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王母,又稱王母娘娘,九靈太妙龜山金母、太靈九光龜臺金母、瑤池金母、金母、王母等。在道教中全稱「上聖白玉龜臺九靈太真無極聖母瑤池大聖西王金母無上清靈元君統御群仙大天尊」。相傳王母住在崑崙仙島,王母的瑤池蟠桃園,園裡種有蟠桃,食之可長生不老。
在道教信仰體系中,有很多女性神仙,這也是道教區別於其他宗教的特點之一。西王母被尊為掌管天下女仙及天地間一切陰氣的首領,是護佑婚姻和生兒育女之事的女神,三界內外十方女子登仙得道者,都是西王母的屬下。
在正統道教神系中,玉皇大帝與西王母並非夫妻關係,西王母是先天陰氣凝聚而成,是所有女仙之首、掌管崑崙仙島。而所有男仙之首為先天陽氣凝聚而成的東王公,其掌管蓬萊仙島。而玉皇為群仙之首,眾神之主。西王母的出現比玉皇要早,所以他們不是夫妻。只有中國民間的故事和小說,才認為玉皇大帝和王母娘娘是夫妻。
據「列仙全傳」所載:「西王母即龜臺金母也,系西華至妙洞陰之極尊,育化誕生於神州伊川,俗姓侯或楊,諱回,字婉,一字太虛。」西王母是西華至妙之氣化生而成,與東王公分掌天下三界十方之男女仙籍,配位西方,其神格僅次於三清,十分崇高。西王母是匯集西華奇妙真氣,降誕於神州伊川的道教崇高女神,先居西方,德配坤元,主掌陰靈真氣,是洞陰至尊。瑤池金母仙居住於中國西方的巖山峻岭之中,其第一座主奉廟宇於現今甘肅省川縣境內的回山。王母有件寶物,是吃了能長生不老的仙桃(又稱蟠桃),此桃三千年開一次花,三千年結一次果,吃了可以增長壽命。王母娘娘每逢蟠桃成熟時,就會召集群仙,大開壽筵,稱為「瑤池集慶」。
因此,民間遂以王母娘娘為長生不老的象徵,她掌握有不死之藥,能使人長生不老,嫦娥就因吃了后羿從王母那裡求來的仙藥而飛到廣寒宮的。民間不僅認為王母娘娘握有長生之藥,而且還賜福、賜子、化險、消災。奉祀西王母的道教宮觀相對較多。
我們早晚課上《清靜經》中有:此經是天人所習,不傳下士。吾昔受之於東華帝君,東華帝君受之於金闕帝君,金闕帝君受之於西王母。西王母皆口口相傳,不記文字。吾今於世,書而錄之。上士悟之,升為天官;中士修之,南宮列仙;下士得之,在世長年。遊行三界,升入金門。因此可見,西王母為《清靜經》的說經者,而《靈寶三十六部尊經》也是西王母奉元始之命,說《靈寶三十六部尊經》成世書。太上黃籙齋儀記載,西王母授漢武帝上清經四十六卷。
在中國道書古籍中,多次記載西王母顯聖遺使下凡,曾經派她的徒弟九天玄女,幫助黃帝打敗蚩尤、授天下地圖予舜帝整治國家、遺二十三女雲華夫人下凡助大禹治水,而幸睹聖顏者,則有以孝聞名鄉裡的舜帝、遊瑤池拜金母的周穆王以及好神仙之術的漢武帝等人。
道教戊日不可動土的禁忌,也是西王母傳下。漢武帝時信奉神明,經常設案禮拜,但卻沒有得到神靈的感應,反而有很多疾病、水旱、蟲蝗等災難發生。元豐元年七月十五這天,西王母因受漢武帝虔誠朝拜,感應降臨皇宮。漢武帝問西王母:「我經常修齋設醮,禮敬神明,為什麼我的國家還會有蟲蝗、水旱等災難呢?」西王母說:「這是因為人間百姓不知道四季之內,六戊之日,犁耕田地,會冒犯陰陽的禁忌,致使雨水不下,百穀不收,民遭饑荒。」漢武帝又問:「既然犯戊日禁忌後果這麼嚴重,怎麼做才可以消除罪過呢?」西王母說:「戊日禁忌最嚴重,是沒有辦法消除罪過的。世人如果能敬畏天地神明,不犯六戊禁忌,就自然可以風調雨順,國泰民安,衣食無憂了。」說完,西王母駕青鳥升天而去。漢武帝大悟,立即頒布法令,謹遵西王母告誡。就這樣災難逐漸減少,人民安居樂業,國家繁榮富強。
農曆七月十八為王母娘娘聖誕,而農曆三月三為王母娘娘出道日。
常持誦王母寶誥,必可獲福無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