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的憂愁,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

2020-12-18 大美南方

宋代著名詞人辛棄疾,在他的《醜奴兒·書博山道中壁》中唱道:

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

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

這首詞唱出了少年人風華正茂,不知愁苦,到了中年才明白人生的落寞和無奈。我們剛從青春的躁動中醒來,來不及回味,就不覺已到中年。人到中年的憂愁,也叫中年危機,心理學解釋為「灰色中年」,一般高發在39~50歲,或者在40~65歲之間的男性身上,還被稱為「男人四十症候群」。從廣義上來講,是指這個人生階段可能經歷的事業、健康、家庭婚姻等各種關卡和危機。

對於成功人士而言,中年正猶如烈日當空,事業高歌猛進,建功立業正當時。

而對絕大部分中年人而言,上有老下有小,則是到了人生最尷尬和煩惱的年紀,正是:

工作上輸不起,稍不努力就下崗。

身體上輸不起,保溫杯裡泡枸杞。

婚姻上輸不起,感情危機數十起。

正所謂人到中年萬事休,中年人的苦是說不出口的,只能強忍淚水往肚裡吞。但我相信辦法總比困難多,特別人到中年要妥善處理好下面幾種煩惱。

01 人窮志短,信心比金子重要人到中年,再缺的就是錢,上有老下有小的,沒錢的日子真難熬。俗話說,人窮三分冷,心窮七分苦。人到中年,缺錢是一種失落,更是一種嫌棄,缺錢成為一種人生常態。有很多人為了金錢不擇手段、總想一夜暴富。

說到暴富我想起了表弟的「落坑」人生。我表弟精明能幹,野心勃勃,在做生意方面急於求成,為了生意資金周轉,他竟然瞞著家人去借網貸,各種「高炮」貸借了十多個,誰知生意失敗,資金鍊斷裂,各種借款利滾利滾到了60多萬,我表弟已無力償還。

高利貸催收員整天電話轟炸,信息恐嚇,把表弟全家「炸」了個雞飛狗跳,連親人朋友也不堪忍受騷擾之苦。搞的表弟的老婆鬧離婚,落得一地雞毛。後來為了還債我表弟賣掉了自住的一套商品房和一部卡車。仿佛一夜之間回到解放前,從人生「深坑」中爬出的表弟兩手空空,只得從頭再來!

現代人的浮躁、冒進和各種超前消費的觀念,讓我深感人生的滄桑和無奈。生活處處充滿了坑窪。各種「坑」和「套」總是讓人防不勝防!

其實,錢沒了不要緊,人落魄了也不可怕,最可怕的是只會怨天尤人,失去了生活的信心和前行的勇氣!所謂窮則思變,只有放下面子拼命賺錢,才能擺脫困境,只有困苦才會讓人變得更加成熟,才能領悟到那些肯借錢給你的人才是真正愛你的人,是你的貴人。窮過之後,才知道錢的貴重;窮過之後,才知道人心的冷暖。

02 孤獨無助,餘生依靠自己人到中年,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有的人奔波大半生,無車無房,看到自己的親人或朋友輝煌騰達,只見他起高樓養愛犬,出入豪車,揮金如土,這種失落感就會像刀割肉一樣令人難受。

有的人閱人半生,卻娶不上一個老婆,眼見自己將孤老終生,而別人卻娶嬌妻,秀幸福,子女成群,其樂融融,每每看到這些真是想死的心都有了,這種貧困或單身的痛苦是沒有人可以理解的,只有自己去默默承受了。人到中年,很多時候是孤獨的,也是無助的,總有一種說不清的愁滋味。

人到中年要依靠自己進行心靈救贖,拋棄那些無用的社交,建立屬於自己的生活圈子,培養一、兩項健康的興趣愛好,有益於身心安康。人到中年才半途,餘生漫漫全靠你自己,誰也幫不上忙。

03 警惕健康殺手,平安是福人到中年,擔子重了,精神壓力大了,相對身體煅煉少了,身子也不知不覺地發福了,變得笨重了。一些富貴病也找上來門來了,比如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等,給你的生活增添了很多煩惱。

現在很多中年人在為事業為工作衝刺拼搏,早已進入亞健康狀態,導致各種疾病頻發。過勞死也成為中年人的致命殺手,所以人到中年擁有健康比家纏萬貫更重要。保持樂觀的心態和適當鍛鍊是中年人不可缺少的生活功課。

網上傳出有個富豪因身患絕症住院,臨死前那位絕望的富豪在病房裡大把撤人民幣,下起了一陣又一陣「錢」雨,引起人們瘋搶和圍觀,富豪這種炫富行為,讓人不勝唏噓!

人們都說中年如秋,黃葉遍地,滿目悲涼,你只是看到了秋的肅殺,其實,秋天也是瓜果飄香的收穫季節,猶如成熟穩重的中年。繁華富貴都是過眼雲煙。人生幾何,把酒當歌,退一步海闊天空,活在當下就是最大的福報,珍惜每一天美好時光,你的人生將充滿陽光和希望。

相關焦點

  • 至給不在年輕的自己: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
    也許這就是年過三十,人到中年的悲哀了。應了那句詞: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寫給不再年輕,卻亂糟糟的自己。!
  • 少年不識愁滋味,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
    秋,是美麗的季節,但卻又給人們帶來一些悽涼的感覺。樹葉由綠變黃,由黃變紅,雖然葉子知道這將是失去生命的最後時光,依然給天地留下美麗的記憶。秋,也是傷感的季節,是葉的時節。秋的葉是那樣的傷感,葉是那樣的多愁!秋風吹過,帶走了葉!
  • 而今識盡愁滋味,卻道天涼好個秋,辛棄疾到底在愁什麼?
    前言前幾天看到這樣一個問題:讀了辛棄疾的《醜奴兒·書博山道中壁》,你有什麼感觸?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 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二、欲說還休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淳熙八年(1181年),辛棄疾回到上饒, 開始了他中年以後的閒居生活。此後二十年間,他大部分時間都在鄉閒居。
  • 欲說還休,天涼好個秋
    唐朝著名詩人王勃在秋天裡寫到:「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將秋色的高遠蒼茫寫得淋漓盡致。作為蝸居在21世紀現代鋼筋水泥間的我,到山川河流溜達的機會比較少,沒有那麼巧的機緣,看不到野鴨子自下而上和落霞自上而下齊飛的美景。但即便是凡人,對那一句「秋水共長天一色」中蘊含的空曠和壯觀倒是心領神會。
  • 「為賦新詞強說愁」到「卻道天涼好個秋」的人生轉變
    沙場秋點兵。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可憐白髮生!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而今識得愁滋味,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被彈劾去職的辛棄疾閒居帶湖期間,看著宋國國事變幻,而自己卻閒居在野,一時滿腔愁緒無力排遣,在博山道中題下《醜奴兒》。
  • 沈雪江:卻道天涼好個秋「畫說人生」
    仿佛陽光還是熱熱烈烈的,空調外機也在嗡嗡作響,短袖和短褲都還穿在身上,可是,突然的——早晨的自來水變得冰涼了,你只會說「天氣好涼快」,古人卻道天涼好個秋~讓我們佐著畫家沈雪江的直樸線條,和唐詩的悠悠古意,品一品千年之前的大唐之秋吧。
  • 為什麼說「卻道天涼好個秋」道出了人生難以述說的辛酸?
    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當我們細讀這首辛棄疾的名作,感受到的卻是人生難以言說的無奈和辛酸。了解一個作品,最直接的方式是深究作者創作時的背景。苦悶和悲憤交錯於胸,痛苦、艱辛如鯁在喉,但說出口也不過三言兩語罷了,又何苦徒增他人的煩惱,不說也好,不如靜靜的感受眼前時光。正如當年即將走完人生旅程的杜甫,見證唐朝由盛轉衰後,遇見顛沛流離的李龜年,只是哀傷的說到: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又逢君。那些閃亮的、殘酷的、溫柔的歲月最終都會隨著時間化作雲煙,在故事的結尾畫下傷感的句號。
  • 夜讀丨秋分: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
    南方往往依然暑熱未消,還難以把每隻秋老虎都關進籠子裡。人們把這時的悶熱天氣,稱為「木犀蒸」。悶熱,都被說得如此文雅。為什麼叫做「木犀蒸」呢?木犀,曾是桂樹的俗稱。農曆八月,雅稱桂月,正是桂花飄香的時節。清代《清嘉錄》:「俗稱巖桂為木犀,有早晚兩種。在秋分節開者,曰早桂;在寒露節開者,曰晚桂。將花之時,必有數日鏖熱如溽暑,謂之木犀熱。言蒸鬱而始花也。」
  • 秋分丨卻道天涼,好個秋
    為賦新詞強說愁。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宋)辛棄疾《醜奴兒·書博山道中壁》秋分(autumnalequinox),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六個節氣,時間一般為每年的9月22~24日。從古至今,每到秋天人們難免感懷,「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這樣不說而說,勝過千言萬語。有道是:懷愁難吐,此情最苦;而笑中帶淚,最能動人。
  • 卻道天涼好個秋〈外一篇〉--遇見季老與遇見樓老
    如是為學日益,為道日損,道之何存,理亦何在?晚年季羨林老先生一直堅持認為:二十一世紀中國必將居於地緣政治中心。鴉片戰爭二百年後,地緣政治中心的轉移,首先需要文化復興。而文化復興所需的文化自信,卻又讓人茫然,樓老先生亦有同感,不說了罷,倒是辛棄疾《醜奴兒》,一言道破天機: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愛上層樓。
  • 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盤點那些描寫秋天的古詩詞 句句經典
    林清玄先生曾說「現在的人,越來越不懂得季節了。」高樓大廈遮住了人們的雙眼,留下的只有無窮無盡的欲望,對於季節的感知,只剩冷暖。1.一重山,兩重山。山遠天高煙水寒,相思楓葉丹。菊花開,菊花殘。塞雁高飛人未還,一簾風月閒。——李煜《長相思·一重山》2.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四面邊聲連角起,千嶂裡,長煙落日孤城閉。濁酒一杯家萬裡,燕然未勒歸無計。羌管悠悠霜滿地,人不寐,將軍白髮徵夫淚。
  • 天涼好個秋,願你只生歡喜不生愁!
    天,更高了;水,更清了;風,帶著淡淡的傷;雨,帶著絲絲的愁。九月,秋高氣爽,天高雲淡。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只願你:不負韶華不負秋,只生歡喜不生愁。用心聆聽秋的私語。秋蟲呢喃,蛐蛐歡唱。端坐在九月的門檻,任午後的暖陽,斑駁地灑落窗前。秋風,撩起一卷相思。想起遠方的故人,想起曾經的往事,想起舊時光的那些美好與遺憾。秋雨,灑落一池纏綿。九月的雨,已經多了一絲涼意。雨,淅淅瀝瀝,落在一池秋色裡,蕩漾起層層漣漪。
  • 《紅樓夢》裡的「好了歌」,天涼好個秋的況味人生
    《紅樓夢》原文裡道人說:「可知世人萬般好,便是了,了便是好,若不了,便不好;若要好,須是了。」《蔣勳說紅樓夢》裡總結:了是結束,就是了卻了,了悟了。好,才有意義。《好了歌》寫功名、寫金銀、寫嬌妻、寫兒孫,寫的是凡俗生活;閱的是世間的滄海桑田、世事變遷。
  • 辛棄疾愁緒最深的一首詞,內心有萬般愁苦卻不能說
    在歷朝歷代文人的詩文裡,秋也意味著悲,固有「悲秋」一說,唐詩、宋詞、元曲中借秋抒發情懷的名篇亦不勝枚舉,如柳永的「一曲陽關,斷腸聲盡,獨自憑欄橈」、 李清照的「凝眸處,從今又添一段新愁」、辛棄疾的「閒愁最苦,休去倚危欄,斜陽正在,煙柳斷腸處」等等,說不完、道不盡的愁苦。讀書的時候看到這些詩詞,偶爾也會覺得自己跟作者有同樣的體會,也愁生活中遇到的各種事。
  • 卻道天涼好個秋,一場場與秋的邂逅,一段段秋的記憶
    文/圖/旅行叄境界一場秋雨一場涼,幾場秋雨過後,天氣轉涼,大雁南飛,菊花怒放,月露清冷,梧葉飄零。望眼秋天,藍天清透,白雲悠然,一派秋高氣爽。踏著第一片飄零的落葉,秋風拂面,帶著絲絲涼意,拂卻了夏日的燥熱,帶來了秋日的斑斕。
  • 莫雷事件:物是人非事事休,天涼好個秋
    有時候我們認為的天長地久,真的只是「天長」和「地久」,而對我們來說,頃刻之間,便已物是人非事事休……卻道天涼好個秋。2019年的秋天,NBA季前賽正在全球巡演,這是他們討好全世界的高潮部分。正賽不可能如此大費周章,夏季聯賽都是些小魚小蝦,休賽期的明星走穴則多半個人撈金,只有季前賽,幾乎都是明星本尊親歷親為,於是所到之處,莫不傾國傾城。
  • 辛棄疾《醜奴兒書博山道中壁》賞析
    下闋轉而寫如今: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簡單而看似輕描淡寫的語句裡,隱藏著不知多少憂愁。到如今詞人已嘗盡了憂愁的的滋味,無數次想要說出口想要坦白於人前,卻不得不咽下。這深藏於心的憂愁已經難以在重見天日,只能把它們又一次、又一次,又一次的壓回心底,苦笑著說:天氣轉涼,好個秋天啊。也許,人便是這樣長大的。年少時的天真爛漫、無憂無慮,卻迫於許多因素,終於一步一步長成了大人,變成「識盡愁滋味」卻只得「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將所有情緒壓回心底的大人,經歷了種種悲歡離合,也見慣分離的大人。
  • 宋詞裡的中年是什麼樣的?從辛棄疾,蔣捷,劉過的詞裡看人到中年
    讓我們從三首宋詞中,看看那時候人到中年的樣子。「虞美人·聽雨[ 宋 ] 蔣捷少年聽雨歌樓上。紅燭昏羅帳。壯年聽雨客舟中。江闊雲低、斷雁叫西風。而今聽雨僧廬下。鬢已星星也。悲歡離合總無情。一任階前、點滴到天明。」這首詞寫的是作者蔣捷的少年,中年和老年時聽雨的心態。大意是說:少年時年少輕狂,過著燈紅酒綠,醉生夢死的生活狀態。
  • 少年不知愁滋味,為賦新詞強說愁。辛棄疾詞《醜奴兒》裡的愁緒!
    古往今來,無論浪漫主義詩人或是現實主義詩人,無論豪放派詞人或是婉約派詞人,他們或多或少,都會在成長的過程中理解什麼是真正的「憂愁」,縱然豁達豪邁如辛棄疾也無例外!不僅如此,他還在在時間的前進與年齡的增長之中,漸漸體會了更深層的愁緒。辛棄疾人到中年的時候,仕途不順,被人彈劾丟了官職,閒居在帶湖,風景秀美,雖時常遊山玩水,卻無一個閒適的心情。
  • 即將立秋了,送上兩首名家詩詞,期盼天涼好個秋
    即將立秋了,送上兩首名家詩詞,期盼天涼好個秋,也祝願大家都能樂享秋天!立秋前一日覽鏡唐代: 李益萬事銷身外,生涯在鏡中。惟將兩鬢雪,明日對秋風。李益,字君虞,唐大曆四年中進士,初任鄭縣尉,久不得升遷,因仕途失意,後棄官在燕趙一帶漫遊。詩人悲嘆年華蹉跎而志業無成,乃至無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