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惑健身老手的減脂方法!90%忽視的增肌問題!健身答疑「2」

2020-11-02 FitEmpire健身領域

本文是系列答疑文章,上一篇

索隊會選擇有代表性的問題進行答疑。

髒增肌的危害

索隊已經無數次否決髒增肌的問題。

這是屬於20年前傳統健美愛好者留下的最大禍根!

典型的理論:「增肌就是吃」、「吃漢堡披薩高熱量垃圾食品增肌」、「高體脂才能增肌」等等。

誠然,部分健美運動員在非賽季,會不控制飲食進行增肌,這是他們的習慣。

但除了藥物等手段外,這些運動員的訓練、肌肉量、乃至天賦都無法讓普通人模仿。

而大部分健身愛好者,僅能維持每周4-5天的基礎訓練量,也沒有常年累月的積累,更不會使用藥物,這種情況下髒增肌的危害顯而易見:

1、飆升脂肪,且大幅度增加減脂難度;

2、過度的游離脂肪酸,對心血管等健康不利;

3、體重的過快增加,讓關節的壓力增大;

4、並不會提高增肌的速度,僅增加了體重。

何況,現在大部分職業運動員,也早就摒棄了這樣的方法。

索隊帶過的韓國運動員,沒有一個不重視自己的體脂,也不允許他們使用髒增肌。

對於增肌知識依然一知半解的可以看這個文章:從青銅到王者:健身增肌者最全手冊

分開力量訓練和有氧的話,怎麼安排?

我們在以前的文章中曾經講過幾種運動安排的優劣勢,這裡再復盤一下。

1、力量訓練後做有氧(也即馬上做)

這種模式節省時間,而且理論上因為預先消耗了糖原,會更快消耗脂肪。

a、理論上訓練後有氧會更多消耗脂肪,但放長期來看,對於減脂周期沒有幫助;

b、會造成肌肉更多損失,也會影響力量訓練對增肌的有效增益;

c、會造成皮質醇的居高不下。

2、分開做有氧(錯開幾小時)

分開做有氧會強化單一的運動效果,但是時間耗費更多。

a、分開進行會讓力量訓練更充分,並且能及時補充訓練後的營養,保證肌肉合成,從而遏制減脂期的肌肉分解;

b、分開進行也可以讓有氧運動保持更好的體力,如果進行HIIT的話,也可以更徹底。並將抑制皮質醇的長時間升高;

c、但是更耗費時間,並且也很難處於糖原虧空下進行有氧;

d、最好是錯開6小時。

綜上所述:

有氧和力量訓練,最好是分開進行。

實在沒有充足時間的話,可以在力量訓練後適當補充胺基酸。

並在全部運動結束後馬上補充全譜胺基酸+快糖。

變相節食的危害

90%的健身人群,非常看不起「節食減肥」。

他們以為自己不節食,其實自己減脂時的做法,和節食減肥異曲同工,不過套上了「健身」的外殼罷了。

以圖示的為例:

78KG的體重,按照《運動營養學》推薦攝入,需要達到每天120-150克蛋白質攝入,碳水也需要達到200-300克,脂肪100克左右。

(按照不同體質、目的需有調整,此處不討論吃多少)

而開始減脂後,直接斷崖式的降低了一半多。

這會讓體重在短期內不合理的降低5-10kg,不少人暗自竊喜「我真JB牛逼」。

但很可惜的是:

嚴重控碳後,糖原會大幅度減少,因為每1克糖原會伴隨3克水分。

所以這樣的減脂,你減少的50%是水分,剩下肌肉、脂肪各佔一半。

一旦達到瓶頸後,無法再突破當前的減脂狀態,並且肌肉損失的比例不比脂肪少。

這就是典型的「變相節食」,也就是「健身老鐵的節食減肥法」。

索隊在此給各位縷縷減脂的流程:

1、在減脂期初期,因為身體不適應,我們只需要進行適當調整即可。

例如加入部分誘導乳酸訓練、1-2次單獨的有氧、飲食上也僅需降低10%-15%熱量缺口。

2、降低的部分,前期主要以碳水調節,並且把減少的部分分攤到每一周。

例如我們要降低10%熱量,大約合300千卡,那換算成碳水大約是80克左右。

那麼第一周減少40克碳水,大約每頓飯少吃10%主食,維持兩周;

第三周繼續減少40克碳水,維持兩周。

3、當我們卡瓶頸(不要以體重作為單一指標),則繼續減少10%-15%的熱量缺口。

中期則以脂肪作為調節手段。

例如我們要減少10%熱量,大約220千卡(中期),合脂肪約30克。

於是可以通過減少食用油、減少高脂肉類等手段。

4、中期開始,力量訓練必須放棄肌群分化訓練,使用誘導乳酸訓練+大重量訓練,突破減脂瓶頸期的同時,避免肌肉損失。

例如周一上肢大重量;

周二下肢大重量;

周三休息;

周四周五周六誘導乳酸訓練。

5、蛋白質的增加呢?

減脂期的蛋白質需求確實超過增肌期,但不代表蛋白質=不掉肌肉,也不能盲目增加蛋白質,這會帶來尿酸等問題的風險。

篇幅有限,細節就不展開說了,但整體大家應該明白了:動腦子、循序漸進、不要盲目突進、不要斷崖式增減

相關焦點

  • 健身沒成效?其實是吃發生了問題!簡易「減脂增肌菜單」
    有些健身新手在練了一年都還沒有看到身體的變化,很有可能就是因為「增肌減脂」的飲食觀念不正確!因此在「正確的時機」吃「正確比例」的「正確的食物」是練出好身材的關鍵。 「增肌」就是一般人認為的「健身」,主要以猛力重訓為主,目的是打造肌肉線條以及完美的曲線。「減脂」則不是練肌肉,而是降低身體上的體脂肪。因此體脂肪率較高的人,就應該先「減脂」。這個時期的健身要注重體脂降了多少,而非運動表現或肌力。成功減脂了以後,才注重「增肌」,此時才是重訓的重頭戲。不必在意體脂肪率上升,而是注意肌肉量的變化。
  • 健身減脂增肌方法有哪些?
    對於女性朋友來說擁有身材的美感只要纖細苗條有質感就可以了,但是對於男性朋友來說好身材可不僅僅是瘦就可以的,需要有一定的肌肉,這樣才能給異性以安全感,身材看起來也更具有美感,有些年輕的男性朋友想知道有沒有什麼好的健身減脂和增肌的方法,那麼今天就來帶大家了解健身減脂增肌方法有哪些?
  • 健身,要先增肌還是先減脂?
    很多人都不明白自己在某個階段應該朝著什麼樣的目標進行健身。也有很多人不知道是該先增肌還是先減脂。一般搞不清楚自己健身目標的人分為兩種。第一種健身小白、初學者。第二種「瘦胖子」,這種人體重不是很大,但肌肉含量低,脂肪含量大。體型看起來也並不胖。
  • 健身,要先增肌還是先減脂?
    現在很多人健身都比較盲目,一邊想要自己的肌肉變得強壯,一邊又想讓體脂率下降。現在網際網路上的健身教學又特別多,今天收藏了一個減脂操跳一下,明天卻又跟著去練手臂了。很多人都不明白自己在某個階段應該朝著什麼樣的目標進行健身。也有很多人不知道是該先增肌還是先減脂。
  • 「健身乾貨」小白健身,先增肌還是先減脂
    然而大多數小白搞不清楚,自己現階段真正需要的到底是先減脂,還是先增肌。下面我來說一下我的看法。增肌和減脂的區別減脂與增肌對熱量的要求截然相反,本質區別在於飲食,減脂的同時往往是會附帶著減少你的肌肉。先減脂,效果明顯,更易于堅持。減脂是相對於增肌對體型效果上更為明顯,一般科學的健身一個月減重5-20斤是可以實現的,不過建議最好一月不要超過10斤,會造成肌肉過快流失,皮膚鬆弛,不易修復。每個月看到明顯變化的自己,自然就增加了堅持下來的動力。反之如果你先增肌,你的體重會更大,我想這不是一個胖子能夠接受的。新手期的小白減脂期同樣會獲得增肌效果。
  • 努力健身一年,你能長多少肌肉?增肌新老手都看過來
    很多人都想在計劃之前先了解結果,因此很多人問小編,你努力健身一年能長多少肌肉?小編對於這個問題,並不能一棍式回答,得分情況討論,因為大家的身體狀況,運動狀態都不一樣,大家對號入座吧。1.對於新手對於從前不愛運動的人來說,第一年的健身是一個改變自我的最佳時期,這一年如果能夠按照健身相應的方式和規則去訓練,那麼至少可以增加5kg-10kg對肌肉量。記得是肌肉量,這能夠給你相當大的變化。所以,千萬不要在這第一年浪費時間,找個搭檔一同學習一同訓練是最佳的尋找。2.
  • 健身老手分享:這些增肌乾貨,讓你增最多肌肉,漲最少脂肪!
    健身鍛鍊的是身體,強化的是體能跟體格,合理的健身鍛鍊,可以讓你抵抗衰老,保持年輕的狀態,旺盛的體能精力。而錯誤的鍛鍊方式,傷害的也是你的身體。健身訓練的時候,我們需要善於總結跟優化健身方法,才能用最短時間,練出最好的身材。
  • 先增肌還是先減脂?男女健身都得懂
    很多人都不明白自己在某個階段應該朝著什麼樣的目標進行健身。也有很多人不知道是該先增肌還是先減脂。一般搞不清楚自己健身目標的人分為兩種。第一種健身小白、初學者。第二種「瘦胖子」,這種人體重不是很大,但肌肉含量低,脂肪含量大。體型看起來也並不胖。
  • 健身女生必要知的「碳水循環飲食」!教你4個增肌減脂要點
    最近又有一套「碳水循環飲食」,讓健身女生能夠保持充足運動量又不用又能增肌減脂的飲食,這個減肥餐單更有說比生酮、減糖飲食更強!在健身界特別受歡迎,只要配合長期運動,不用戒掉澱粉質也不用戒掉高脂肪食物,現在教你如何開始碳循環飲食,開始這個成功增肌減脂的碳水循環飲食菜單 !
  • 別學那些健身老手!小循環增肌,才能只要肌肉不長脂肪
    熟悉了健身之後,你會知道形體訓練分成兩個階段,就是增肌期和減脂期。增肌期我們會大量合成肌肉,但同時脂肪也會不可避免的囤積。而減脂期,我們的目的就是殺掉那些增肌期囤積起來的脂肪。(1)首先你守不住那麼長時間第一個方面來說,對於老手來說,健身已經成了一個習慣,甚至有些老手以健身為生,被健身綁架了。所以對於他來說,增肌一年,或者兩年時間,其實無所謂的事情,反正他一直都在訓練。
  • 「Superman」增肌和減脂是怎麼進行的?
    先增肌還是先減脂這個問題有時會困擾我們健身愛好者,吃的過多訓練不到位會長脂肪比較多,兩者非黑即白。槓啞鈴舉鐵長肌肉、跑步機奔跑瘦脂肪。兩種生理變化,在健身房內互為異類。詳細來說,「甩掉拜拜肉」之所以難成立,是因為燃燒脂肪的分解代謝,往往建立在生物能量的負平衡狀態。比如為了抵消一餐炸雞,而進行30-90分鐘、60%-70%最大心率的低強度耐力訓練,是為了達成脂肪、糖原被「持續消耗」的氧化供能反應。
  • 先減脂再增肌,還是先增肌再減脂?兩者之間有什麼區別?
    剛開始接觸健身鍛鍊,很多人都會遇到一些健身上的問題,比如器械不懂如何使用,動作不懂是否規範之類的,這些在我們訓練的時候,往往能通過經驗逐漸熟悉,但是,有一個問題,往往被大家忽略,甚至都沒有一個具體的規劃,那就是:到底是先增肌再減脂,還是先減脂再增肌?兩者都有什麼區別?我又該如何選擇呢?
  • 該先減重還是減脂?「健身新手」瘦身的10個答案!
    只要一提到「女生」和「健身」這兩個單字,最常被提出的問題就是:女生健身會不會變成金剛芭比?不小心練太壯怎麼辦?首先,女生天生的基因和男生本來就不同,促進肌肉生長的內分泌之一「雄性激素(睪固酮)」,女性少於男性數十倍,所以女生在肌肉生長的條件無法和男生相比。
  • 健身的最理想狀態:增肌不增重 減脂不掉肌肉
    健身最理想的狀態無非是:增肌不增重,減脂不掉肌肉 運動多少會造成蛋白質的分解,意味著肌肉的流失,這是健身運動者不願意看到的。那麼如何在健身的時候最大限度的降低蛋白質的分解,成為健身者關注的問題。
  • 增肌比減脂重要?專家破解「增肌減脂飲食」最正確4吃法
    減肥過程中,知道健康,持久的保持健康的體態體重,不管男女,我一直建議「增肌減脂」。那麼,到底什麼是增肌減脂,不是說增肌的時候一定增加體脂,減體脂的時候一定會掉肌肉嗎?「增加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質」來幫助肌肉合成,在這樣的情況下,一天的總熱量需求會增加,有盈餘;但是減脂期間需要的是「控制總熱量」,消耗要大於攝入總熱量,減脂期間也沒有要求增加碳水化合物。
  • 增肌減脂健身餐
    「一碗料理(Mayfitbowl)」的奇蹟功效——‧健身者→告別水煮餐苦海,烤、煎、炒餐餐變化蛋白質,有效增肌!‧減肥者→不必斷食、節食,控制卡路裡攝取就能成功減脂!打造好吃又能提升運動效能的「增肌減脂健身餐」針對健身者需要的營養素設計菜單,依照增肌或減脂的目標調整蛋白質、卡路裡攝取量,May以「不改變食物原形」為烹調前提,自製豐盛又飽足的「一碗料理(Mayfitbowl)」,從美味丼飯、脆雞到澎湃早午餐通通可以吃!帶你徹底翻轉健身餐「無味水煮」的印象,享受美食同時緊實體態!
  • 健身先減脂還是增肌?增肌跟減脂是兩回事,別混為一談
    健身期間,你應該選擇先減脂,還是先增肌?健身之前,你一定要確定好自己的目標,有了目標才能針對性鍛鍊,訓練效果才會更好。如果你盲目鍛鍊,沒有明確的目標,健身計劃就會比較亂,容易心浮氣躁,更容易中途放棄。健身訓練的時候,你需要知道自己應該是增肌為主,還是減脂為主,增肌跟減脂是兩回事,不能混為一談
  • 健身先減脂還是增肌?增肌跟減脂是兩回事,別混為一談!
    健身期間,你應該選擇先減脂,還是先增肌?健身之前,你一定要確定好自己的目標,有了目標才能針對性鍛鍊,訓練效果才會更好。如果你盲目鍛鍊,沒有明確的目標,健身計劃就會比較亂,容易心浮氣躁,更容易中途放棄。健身訓練的時候,你需要知道自己應該是增肌為主,還是減脂為主,增肌跟減脂是兩回事,不能混為一談。增肌是做加法,熱量營養攝入需要提高,主要以抗阻力訓練為主提高自身肌肉維度,增肌的同時不可避免會伴隨著脂肪的生長。
  • 減脂增肌,一周健身訓練幾次最好?
    一周訓練幾次最好,涉及「運動頻率」的問題。我們往往比較注意每次健身的運動強度和運動時長,卻對運動頻率無感。不少人還會持有「只要動了總有點效果」、「動總比不動好」的觀念,事實卻並非如此。實際上,包括運動減脂、力量增肌在內的健身活動,都對「運動頻率」有一定的要求。至於一周訓練到底幾次最好?
  • 健身的痛,不是越痛越好
    痛帶給健身者「爽感」,但不是越痛越好。 相較過去以酸疼感作為增肌減脂的衡量標準,如今的運動科學領域給出不同觀點。 比如有生理學雜誌通過對照實驗發現,高頻酸痛訓練與低頻力量訓練的增肌效益所差無幾。同樣,一場單車、HIIT、拳擊團課後,延遲肌肉酸痛DOMS帶來的「灼燒感」,也並不意味著身體在持續燃燒卡路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