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紀浪人:藍天逐夢,科技賦能,中國無人機領跑全球

2020-12-23 騰訊網

【前言】智慧時代,無人機已成為我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了。

能實現航拍、地質、氣象、搶險救災、人群監控、民用安全、商品配送、電力線路巡查、消防、軍警信息採集、農藥噴灑、區域測繪、基礎設施檢查等多種功能應用……無人機的功能越來越強大了。

一、 無人機的定義及分類

1.無人機概念

無人機實際上是無人駕駛飛行器的統稱,英文縮寫為「UAV」, 是利用無線電遙控設備和自備的程序控制裝置操縱的不載人飛行器。從技術角度定義可以分為:無人固定翼飛機、無人垂直起降飛機、無人飛艇、無人直升機、無人多旋翼飛行器、無人傘翼機等。與載人飛機相比,它具有體積小、造價低、使用方便、對作戰環境要求低、戰場生存能力較強等優點。

由於無人駕駛飛機對未來空戰有著重要的意義,世界各主要軍事國家都在加緊進行無人駕駛飛機的研製工作。2013年11月,中國民用航空局(CA)下發了《民用無人駕駛航空器系統駕駛員管理暫行規定》,由中國AOPA協會負責民用無人機的相關管理。根據《規定》,中國內地無人機操作按照機型大小、飛行空域可分為11種情況,其中僅有116千克以上的無人機和4600立方米以上的飛艇在融合空域飛行由民航局管理,其餘情況,包括日漸流行的微型航拍飛行器在內的其他飛行,均由行業協會管理、或由操作手自行負責。

與有人駕駛飛機相比,無人機往往更適合那些太「愚鈍,骯髒或危險」的任務。無人機按應用領域,可分為軍用與民用。軍用方面,無人機分為偵察機和靶機。民用方面,無人機+行業應用,是無人機真正的剛需;目前在航拍、農業、植保、微型自拍、快遞運輸、災難救援、觀察野生動物、監控傳染病、測繪、新聞報導、電力巡檢、救災、影視拍攝、製造浪漫等等領域的應用,大大的拓展了無人機本身的用途,發達國家也在積極擴展行業應用與發展無人機技術。

無人機最早在20世紀20年代出現,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正進行得如火如荼,英國的卡德爾和皮切爾兩位將軍,向英國軍事航空學會提出了一項建議:研製一種不用人駕駛,而用無線電操縱的小型飛機,使它能夠飛到敵方某一目標區上空,將事先裝在小飛機上的炸彈投下去。這種大膽的設想立即得到當時英國軍事航空學會理事長戴·亨德森爵士賞識。他指定由A.M.洛教授率領一班人馬進行研製。無人機當時是作為訓練用的靶機使用的。是一個許多國家用於描述最新一代無人駕駛飛機的術語。從字面上講,這個術語可以描述從風箏,無線電遙控飛機,到V-1飛彈從發展來的巡航飛彈,但是在軍方的術語中僅限於可重複使用的比空氣重的飛行器。

美國諾斯洛普·格魯門公司生產的軍用無人機——RQ-4全球鷹(來源:百度百科)

2.無人機分類

筆者參考多部中外相關文獻發現:國內外無人機相關技術飛速發展,無人機系統種類繁多、用途廣特點鮮明,致使其在尺寸、質量、航程、航時、飛行高度、飛行速度,任務等多方面都有較大差異。由於無人機的多樣性,出於不同的考量會有不同的分類方法:

按飛行平臺構型分類,無人機可分為固定翼無人機、旋翼無人機、無人飛艇、傘翼無人機、撲翼無人機等。

按用途分類,無人機可分為軍用無人機和民用無人機。軍用無人機可分為偵察無人機、誘餌無人機、電子對抗無人機、通信中繼無人機、無人戰鬥機以及靶機等;民用無人機可分為巡查/監視無人機、農用無人機、氣象無人機、勘探無人機以及測繪無人機等。

按尺度分類(民航法規),無人機可分為微型無人機、輕型無人機、小型無人機以及大型無人機。微型無人機是指空機質量小於等於7kg,輕型無人機質量大於7kg,但小於等於116kg的無人機,且全馬力平飛中,校正空速小於100km/h(55nmile/h),升限小於3000m。小型無人機,是指空機質量小於等於5700kg的無人機,微型和輕型無人機除外。大型無人機,是指空機質量大於5700kg的無人機。

按活動半徑分類,無人機可分為超近程無人機、近程無人機、短程無人機、中程無人機和遠程無人機。超近程無人機活動半徑在15km以內,近程無人機活動半徑在15~50km之間,短程無人機活動半徑在50~200km之間,中程無人機活動半徑在200~800km之間,遠程無人機活動半徑大於800km。

按任務高度分類,無人機可以分為超低空無人機、低空無人機、中空無人機、高空無人機和超高空無人機。超低空無人機任務高度一般在0~l00m之間,低空無人機任務高度一般在100~1000m之間,中空無人機任務高度一般在1000~7000m之間,高空無人機任務高度一般在7000~18000m之間,超高空無人機任務高度般大於18000m。

2018年9月份,世界海關組織協調製度委員會(HSC)第62次會議決定,將無人機歸類為「會飛的照相機」。無人機按照「會飛的照相機」歸類,就可以按「照相機」監管,各國對照相機一般沒有特殊的貿易管制要求,非常有利於中國高科技優勢產品進入國外民用市場。

國產高端品牌大疆無人機飛行姿態(來源:百度百科)

3.無人機的技術特點

實現高解析度影像的採集

無人機可實現高解析度影像的採集,在彌補衛星遙感經常因雲層遮擋獲取不到影像缺點的同時,解決了傳統衛星遙感重訪周期過長,應急不及時等問題。

無人戰鬥機

早在一戰時期,科學家就開始研究利用無人機為作戰平臺了。

無人機系統由飛機平臺系統、信息採集系統和地面控制系統組成。

最初的一代主要以偵察機為大宗,一些無人機已經裝備了武器(例如美軍RQ-1捕食者裝備AGM-114地獄火空對地飛彈)。由無人機擔任更多角色的軍事預想,最初是轟炸和對地攻擊,空對空戰鬥,飛行員最後一塊領域。 裝備有武器的無人機被稱為無人戰鬥機飛機(UCAV)。

發射和回收

新一代的無人機能從多種平臺上發射和回收,例如從地面車輛、艦船、航空器、亞軌道飛行器和衛星進行發射和回收。地面操縱員可以通過計算機檢驗它的程序並根據需要改變無人機的航向。而其他一些更先進的技術裝備、如高級竊聽裝置、穿透樹葉的雷達、提供化學能力的微型分光計設備等,也將被安裝到無人機上。

二、無人機發展簡史

可以說,無人機幾乎與有人駕駛飛機研究同步,只不過它的誕生是從軍用領域開始的。

1910年,在萊特兄弟所取得的成功的鼓舞下,來自俄亥俄州的年輕軍事工程師查爾斯·科特林建議使用沒有人駕駛的飛行器:用鐘錶機械裝置控制飛機,使其在預定地點拋掉機翼並象炸彈一樣落向敵人。在美國陸軍的支持和資助下,他製成並試驗了幾個模型,取名為「科特林空中魚雷」、「科特林蟲子」。

1917年:凱特靈(Kettering)空中魚雷號(來源:科Way)

1.最初的發展

1933年,英國研製出了第一架可復用無人駕駛飛行器––「蜂王」。使用3架經修復的「小仙后」雙翼機進行試驗,從海船上對其進行無線電遙控,其中2架失事,但第三架試飛成功,使英國成為第一個研製並試飛成功無線電遙控靶機的國家。

德國科學家領先時代數十年。實際上直到80年代底以前,世界上每一種研製成功的無人機都是以V-1巡航飛彈或「福克-沃爾夫」(Fw 189)飛機的構造思想為基礎。

2.首次應用

二戰期間,美國海軍首先將無人機作為空面武器使用。1944年,美國海軍為了對德國潛艇基地進行打擊,使用了由B-17轟炸機改裝的遙控艦載機。

美國空軍的無人靶機出現於40年代末。最初這是安裝了飛行遙控系統的普通飛機,用作高射兵器靶機。後來從1951年開始研製專用無線電遙控靶機和無人偵察機。

應該指出的是,無人駕駛技術兵器的出現是航空模型製造和飛行員功能轉移至自動設備和儀表的結果。許多雜誌和電子傳媒用各種縮寫來表述無人飛行器。

3.美軍在亞太發動戰爭時廣泛應用無人機

在韓戰(1950-1953年)中,為了對地面目標進行偵察,美國空軍曾嘗試使用裝有照相機的「火蜂」無人機,而使用「人猿泰山」無線電遙控炸彈摧毀橋梁。

60年代初,監視蘇聯飛彈試驗和偵察蘇聯飛彈陣地的任務擺在了美國空軍面前。在1架RB-47和2架U-2偵察機在蘇聯上空被擊落後,美國開始研製「紅色大篷車」(136型)高空無人偵察機。該無人機採用高單翼,雷達和紅外隱身性能較好。

在越南戰爭(1965—1973年)期間,美國空軍和海軍為了進行空中偵察與觀察,成功地使用了「火蜂」中空無人機。它可以從地面起飛,也可以從空中載機上發射,在有些行動過程中還從航母上起飛。它們在嚴密設防的北越上空共完成飛行約3400次。隨著美國飛機被對方地空飛彈擊落數量的增加,對用於執行高空照相和無線電技術偵察任務的無人機的需求也迅速增加。

4.(前)蘇聯的經驗

1930-1940年,蘇聯飛行設計師В?В?尼基京研製了兩種型別的「飛翼」型專用魚雷轟炸機––有人駕駛練習試射型和裝有全套自動裝置的無人駕駛型。到1940年前,設計出了飛行距離100公裡及至更遠的飛行魚雷(飛行速度700公裡/小時)。但是這一設計沒有付諸實施。1941年,在偉大的衛國戰爭爆發之前,蘇聯成功地將ТБ-3重型轟炸機作為無人駕駛飛行器用於轟炸橋梁,但在戰爭期間和戰後實際上並沒有得到使用。

5.中東方向

上世紀70-90年代及其以後,以色列軍事專家、科學家和設計師對無人駕駛技術裝備的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並使以色列在世界無人駕駛系統的研製和作戰使用領域佔有重要地位。

在第三次中東戰爭(1969-1970年)期間,以色列國防軍感到迫切需要無人機。作戰行動同時在對敘利亞、約旦和埃及三條戰線上進行,但頭號對手是埃及。當時對空中照相的需求急劇增加,但以色列空軍的所有需求無法得到滿足。照相目標經常有強大的防空系統掩護。

6.全球發展

80—90年代,除了美國和以色列外,其他國家的許多飛機製造公司也在從事無人機的研製與生產。有些無人機研製與供應訂貨具有跨國的特點:美國公司向以色列空軍提供了「馬巴特」、「沙米特」和「特勒姆」無人機;以色列飛機工業公司籤訂了向美軍提供「先鋒」和「獵人」無人機的合同,並向斯裡蘭卡、臺灣、泰國、印度提供「搜索者」無人機。

三、大疆無人機

1.關於大疆

大疆創新是深圳市大疆創新科技有限公司旗下的無人機品牌。

大疆創新,創立於2006年,創始人汪滔,2012年,推出到手即飛的世界首款航拍一體機「大疆精靈Phantom 1」。

2014年11月,推出了SDK軟體開發套件。

2016年9月1日,大疆在德國柏林IFA展會現場正式發布了靈眸Osmo手機雲臺(Osmo Mobile)。

2018年8月23日,大疆創新發布「御」Mavic 2 系列無人機,包括「御」Mavic 2 專業版及「御」Mavic 2 變焦版兩款,其中專業版搭載了大疆創新與哈蘇共同研發的L1D-20c航拍相機,這是大疆創新首次和哈蘇相機合作。

2018年11月29日,大疆創新正式發布靈眸Osmo口袋雲臺相機,意欲用新產品打進女性市場。

2019年6月12日,大疆創新在北京發布其首款教育機器人機甲大師RoboMaster S1。該款機器人配置31個傳感器、46個可編程部件等,支持兩種程式語言,是為青少年和科技愛好者搭建體驗人工智慧技術的平臺。

大疆是中國民族品牌的驕傲。

深圳市大疆創新科技有限公司工商註冊信息(來源: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

2019年12月12日,《匯桔網·2019胡潤品牌榜》發布,大疆以200億元品牌價值排名第80,上榜2019數碼品牌價值全國排名第5,民營排名第5;「2019胡潤最具價值民營品牌」第42位。

2020年6月,大疆創新入選《2020福布斯中國最具創新力企業榜》。

2020年7月22日,獲評艾媒金榜(iiMedia Ranking)發布的《2020中國新經濟獨角獸硬體設備領域TOP5榜單》第1名。

2020年8月8日,大疆無人機以172.37億元品牌價值名列2020中國品牌節年會500強榜單第107位。

2020年10月,胡潤發布的《2020胡潤中國10強消費電子企業》,大疆以1000億人民幣排名第5位。

2.創始人汪滔

汪滔是中國科技界的翹楚。1980年出生於浙江省杭州市,現任深圳市大疆創新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

2003年,就讀於香港科技大學電子及計算機工程學系。2005年,與兩位同學開始研究無人駕駛飛行技術,成功讓飛機起飛。

2006年,在香港科技大學攻讀碩士學位的他創辦了深圳市大疆創新科技有限公司。經過幾年的蟄伏期,大疆於近年呈現快速發展的態勢。2011到2015年,大疆創新銷售額增長近100倍。全球消費級無人機市場中,大疆的產品佔據了7成,更令「中國製造」在高科技領域嶄露頭角。

在一般人眼裡,在一些高科技領域,中國企業歷來都是扮演「追趕者」「跟跑者」的角色,而他和他的公司卻在短短十年內在消費級無人機領域充當著「領跑者」的角色。

2016年胡潤百富榜,汪滔以240億財富排名第77位。

汪滔和他的大疆創新無人機(來源:百度百科)

2016胡潤IT富豪榜,以240億元排名第14。2018年7月,汪滔和其導師李澤湘獲得2019 IEEE機器人與自動化大獎。2018年10月,汪滔以450億元人民幣財富位居2018年胡潤百富榜第46位。2019年福布斯全球億萬富豪榜排名第325位,財富值54億美元。《財富》雜誌2019年中國40位40歲以下商界精英榜單第三位。2019年10月10日,《2019年胡潤百富榜》發布,汪滔以470億元人民幣財富位列第56位。?2019年10月28日,胡潤研究院發布《2019胡潤80後白手起家富豪榜》,汪滔以470億元排名第3。2019年12月,在國際影藝聯盟、科梅伊市政府、達蓋爾基金會在法國科梅伊舉辦的「紀念攝影術誕生180周年」活動中,汪滔被評選為?攝影術誕生180年180人之一。

汪滔和他的夥伴們正引領消費級無人機市場,成為全球該行業當之無愧的NO.1。

四、大疆的優勢

創新是科技發展的第一動力,近年來,國家的創新驅動戰略幫助大疆抓住了許多科技創新和電子製造業的發展機遇,成為全國有代表性的創新型高科技產業。在這個過程中,大疆在智慧財產權領域積極布局,在全球的科技市場逐步建立了牢固的技術壁壘,構建起強大的核心競爭力,而大疆的創始人汪滔始終嚴於律己,精益求精,大到整個公司的世界定位,小到一顆螺絲釘的旋轉,在汪滔的帶領下。大疆逐漸站在中國乃至世界科技創新的制高點!

1.專注細節,銳意進取

汪滔是個科技狂人,他說:「大疆的成功,源於始終專注產品的態度,源於不懈的努力和追求,更源於忘我的犧牲和付出,這世上沒有一個人讓我佩服。」汪滔在員工的眼裡是一個極致的「偏執狂」,他每周工作80多個小時,為了集中精力做好產品,汪滔提出的一定要自主創新,這些年他很少面對媒體,缺席產品發布會,因為他滿腦子想的都是,如何讓大疆無人機的質量更高、更先進!

2.創新至上,精益求精

大疆公司最關鍵的四個字叫做「大疆創新」,從名字上看就知道這是一家將創新作為核心理念的公司。這一點也沒有錯,創始人汪滔,是個喜歡航模的80後,在2005年從香港科技大學畢業後,年輕的汪滔毅然決然將自己喜歡無人機的業餘愛好當做是自己的畢業課題,他當時的念頭很簡單,就是想要建造一臺停在空中不動、聽從自己各種指令的無人機,因為不服輸的性格,他最終說服了老師同意,並在攻讀研究生課程的時候,向別人籌資200萬元港幣成立了一家公司,也就是如今的大疆創新,但是創業初期的路數並不順,2006年創辦的時候,大疆的公司辦公地點是位於深圳蓮花村的民房,公司找不到優秀的人才,人人都以為這裡是黑心小作坊,一直到導師李澤湘的加入才帶來資金和人才,也才開始走上發展的道路。不過和其他公司做出一款產品就大搞銷售的手段不同,大疆一路「死磕」創新,不斷對產品和技術精益求精,這才有了後面大疆的成就。

據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WIPO)公布的數據顯示,2018年國際專利排名中,大疆申請專利總數達938項,全球排名第29,進而美國無人機公司想要生產無人機,就一定要獲得大疆的專利許可,而大疆至今都在加大投資進行創新,沒有給他們留下一點後路,在追求精益求精的道路上,創始人汪滔絲毫也不含糊!

3.從「新」開始,永不止步

在過去的十年中,大疆共申請了4000多項無人機相關專利,實現了生產閉環,「新的理想、願景使命要實現,作為大家的領頭人,我也要不斷學習,重新上路」汪滔如是說,這位創造大疆並帶領大疆走向世界舞臺的領頭人,在不斷學習和創新的路上一直拼盡全力!

汪滔曾表示「我們繼續做更好的技術產品,繼續在中國做創新,但這不能做願景使命。」這就是大疆的創始人,帶領著大疆成為不怕被美國打壓的中國公司,堅持創新、「死磕」產品就是大疆成功的關鍵!這條路並不好走,一不小心就會馬失前蹄,但大疆成功了,也成為了一家佔領全球消費級無人機70%市場、享譽全球的中國高科技公司!

成功的大疆並未停滯不前,而是朝兩個方向開啟新的探索:一是產品應用多元化;二是技術應用多元化。

第一個方向,大疆正從消費機走向行業機。第二個方向,大疆把無人機技術延伸向更多智能感知領域。

毫無疑問,構建自主核心技術是科技企業長久發展之計,大疆給了國內企業很好的啟示。

五、中國十大品牌無人機排名

1.大疆DJI——全球無人機控制與航拍影像系統先驅,從多軸雲臺到高清圖傳的一站式服務商,中國創新科技的典範,深圳市大疆創新科技有限公司 。

2.Parrot派諾特——創於巴黎的高科技消費電子品牌,全球無人機行業先驅,大型無人機及無線產品製造商,派諾特貿易(深圳)有限公司。

3.AEE——廣東省著名商標,較早的集成式多旋翼無人機系統開發商,全球高難度拍攝裝備領先的高科技廠商,深圳一電科技有限公司。

4.零度智控——國際知名無人智能系統開發商,專業無人機航拍領航者,高新技術企業,零度智控(北京)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5.中科遙感ChinaRS——中國遙感產業化知名企業,無人機遙感領域實力強/產業鏈完備的企業,十大品牌,中科遙感科技集團有限公司。

6.極飛XAIRCRAFT——國內較早研發多旋翼無人機的企業,無人機快遞先行者,現代化的無人機解決方案提供商,廣州極飛電子科技有限公司。

7.易瓦特Ewatt——無人機系統專業製造商,主打固定翼無人機/多旋翼無人機/大載荷無人直升機等系列產品,湖北易瓦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8.艾特ARTTECH——中國民用無人機行業先行者,全球智能航拍知名企業,高新技術企業,深圳市艾特航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9.億航Ehang——國內較早擁有體感操控功能的無人機企業,手機操控無人機的先行者,廣州億航智能技術有限公司。

10.華科爾walkera——集研發/生產/銷售/服務於一體的專業無人機製造企業,消費級無人機行業知名品牌,廣州市華科爾科技有限公司。

以上品牌目前僅排名第九的廣州億航智能技術有限公司2019年12月13日在納斯達克掛牌上市,成為無人機第一股。

六、中國無人機新巨頭誕生

在全球無人機領域,大疆已是當之無愧的民用無人機龍頭。然而在其背後,悄然冒出了另一個國產無人機新巨頭,它成功開闢了另一條路。

就在不久前,極飛科技宣布完成新一輪12億人民幣融資。同樣是無人機,大疆走的是消費級市場,極飛主打的則是農業植保無人機,它不是簡單的做硬體,而是需要配套做一系列的農業服務體系,包括噴灑系統、操作後臺等,以及專屬藥劑產品等服務生態,硬體產品更多是起點。兩者看似相同,但做的事情卻大不相同。

極飛科技也不是一家新公司,發展至今已有13年時間,企業將無人機、機器人、自動駕駛、人工智慧、物聯網等技術帶進農業生產,通過構建無人化智慧農業生態,讓農業進入自動化和精準的時代。已經成為全球領先的智慧農業科技公司,規模最大的農業無人機運營企業,年銷售額已突破十億大關。

極飛科技植保無人機在田間作業(來源:百度百科)

在行業內深耕後,創始人彭斌認識到,當飛行器從「航模」進入到「無人機」階段時,就不再是一個玩具,而是可以做越來越多的事。曾經與物流公司進行過一系列嘗試,13年開始,極飛把目光放在了農業領域,為安全所有無人機都安裝有SIM卡,操作員實名登記,可隨時聯絡並且對接到雲平臺。因此獲得了民航局第一張農業無人機的雲牌照,此後企業一直專注農業無人機的研發和製造。

極飛科技的商業模式很好!他們並沒有直接讓農民買昂貴的農用無人機,畢竟大部分的農民收入有限。而是將農用的無人機賣給第三方服務公司,成功開闢了農業服務市場。轉型後極飛營收也隨之節節升高,最快的一年裡直接翻了三倍。如今新疆3600萬畝棉花地中,已有三分之一約1200萬畝採用了極飛的植保無人機產品。

極飛科技無人機整機裝配流水線(來源:新浪科技)

在技術升級上,極飛從沒有落後,為了提高農業生產效率,不斷推出新的產品,如農業無人車、農機輔助駕駛設備等,貫穿農業生產的全生命周期。並將許多人工智慧技術都運用在了農業機械上,開創了AI+農業的新維度。去年極飛還與歐洲的空中巴士(Airbus)聯合開了一場發布會,未來雙方將共同致力於開發未來城市和鄉村的物流系統,在城市和鄉村之間通過無人機建立物流網絡。

截至2020年8月底,極飛科技智慧農業解決方案已累計服務了872萬農民,作業面積覆蓋超6億畝次農田。今年在市場行情不好的背景下極飛的業務仍以253%的速度增長,進入了一個全新的爆發式增長階段。

七、結束語

隨著近一個世紀的發展,無人機技術有了質的飛躍,除了在軍事方面的應用,越來越多方面應用於民用。民用方面主要應用在植保、影視、電力、氣象等多個方面。一說到無人機,很多人第一反應就是以大疆為代表的,掛上攝像機滿天飛的消費級航拍無人機了。無人機影響載人的因素包括以下方面:技術方面:安全性、續航力及其他性能指標有待提高;社會方面:在政策、技術問題為解決前,普遍持觀望態度,包括UTM等在內的保障體系有待健全完善;價格方面:通常百萬以上,同時也面臨著其他方面的競爭。既然無人駕駛汽車已經在路上了,那麼無人機會發展成怎樣呢?

說到無人機技術,大家想到的層面是多種多樣的,有軍用領域的「全球鷹」、「捕食者」(美國),也有民用無人機領域的測繪、航拍甚至快遞。可以說無人機是智能科技皇冠上的一顆璀璨明珠。因為它們用最小的體積、集成了最高的人類科技——1981年,第一臺商用GPS接收機誕生,重達50磅,售價高達10萬美元,現在的GPS晶片僅重0.3克,且成本大幅下降,如今,無人機將GPS技術集納;1976年,柯達推出第一款數字相機,只有10萬像素,重量3.75磅,售價高達1萬美元,而無人機將最新的數字相機技術整合,根據用途,細分了多種功能鏡頭。除此以外,藍牙技術、計算機功能,都是無人機必備功能,有了這些智能科技的「加持」,說無人機是一枚寶石毫不為過。

在民用領域,實現物資配送、農藥噴灑、撒播種子、滅火、救災、巡查電力線路和軌道交通、測繪等方面,無人機的優勢是十分明顯的。

未來民用無人機的發展方向為空中機器人,用無人機技術去改良地面機械。我們必須要考慮能量的問題,比如讓巡線無人機掛在電線上運行,讓高空作業無人機固定至高樓外牆某處,來開展釘釘子、打管子、修理等靈活作業;能落地作業的,絕不飛行作業。

中國民用無人機市場或將在未來3年內,迎來第一個行業應用小高潮,僅以硬體產品銷售出貨規模計算,在2018年,中國民用無人機市場達到110.9億元。同時,從目前的趨勢並結合未來對行業級無人機的應用趨勢的判斷,預計到2023年,全球行業級無人機市場規模將超過300億美元。而且,2018-2023年行業年均複合增長率將維持在45%左右,發展前景十分廣闊。

軍用無人機呈現內需和軍貿同向合力效應,即一方面受益中國軍方的大量列裝需求,帶來的國內軍用無人機市場的繁榮;另一方面,中國軍用無人機軍貿出口將逐步展開。再者,軍用無人機由於在飛控技術、動力傳動系統等無人機核心技術上擁有更高的技術壁壘,仍然是無人機行業第一市場,前景依舊可期。

與有人駕駛飛機相比,軍用無人機具有體積小、重量輕、造價低、使用方便、零傷亡、使用限制少、隱蔽性好、效費比高等突出特點。這使得現代軍用無人機的任務範圍已由傳統的空中偵察、戰場觀察和毀傷評估等擴大到戰場抑制、對地攻擊、攔截巡航飛彈、空中格鬥等領域,應用廣泛。

無人機是無人化作戰最重要的領域之一。未來無人作戰飛機不僅會在戰場上與有人戰鬥機並肩作戰,甚至在某些條件下還可能完全替代有人戰鬥機,成為未來空中作戰的主力裝備,因此無人機未來前景廣闊。

現在的飛行器,比如客機,已經有自動駕駛和盲降系統了,未來發展成完全無人駕駛完全是有可能的。對於小型載人直升機,做到無人駕駛更加容易。只是飛行器在空中還會遇到不確定氣流和環境影響,目前技術還不可靠,隨著AI技術發展,這都只是時間問題。人工智慧技術是提升無人機應用能力的顛覆技術之首。毫無疑問,人工智慧技術對無人機的發展有著核心的引用導向。

最新消息:12月18日,美國商務部以「保護美國國家安全」為由,將包括無人機製造商大疆在內的59家中企列入所謂「實體清單」。之後,大疆創新公關總監謝闐地對外回應稱,目前,大疆可以在美國繼續銷售,相關業務基本沒有受到影響。

附:無人機概念股

1.順豐控股(002352)

2.中航沈飛(600760)

3.大華股份(002236)

4.中航電子(600372)

5.北鬥星通(002151)

6.宗申動力(001696)

7.中電興發(002298)

8.隆鑫通用(603766)

9.中海達(300177)

10.中農立華(603970)

11.京山輕機(000821)

12.華訊方舟(000687)

13.同濟科技(600846)

14.天銀機電(300342)

15.新安股份(600596)

(本文數據來自Wind資訊、新浪科技、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電子發燒友、南方財富網等)

(本文圖片已標明出處,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

(來源:資鯨網 作者:世紀浪人)

相關焦點

  • 逐夢遠洋 賦能國際燃料供應鏈
    逐夢遠洋 賦能國際燃料供應鏈 2020-09-27 16:0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航空工業研究院青年說:振翅飛翔 逐夢藍天
    每一次打破國外壟斷填補國內空白,都充滿著航空人絕不認輸、絕不服輸的拼搏幹勁;每一件大國重器、重大創新的背後,都凝聚著一代代航空人的心血智慧,蘊藏著他們內斂謙虛和延綿後勁;每一次航空工業跨越發展的背後,是航空人數十載的初心堅守,是救國報國強國的使命擔當,更是航空人數十年如一日忠誠奉獻、逐夢藍天的真實寫照。
  • 極飛科技年度大會2020:用智慧化、無人化科技賦能全球第一產業
    12月15日,一場以新技術賦能第一產業的盛會 -- 極飛科技年度大會2020(XAAC 2020)在廣州隆重召開,來自農業生產、行業研究領域的專家、學者與權威媒體共同見證了極飛科技2020年度的創新成果,同時也見證了新一代P系列農業無人機、創新雙旋翼飛行平臺V系列農業無人機、新增固體播撒和割草兩大執行單元的R150農業無人車、新一代農機自駕儀等一系列全新硬體產品的問世
  • 林達·陽光新城:小小夢想家 翱翔藍天夢 飛機模型DIY+無人機體驗...
    科技與童趣碰撞,體驗不一樣的快樂!小小夢想家,翱翔藍天夢,飛機模型DIY+無人機體驗。活動時間:2019年5月31日—6月1日活動地點:林達·陽光新城營銷中心邀請爸爸媽媽們和小朋友一起來歡度六一,享受奇趣童年。
  • 逐夢藍天 放飛夢想 ——扎蘭屯全力打造中國北方航空特色小鎮
    中國民航大學內蒙古飛行學院學員進行飛行訓練。中國民航大學內蒙古飛行學院新購置的2臺投資480萬元的鑽石飛行訓練模擬器,已調試完畢,這標誌著扎蘭屯臨空產業將進入高質量發展新階段。航空小鎮的建設者們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基礎上,統籌推進復工復產,用汗水和智慧,為航空小鎮的建設添磚加瓦,在這裡逐夢藍天、放飛夢想。運籌帷幄,鞏固提升區域中心城市地位不靠海,不延邊,發展靠藍天。
  • e代理五周年 | 不忘初心,逐夢前行
    作為一家專注於全球化資產配置的科技賦能平臺,e代理通過優質稀缺的產品組合、嚴格的合規風險控制、專業的培訓服務體系、直擊痛點的網際網路工具、強大的IT系統和齊全的境內外金融牌照,全方位賦能代理人和中小型機構,提升行業效率,打造財富管理新業態。  「在五年的時間裡,e代理從一家小型創業公司,成長為中國最大的全球化資產配置平臺。
  • 數字賦能「夢馬」 餘杭未來科技城用科技保障賽事
    「夢馬,就是為了展現未來科技城的『科技』之美,通過科技呈現我們的服務理念。」今年是夢馬連續舉辦的第三年,作為三屆夢馬的組織者,餘杭未來科技城管委會相關負責人用樸實的話語表達了初心:用科技保障賽事,用真心服務跑友。
  • 中國又一項頂尖科技領先全球,英科學家直言:發展速度太快了
    如今中國的科技水平,已經呈現出穩步上升的趨勢,經過我國多年的積累,我國已經成為了擁有重要影響力的科技大國。面對一些機遇與挑戰,中國都能第一時間做出應對,不少國家對於中國的科技也是刮目相看,可見中國發展速度之快了。
  • 極飛科技將無人機飛進農田!「農業+AI」,中國農業科技...
    從航模開始,逐步拓展至了多旋翼無人機、無人機飛控系統。儘管實現了淨利潤,但彭斌坦言,當時沒有融資,「能活下來全靠勤儉節約」。圖/ 極飛科技官網2014年,團隊完成了向現代企業轉型,變身為「極飛科技」。在見過數十位投資人後,極飛於當年得到了成為資本2000萬美元的投資。
  • 「最多無人機同時飛行」金氏世界紀錄刷新:一個飛天逐夢的故事
    2020年9月20日,伴隨著3051架無人機同時升空並點亮珠海的夜晚,「最多無人機同時飛行」金氏世界紀錄稱號被再次刷新 當航空航天科技邁向智能化、網絡化、微型化時代,無人機橫空出世,不僅使人類飛天逐夢有了新姿勢,也將人類帶往「上帝的視角」,以全新的方式俯覽天地、連結世界。
  • 農田上的無人機!切入農業無人機的賽道的極飛科技是如何成長起來的?
    在農業無人機銷售佔據大部分營收的同時,極飛開始推出農業無人車、農機自駕儀、農業物聯網及智慧農業系統等產品,轉型為一家「農業科技公司」。   廣州極飛科技創始人兼CEO彭斌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專訪時介紹,2019年,極飛公司的總營收接近10億,近年來公司年營收的增速基本為200%。
  • 科技賦能 技物結合 農資控股集團在蔡甸舉辦「無人機施肥現場觀摩...
    這是農資控股集團舉辦的「無人機施肥緩解水稻田漬澇危害暨水稻直播田雜草防治觀摩會」的現場展示環節。農技先行,需求對接,提供作物整體解決方案劉彥昌是當地遠近聞名的種田大戶,2013年開始種植蝦稻,前期先後流轉土地接近200畝。今年受漬澇影響,蔡甸區部分受災田補種直播水稻草害十分突出,田間秧苗瘦小,防治較為困難。
  • 全球外交官中國文化上海之夜開幕 精銳教育現場論道科技賦能教育
    會議現場,精銳教育總裁、首席教育官柯金書與各國大使、全球教育精英暢談科技東風下AI教育發展問題:堅守教育本質,堅持科技賦能,持續推動教育理念和方式迭代與創新,培養具有全球視野、戰略思維的未來領袖。
  • 全球外交官中國文化上海之夜開幕,精銳教育現場論道科技賦能教育
    9月28日,「第六屆全球外交官中國文化上海之夜——全球先鋒教育論壇」於滬隆重開啟,國內K12教培領域的龍頭企業精銳教育受邀出席。其中作為文化的至關重要環節,教育更是此次盛會的一大重頭戲,在此次會議的「全球先鋒教育論壇」上,國內外大咖齊聚一堂,共同探討全球教育領域的未來發展大勢。會議現場,精銳教育總裁、首席教育官柯金書與各國大使、全球教育精英暢談科技東風下AI教育發展問題:堅守教育本質,堅持科技賦能,持續推動教育理念和方式迭代與創新,培養具有全球視野、戰略思維的未來領袖。
  • 何彥生:自強不息藍天逐夢 扶弱助殘心懷大愛
    說起何彥生,許多敦煌人都知道,他在鳴沙山月牙泉景區經營直升飛機、滑翔機,幫助嚮往藍天的人實現飛天夢。但好多人可能不知道,他還是一位扶弱助殘、心懷大愛的創業明星。 何彥生從小患有先天性弱視,雙眼僅有0.02 的微弱視力,但他以常人難以想像的刻苦努力,完成了小學到高中的全部學業。
  • 山東:5G賦能智慧教育 黑科技亮相教育裝備博覽會
    人民網煙臺9月28日電(宋翠)5G智慧校園、「中考實驗操作考評系統」、 物聯網智慧校園方案……在煙臺舉辦的2020山東省教育裝備博覽會上,各種黑科技精彩亮相。人工智慧:重磅黑科技 全面賦能教育應用在本屆展會上,大疆攜最新無人機產品到來,觀眾可近距離感受RoboMaster 機甲大師青少年挑戰賽的獨特魅力;小鳥飛飛精彩呈現無人機 智能編程STEAM課程等完整的教育解決方案;天智全新的「中考實驗操作考評系統」領航中考實驗操作考評新標準;卡得智能萬物互聯的物聯網智慧校園方案引人關注
  • 極飛科技:中國農業科技「瞪羚」能跑多遠?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原標題:極飛科技: 中國農業科技「瞪羚」能跑多遠?編者按從11月17日本期開始,21世紀經濟報導推出系列專題「高成長企業論——發現粵港澳大灣區『瞪羚』樣本」,計劃連續推出十期。第一期報導,讓我們聚焦農業,聚焦極飛科技。這是一家農業科技公司,從一群自己興趣熱愛的極客團隊小作坊出發,通過十幾年曲折道路探索,最終選擇了「為農業找技術」,把炫酷的現代AI科技引入古老農業,以「提升全球農業生產效率」為己任和願景。這是一條貌似少有人走的賽道,充滿荊棘。但正如諺語所說,「這世上所有榮譽的桂冠都是用荊棘編織而成。」
  • 鏈上發行·逐夢遠航 YOLE·SPT科技基金挖礦效率全面升級
    YOLE·SPT科技基金以鏈上發行·逐夢遠航為主導的規劃,在今年的4月已在中國惠州已成功舉辦首屆YOLE·SPT科技發布會,至今年的6月14號,鏈上發行·逐夢遠航在中國的第二場路演,杭州站也取得圓滿結束。
  • 全面發力2020 平安科技持續為科技賦能
    前者提供雲服務,基於平安科技自主研發的平安雲,深度人臉人形識別、視頻結構化、聲紋識別、唇語識別、OCR識別及鑑偽、CA認證等多種AI能力,形成平安科技對外統一輸出的AI賦能平臺;後者提供端服務,基於場景需求,融合前端技術定製出SaaS層的解決方案,服務更多細分領域與定製化的場景。
  • 教娃玩航模無人機,武漢又一所小學有了國家級校園航空飛行營地...
    學校提供設備、場地支持,優選教學骨幹擔任社團教練,引領學生開啟逐夢藍天的科技旅程。學校科技老師包林介紹,每周三下午,學校都會組織社團的學生學習航空模型製作、無人機操控等課程。包括東風一號模型火箭的製作和操控,水火箭製作與比賽,自製模型降落傘等等,還會學習無人機使用與任務飛行,學習電動固定翼飛機室內飛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