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戈:酷吏為什麼都沒有好下場?

2021-02-23 法律讀庫

來源於公號:羽戈。作者羽戈(不自由撰稿人、退步青年)。

欲關注此公號,可搜索「羽戈」、「yuge830」;或掃描下面的二維碼。法律讀庫轉載本文已經取得作者授權,其他媒介轉發須另行取得授權。


法治之下,酷吏無處紮根,專制之下,酷吏難得善終。

酷吏這枚陰冷的標籤,往往都是朝他人身上貼,惟有柯文哲,竟以此自封,令人瞠目。那麼這位臺北市長酷在哪裡呢?

他履新之後,要求下屬早上7點半到崗,下屬表現不好,便遭他破口大罵,「市長室秘書上班第一天就哭著辭職,柯再去秘書處要人,因為工時太長,沒人敢報名」。

不過,對比中國古代的著名酷吏,如張湯、嚴延年、周興、來俊臣等,柯文哲便成了謙謙君子;在殺人如草不聞聲的酷吏面前,新官上任的柯文哲以罵人立威,好似過家家。同為酷吏,張湯、嚴延年之酷,可謂嚴酷、殘酷;柯文哲之酷,充其量只是嚴格,我想到的形容詞,則是Cool,更多是一種性情、姿態的張揚,難以上升到政治的高度。

柯文哲自稱酷吏,未嘗沒有一絲譁眾取寵的意思,無論從哪個方面來看,都不足以與張湯等前輩相提並論。說起來,法治社會,焉有酷吏的容身之地。酷吏本是反法治的物種。司馬遷《史記·酷吏列傳》稱道酷吏趙禹「據法守正」、義縱「直法行治」,這裡的法,並非良法,法治則是良法之治。

漢朝的立法,正是在趙禹和張湯手上,開始走向嚴峻[「(趙禹)與張湯論定諸律令,作見知,吏傳得相監司。用法益刻,蓋自此始。」];而且,趙禹「見文法輒取,亦不覆案,求官屬陰罪」,不講程序,更有違法治精神。依據惡法,甚至不依法律,玩弄法律於股掌之上,不啻是酷吏的本色。

所以我們不必見柯文哲自詡酷吏而色變。儘管臺灣的法治及民主並不完善,它可能縱容庸人當政,卻不會滋生酷吏橫行。法治之於酷吏,首先在於預防,其次在於補缺。求法治而必反酷吏,反之,酷吏肆虐的地方,法治必定不彰。

酷吏是法治的天敵,卻是專制的忠犬。專制者慣用兩種人,一是貪官,二是酷吏。為什麼要用貪官呢?專制政治最講究對專制者的忠誠。把貪官骯髒的辮子捏在手裡,他們則不得不聽話,不得不忠心,所謂「用貪官而結其忠」,正是此意。

貪官的另一大妙用,則在扮演替罪羊和出氣筒,危急存亡之秋,專制者可殺貪官以平民憤,把社會矛盾從制度身上轉移開來,所謂「反貪官不反皇帝」,其來有自。再次,貪官搜刮的財富,貌似屬於個體,實則屬於國家,隨時可收歸國庫(當然國庫即專制者的私囊,還是屬於個體),所謂「和珅跌倒,嘉慶吃飽」,可為註腳。此之謂一舉三得。

任用酷吏,則事關貪官。不難想見,貪官的心思大都用在貪上,不願或不能做事,政務廢弛,民心渙散,須得有人收拾,這就需要酷吏出場。酷吏往往敢於任事,而且富有幹才,試看《史記·酷吏列傳》所載的郅都、王溫舒等人:

「濟南瞷氏宗人三百餘家,豪猾,二千石莫能制,於是景帝乃拜(郅)都為濟南太守。至則族滅瞷氏首惡,餘皆股慄。居歲餘,郡中不拾遺。旁十餘郡守畏都如大府。」

王溫舒任廣平都尉,以毒攻毒,手段狠辣,以至「齊趙之郊盜賊不敢近廣平,廣平聲為道不拾遺」;任河內太守,抓捕郡中豪猾,連坐千餘家,流血十餘裡,上任三月,「郡中毋聲,毋敢夜行,野無犬吠之盜」。

……

其次,反貪官而用酷吏,甚至非用酷吏不可。貪官雖然貪瀆,卻非儘是無能之輩,有些奸猾無比,如同耗子,且喜結黨,一為營私,二為自保,是以貪汙多為窩案。對付這些人,惟有起用酷吏,施以雷霆手段,才能事半功倍,一網打盡。

有人會問:假如酷吏本身也是貪官,那該如何?這其實對反貪毫無影響,反而正中專制者下懷。

專制與法治的一大根本區別在於,法治以法律制衡權力,專制以權力制衡權力,其制度設計,除了專制權力至高無上,餘者皆環環相扣,以乙制衡甲,再以丙制衡乙,再以丁制衡丙,最後用甲制衡丁,一環扣一環,扣成一個連環,這個連環,只有專制者能解。

作為其中一環,酷吏概莫能外,制衡他人,同時為他人所制。專制者用酷吏反貪,賦予其強權,卻也擔心其權勢燻天,尾大不掉,因此需要備好後手。

若酷吏是貪官,那就好辦多了,隨時可以剪除,甚至不必浪費行政資源,照搬反貪的名義即可。

酷吏而為清官,對專制者來講,反成難題。《史記·酷吏列傳》所載諸人,不乏清官,郅都「公廉,不發私書,問遺無所受,請寄無所聽」,張湯死時,「家產直不過五百金,皆所得奉賜,無他業」。

這二人之死,都值得玩味。竇太后欲殺郅都,因無罪證可尋,只能「以危法中都」,「中都以漢法」,這則有些以彼之道,還施彼身的意思。張湯被審訊,拼命辯解,不甘就範,皇帝急了,派酷吏趙禹前去開導:「君何不知分也。君所治夷滅者幾何人矣?今人言君皆有狀,天子重致君獄,欲令君自為計,何多以對簿為?」於是張湯自殺。假如這兩個人都是貪官,殺起來便輕而易舉,何必羅織、威逼。

由此可以說說酷吏的結局。老話說,酷吏都沒有好下場,反觀國史,固然能找到反例,不過,最知名的酷吏,幾乎都是橫死。司馬遷撰《史記》,商鞅、李斯獨立成篇,故未納入「酷吏列傳」,這二人可謂酷吏的先驅,商鞅戰敗而死,屍身遭車裂示眾;李斯被腰斬於鹹陽鬧市。

西漢的酷吏,郅都、義縱被殺,張湯、王溫舒自殺,唯有杜周病死,得以善終。

東漢的酷吏之代表,有「屠伯」之稱的嚴延年,被處棄市。

唐朝的酷吏,名氣最大的莫過於周興和來俊臣,周興雖被武則天赦免死刑,改判流放嶺南,卻在路上被仇家所殺;至於請他入甕的來俊臣,結局也是棄市,而且被斬之後,百姓爭割其肉。

然而酷吏的橫死,卻不當歸結於報應論的靈驗。不能說,酷吏生前有多麼嚴酷,死相必將嚴酷十倍百倍。嚴酷只是酷吏之死的表面原因,正如貪汙只是貪官落馬的表面原因。專制之下,貪官與酷吏的結局,取決於權力的盛衰。試想,倘一個酷吏,一生大權在握,死後權柄將傳承至其子孫或黨羽,那麼他怎麼會不得善終呢?篤信並鼓吹報應論,也許是一種虛弱的表現。古往今來,報應論失效的時間,未必少於生效的時間。

酷吏與貪官一樣,都是專制者得心應手的工具,或可譬之為夜壺,用舍行藏,端看主人是否內急。譬如需要肅清貪腐,需要打擊豪強,便把酷吏從幽暗的床下取出來;需要撥亂反正,需要平衡左右,便把酷吏一腳踢下臺去,甚至殺之而後快。酷吏為專制而生,更當為專制而死,他的生死往往不由自主,對專制者而言,如果酷吏死亡的價值高於生存,那麼他就必須死亡,反之亦然。無論生死,作為螺絲釘的酷吏,都得為專制機器貢獻最大價值。

說到底,酷吏的命運,與專制政治的命運牢不可分。酷吏之酷,其實就是專制之酷:酷吏或者以其嚴酷博取專制者的青睞,或者以其嚴酷貫徹專制者的意志。酷吏政治正是專制政治的一個面相,它的背面,則是所謂的仁政。拋開專制而談酷吏,結論恐將流於表面,正如拋開酷吏而談專制,結論恐將失之片面。

令人詫異的是,而今竟有人推崇酷吏。揣摩其情由,不外兩點:

一是酷吏能做事,這則需要細究,他做的是好事還是壞事,即便做好事,是否符合法定程序,酷吏之嚴酷,更多在過程而非結局,為求目的而不擇手段;

二是酷吏能反貪,這不免叫人啞然失笑,酷吏對付貪官,手段的確嚴酷,然而他們對付民眾,何嘗不是如此呢,甚而更勝一籌,漢朝的酷吏,被用來針對豪強,後來則等而下之,到了周興、來俊臣的時代,酷吏手下的冤魂,到底是官多還是民多?

法治之下,酷吏無處紮根,專制之下,酷吏難得善終。作為一種政治病毒,酷吏的唯一出路,就是儘快消亡。這不僅是國家之幸、民眾之幸,於酷吏自己,也是幸事。如果給酷吏一個重生的機會,他們還會選擇這條不歸路麼?

刑場之上,李斯對其子感慨:「吾欲與若復牽黃犬俱出上蔡東門逐狡兔,豈可得乎?」人之將死,其言也善。然而權力的魔法,不是懺悔、鮮血和生命所能破解。李斯之後,酷吏不絕。他的臨終嘆息,卻成絕響,渺不可聞。

2015年3月16日

相關焦點

  • 武則天豢養的酷吏,沒有一個好下場
    為打壓異己、剪除李唐宗室,武則天任用酷吏,大興獄案。索元禮、來俊臣之徒,揣摸聖意,紛紛起家,潤唇磨牙,像瘋狗一樣亂咬。史書上說,「冤血流離刀鋸」,蒙冤者的鮮血能飄浮起刀鋸。然而,「天理昭彰,報應不爽」,這句話用在武則天豢養的酷吏身上,真是再貼切不過了。這些酷吏們幾乎沒有一個好下場。
  • 惡官酷吏都沒好下場,忠臣良將、清官直吏呢?
    寫一篇惡官酷吏沒有好下場結局都很慘的文章,以此警醒後人應當敬畏人生、敬畏歷史當屬必要。◆惡官酷吏難逃兔死狗烹的命運惡官酷吏沒有好下場的歷史事例俯拾皆是:比如張湯是漢武帝時期的著名酷吏,當時淮南王劉安謀反,張湯負責審理此案。
  • 學者:臺灣政壇「酷吏」不少 難有好「下場」
    學者:臺灣政壇「酷吏」不少 難有好「下場」 2014-12-31 13:20:59來源:東南網作者:責任編輯:溫雅瓊 關注度最高的當數臺北市長柯文哲的「酷吏」行徑,這令人想起名嘴沈富雄年初對柯文哲以酷吏自詡的評價:「酷吏都沒好下場。」不過臺灣敢於得罪人的知名「酷吏」可不算少,從蘇貞昌、陳定南到黃世銘、王清峰,都曾被貼上「酷吏」標籤。所謂「酷吏」之名,從不同角度看待,是褒是貶往往有不同結論。至於酷吏「下場」為何不被看好,以及臺灣政壇到底需不需要「酷吏」,臺灣成功大學政經系教授周志傑有他的獨到看法。
  • 他是為官公廉、抵禦外辱的酷吏,卻逼死前太子,得罪當朝太后,下場令人唏噓
    在《酷吏列傳》中司馬遷就對酷吏頗有微詞,對重用酷吏的漢武帝也表示不滿。酷吏的存在固然使漢朝政府穩固了局勢,增加了稅收,但是總的來說酷吏用法苛刻嚴酷,很多行徑是不可取的,「法令滋章,盜賊多有」。酷吏也因此被人忌恨,下場往往很慘,比如被殺了全家的酷吏侯封;比如最大的酷吏晁錯就因其「峭、直、刻、深」的法家思想而得罪很多人,導致最後眾叛親離。
  • 武則天手下四大酷吏,手段可怕,下場都很悲慘
    武則天在位前後,使用酷吏排除異己,大肆殺害朝臣,興起「酷吏政治」。武則天之所以重用酷吏,其實都是因為政治原因,為的是打擊政敵,鞏固自己的政權。政敵被殺、政局穩定之後,由武則天對酷吏的態度便由重用變成了抑制,酷吏也很快走上了衰亡的道路。我們來看看是哪四大酷吏。一、索元禮(?—691年),唐朝時期的胡人,籍貫不詳,為武則天時酷吏。
  • 歷代都有酷吏,清朝時期的酷吏最變態,設計的刑具讓人求死不得
    郅都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解決了濟南的豪強問題,在全國引發轟動,附近的太守都以郅都為榜樣,在各地撲殺豪強勢力。看起來,這是個振奮人心的故事,實則不然。郅都雖然打壓了地方武裝,但是,卻給官場開了個壞頭。後來,那些以郅都為榜樣的官員,都開始效仿郅都的作風,以至於,青出於藍而勝於藍,逐漸演變為「酷吏」,殺伐無數。
  • 酷吏品行有優劣:非典型酷吏郅都和模範酷吏張湯
    這些酷吏的人品,也有高低之分。有些酷吏,其人品是讓人欽佩的。西漢一位酷吏有些「二二乎乎」的,用現在功利的思維來衡量,有些不夠精明,辦起案來不怕得罪人,手段嚴酷,什麼硬茬都敢碰,不畏懼前面有地雷陣還是萬丈深淵。這人就是《史記• 酷吏列傳》中的郅都,楊人(今天的山西洪洞),這種古典派的酷吏後世是很難找到了。
  • 司馬遷《史記·酷吏列傳》白話翻譯
    而不管當亭長還是廷史、都尉等,王溫舒辦案只有一招,就是刑訊逼供,每個疑犯,不管有沒有證據,都被打得皮開肉綻,最後招的,當然是出不了獄;不招的,也都爛死獄中。王溫舒之後,有名的酷吏,還有尹齊、楊僕、減宣、杜周等,都是在郡守、都尉、廷尉、中尉任上以兇狠酷烈聞名,而且一個比一個「酷」。
  • 中國酷吏:戰友、夜壺和背鍋俠
    酷吏是社會需求產生的職業,史書裡心狠手辣的酷吏比比皆是,後人總在感嘆:他們為什麼能上位
  • 西漢時期為什麼會存在酷吏?
    在關於西漢的史書中,記載了十多位酷吏。酷吏現象發端於西漢,深刻影響後世,從漢到唐,甚至明清,史籍中都有酷吏的身影。從古至今,關於酷吏的討論大多是抱有否定、指責的態度,稱其出現的主要目的是壓制下層反抗,也有部分人持有不同的看法。然而,要準確地認識這種現象,就必須去看其出現的深層原因。
  • 鷹犬的下場,都差不多
    《史記》《漢書》上,有循吏傳,也有酷吏傳。一般來講,循吏都是儒家門徒,治理地方,講究教化,而酷吏,則是申韓之術的信奉者,崇拜嚴刑峻法,殺人不眨眼。但比較起來,反倒是酷吏比較清廉,不撈錢。酷的前提,是他們行得正。
  • 司馬遷《史記·酷吏列傳》白話翻譯,初中以下文化不建議閱讀
    而不管當亭長還是廷史、都尉等,王溫舒辦案只有一招,就是刑訊逼供,每個疑犯,不管有沒有證據,都被打得皮開肉綻,最後招的,當然是出不了獄;不招的,也都爛死獄中。王溫舒之後,有名的酷吏,還有尹齊、楊僕、減宣、杜周等,都是在郡守、都尉、廷尉、中尉任上以兇狠酷烈聞名,而且一個比一個「酷」。
  • 張鳴:鷹犬的下場,都差不多
    《史記》《漢書》上,有循吏傳,也有酷吏傳。一般來講,循吏都是儒家門徒,治理地方,講究教化,而酷吏,則是申韓之術的信奉者,崇拜嚴刑峻法,殺人不眨眼。但比較起來,反倒是酷吏比較清廉,不撈錢。酷的前提,是他們行得正。原始的儒家學說,如果要講其宗旨的話,講究的是禮制秩序,君主也在這秩序之中,如果君主破壞了秩序,那麼至少理論上也可以被當獨夫誅掉的。然而,申韓之術的法家學說,君主則成了終極目標。
  • 繼任減宣之位的杜周,西漢十大酷吏之中結局最好的一位御史官
    (《漢書·杜周傳》)不過這些酷吏,由於一方面要制約地方豪強,所以在治理地方和管理百姓的時候,採用的都是十分嚴格的律法。所以一般到最後,漢武帝為了收復民心,十大酷吏的結局都是沒有幾個落得了好下場,無一不是被處罰和問罪的。而在西漢十大酷吏之中,繼任減宣之位的杜周,結局卻是最好的一位。他是如何為官的呢?他又是因為什麼樣的做法才避免了自己悲慘的結局呢?現在就讓我們回顧歷史,去看看杜周這個酷吏的一生到底是怎樣的吧!
  • 漢景帝寵妃賈夫人上廁所遇野豬,酷吏郅都為何敢公然違命不去救?
    但也有例外,在西漢漢景帝時期,有個叫郅都的人,就敢公然違抗漢景帝的命令,不但沒有受到處罰,還得到了賞賜。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聽我慢慢道來。事情是這樣的,上林苑當時是皇家狩獵的場所,那裡圈養著很多野獸。有一次,漢景帝帶著他的妃子們去上林苑遊玩。人有三急,當時漢景帝的一個寵妃賈夫人內急需要上廁所,於是一個人來到廁所,漢景帝等人在不遠處等候。突然,從廁所中傳來一聲尖叫,一頭野豬闖進了廁所。
  • 古代的酷吏是什麼樣,他們都是兇惡殘暴之徒嗎?
    要是碰著個兇狠的酷吏,恐怕性命難保。晚清劉鶚的官場譴責小說《老殘遊記》就妙筆描繪了兩個清如水卻狠如狼的酷吏,只說這個叫玉賢的。他名聲很好,不貪錢,任內還狠狠辦過幾夥盜賊。但玉賢對強盜殘酷,對治下的良民百姓也很殘酷,稍有過錯,甚至是沒有過錯,只是他看不順眼,或者是一句話說得不入他的心,就立時撒籤子拿人。
  • 武則天時期的四大酷吏怎樣逼供犯人,請君入甕只是其中一種方法
    武則天時期著名的四大酷吏:來俊臣、索元禮、周興和侯思止,他們平時靠耍什麼陰招來對待犯人的呢?這四人一開始都是在社會上混的無賴小人,被武則天招攬用來對付政敵,這些人就是工具,用完之後,再無用武之地,武則天還會留他們在世上嗎?
  • 名聲極差、但卻協助西漢走向強盛的酷吏群體
    結合郅都的案例,以及《酷吏列傳》中提到的晁錯、張湯等人,我們可以總結出酷吏的四大共同特徵:其一,他們不徇私情,是嚴刑峻法的忠實擁護者、執行者,手段無情到冷血;其二,不畏權貴,不怕得罪既得利益階層;其三,深受皇帝信任;其四,最終沒什麼好下場。
  • 黑暗幻想生存酷吏地牢鑰匙在哪?酷吏地牢鑰匙獲取攻略[多圖]
    黑暗幻想生存酷吏地牢鑰匙是玩家們一直都想要獲得的,但是卻一直沒有發現這個地牢鑰匙,有了鑰匙的玩家才能成功打開地下城,想新的遊戲領域進發,那麼想要得到酷吏地牢鑰匙需要怎麼做?在哪裡可以找到呢?下面會有詳細的講解哦!
  • 為什麼抄FGO的都沒有好下場?
    這麼說或許不對,應該是大部分都是頂著知名人氣IP的作品,但不出意外的都走在了撲街的路上。 這讓我覺得很疑惑,都2021年真的還有人天真的認為FGO能火能爆是因為遊戲本身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