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年,「輕斷食」可以說是紅遍了大街小巷。
很多網紅博主信誓旦旦地說,它有著大量的科學證據支持,是最科學的減肥方法,還能抗癌保健、延年益壽……
不過,根據健身資訊雜誌《MINDS》稱,這些說法大部分都是「偽科學」。
目前最為推崇的輕斷食方式
5:2斷食法:每周挑出不連續的2天斷食,攝取500—600大卡,分為早餐和晚餐,其餘5天正常飲食即可
16:8斷食法:每天把禁食時間限制在8小時內,剩下的16小時只喝水或沒有熱量的飲料
這兩種『輕斷食』方法,用的比較多的5:2斷食法,然而,這種飲食方式,真的能更有效的減脂嗎?或者說它真的會帶來營銷號所說的健康效應嗎,《MINDS》雜誌發布一篇針對「輕斷食」研究的文章
研究做了什麼?
實驗召集了150位健康的志願者,年齡在35—65歲之間,BMI在25—40之前,換句話說,這次實驗的對象就是「身體健康,但是超重的青年和中年人群」
在經過基礎代謝、每日消耗以及一系列的身體指標檢測之後,他們被隨機分成了三組
「輕斷食組ICR」:採用5:2斷食法,在不連續的兩天斷食日內,只進食一天所需熱量的25%
「傳統節食組CCR」:採用傳統節食法,每天固定只進食一天所需熱量的80%
「控制組Control」:飲食方式不作任何變動,和日常一樣
這是志願者在實驗前的身體基線水平:
研究發現了什麼??
研究分為3個階段:12周的實驗周期,12周的維持周期,26周的回訪周期,實驗共持續了1年
在前12周的實驗周期裡,「輕斷食組」平均減少了34.7±4.5%的熱量,「傳統飲食組」
平均減少了25.4±2.9%的熱量,「控制組」也減少了9.8±3.5%的熱量
圖:《MINDS》雜誌
在實驗的12周裡,「輕斷食組」減去了最多的體重-7.1±0.7%,「傳統飲食組」減去的體重稍微少一點-3.3±0.6%。而所有的生化指標,在三組中都非常一致
在第24周—50周的回放期間,體重都有小幅度的反彈現象,尤其是「輕斷食組」,腰圍和脂肪體積也都有相同的趨勢
研究得到什麼結論?
「輕斷食」並不神奇,它既不能產生更好的減脂效果,也沒什麼健康效應。減去更多體重只是因為他們總體吃的更少!
而且在研究報告中,「輕斷食」的弊端也顯而易見,「輕斷食」和「傳統飲食組」都有一系列的副作用疲勞、手腳冰冷,注意力變差,精力差等
除此之外,「輕斷食」出現了更多的副作用,斷食日精力極差,非斷食日有頭暈、噁心、腿抽筋的情況
相對來說,「輕斷食」和「傳統飲食法」最終的體重相差無幾,但「輕斷食」的飲食方式更難堅持,只有約20%的人能夠維持這一方式
最終建議
總體來說,「輕斷食」並不神奇,它既不能產生更好的減脂效果,也沒什麼健康效應。在攝入熱量相同的情況下,什麼時候吃,對減脂並不會產生特殊影響。
而且「輕斷食」可能會產生更大的副作用,更容易反彈,需要謹慎進行
如果你感覺這種方式,更適合你的話也未嘗不可。但如果你每天都有體力需求,或者壓力較大,無法維持低卡飲食,完全沒必要使用這種「輕斷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