當我們解決問題以後,我們生命質量得到了提升,而這種提升的經驗可以很好的被使用:
(1)融合到其他的規律,加強自身的認知系統。
(2)分享帶來共贏與快樂。
把更多的真相、更多的規律進行分享,可以帶來快樂。有更多身邊的小夥伴或團隊能夠掌握到規律、真理,那麼環境才會變得更加的輕鬆舒服。
(3)不斷地去教授智慧、傳承經驗,社會才能得到更快的發展。
(4)舍與得是一體的。當你往環境輸出有價值的信息、經驗,環境也會回饋給你需要的智慧與經驗。
所以存在就意味著我們要學會積累、總結、以及分享經驗。
第五,存在要時刻地審視生活是否處在一種平衡的狀態。
平衡的狀態一定是自身能夠感覺到自由,感覺到舒服。當你感覺到被束縛或者是感覺到充滿焦慮的時,就要審視一下自己的生活是否平衡,把它要調整到符平衡、共贏的狀態。
如何去調整?那就是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問題是不可以被逃避的,只有直面問題,才能最終讓生活回歸到平衡。
哪怕現在感覺生活已經是平衡了,但是基於世界的無常,這種平衡的調節,是要無時無刻都要留意的。寧願把思考放在如何去進步,也不要把思考放在怎麼停下來。其實,相信你也會發現,停頓下來不代表舒服,只有不斷的進步才能夠帶來更加自由,更加舒服的狀態。
讓我們為生命的存在喝彩,不要因為工作上的忙碌而忘記了存在的價值、存在的意義。
【關注】海豚灣修養頻道,你生命中的陽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