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省文山州廣南縣地處滇黔桂三省交界,屬於石漠化地區,全縣山區、半山區佔總面積的94.7%,平均海拔1200米左右。山高坡陡,地薄人窮,廣南曾是國家級深度貧困縣。近年來,滬滇兩地人民並肩前行,發揚「孺子牛」精神、憑藉「老黃牛」韌勁,瞄準「高峰牛」獨特產業優勢,破解石漠化下生存與發展的難題,為當地致富之路找準方向。
如今,歡暢富足的一幕幕出現在廣南大地。湛藍天空下是四季常青的草場,牛群悠然漫步,曬太陽,喝泉水,嚼嫩草……仿佛繪就了一幅「風吹草低見牛羊」的生動畫面。「這批47頭廣南高峰牛是前幾天剛向養殖戶收購的,他的收益達到35萬元。」雲南牛旭農牧開發有限公司基地負責人劉毅指點著牛群說,在高峰牛產業的帶動下,上百養殖戶和上千種植戶因此受益。不遠處,面積翻了幾番的三期牛棚正在如火如荼建設中。
滬滇兩地攜手持續推進廣南高峰牛養殖產業扶貧項目,創建規模化、專業化、綠色化、組織化、市場化水平高的「一縣一業」牛肉示範產業基地。在國家扶持力度加大和牛肉市場價格逐年上漲的雙重作用下,曾經「既廣又難」的廣南逐漸變得「牛氣沖天」。
養牛戶搭上龍頭企業的「大船」
廣南高峰牛肩背凸起,骨骼精幹,肉質比普通牛更細嫩,品質達到A3級。尤其是凸起的肩峰中含有大量「雪花」脂肪,口感相當好。然而,躋身「雲南六大名牛」的廣南牛為何長期「牛」不起來?
為了破解石漠化地區脫貧攻堅難題,上海援滇幹部深入考察、調研,足跡遍及了廣南的每一個角落。在走訪中,他們不僅瞄準了高峰牛獨特的產業優勢,也號準了當地肉牛產業鏈「血脈不暢」的癥結。渠道不暢,從高峰牛養殖到市場終端銷售的鏈條尚有不少阻滯;模式不新,過去零散養殖模式未能形成規模化產業,更做不到精深加工的產業鏈延伸;資金不足,抵禦風險能力弱,缺乏打造肉牛大產業的底氣;品牌不亮,廣南高峰牛長期生活在壯族苗族地區,少為外人所知;市場不精準,在追求新鮮度和平質感的高端市場,運輸線路漫長的廣南牛缺少競爭力……
如何破局?援滇幹部充分利用上海產業優勢,直切問題核心,引入黃牛產業化龍頭企業牛旭食品,一舉打通廣南高峰牛產業鏈的「任督二脈」。
「在援滇幹部的牽線下,我們與上海大公司合作,開建設項目。如今,整條產業鏈已經搭建起來,養牛規模擴大了十幾倍,一頭牛的收益也提高了兩三倍,年收入從百萬元上漲到3000多萬元,高峰時銷售收入直逼4000萬元。」說到越來越「牛氣沖天」的高峰牛,劉毅充滿喜悅。他口中帶來脫貧致富奇蹟的「大項目」,就是廣南高峰牛養殖產業扶貧項目。這位當地養牛大戶由此搭上龍頭企業的大船,劉毅負責建牛研基地,集中育培肉牛,上海牛旭食品負責廣南高峰牛在華東地區的屠宰、加工和品牌化銷售。
「養牛娃」在家門口脫貧致富
隨著廣南高峰牛生產鏈的逐漸完善,劉毅所在的牛旭農牧公司迅速擴張。企業向當地養殖戶收購高峰牛,向農戶收購飼草,提供務工機會,並通過土地流轉等方式「反哺」當地,將企業社會責任與精準扶貧、產業發展有機結合起來,帶動農民增收,共同致富。據悉,單租賃牧草場一項,就讓基地周邊三四個村寨增收600萬元。如今,不少出門打工者回到村裡,從事養殖相關工作。
張國華是高峰牛養殖基地技術員,每天上午,他都要給肉牛「體檢」,並配合其他工作人員完成牛群的放養食草工作。張國華打小就是放牛娃,是珠琳鎮阿卡黑村的建檔立卡戶。「從前,家裡只有一間土房、幾畝薄田。為了多賺點錢,我曾經做過一點小生意,忙活一年全家收入也只有2萬多,老人孩子還缺人照顧。」聽說鎮裡要建大型養牛場,張國華日思夜盼,終於成了第一批加入公司養殖高峰牛的貧困戶。讓他沒想到的是,在家門口乾上了「老本行」,收入竟然翻了幾番,如今家裡已經蓋起四層樓的大房子。像張國華這樣到養殖基地務工的農戶還有不少,大家都在家門口實現了增收。
養殖基地逐漸壯大,滬滇攜手做強做優主導產業,構建完善的產業體系、生產體系和經營體系,打破散、小、弱的格局,把小農戶引入「一縣一業」發展大格局,集中建設全產業鏈開發的集團公司。2020年,滬滇扶貧項目繼續對高峰牛養殖基地進行擴建,完全建成後合計可達1.1萬頭總儲欄量。
在上海的幫扶下,廣南高峰牛產業步入轉型升級的黃金時期。為培育發展特色養殖業,廣南縣出臺高峰牛產業扶貧政策,通過「龍頭企業+合作社+村集體經濟組織+貧困戶+基地」的合作模式,推進55個高峰牛產業扶貧項目,帶動1.2萬建檔立卡貧困戶勤勞致富,戶均綜合性收入3000元以上。阿卡黑村村民王恩芳家也是建檔立卡戶,在認養了17頭高峰牛後,家裡有了穩定的收入來源,好日子有了新盼頭。
活牛「出山入滬」,跑上市民餐桌
廣南高峰牛產業的蓬勃發展,離不開上海援滇幹部們「五加二」「白加黑」日以繼夜的工作。在7810平方公裡的土地上,留下了援滇幹部們辛勞的汗水、奔走的足跡和智慧的火花。
廣南地處交通不發達區域,為了能讓高峰牛順利進入消費市場,上海援滇幹部積極對接長三角物流企業,讓活牛「出山」,在上海附近屠宰。如今,廣南高峰牛通過滬滇產業合作機制,打通了養殖、運輸、屠宰、加工、配送各個環節,每天為上海市民提供當天屠宰、新鮮直供的熱鮮牛肉。廣南「熱氣」鮮牛肉以出眾的品質獲得市場的認可,打響了品牌。上海援滇幹部的脫貧攻堅工作仍在「衝刺」,不久前,他們還在上海市消費扶貧專項行動中為廣南高峰牛「吆喝」帶貨。
2020年10 月,對照貧困戶退出5項、貧困村出列7項指標、縣摘帽要求,雲南省廣南縣累計脫貧退出35447戶162161人,出列149個貧困村,各項指標全部達到驗收標準。11月13日,國家級深度貧困縣——廣南「脫帽」了!對於被長期貼上「又廣又難」貧困標籤的廣南人來說,這是一段與上海人民共同見證的歷史,是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小康戰場上的勝利碩果。
在這片自然資源豐富、潛力空間巨大的土地上,高峰牛跑贏了脫貧攻堅「最後一公裡」,正衝鋒在金光燦燦的致富路上,上海援滇力量幫扶廣南的精彩仍在續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