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形成全域統一 科學合理 布局明確的規劃體系

2020-12-14 上遊新聞

本報訊(記者 張浩)6月1日,我區召開國土空間分區規劃專題匯報會,聽取編制單位對沙坪垻區分區規劃(2020年-2035年)編制工作的匯報。區委書記江濤、區長常斌、區人大常委會主任賴明才、區政協主席黎萬宏、區委副書記許寧出席會議。

會議指出,分區規劃是國土空間總體規劃的分解落實,是指導詳細規劃的法定依據,發揮「承上啟下」作用。依託中國西部(重慶)科學城,沙坪垻未來有望成為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東西聯動的最強錨點和重要板塊。分區規劃編制工作在生態保護紅線、永久基本農田、城鎮開發邊界「三線」基礎上,堅持東、中、西三大板塊協調發展,圍繞國際化、綠色化、智能化、人文化,把沙坪垻打造成為引領重慶高質量發展的「科創智核」、承載「一帶一路」倡議的開放高地、傳承巴渝歷史文脈的「文化名城」和彰顯重慶山水魅力的「美麗都市」。

江濤對我區分區規劃的初步編製成果給予肯定。他指出,分區規劃編制是保證城市土地合理利用和空間合理布局,促進城市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的一項重要工作。全區各級各部門各鎮街要進一步提高認識、結合實際、深入對接、積極獻言,協助完善分區規劃的編制工作,把沙坪垻發展的思路和想法融入到規劃中。要堅持高位統籌、系統謀劃,加快形成全域統一、科學合理、布局明確的規劃體系,確保我區規劃與全市規劃實現充分融合。同時,在系列規劃成果通過法定程序後,各級各部門要認真執行,堅持「一張藍圖幹到底」,實現沙坪垻始終朝著高質量發展的目標前行。

常斌要求,全區上下要明確職責,增強主觀能動性,主動地參與分區規劃的優化完善工作。要深化對控制性詳細規劃的指導,讓分區規劃的編制切實發揮服務發展、引領發展的作用。要與編制中的「十四五」規劃和其他各專項規劃深入對接,讓區域發展規劃與國土空間規劃深度融合、高度契合,並加快推進相關規劃編制進入法定程序。

區委、區人大、區政府、區政協全體在家領導,全區各部門、鎮街負責人參加會議。

【免責聲明】上遊新聞客戶端未標有「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或「上遊新聞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上遊新聞聯繫。

相關焦點

  • 科學規劃和統一管理自然資源 國土空間用地用海分類統一
    自然資源部近日就《國土空間調查、規劃、用途管制用地用海分類指南(試行)》有關內容進行介紹。《分類指南》整合了原《土地利用現狀分類》、《城市用地分類與規劃建設用地標準》、《海域使用分類》等分類標準,建立了全國統一的國土空間用地用海分類,為科學規劃和統一管理自然資源、合理利用和保護自然資源、加快構建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新格局奠定了重要工作基礎。
  • 融入黃河國家戰略,統一規劃布局,加大投資力度,發展全域旅遊
    本報訊(記者 文杰) 省文化和旅遊廳近日印發《關於公布第二批山東省全域旅遊示範區名單的通知》,在各市初審驗收的基礎上,綜合專家評審、現場檢查結果,並經公示,決定將10家單位認定為山東省全域旅遊示範區,我市單縣榜上有名,是菏澤市第一個成功創建省級全域旅遊示範區的縣區。
  • 河北廊坊臨空經濟區「3+13」規劃體系解讀:繪就國際一流航空城發展...
    圖3:航空服務功能區航企及物流企業運營區意向圖(廊坊臨空經濟區供圖)規劃強調,要堅持區域協調,規劃編制嚴格落實與臨空經濟區大興片區「統一規劃、統一政策、統一標準、統一管控」,強化與廊坊中心城區、永清城區、固安城區在生態、產業、交通、市政以及職住平衡等多個方面的規劃統籌。
  • 海關總署:推進「十四五」海關發展規劃編制工作 加快形成以規劃...
    上證報中國證券網訊 據海關總署30日消息,10月30日,海關總署黨委書記、署長倪嶽峰主持召開黨委擴大會議,傳達學習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要求全面深入學習領會全會精神,紮實做好涉及海關工作的貫徹落實,推進「十四五」海關發展規劃編制工作,加快形成以規劃引領海關發展的制度體系,為促進「十四五」時期國家經濟社會發展作出海關積極貢獻
  • 空間規劃體系重構背景下天津市控規體系優化探索
    ,形成了「街區層面—深化方案—地塊控規」兩級三類的規劃編管體系。4.1.2國土空間規劃體系的融入對接(1)面向空間管控下的規劃體系的改革探索國土空間規劃是以生態文明建設為目標,是對全域全要素的綜合的空間用途管制,統一的國土空間規劃體系更是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手段。
  • 國土空間用地用海分類統一
    《分類指南》整合了原《土地利用現狀分類》、《城市用地分類與規劃建設用地標準》、《海域使用分類》等分類標準,建立了全國統一的國土空間用地用海分類,為科學規劃和統一管理自然資源、合理利用和保護自然資源、加快構建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新格局奠定了重要工作基礎。
  • 《慶陽市全域旅遊發展規劃》大綱徵求意見會議召開
    《慶陽市全域旅遊發展規劃》大綱徵求意見會議召開 2020-12-09 14:4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研究調度加快渤海新區多規合一國土空間規劃編制工作
    10月15日,市長梅世彤主持召開專題會議,就加快《渤海新區多規合一國土空間規劃(2020-2035年)》進行研究調度。在聽取中國城市發展研究院關於《規劃》編制工作的情況匯報後,梅世彤指出,要堅決把思想行動統一到黨中央決策部署和省委工作要求上來,統一到省委書記王東峰來滄調研檢查講話要求上來,對標國際一流港口和沿海開放城市,加快推進《規劃》編制工作,充分把握「以城定港、港城融合、產城共興」精髓,通過科學精準編制規劃框架,進一步優化空間布局、產業布局和生態布局,加快構建「一港雙城三帶四區
  • 黑龍江「十四五」規劃:加快配電網智能化升級改造,構建堅強智能電網
    2、加快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強化國土空間規劃和用途管控,落實生態保護、基本農田、城鎮開發等空間管控邊界。建設綠色低碳的工業體系、建築體系和流通體系,加快綠色金融發展和綠色技術創新,推動綠色環保產業成長為支柱型產業,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推動煤炭等能源清潔低碳安全高效利用,推進秸稈綜合利用,建設國家級資源綜合利用基地。
  • 全域旅遊,遇見更美的鼓樓……
    按照《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導則》《國家全域旅遊示範驗收細則》以及「全景、全時、全業、全民」的新要求,加強頂層設計和系統謀劃,詳細梳理和調研全區範圍內文化旅遊資源,聘請專業設計單位編制形成《鼓樓區全域旅遊發展規劃》,既科學定位了鼓樓區全域旅遊發展目標、規劃了旅遊空間布局,又給出了具體發展路徑和開發措施,把鼓樓區域作為一個大景區進行全域布局、全景打造。
  • 系統集成的新時代科學制度體系
    無論是這一思想關於「八個明確」「十四個堅持」的核心內容,還是蘊含其中的政治品格、價值追求、精神風範,都為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大之後,進一步深化國家制度創新和國家治理體系現代化提供了科學指導。 所謂根本制度,就是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中能起到頂層決定性、全域覆蓋性、全局指導性作用的制度。《決定》開宗明義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黨和人民在長期實踐探索中形成的科學制度體系,實際上這也可以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的一個提法,叫作我國的「根本國家制度」。
  • 杭州探索形成動態維護的 國土空間總體規劃「一張圖」
    第三次杭州市土地調查於2018年7月正式啟動,力爭全面、科學地摸清杭州市山水林田湖草等自然資源家底,是整體保護、合理利用,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基礎,也是國土空間規劃的本底庫。  杭州國土空間總體規劃編制,又有了新進展。
  • 五河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19-2035年)編制工作方案_蚌埠市人民政府
    「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立足我縣資源環境稟賦,統籌協調縣域生態、農業、城鎮三類空間和生態保護紅線、永久基本農田、城鎮開發邊界三條控制線,合理布局城鎮體系建立國土空間規劃體系,強化國土空間規劃的基礎性作用和對空間性專項規劃的指導約束作用,加快完善規劃實施管理機制,有效提升國土空間治理能力,為五河經濟社會發展注入強大動力。
  • 雲南出臺統籌推進城市更新指導意見明確:支持昆明3年完成城中村改造
    明確將推動成片連片更新,提升城市基礎設施保障水平,完善公共服務配套;同時結合城市發展戰略,科學確定更新目標,合理制定更新方案,依託更新項目資源稟賦和地塊周邊特色,通過開發重建、整治修繕等多種方式,統籌兼顧,突出重點。
  • 張險峰:國土空間規劃的半程體會與思考
    建立全國統一、責權清晰、科學高效的國土空間規劃體系,整體謀劃新時代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格局,加快形成綠色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建設美麗中國,可以說擔子重、責任大。儘管困難不少,但我們也應欣喜地看到,本次規劃改革具有諸多有利條件:一是中央和領導核心高度重視城市規劃工作,頂層設計萬事具備。
  • 中共雲南省委 雲南省人民政府 關於加快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的決定
    形成旅遊新優勢。實施全域旅遊發展戰略,加快跨境旅遊合作區、邊境旅遊試驗區建設,打造滇中核心旅遊圈、大滇西旅遊環線和沿邊開放旅遊帶等區域性整體旅遊目的地,構建全域共建、全域共融、全域共享的旅遊文化產業發展新模式。  (六)高原特色現代農業  雲南的自然稟賦獨具「綠色」、「環保」、「原生態」的現代農業基因。
  • 武漢:加快形成至鄭州、重慶等城市的「一環八向」鐵路快速貨運網絡
    構建「35+15+30」(35條商務航線、15條貨運航線、30條文旅航線)國際航空大通道,發展50條國內全貨機航線,加快形成覆蓋全國、通達全球的軸輻式航空網絡體系。——中部陸海聯運大通道加快建設。加快武大、武陽、礄孝二期高速公路等項目建設,推動武漢城市圈大通道、武天高速公路等項目開工。完善機場、港口、鐵路站場「最後一公裡」集疏運體系,促進設施互聯互通。統籌武漢港口型、陸港型、空港型、生產服務型、商貿服務型等五型國家物流樞紐布局建設,推進國家和省級示範物流園區工程建設。大力發展甩掛運輸、卡車航班等運輸組織方式,提升區域中轉、分撥能力,加快形成服務中部、輻射全國的道路運輸服務網絡。
  • 科學編制「十四五」園區經濟發展規劃
    加快促進傳統經濟、傳統產業、傳統動能的科學發展;其次,要依據科技與產業發展趨勢,做好新技術、 新產業、 新業態、新動能戰略布局,並實現新舊產業、新舊技術、新舊功能的相互促進、相互融合、相互優化,全面加快新動能培育壯大,實現園區經濟高質量發展;第三,還應該依據園區經濟面臨的管理體制、運營機制、政策設計、土地要素、投資模式及招商引資等制約與挑戰,做好戰略謀劃與戰略應對及戰略布局,使「十四五」規劃真正成為園區未來發展戰略布局
  • (千萬工程)泰順:統一規劃布局 改造房屋外立面 打造美麗鄉村「大...
    在泰順縣泗溪鎮,該鎮通過給轄內下橋村統一規劃村莊建設,納入廊橋文化園建設,對下橋村進行了房屋外立面統一改造,提升村居環境。乘著美麗鄉村建設和鄉村振興戰略的東風,泰順縣許多村莊實現了村容村貌的「蛻變」。這裡是泰順縣泗溪鎮下橋村,位於村委會路邊的廊橋文化園外立面二期改造工程正在進行前期木料備料工作。
  • 浙江「十四五」規劃:加快5G、工業網際網路、大數據中心等建設
    全域實施新時代美麗鄉村達標創建行動,高標準開展鄉村規劃設計,持續優化鄉村布局,推進鄉村片區化、組團式發展,做大做強中心村,強化歷史文化(傳統)村落保護利用。加快建設數字鄉村,提擋升級鄉村基礎設施,鞏固提升農村居民飲用水標準,高水平推進「四好農村路」建設,打造鄉村物流體系。提高農民科技文化素質,培育新型農民,推動鄉村人才振興,發揮新鄉賢積極作用。30.深化城鄉融合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