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英雄:東陽 紫陽山八壯士

2021-02-07 梅林傳媒

傳遞正能量,分享精彩人生,購房網超級QQ群:125515490

建議網友在WIFI打開視頻,土豪請隨意!


《紫陽山八壯士》 在線視頻

紫陽山抗日英雄紀念碑

為紀念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31日上午,東陽江鎮紫陽山管委會為73年前英勇抗擊日本侵略者壯烈犧牲的抗日英雄設立紀念碑,以此紀念他們的英勇事跡,表達對抗日英雄的崇高敬意。設立紀念碑,希望該村這段抗戰英雄事跡能永遠流傳下去,警示後人勿忘國恥,奮發圖強。



血染紫陽山,千載留英名!


一九四二年五月中旬,日軍為摧毀中國在浙江前進機場,打擊國軍第三戰區主力而發動浙贛會戰。參加浙贛戰役的抗日部隊國民革命軍新編第九軍暫編第三十五師第一團,奉命在東陽南鄉甲後、橋頭寺阻擊日軍。

戰鬥在5月20日清晨打響,日軍從東面和南面向中國軍隊的陣地發起進攻。中國軍隊奮起抵抗,戰鬥異常激烈!日軍在陣地前留下了許多屍體。但是在日軍飛機大炮猛烈打擊下,抗日部隊損失慘重!在打退了敵人多次衝鋒後,部隊於上午8點半左右開始向紫陽山撤退。戰鬥進行到上午11時左右,中國軍隊幾乎全部撤退上紫陽山。日軍多路向山上進攻,日本空軍從南往北每組三架低空向山上陣地進行狂轟爛炸!山上的中國軍隊依靠山上制高點據高臨下阻擊敵人。日本空軍向田雞巖南北畚鬥塢和牛矮壠這個區域扔下了大量的炸彈,許多中國軍人在這裡被日本鬼子的炸彈轟炸下壯烈殉國!

田雞巖崖頂


戰鬥到最後有8名中國軍人被日本鬼子圍在了田雞巖崖頂,子彈打完後,他們寧死不屈全部跳下懸崖壯烈殞國!


站在紫陽山頂,俯視山下。這裡已經樹大林密,鬱鬱蔥蔥,景色迷人。幾百名中國抗戰軍人的忠骨埋在這美麗的山麓。真是青山處處埋忠骨,何須馬革裹屍還。



紀念抗戰勝利70周年,牢記歷史,不忘過去,珍愛和平,開創未來!

《狼牙山五壯士》無人不知,但紫陽山八壯士跳崖殉國連我們東陽都很少人知道的~。東陽人必須轉起來,讓全國人民都知道~~!

用了 · 秒,轉發只需1秒呦



傳播正能量,拒絕冷漠!




猛戳閱讀原文,你會爽呆的!


相關焦點

  • 永遠的豐碑:抗日英雄 狼牙山五壯士
    永遠的豐碑:抗日英雄 狼牙山五壯士 2020-09-25 16:1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讀書| 「八百壯士」 謝晉元
    1937年10月27日清晨,日軍發現四行倉庫內仍有中國守軍,立刻發動進攻,受到「八百壯士」的猛烈阻擊。其實堅守四行倉庫的只有一個營的兵力410人左右,為了迷惑敵人,在記者採訪時,謝晉元假告八百人,這才有了「八百壯士」之說。
  • 謝晉元:「八百壯士守四行」之抗日英雄
    「八一三」淞滬抗戰是中國發動的一場舉國一致抗日救國的戰役。此役中方投入了經過德式訓練裝備的國民黨中央軍主力部隊和大批地方部隊,總計70餘萬人的兵力,在水網密布的長江三角洲地區,奮勇與日軍作戰。「八一三」淞滬抗戰給來犯之日軍以迎頭痛擊,在戰略上使日本陷入持久作戰,粉碎了日本「速戰速決」的美夢;亦為我國沿海工業內遷及政府轉移贏得了寶貴的時間,並極大地鼓舞了全國人民的抗戰熱情。
  • 電影《八佰》裡不能忘卻的記憶 「八百壯士」,湖北勇士是主力
    一曲《八百壯士歌》,傳唱八十餘載,唱出了中華兒女的英雄氣概,也留下了「八百壯士死守四行倉庫」的英雄傳說。昨晚,電影《八佰》在漢進行點映,將觀眾帶回到1937年的淞滬會戰現場,見證著名的「四行倉庫保衛戰」的激昂壯烈。而很多觀眾都發現了:電影裡的這些壯士,怎麼大多說著湖北方言?
  • 西充800壯士出川抗日,只剩下1人
    位於四川盆地北部,屬南充市下轄的西充縣,一個八百壯士出川抗日的故事,至今仍婦孺皆知。2005年,西充八百抗日壯士惟一生還者李宏毅老人病逝。臨終前,他將一本親筆所寫的《徵途札記》留給了兒子李汝江。在書中,老人字字血淚地講述了自己親歷的那段歷史。
  • 電影《八佰》既是八佰壯士的統稱,也是寧做百夫長血濺國破處的誓言
    電影《八佰》——「八佰壯士」,集中了打散的正規軍、逃兵、流民,在88師所屬524團謝團長(杜淳飾演)的組織和感召下,他們自覺自愿的保衛上海,保衛毗鄰上海最近的南京——當時的國民黨政府所在地。姜武、歐豪等幾位飾演的原本是幾個逃兵,張譯飾演的更是一個貪生怕死的小會計,他們卻被一路裹挾,被迫加入了這支號稱「八佰壯士」,其實只有420多人的隊伍。其實當時的正規軍大部隊早就放棄抵抗了,但八佰壯士的英勇抵抗,被隔岸觀火的租界外國人看到了,他們的犧牲引起了國際社會的同情。
  • 總書記提到的這些抗日英雄,你都認識嗎?
    2015年9月2日,在頒發「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紀念章儀式上,習近平總書記說:「一個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沒有英雄,一個有前途的國家不能沒有先鋒」。英雄,是民族的脊梁,是家國的精魂。發揚光榮傳統、傳承紅色基因,不忘初心、繼續前進,是我們對英雄的最好紀念。
  • 八百壯士真正結局 謝晉元堅貞不屈被叛徒刺殺 四行孤軍僅存百餘人
    隨著電影《八佰》的熱播,那一段經歷了漫長歲月滄桑的歷史又展現在億萬國人的面前,在四行倉庫保衛戰熱血激揚的背後,透漏出了八年抗戰的艱辛與不易,而和日軍連番血戰的八百壯士們在撤出戰場之後,又要經歷怎樣的遭遇和命運?
  • 梅州蕉嶺:陳偉明率隊深切緬懷「八百壯士」先烈,探望謝晉元烈士之子
    近日,蕉嶺縣委書記、廣東梅州蕉華工業園區黨委書記陳偉明率隊到上海四行倉庫抗戰紀念館參觀,深切緬懷以謝晉元為代表的「八百壯士」英雄先烈。通過現場參觀,進一步感受到謝晉元將軍生前事跡和視死如歸、以身殉國的悲壯歷史。
  • 101歲抗戰老兵去世,堅稱「八百壯士跳黃河」系謊言並起訴影片方
    自稱一輩子沒跟人結過怨的王蒙芳,到了晚年,因起訴抗日電影《咆哮無聲》而聞名全國。王蒙芳生前曾對上遊新聞(報料微信號:shangyounews)記者說,抗戰時期,沒有發生「八百壯士跳黃河」的事情,即使出發點是好的,歷史也不該被後人杜撰、歪曲。1919年出生的王蒙芳,是陝西西安人。
  • 抗戰·民族記憶|「八百壯士」:孤軍血戰守四行
    據當時華東社記者報導:「民眾仰首視之,亦顯興奮,對八百壯士忠勇奮發之精神,毅然起敬。」眾多外國記者也隔岸目睹了中國將士的壯舉,連續發出戰地報導:「八百壯士死守四行倉庫,中國軍隊正在堅決抵抗侵略。」《泰晤士報》刊文稱:「八百壯士是為人道而戰,為文明而戰,為和平而戰。」
  • 八百壯士的結局:曾有揭不開鍋的日子,去世,靈堂播放大刀進行曲
    參與者有30多人,勝利出逃者29人,要求歸隊,繼續抗日,但遭拒絕,之後大多數人返回家鄉。日本戰敗後,八百壯士獲得自由,其後,他們返回上海,來到了謝晉元的墓前。只是此時他們只剩下100餘人了。這中間還包括36名赴巴布亞紐幾內亞的壯士,他們在經歷了三年多的海外苦役後,於1946年3月回到上海。
  • 從電影《八佰》看抗日影片
    近期影片《八佰》在國內熱映。該片是華誼兄弟的7億投資大作,由著名導演管虎指導,演員杜淳、張譯、歐豪加盟,號稱國內第一部用IMAX攝影機拍攝的影片。為了真實再現歷史場景,製片方重新建造蘇州河等場景,並讓演員進行數月軍事訓練。影片戰爭場景真實感極強,有軍事版《南京,南京》之稱。
  • 《壯士出川》超好看的一部還原歷史的川軍抗日劇
    這幾天追了一部好看的以川軍為題材的抗日劇,《壯士出川》雖然這部劇2014年熱播,但是今天重溫,感動依舊,震撼心靈。真實是這部劇的力量,一開播獲得滿滿好評。
  • 八百壯士在重圍中執戈為國
    著名的民族英雄謝晉元將軍哲嗣謝繼民(上海黃埔軍校同學會親聯中心副會長)所著《我的父親謝晉元將軍——八百壯士浴血奮戰記》一書,近日由團結出版社出版。該書的出版引起國內外有關人士的廣泛關注,該書讓後人藉此洞曉日本帝國主義侵略中國的滔天罪行和中華兒女浴血抗戰的光輝業績,深受海峽兩岸同胞們的歡迎。
  • 「八百壯士」的戰後餘生……
    、英雄群體185名位於巴布亞紐幾內亞的中國抗戰將士和遇難同胞陵園此次也被列入名錄而那裡,安葬著36名守衛上海「四行倉庫」的「八百壯士」1941年4月24日,在孤軍營官兵日常出早操時,4名被收買的孤軍叛徒,手持利刃圍攻謝晉元,一代抗日英雄就這樣亡於漢奸和叛徒之手。
  • 從《八百》到《八百壯士》,強烈推薦「臺灣四大抗戰經典」
    文 | 李嘯天《八佰》終於上映了。作為救市之作,大家對《八佰》的期望值甚高。據電影場的反映來看,至今表現都還不錯。不過,迅速就有資深影迷來與1975年上映的臺灣版《八百壯士》進行比較,作為林青霞的成名作,兩部《八佰》自然有得一比。
  • 推薦一部抗日戰爭劇《壯士出川》
    《壯士出川》講述的就是抗戰時期川軍出川的抗戰事跡。抗戰時期川軍出川350萬人,相當於當時整個抗戰人數的五分之一,劉湘一句話:「抗戰到底,始終不渝,即敵軍一日不退出國境,川軍則一日誓不還鄉」整個川軍就離開了家鄉,為了和平為了保護兄弟姐妹參加抗戰。
  • 河北歷史上有名的七位抗日英雄,其中有三個軍長以及兩個旅長
    千百年來燕趙大地上湧現出了很多英雄人物,今天小編在此向大家介紹河北歷史上有名的七位抗日英雄,其中有三個軍長以及兩個旅長。1.郝夢齡 (河北藁城)在抗日戰爭中他是陸軍第九軍軍長,1937年10月11日爆發了忻口會戰,日軍指揮官是第五師團的板垣徵四郎,他集中優勢兵力和精良武器對陣地發起猛攻,交戰的主陣地在一天的時間裡就連續易手13次,可見戰爭的是如此的膠著。
  • 四行倉庫「八百壯士」中的通城兵:沒經嚴格訓練但相當英勇
    第一篇 《八百壯士與通城》開車從武漢出發,走高速不要兩小時,就可以到達鄂東南的一個小縣,通城。「水道通,地勢順,直注武昌城」,解放前因為這兒的水路發達,因而得名通城。△從通城出發的「八百壯士」出徵前,武漢各界市民在漢口中山公園召開壯行大會,在雄壯的軍樂聲中,官兵們登上火車駛往前線上海。此時的上海烽火連天,幾近失守,國民黨決定撤退重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