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雷事件:物是人非事事休,天涼好個秋

2020-08-29 籃球之樂

安寧的日子,總不會如想像的,那般長久。

有時候我們認為的天長地久,真的只是「天長」和「地久」,而對我們來說,頃刻之間,便已物是人非事事休……卻道天涼好個秋。

2019年的秋天,NBA季前賽正在全球巡演,這是他們討好全世界的高潮部分。

正賽不可能如此大費周章,夏季聯賽都是些小魚小蝦,休賽期的明星走穴則多半個人撈金,只有季前賽,幾乎都是明星本尊親歷親為,於是所到之處,莫不傾國傾城。

今年火箭被安排去了日本,恰逢不遠處的中國香港,正被一幫「廢青」鬧成了空城。

CEO莫雷一定是被日本清酒給迷醉了神智,臨睡之前發了一條推特支持「廢青」——「Fight For Freedom,Stand With HONGKONG。」

當然,很快他就刪除了這條推特,然後換成了另外一條:「東京醒了。」

東京醒不醒已經不重要了,莫雷是該醒醒了。

當然在那個時候,事情遠沒有十分嚴重。他的行為最多是往一望無際的湖面上,扔下了一塊石子。我們怎麼會指望能管住一個美國白人精英的嘴?

而且既然是莫雷自己扔的,他滿可以自己負責。

楊毅說,「你不能一邊賺我的錢,一邊罵我。」

可這世界上,多的是那樣的情形。

就好比你開了一家餐館,進來的肯定不全是你平時看得慣的人。碰到那些鬼叫鬼跳、瓜子殼扔一地,或者吃相十分難看的,你也只能忍氣吞聲的伺候著,最多當面收下錢,轉過頭心底裡暗暗的罵上一句「山炮」。

莫雷只不過是,把他心底想說的那句話,當著「客人」的面,說了出來。


這個時候,問題也不是很難解決,不就是當面說了人家的壞話嗎,那就當面道歉了事。

莫雷肯定也是很快意識到了自己的錯,所以第一時間就撤回了。但說出去的話如潑出去的水,覆水難收的道理他至少應該懂一點。

「當我沒說」是第一層態度,第二層就是,「為我剛才的失言向你道歉。」有這兩層,打架是基本打不起來的,畢竟碰到「你瞅啥?瞅你咋地?」的情形也是小概率事件。

最重要的是什麼,你當面罵了人,邊上的人最好是勸架的、求和的、默不作聲的,而不要添油加醋,不要把個人情緒擴大化,那這個架就算打起來,也就是小打小鬧的個人恩怨。

結果呢,火箭老闆非常仗義的站了出來。

「莫雷是我最好的總經理,我支持他,我相信他並無意冒犯。」

好了,個人問題團隊化。

火箭CEO畢竟是個打工仔,未必能夠代表球隊,但老闆就不一樣了,下梁歪不一定是上梁不正,但上梁不正了,下梁怎么正得了?

群情激憤填膺,懲罰接踵而至。

如果是亞歷山大時代,這個結果斷然是不同的,因為他知道這麼多年,中國對於火箭意味著什麼,更重要的是,他知道自己只不過是一介商人,為什麼要和錢過不去?

但這個是新老闆,他不懂這些,他只知道莫雷去年幫他省了奢侈稅,而今年又幫他弄來了另一棵搖錢樹——威少爺。他看不見那些長遠的利益,因為他沒有經歷過,所以也不會明白,一個遙不可及的市場,究竟有什麼值得重視的影響力。


事態向著失控的方向發展起來。

莫雷意識到了自己的冒失給球隊帶來了大量的經濟損失,他終於回應了,大致的意思是:

「我不是有意冒犯你們,我只不過發表了一些自己的觀點,我還很樂意傾聽你們不同的意見。我感謝你們之前在火箭花的精力和錢,我說那話只代表我自己。」

嗯,不主動(道歉),不拒絕(爭議),不負責(善後)。

極其精緻的美國白人精英思維。

黃金24小時自救期,他們選擇了冷漠度過,那就讓暴風雨來得更猛烈一些吧。對於火箭隊的懲罰開始升級,所有火箭比賽停播,所有關於火箭的資訊也全部封殺。

可即便是這樣,也不過是中國的民間自發愛國主義情緒與休斯頓火箭隊的正面交鋒。

NBA宣傳口負責人的發言,甚至讓人看到了事態有所緩和的趨勢。我們滿心以為聯盟會像處理快船前老闆那樣,開始為受盡委屈的中國球迷主持正義。

然而,亞當·肖華的一席話,斯特恩欽定的「敗家子」形象呼之欲出。

「我們支持莫雷表達他的觀點,我為聯盟奉行言論自由的價值觀感到驕傲。當然,我們不會為莫雷的言論負責。」

如果記憶沒有出錯,當年快船前老闆私底下因為說了「黑人」的壞話而因言獲罪,被冠以「種族歧視」的帽子,被肖華先生終身禁止入場觀賽,並最終逼迫他變賣了球隊。

因為聯盟實質上是「黑人聯盟」,所以不能說「黑人」的壞話,哪怕是私底下說一句也「殺無赦」,而中國是境外市場,對於聯盟的重要程度並不舉足輕重,所以這次哪怕就是挑戰了中國人的底線,也可以用「言論自由」四個字包庇罪惡。

一個人究竟要無恥到什麼程度,才能趕上如此這般惟妙惟「肖」?

被驅逐的快船前老闆斯特林

這是「莫雷事件」裡特別神奇的偶然,兩個「愣頭青」撞在了一塊兒,火箭是一個新的老闆,而聯盟是一個坐享其成的新總裁。

於是一個意識形態的小小衝突才演繹到今天般不可收拾,而那顆被投進湖底的小石子瞬間畸變成了一顆核彈頭。

然後,作為深愛NBA的其中一員,內心都已經湧現出了一種「必欲除之而後快」的衝動。這是幾天來都不曾有過的,魚死網破的淋漓快感。

因為說破大天去,我們只不過是熱愛一項運動,又因為姚明,偏愛上了一支球隊。我們愛NBA,並不是愛美國;我們愛球星,也並不是愛美國人。

這,從來都是兩碼事。

體育本該是如此純淨的東西,他代表了人類這種動物的上限,以及生命所能呈現的萬千種可能。他的魅力,不過是一直向著最高的個人或者團隊榮耀,發足狂奔,抵死向前。

「雖不能至,心嚮往之」,便是我們這些普通人熱愛他的所有初衷,和永恆歸宿。

但莫雷非得將這些美好的東西政治化,將他們從純淨事物中獲得的影響力,捲入意識交鋒,去為他們狹隘、自私的價值觀殉道。

這,才是我們憤而抵制的本源。

他們說,他們可以在自己感興趣的領域深入研究並發表自己的觀點,可顯然,莫雷們並沒有深入研究中國的歷史。

言論自由的確是西方人民最自鳴得意的權利,可莫雷們難道不知道,作為民主世界的翹楚,你們也有言論的禁忌嗎?

就像美國是經歷過種族戰爭才贏得了如今的天下,中國經歷的,則是統一戰爭。在美國避談種族問題,和在中國避談主權問題,是本質上的相同。

英國人可以說所有,但他們不可以說「女王」的壞話;日本人也可以說所有,但不能詆毀「天皇」。

這個世界上並沒有絕對意義上的言論自由,有的,是我們對每個國家恪守的底線,最崇高的敬畏,和對每個國家友善的人民,最基本的尊重。

如果連這些都做不到,甚至還要不自量力的來挑釁,那「犯我強漢者,雖遠必誅」的時代,終會再次到來。


一個小小的職業聯盟,充其量也就是一家跨國公司,僅此而已。在太平盛世裡過得久了,撈錢撈到理所當然的境地,「居安思危」的弦也就鬆了。

沒關係,世上沒有什麼關係可以天長地久。就算是再盛大的宴席,再戀戀不捨的主賓,也都有曲終人散的一刻。

沒有NBA,我們可以看別的比賽,我們甚至可以與美國本土以外的國家,組建一個「世界籃球聯盟」。

沒有壟斷,我們會過得更好,我們會在「世界大同」的價值觀裡同場競技。

我們不需要看某一個國家的臉色,看他們自命非凡,但其實根本不入政商主流的醜陋嘴臉。我們可以還給競技體育真正的純粹,而「純粹」,不正是我們當時當下,最難得的美德?

而且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我們還需要感謝莫雷,把西方「高貴」的白人精英的心裡話說出來,否則我們還以為,只要我們這些「上帝」還在為他們掏著錢,他們就會「高看」我們兩眼。

我們還需要感謝莫雷,讓我們明白了,一切不能怪別人,只能怪我們自己不爭氣,搞不出一個像樣的聯盟,只能可憐巴巴的起早貪黑,廢寢忘食的看其他國家的比賽。最後他們還把這些輕易收穫的好感,轉化成輕飄飄的一句,「我支持你們國家的反動派,希望他們能夠為了獨立而戰鬥不息。」

感謝完,相安無事的好日子,也就算是過完了。

我們不再高估我們為你們創造的價值,也請你們不要高估你們存在的意義。

如果你們願意死扛到底,那接下來,咱們就各過各的。

相關焦點

  • 而今識盡愁滋味,卻道天涼好個秋,辛棄疾到底在愁什麼?
    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這首詞說了一個「愁」字,卻從不同的兩個角度說起。少年時,不懂裝懂,不知愁而裝愁;中年時,懂了裝不懂,知愁裝作不知愁。因為這個愁,真得很複雜。二、欲說還休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淳熙八年(1181年),辛棄疾回到上饒, 開始了他中年以後的閒居生活。此後二十年間,他大部分時間都在鄉閒居。
  • 至給不在年輕的自己: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
    應了那句詞: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寫給不再年輕,卻亂糟糟的自己。!
  • 欲說還休,天涼好個秋
    (原創:千嶺之松)秋,用一層更深一層的涼風退去酷暑的熱氣,邁著輕盈的腳步,悄悄地走了一半的路程了。秋的天空好高好藍,純淨得不帶一點兒雜質,白雲像一片片輕紗在湛藍的高空裡曼妙地舞動。唐朝著名詩人王勃在秋天裡寫到:「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將秋色的高遠蒼茫寫得淋漓盡致。作為蝸居在21世紀現代鋼筋水泥間的我,到山川河流溜達的機會比較少,沒有那麼巧的機緣,看不到野鴨子自下而上和落霞自上而下齊飛的美景。但即便是凡人,對那一句「秋水共長天一色」中蘊含的空曠和壯觀倒是心領神會。
  • 中年的憂愁,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
    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這首詞唱出了少年人風華正茂,不知愁苦,到了中年才明白人生的落寞和無奈。我們剛從青春的躁動中醒來,來不及回味,就不覺已到中年。人到中年的憂愁,也叫中年危機,心理學解釋為「灰色中年」,一般高發在39~50歲,或者在40~65歲之間的男性身上,還被稱為「男人四十症候群」。
  • 少年不識愁滋味,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
    秋,是美麗的季節,但卻又給人們帶來一些悽涼的感覺。樹葉由綠變黃,由黃變紅,雖然葉子知道這將是失去生命的最後時光,依然給天地留下美麗的記憶。秋,也是傷感的季節,是葉的時節。秋的葉是那樣的傷感,葉是那樣的多愁!秋風吹過,帶走了葉!
  • 「為賦新詞強說愁」到「卻道天涼好個秋」的人生轉變
    沙場秋點兵。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可憐白髮生!而今識得愁滋味,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公元1181年,41歲的辛棄疾被彈劾罷官,這一罷,就是十年之久。被彈劾去職的辛棄疾閒居帶湖期間,看著宋國國事變幻,而自己卻閒居在野,一時滿腔愁緒無力排遣,在博山道中題下《醜奴兒》。
  • 沈雪江:卻道天涼好個秋「畫說人生」
    你只會說「天氣好涼快」,古人卻道天涼好個秋~讓我們佐著畫家沈雪江的直樸線條,和唐詩的悠悠古意,品一品千年之前的大唐之秋吧。山中唐 · 王維荊溪白石出,天寒紅葉稀峨眉山月歌 唐 · 李白峨眉山月半輪秋,長安秋望 唐 · 杜牧樓倚霜樹外,鏡天無一毫
  • 卻道天涼好個秋〈外一篇〉--遇見季老與遇見樓老
    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卻道天涼好個秋,總之,庚子年中秋,遇見樓老是一件幸事,肯定會洞開一扇窗戶,心若光明,一切都會光明。
  • 為什麼說「卻道天涼好個秋」道出了人生難以述說的辛酸?
    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
  • 秋分丨卻道天涼,好個秋
    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宋)辛棄疾《醜奴兒·書博山道中壁》秋分(autumnalequinox),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六個節氣,時間一般為每年的9月22~24日。從古至今,每到秋天人們難免感懷,「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這樣不說而說,勝過千言萬語。有道是:懷愁難吐,此情最苦;而笑中帶淚,最能動人。
  • 卻道天涼好個秋,一場場與秋的邂逅,一段段秋的記憶
    文/圖/旅行叄境界一場秋雨一場涼,幾場秋雨過後,天氣轉涼,大雁南飛,菊花怒放,月露清冷,梧葉飄零。望眼秋天,藍天清透,白雲悠然,一派秋高氣爽。踏著第一片飄零的落葉,秋風拂面,帶著絲絲涼意,拂卻了夏日的燥熱,帶來了秋日的斑斕。
  • 天涼好個秋,願你只生歡喜不生愁!
    天,更高了;水,更清了;風,帶著淡淡的傷;雨,帶著絲絲的愁。九月,秋高氣爽,天高雲淡。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只願你:不負韶華不負秋,只生歡喜不生愁。用心聆聽秋的私語。秋蟲呢喃,蛐蛐歡唱。端坐在九月的門檻,任午後的暖陽,斑駁地灑落窗前。秋風,撩起一卷相思。想起遠方的故人,想起曾經的往事,想起舊時光的那些美好與遺憾。秋雨,灑落一池纏綿。九月的雨,已經多了一絲涼意。雨,淅淅瀝瀝,落在一池秋色裡,蕩漾起層層漣漪。
  • 即將立秋了,送上兩首名家詩詞,期盼天涼好個秋
    即將立秋了,送上兩首名家詩詞,期盼天涼好個秋,也祝願大家都能樂享秋天!立秋前一日覽鏡唐代: 李益萬事銷身外,生涯在鏡中。惟將兩鬢雪,明日對秋風。李益,字君虞,唐大曆四年中進士,初任鄭縣尉,久不得升遷,因仕途失意,後棄官在燕趙一帶漫遊。詩人悲嘆年華蹉跎而志業無成,乃至無望。
  • 每天一首古詩詞: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
    《武陵春·風住塵香花已盡》是李清照避難浙江金華時所寫,此時金兵進犯,國破家亡,丈夫趙明誠病故,家藏文物喪失殆盡,歷盡人生風雨的李清照內心無比悲痛,詞中表達的就是這種物是人非的悲痛心情。武陵春李清照風住塵香花已盡,日晚倦梳頭。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
  • 最悲傷的十首詩詞:物是人非事事休
    此詞描寫了一個為情所傷的女子和傷害她的男子堅決分手的情景,借用班婕妤被棄以及唐玄宗與楊貴妃的愛情悲劇的典故,通過「秋扇」「驪山語」「比翼連枝」這些意象,營造了一種幽怨、悽楚、悲涼的意境,抒寫了女子被男子拋棄的幽怨之情。《贈去婢》【唐】崔郊公子王孫逐後塵,綠珠垂淚滴羅巾。侯門一入深似海,從此蕭郎是路人。
  • 天涼好個秋!近期蘭州市高溫徘徊在27℃左右
    天涼好個秋!來自市氣象部門的數據顯示,未來一周,蘭州將以多雲轉晴天氣為主,高溫將徘徊在 27 ℃左右,涼爽天氣將回到人們身邊。
  • 《紅樓夢》裡的「好了歌」,天涼好個秋的況味人生
    周梅森的經典作品《人民的名義》裡,借悲劇人物祁同偉之口說底層人物奮鬥,說:欲勝天半子。可到頭來,祁同偉從一個緝毒英雄成長為公安廳廳長,最後卻因守不住初心,為欲望所左右,落到吞槍自盡的結局。這樣的結局值得解讀、這樣的心路歷程值得深思。《好了歌》,寫無奈、寫輾轉、寫盡星移鬥轉。
  • 讀詞人李清照的《武陵春》,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聞說雙溪春尚好,也擬泛輕舟。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當李清照吟出這個名篇時,南來衣裳早已綴滿了風塵。先是國破,接著家亡。先前夫婦唱和的情詞雖有高下之別,但金石書畫之同賞,畢竟是人生難逢的知己。但春色不管南北年復一年,人事卻非昨日,已全然改變。
  •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   ——李清照《武陵春》生怕離懷別苦,多少事、欲說還休。——李清照《鳳凰臺上憶吹簫》
  • 夜讀丨秋分: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
    秋分之前暑有餘熱,所以秋燥還是溫燥;秋分之後寒意漸濃,所以秋燥已是涼燥。因此過了秋分,需要多吃清新、溫潤之物。《管子》:以夏日至始數九十二日謂之秋至,秋至而禾熟。《淮南子》:秋分蔈(biào,指草木零落)定而禾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