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晨:科學配速最後一公裡 跑贏脫貧攻堅馬拉松

2020-12-22 選調生

近期,隨著貴州省9個貧困縣退出全國貧困縣序列,從此,全國832個貧困縣全部完成脫貧摘帽。這是我國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的重大戰略成果,也是取得脫貧攻堅完全勝利的動人預演。這一偉大成就的背後是25.5萬個駐村工作隊牢牢紮根鄉村,也是290多萬名駐村幹部默默燃燒生命,更是廣大幹群勠力同心、接續奮鬥的結果。如今,越到決戰的最後時刻,幹部就越是重要的決定性因素,也就越考驗幹部的意志,越需要幹部的堅持。廣大幹部只有不驕不躁,既不能胡亂衝刺、直喘粗氣,也不能總是停下、彎腰喘氣,要科學合理配速,才能安全又穩健地跑贏脫貧攻堅馬拉松的「最後一公裡」。

保持向前不退的姿態,才能到達脫貧終點。脫貧攻堅如同跑馬拉松,沒有退路可言,不進就是退,慢進也是退。從2012年到2020年,8年多時間,我國脫貧攻堅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每年脫貧人數超過1000萬,貧困發生率由10.2%降至0.6%。然而,目前剩餘的數百萬貧困人口是貧上加貧、難上加難,加上已脫貧人口中有近200萬人存在返貧風險,邊緣人口中還有近300萬人存在致貧風險,因此貧困存在反彈的可能,脫貧還有後退的風險。廣大幹部必須錘鍊過硬作風,保持頑強鬥志,不能跑跑停停,不能有停下來喘口氣的想法,只有時刻保持向前的姿態,才能在最後時刻頂得住,最終到達脫貧終點。

保持不驕不躁的心態,才能實現脫貧衝線。行百裡者半九十。跑馬拉松,最重要的配速合理,最忌諱的是變速衝刺。因為把體力合理分配至馬拉松全程的性價比最高,變速衝刺容易受傷,對於成績提升的作用也不大。我國的脫貧攻堅並非加速跑,而是每年減貧1000多萬的勻速跑。儘管我國脫貧成就顯著,儘管區域性貧困已經解決,儘管832個貧困縣已經摘帽,但是貧困村、貧困戶還有不少,幹部肩上的擔子還是很重。越到最後越要緊繃思想之弦,不能驕傲自滿、不能放鬆警惕,否則很容易在最後一公裡被絆倒。每位幹部都應當時刻保持戒驕戒躁、謙虛謹慎,紮實做好每一件事、安全跑完每一步路,最終成功解決千百年以來的貧困問題。

保持風雨兼程的狀態,才能贏得脫貧勝利。為者常成,行者常至。扶貧的主要政策措施不能急剎車,駐村工作隊不能撤,「四個不摘」必須繼續實行下去。近些年來,百萬名黨員幹部前赴後繼,很多人因公致傷致殘,甚至犧牲在工作崗位、扶貧路上。只因為有一份使命、一腔熱血,扶貧幹部們興產業、建園區,拉投資、推項目,只有前進、沒有退縮。在扶貧的最後階段,廣大黨員幹部應當再接再厲、善始善終,將脫貧攻堅進行到底。同時,組織部門也必須進一步關心關愛幫扶幹部,確保他們能夠享受原單位同級人員同等待遇,同時注重在脫貧攻堅一線考察識別幹部,對表現優秀、實績突出、符合條件的選派幫扶幹部,優先提拔使用、評聘職稱、晉升職級。

#選調生# 內容如有不妥,請點擊頭像-私信聯繫小編修改或刪除

相關焦點

  • 以過硬作風跑好脫貧攻堅「最後一公裡」
    文/景禹城到2020年現行標準下的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是我們黨向全國人民作出的鄭重承諾,也是當前最緊迫、難度最大的硬任務。當前,距離脫貧攻堅收官僅剩4個月時間,如何確保在剩餘時間裡跑好「最後一公裡」?關鍵還在於幹部隊伍作風「硬不硬」。
  • 馬拉松比賽配速的計算
    2019年10月13日在芝加哥馬拉松比賽,以2小時14分04秒封后,打破英國跑者Paula Radcliffe維持16年 (2003年創立) 的女子馬拉松世界紀錄。比賽一起步,Brigid Kosgei就保持領先,至半馬分段時已領先約1.5分鐘,最後的破世界紀錄成績,比第二名選手快了超過6分鐘!
  • 馬拉松●半馬21公裡配速
    一場比賽的成績與天候、路況、身體等變因有關,而這些變因有的是我們完全無法控制的、有的則是我們無法完全控制的。認真地說,乳酸閥的高低、肌肉的強度、最大心肺功能等都必須透過平日練習來累積,因此路跑成績早在比賽前就可預見。整場比賽中,「能否舒適地完成比賽」才是少數能夠由跑者自己控制的項目。3年的路跑經驗讓我親證了配速的重要。
  • 馬拉松訓練~配速跑~如何提升馬拉松跑的速度和效率
    完成一次全程馬拉松賽事,通常採取勻速跑的策略,要想安全高效地完成一次全程馬拉松,就必須找到自己的最佳節奏和配速,穩定的配速是安全完賽的關鍵,馬拉松配速跑訓練可以幫助到你,一個優秀的馬拉松跑者通常具備很好的配速控制能力,保證他們按照自己設定的目標完賽。
  • 馬拉松成績對照配速表
    馬拉松跑是一項以有氧代謝為主的中等強度周期性運動。特點是運動時間長、能量消耗多。要調高馬拉松的成績,並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根據馬拉松比賽的特點,科學的進行訓練。一般在訓練的時候跑者都會進行配速,這個是馬拉松成績需要,也是跑者訓練的目的,跑者可以用各種跑步軟體詳細記錄。
  • 沒事就跑個5公裡,山東男籃2悍將酷愛跑步,這配速跑個馬拉松如何
    山東男籃儘管開始了集訓,但運動量可能不是太夠,這不,大周末的,山東男籃後衛張慶鵬都跑出去跑了個5公裡,而此前李敬宇也曬出過自己沒事就跑個5公裡的事情。山東男籃2大悍將都酷愛跑步,這配速去跑個馬拉松不知道結果如何呢?山東男籃在1月21日主場打完與青島男籃的齊魯德比大戰後,就開始了休假模式,原本計劃大年初四就集結的。
  • 馬拉松配速及補給策略&跑前一周飲食注意事項
    後天我就要參加越馬(紹興馬拉松),最後的一周,朋友們可以跑步減量了,在這一周,我只完成了一個8公裡配速跑和兩個10公裡輕鬆跑,明天領物後去休跑欣賞一下紹興美景和品嘗當地美食。同時這一周一定要注意休息和飲食,前三天可以多些蛋白質,後三天要多碳水以及易於消化的食物實際上營養對於運動很重要,跑馬也是這樣,後面的文章,我也會重點總結一下。最後講一下重點,就是跑馬當天賽前賽中賽後的飲食及補給策略,以及賽中配速策略。
  • 廣南不再「既廣又難」,高峰牛跑贏脫貧攻堅「最後一公裡」
    滬滇兩地攜手持續推進廣南高峰牛養殖產業扶貧項目,創建規模化、專業化、綠色化、組織化、市場化水平高的「一縣一業」牛肉示範產業基地。在國家扶持力度加大和牛肉市場價格逐年上漲的雙重作用下,曾經「既廣又難」的廣南逐漸變得「牛氣沖天」。
  • 馬拉松PB配速策略與防跑崩訣竅
    所謂的分段,就是把跑步距離等分為若干階段,以便考察每一階段所耗費的時間。馬拉松成績證書通常會列出你的每個5公裡分段、以及最後一個2.195公裡分段的用時。* 第3個5K,設樂的配速首次掉出15分。20公裡後的四個分段,他更是節節敗退,兵敗如山倒:15:29;16:10;16:54;第8個居然跑到18:37——徹底崩了。在他身後,追兵集團正在步步逼近,不斷縮小差距,最後在35公裡過一舉追上設樂。
  • 馬拉松如何訓練達到目標配速?
    ●    何時該進行馬拉松配速跑?●    哪些人應該進行馬拉松配速跑訓練?●    訓練時配速30公裡,比賽時能同樣速度跑完嗎?馬拉松配速是種「實際值」,而非「期望值」馬拉松配速跑,指的是可以完成42.2公裡距離的速度,也是全馬跑者才需進行的訓練,若是半馬或10km路跑賽,則意義不大。常聽到一些跑者決定「馬拉松配速」的方式,是先設定目標,再想以多少時間完成一場馬拉松,再倒推該用多少速度進行訓練,這就是所謂的「期望值」的概念。
  • 按照520的配速跑5.20公裡到底有多難?
    今天是5月20日,很多跑者都用跑5.2公裡來慶祝這一特殊日子,我也是一樣,本來打算早晨5點20分起跑,結果錯過了鬧鐘。 於是選擇以5分20的配速來跑5.2公裡,跑過才知道。這是相當大的挑戰。以我幾十年的跑步功力,按照520的配速跑5.20公裡,並且控制在每公裡都在5分20左右的配速,結果競也相當吃力的。
  • 按照520的配速跑5.20公裡到底有多難?
    今天是5月20日,很多跑者都用跑5.2公裡來慶祝這一特殊日子,我也是一樣,本來打算早晨5點20分起跑,結果錯過了鬧鐘。 於是選擇以5分20的配速來跑5.2公裡,跑過才知道。這是相當大的挑戰。以我幾十年的跑步功力,按照520的配速跑5.20公裡,並且控制在每公裡都在5分20左右的配速,結果競也相當吃力的。這其實是一種訓練,是對身體速度感最好的把握。
  • 馬拉松配速碰到瓶頸?嘗試用精英跑者的長距離訓練TLT來突破
    它最基本的訓練概念就是在熱身後,用乳酸閾值速度跑第一段,然後用輕鬆配速跑足夠長的距離來積累跑量,最後在雙腿疲勞的狀態下再次加速,用乳酸跑完成長距離的最後一段。,而且已經被很多跑者的實際成績證明,TLT對於馬拉松跑者和半程馬拉松跑者的配速突破起到了非常顯著的作用。
  • 馬拉松配速碰到瓶頸?嘗試用精英跑者的長距離訓練TLT來突破
    它最基本的訓練概念就是在熱身後,用乳酸閾值速度跑第一段,然後用輕鬆配速跑足夠長的距離來積累跑量,最後在雙腿疲勞的狀態下再次加速,用乳酸跑完成長距離的最後一段。從訓練配速構成的結構角度來說,它可以被稱為TLMLT(M表示馬拉松比賽配速),或者TILMLIT(I表示間歇跑訓練配速,M表示馬拉松比賽配速)。有的教練還會要求跑者延長熱身和放鬆的跑步距離,尤其是那些每周跑量超過100公裡以上的精英跑者,才能使TLT的訓練距離最終達到32公裡到35公裡左右,更符合傳統意義上的長距離跑訓練距離。
  • 某大神獨自完成168公裡,配速530,大量跑友都在堅持跑步!
    近日,煙臺大神跑友楊濤成功獨自完成168公裡路跑,用時15小時30分,平均配速達5分32秒,令不少正在恢復跑步的跑友感到驚嘆。 據悉楊濤是多個越野賽事的冠軍,全程馬拉松最快紀錄為2小時39分,屬於大神水平。
  • 試試馬拉松配速跑
    什麼叫做馬拉松配速跑?簡單來說,如果你不僅僅滿足於在關門時間完賽,那麼你根據自己能力大體估計自己的完賽時間,再倒推出馬拉松比賽時配速的跑步訓練。平時跑步需要補給能量膠嗎在進行馬拉松配速跑訓練時要進行補給訓練,讓身體適應跑步時進食與消化。
  • 6分鐘配速跑5公裡,10公裡,在全國處於什麼水平?
    在網上看到的到處都是跑神,你一定很自卑吧。按照2018年馬拉松賽事官方統計,中國去年跑完全馬的是37萬人次,跑完半馬的是76萬人次。注意,是人次,不是人數。有些大神,一年會跑好幾次。當然,也有一些江湖高手,沒有出山。
  • ...布楞溝「藜麥書記」楊成:用愛心耐心決心跑完脫貧攻堅最後一公裡
    我們這些扶貧一線上的戰士們在東鄉打贏了一場脫貧攻堅仗「今年11月21日,甘肅宣布最後8個貧困縣如期脫貧摘帽,東鄉也在其中。這意味著我們這些扶貧一線上的『戰士們』 ,在東鄉這片熱土上打贏了一場脫貧攻堅仗。」
  • 盲目追求配速?跑得再快也上不了天,看看什麼配速跑步最科學!
    社交媒體上經常會看到不少大神曬自己的配速像小編這種跑渣看到後內心就會驚嘆:WC,這麼牛B然而,盲目追求配速真的好嗎用什麼配速跑步最科學?今天,小編給大家整理了跑步訓練配速標準,讓大家有更明確的跑步計劃可以借鑑。LSD訓練很多跑友都知道LSD訓練,它是以&34;和&34;為特點進行的有氧訓練,屬於一種持續訓練法,對馬拉松的跑者而言更是一項重要的訓練。
  • 掌握配速的神器,跑一場「前慢後快」的馬拉松
    跑者有個共識,就是前後半程,差距不要超過5分鐘,越是高手,越能夠以一個類似於勻速的方法,跑完全程,也就是我們經常說的均勻配速。對初學者來說,獲取這個知識本身過程非常艱苦,多數人都是在跑了很多次「前快後慢,甚至跑崩」的比賽後,在不斷摸索中,在痛苦反思之後才完成對能量分配的再度認知。跑步配速,看書是無法了解的,一定是需要「體悟」、知行合一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