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看法:必須學歷重要。且聽以下分析:
「步入」這個環節如何界定
顧名思義,步入是一個動作,指的是特定時間點的一個行為,具有一定動機和目的並指向一定客體的運動系統。是一個瞬間或者說時間片段內發生的事情。
比如上圖中的「步入新學期」,指的就是新學期開學之初。
換言之,題目中所謂的「步入社會」指的是剛剛進去社會開始找工作的特定時間階段,而不是在社會裡摸滾攀爬很長時間後進行跳槽的節點。
第一、學歷在薪資方面的影響
在很多剛參加工作的「新人」最關心的薪資問題上,通過統計數據,可以直觀地看出薪資和學歷存在明確的正相關,研究生的薪資高於本科生,平均高出40%左右。薪資和學校類別同樣存在一定關聯,學校越好,則相應的工資越高,差距在15%左右。而從城市的薪資水平來看,北京,上海,江蘇,浙江的平均工資均高於全國平均水平,這也是大量學生選擇去這些地方就業的主要原因,薪資更高的同時也提供更多就業選擇的機會。
同時在本科畢業生去向選擇上可能看得出越來越多的人更加重視學歷。985/211學校學生的就業比例明顯低於平均水平,繼續學習深造是這一人群的主流趨勢。在985院校這一現象尤為明顯,其繼續學習深造的佔比超過了就業比例,即國內升學和出國學習的比例超過總體生源的一半。一本和二本學校的學生則以選擇就業作為主要意願。
這說明什麼?說明學習越好的群體越在乎學歷。
第二、經驗在面試過程中的比重
現在,越來越多的企業,尤其是大型公司或者國企,將校招作為其招錄人才的主要途徑,部分壟斷國企更是將其作為唯一途徑。
而在面試過程中,問題比重排名前三位的分別是學歷、專業知識、是否獲得其他獎勵。對於經驗一詞,很多面試題目中甚至一字未提。不過話又說回來,對於剛走出象牙塔的學子們來說,能有多少工作上的經驗?恐怕更多的是談戀愛或者逃課的經驗吧?(開個玩笑)
第三、HR如何辨別學歷和經驗
說的再多說的更好,歸根結底要落在實踐上。你學歷高也好,你經驗豐富也好,如何在找工作過程中給你加分兒。
學歷這個就比較簡單了,一張紙,一張國家認證的紙,簡單明了。
而在時間只有幾分鐘到十幾分鐘的面試過程中,你通過什麼方式能夠說服面試官你的經驗比較豐富?而面試官又能如何的去相信這個事兒?是相信一張國家認證的證書呢?還是你空口白牙的幾句話?
不是說面試官懷疑你,而是在社會上大家都很務實,無法只憑你的片面之言就去相信你,畢竟之前大家都相互不熟悉,都很陌生。
學歷就是一張敲門磚,你只有敲開這個門,你才能進到這個社會裡邊去證明你的能力、去實現你的目標。這裡不是說學歷能代表一切,但是說學歷真的能夠證明很多東西。比如學歷高的人、畢業學校好的人,起碼他的學習能力比較強。在之後的工作過程中能夠更好的、更快的熟悉自己的角色、做好本職工作。而經驗豐富這一點,沒有具體的考量工具,也無法真正的去表現。
第四、總而言之
換你作為一個老闆或者是一名面試官,在招人的過程中同樣一個高學歷的人和一個自稱有經驗豐富但是學歷平平或者沒有學歷的人。你更傾向於選擇誰?答案不言而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