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入黃河國家戰略,統一規劃布局,加大投資力度,發展全域旅遊

2021-01-08 菏澤日報

本報訊(記者 文杰) 省文化和旅遊廳近日印發《關於公布第二批山東省全域旅遊示範區名單的通知》,在各市初審驗收的基礎上,綜合專家評審、現場檢查結果,並經公示,決定將10家單位認定為山東省全域旅遊示範區,我市單縣榜上有名,是菏澤市第一個成功創建省級全域旅遊示範區的縣區。

全域旅遊是指將全區域作為完整旅遊目的地,統一規劃布局,優化公共服務,推進產業融合,加強綜合管理,實現集群發展,全民共建共享,以旅遊休閒業帶動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一種新模式。通過優化觀光旅遊、休閒度假、文化體驗、會展旅遊結構層級,提升精品旅遊的文化厚度、科技高度、服務溫度、體驗深度,營造安全有序、生態優美、設施完善、居民好客、賞心悅目的全域旅遊環境。

近年來,單縣立足國家園林縣城、國家衛生縣城、省級文明縣城奠定的堅實基礎,融入國家戰略發展大局,大力實施「全域服務、全域產業、全域營銷、全域管理、全域共建」等工程。相繼編制了《全域旅遊發展總體規劃及三年行動計劃》等4個專項規劃,嚴格按照規劃落實。創新投融資辦法,成立縣文投公司,設立旅遊發展基金和市場營銷專項基金,每年注資4000萬元,確保資金需求。強化人才支撐,創建文旅智庫,聘請專家33人;加強專業隊伍建設,成立了全額事業編制的旅遊服務中心;加強旅遊人才培訓,依託大專院校,培訓旅遊專業人才近2000名。加強設施保障,加大平臺建設力度,100多個單位和企業建設了旅遊展覽館,118個鎮村建設了鄉村民俗館。

單縣不斷加大投資力度,打造全域旅遊創建大環境。相繼投資近50億元,建設了科技館、體育館、明冉美術館、謝孔賓藝術館、圖書館、展覽館、工人文化宮、少年宮等場館。以朱家大院、百壽坊、百獅坊、古縣衙為載體,實施了牌坊古城景區保護性開發,打造了古城旅遊集聚區;以革命老區為背景,全面推動紅色教育旅遊,先後建設了紅色湖西教育基地、平原省湖西革命歷史紀念館、湖西革命烈士陵園、湖西小延安張寨等紅色教育旅遊景區;以城鄉建設為抓手,大力推進生態旅遊,先後建設了幵山景區、戴月景區、善園、東舜河文化旅遊景觀帶、荷園等,串珠連線,打造了東舜河至浮龍湖至黃河故道的綠色長廊,實現了漫道、自行車道、自駕遊道立體分離式建設;以5A景區創建為載體,規劃投資113億元,全面改造提升浮龍湖省級旅遊度假區;完善了城區各類基礎設施,建成標準化智慧旅遊廁所62座、智慧停車場31處。

下一步,單縣將以新時代黃河國家戰略為引領,按照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標準繼續深化體制機制、政策保障、供給體系、品牌影響等方面的改革創新,自信謀篇「1龍頭、1中心、2帶、2區」的全域旅遊藍圖,推進全域旅遊向更高質量發展。

相關焦點

  • 重現黃河文化風景線——清澗縣全域旅遊創新發展之路
    近年來清澗縣旅遊景點和鄉村旅遊快速發展,旅遊發展成為促進地域經濟發展的重要抓手。項目組在深入調研和分析的基礎上,研判清澗旅遊發展處於「分散式」發展向「極核式」發展的過渡階段,旅遊面臨資源缺整合、景區發展缺空間、交通缺體驗等核心問題,針對旅遊存在的現狀問題,項目組提出了「IP引領、廊道串聯、景村聯動」的三大發展戰略。
  • 山東齊河:「旅遊+」加出全域旅遊新天地
    近年來,齊河縣全面落實省市黨委、政府決策部署要求,堅持把文化旅遊產業作為服務戰略全局、加快高質量發展的首位產業,加快重大文旅項目建設,全力打造沿黃文旅產業帶,有力助推了全域旅遊發展。目前,齊河縣共有省級旅遊度假區1處,國家A級景區7處,其中4A級2處、3A級2處。2019年以來,齊河縣共接待遊客827萬人次,實現旅遊收入36.4億元。
  • 貫徹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 推進青海省全域旅遊高質量發展
    發展全域旅遊是國家戰略和青海省的重點工作,為進一步推進青海省全域旅遊高質量發展,在青海省人大常委會領導的高度重視和指導下,青海省人大教科文衛委員會創新開展了「人大代表促旅遊」主題系列活動,取得良好成效。
  • 全域旅遊,遇見更美的鼓樓……
    我們要突破『就旅遊抓旅遊』的傳統思路和固有模式,按照全域旅遊的理念來規劃建設管理城區,通過創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打造融生態環境、人文環境、市場環境、誠信環境、法治環境等於一體的宜居宜業宜商宜遊環境,進一步放大旅遊的經濟、社會、環境綜合效益。」鼓樓區委書記、區長羅德清說。2018年,乘著國家和省市促進全域旅遊發展的東風,鼓樓區拉開了創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大幕。
  • 找準發展定位 融入國家戰略 奮力推動海東在蘭西城市群中部崛起
    論壇中,海東市副市長馬傑以「找準發展定位,融入國家戰略,奮力推動海東在蘭西城市群中部崛起」為題,圍繞海東在蘭西城市群中扮演重要角色、海東積極融入蘭西城市群建設取得明顯成效、切實承擔起海東在蘭西城市群中部崛起的歷史使命三個方面,作大會發言。
  • 高明美的鷺湖項目加大投資 助力高明全域旅遊建設
    原標題:發展旅遊新業態 「文創+」整合資源美的鷺湖項目加大投資,助力高明全域旅遊建設作為高明首批大型骨幹企業中唯一一家文旅企業,今年佛山市美的文化旅遊發展有限公司除繼續提升鷺湖原有旅遊項目外,還將運用文創思維,整合茶文化和貝丘文化資源,打造特色小鎮,為高明創建全域旅遊示範區和鄉村振興做出貢獻。
  • 雲南3地擬入選第二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一波美圖先收下!
    」「國家5A級旅遊景區」「國內最佳旅遊目的地」等三十多張「身份證」。 國務院辦公廳關於促進全域旅遊發展的指導意見指出: 統籌協調,融合發展 把促進全域旅遊發展作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抓手,從區域發展全局出發,統一規劃,整合資源,凝聚全域旅遊發展新合力。
  • 推動生態文旅深度融合 打造全域旅遊發展格局——四川省政協「推動...
    「川西北黃河流域作為黃河上遊生態屏障建設中佔有重要地位的區域,大力發展全域旅遊,對促進流域經濟社會發展、生態文明建設和文化傳承保護具有重要作用。」近日,四川省政協召開「推動川西北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全域旅遊高質量發展」對口協商會,第一個搶到話筒的省政協常委、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副主任沈光明開門見山。
  • 生態底色繪就高質量發展畫卷 鹽田入選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
    從華南首個國家生態區,到首批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聯合國首批「SUC國際可持續發展示範區」,再到12月17日,正式被文化和旅遊部正式確認並公布為第二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鹽田正圍繞生態文明建設的核心發展戰略,構築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濱海城區新格局。
  • 海南省印發「國家體育旅遊示範區發展規劃」
    第四條 規劃任務緊緊圍繞「創建國家體育旅遊示範區」的任務目標和發展定位,充分發揮海南省生態環境、經濟特區和國際旅遊島等優勢,藉助全面深化改革開放試驗區、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國家重大戰略服務保障區和國際旅遊消費中心「三區一中心」戰略定位的有利契機,整合優勢資源,優化空間布局,創新發展模式,豐富政策供給,形成創建國家體育旅遊示範區的指導思想
  • 實施「五統一」發展大旅遊
    宜昌旅遊資源豐富。據統計,目前已擁有各類旅遊資源700多處,實施「五統一」,發展大旅遊,已成當務之急。第一,統一發展思路,科學謀劃大旅遊。以「十四五」規劃為契機,把發展旅遊千億產業作為經濟強市的重要支撐,堅持扶優扶強,培育區域旅遊特色,倡導旅遊企業集約經營,攜手共進,實施「理念融合、文旅融合、職能融合、市場融合、服務融合」。加快由景點旅遊發展模式向全域旅遊發展模式轉變,推動觀光、度假、商務三駕馬車齊頭並進,統籌打造區域旅遊品牌,提升旅遊資源吸引力,科學謀劃大旅遊、大發展。
  • 臨夏州大力發展全季全域旅遊不斷推進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
    印發實施了《臨夏州全域旅遊總體規劃(2020-2030)》及配套的《臨夏州全域旅遊三年行動方案》《臨夏州旅遊產業融合發展專項規劃》,制定出臺了《關於促進全州文化旅遊產業提質增效的實施意見》《關於加快全州旅遊民宿發展的指導意見(試行)》《關於加快全州文化旅遊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正在編制《臨夏州「十四五」文化旅遊業發展規劃》。
  • 臨沂:發展全域旅遊 打造長三角中心城市休閒旅遊後花園
    強化頂層設計 優化發展格局臨沂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全域旅遊發展,2016年建立了市長任總召集人的市政府旅遊工作聯席會議制度,2019年底又調整為市長任組長的旅遊工作領導小組。各縣區都成立了相應議事協調機構,各級旅遊工作領導小組充分發揮議事協調職能,及時解決跨部門、跨行業問題,在產業融合、聯合執法等方面加強統籌協調,形成了黨政統籌、部門參與、齊抓共管的全域旅遊工作格局。
  • 河南新安:搶抓黃河國家戰略,以「文旅興縣」走高質量發展路
    去年,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上升成為重大國家戰略,河南洛陽迎來了特殊的歷史機遇。作為黃河流域重要城市、中原城市群副中心城市,洛陽正憑藉其區位優勢、綜合實力、產業支撐、創新能力,積極打造區域高質量發展新增長極。
  • 加快形成全域統一 科學合理 布局明確的規劃體系
    會議指出,分區規劃是國土空間總體規劃的分解落實,是指導詳細規劃的法定依據,發揮「承上啟下」作用。依託中國西部(重慶)科學城,沙坪垻未來有望成為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東西聯動的最強錨點和重要板塊。分區規劃編制工作在生態保護紅線、永久基本農田、城鎮開發邊界「三線」基礎上,堅持東、中、西三大板塊協調發展,圍繞國際化、綠色化、智能化、人文化,把沙坪垻打造成為引領重慶高質量發展的「科創智核」、承載「一帶一路」倡議的開放高地、傳承巴渝歷史文脈的「文化名城」和彰顯重慶山水魅力的「美麗都市」。江濤對我區分區規劃的初步編製成果給予肯定。
  • 南寧市武鳴區繪就全域旅遊發展的美麗新畫卷
    2018年,武鳴被列入第一批自治區級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名單,武鳴區旅遊業發展迎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武鳴區以全域旅遊的新理念對旅遊業發展進行頂層設計和統籌規劃,創新性的提出「兩融導向,三化同步」的全域旅遊發展路徑,對空間布局,城鄉統籌,產品開發,產業融合,公共服務設施建設,市場營銷,共建共享,旅遊綜合管理等方面進行了系統的規劃,到2025年將實現武鳴區全域休閒化、景觀化、文旅一體、景城聯動、產旅互融、主客共享,將武鳴區建設成為我國著名的以壯文化為特色休閒旅遊目的地。
  • 「全力打造『五個濟南』,加快建設黃河流域中心城市」系列新聞發布...
    、環境優勢、生態優勢,科學編制好「十四五」規劃,搭建特色鮮明、功能布局協調的「醫學中心、西部新城、經濟開發區、老商埠和溼地生態五大片區」城市發展主框架,全力加快新舊動能轉換,全面推動全區攜河高質量發展,突出做好黃河沿線生態保護和產城融合高質量發展兩項工作,講好槐蔭故事、濟南故事、黃河故事,以「又好又快,勇奪第一」的決心信心,確保今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圓滿收官,加快建設黃河流域中心城市一流城區
  • 華僑城集團:東部華僑城旅遊度假區推動全域旅遊發展
    隨著大眾旅遊時代的到來,華僑城集團發展全域旅遊,將一定區域作為完整旅遊目的地,以旅遊業為優勢產業,統一規劃布局、優化公共服務、推進產業融合、加強綜合管理、實施系統營銷,不斷提升旅遊業現代化、集約化、品質化、國際化水平,更好滿足旅遊消費需求。華僑城集團打造東部華僑城旅遊度假區,更好的推動全域旅遊的發展。
  • 成立文旅集團,打造旅遊航母,陽穀——開啟全域旅遊破冰之旅
    擁有這些得天獨厚的文化旅遊資源,陽穀縣旅遊產業發展卻陷入了「捧著金飯碗沒飯吃」的尷尬局面。如何走出這一困境,陽穀縣委、縣政府審時度勢,大膽改革,於2020年4月組建了「山東景陽岡文化旅遊產業發展集團有限公司」(簡稱文旅集團),整合文旅資源,打造旅遊航母,開啟了陽穀全域旅遊的破冰之旅。
  • 鹽城大豐接軌上海融入長三角規劃研討會舉行
    在認真聽取大家發言後,薛盛堂指出,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是中央部署和推動的國家戰略,接軌上海、融入長三角更是大豐多年來堅定不移的戰略選擇,為大豐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各位專家從多領域、多視角提出的獨到見解和寶貴建議,讓我們很受啟發。我區將認真梳理、充分吸納大家的重要意見和討論成果,找準大豐在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中的方向定位,積極主動參與,服務戰略全局,分享發展紅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