辰山植物園過冬候鳥已就位 自然生態交響曲即將開場

2020-12-26 瀟湘晨報

天氣轉涼,植物褪去綠意,換上多彩秋裝,大自然的層次感盡顯;告別了夏日裡此起彼伏的蟬鳴,叢林間的鳥鳴聲也顯得更加清脆動聽。秋冬季節,來辰山植物園觀鳥聽鳥、同時邂逅植物的另一種生命之美吧!成群的候鳥從天空飛過,稀疏的叢林間和寬闊的草坪上能遇見各種冬候鳥和留鳥,常見的冬候鳥有:北紅尾鴝、黃雀、樹鷚和灰頭鵐等;留鳥種類繁多,例如:珠頸斑鳩、烏鶇、棕背伯勞、黑尾蠟嘴雀、白頭鵯、八哥、喜鵲、戴勝等等。

上海處於東亞-澳大利西亞候鳥遷飛區,屬華東沿海平原,春秋兩季,很多小型林鳥會選擇該路線遷飛,同時,上海的城市綠地和郊區農田、林地等也為眾多鳥類提供了居所。辰山植物園就是其中一處鳥類生活的天堂,這裡的小可愛們不僅一個個有著動聽的歌喉,在自然間演唱美妙的音樂,還是維護生態平衡的重要成員,一些種類堪稱捕蟲小能手,助力園區無公害防治。

隨著2020年候鳥大規模遷徙季節的到來,我國候鳥遷徙途經地和越冬地暴發致病性禽流感的風險增加。近期,園區相關責任人會加強鳥類等野生動物的日常巡查監測,勸誡遊客文明觀鳥,不去驚擾和追逐鳥類,不擅自撿拾或接觸受傷、死亡的鳥類。

十一月的上海,大多冬候鳥已經就位,辰山植物園的冬季也變得熱鬧起來,各種鳥類的鳴叫聲仿佛冬日裡的交響曲,讓人在植物和鳥鳴間放鬆身心,追尋生命的蹤跡。保護鳥類,就是保護自然生態平衡和我們人類自身,就讓這大自然的音樂家在喧囂的城市角落裡自由吟唱吧。

【來源:上海市綠化市容局】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辰山秋冬限定 | 萌萌噠冬候鳥&留鳥!
    辰山秋冬限定 | 萌萌噠冬候鳥&留鳥!上海處於東亞-澳大利西亞候鳥遷飛區,屬華東沿海平原,春秋兩季,很多小型林鳥會選擇該路線遷飛,同時,上海的城市綠地和郊區農田、林地等也為眾多鳥類提供了居所。辰山植物園就是其中一處鳥類生活的天堂,這裡的小可愛們不僅一個個有著動聽的歌喉,在自然間演唱美妙的音樂,還是維護生態平衡的重要成員,一些種類堪稱捕蟲小能手,助力園區無公害防治。
  • 辰山植物園的牛頓蘋果樹開花了
    圖說:從英國嫁接而來的牛頓蘋果樹開出了粉色小花 採訪對象供圖(下同)新民晚報訊(記者 金旻矣)陽春三月,辰山植物園的那棵著名的「牛頓蘋果樹」,悄悄開花了。為避免喜歡溫帶涼爽氣候的蘋果樹在上海遭遇「水土不服」,辰山植物園植物育種室有著嚴格的進出條件——穿上白大褂,帶上藍色頭套,再紮上專用鞋套,同時溫控技術使育種室內始終涼爽無比。在辰山植物園科研專家團隊不懈努力下,使得蘋果樹嫁接成活率達到95%以上。目前,牛頓蘋果樹已高125cm,冠幅直徑達110cm。近幾年,蘋果樹曾多次開花結果,園方期待它們能向公眾展示。
  • 夜探上海辰山植物園,夏日裡的三大溫室,安排走起
    目前已過立秋,但是溫度任然持續升高不下,但在魔都,也有蠻多消夏避暑的聖地,比如,上海辰山植物園。這裡一年四季都適合觀賞打卡,夏日全園鬱鬱蔥蔥,讓人心情也會美麗不少。夏日裡,辰山植物園裡的水生植物區域非常值得觀賞,水池裡面,神似莫奈名畫的睡蓮、西雙版納同款王蓮、單瓣孫文蓮……各種各樣的蓮花競相開放,令人馬上就感覺到了夏日的美好。
  • 辰山植物園聯合翻譯的《生命的進化》獲「首屆坪山自然博物圖書獎」
    12月7日,由辰山植物園王西敏和中科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趙江波、夏雪聯合翻譯的《生命的進化》等30部圖書,從100本入圍圖書中脫穎而出,獲得首屆「坪山自然博物圖書獎」。這本40周年典藏版,不僅是對這部經久不衰的經典自然作品的致敬,也是對所有人類學、進化生物學、古生物學和野生動植物研究者的致敬。進化古生物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舒德幹先生為本書作序,他在序中寫道:「仔細品味這些驚心動魄的歷史過往,我們既能領略進化的神奇和偉大,更會感慨我們成為人類的艱辛和幸運!」該書的中文版2020年4月由中國國家地理·圖書和中信出版集團聯合出版。
  • 行前攻略 | 如何在經典947辰山草地廣播音樂節玩上一整天?
    2、G50滬渝高速公路趙巷出口,左轉沿嘉松南路向南至沈磚公路右轉到佘天昆公路左轉到達辰山植物園2號門。玩樂指南辰山植物園上午8:00開園,持5月30、31日音樂節門票的觀眾可在開園後免費進入辰山植物園遊玩。除亞洲最大規模的展覽溫室外,園區內還有月季園、旱生植物園、珍稀植物園、礦坑花園、水生植物園、展覽溫室、巖石和藥用植物園以及木樨園等26個專類園。
  • 「混色搭配,花草相間」 辰山植物園創新種植鬱金香花境
    近日,上海辰山植物園園區內正緊鑼密鼓地栽種一種美麗的球根植物——鬱金香。歷年來,辰山植物園的鬱金香花海以其多變的花型和濃豔的色彩令遊客們嘖嘖稱讚、流連忘返2020年,辰山植物園室外共種植鬱金香41個品種,主要選取中花期品種,分布區主要在1號門外廣場、南門電瓶車道延伸段、礦坑花園、竹園河邊、德國庭以及辰山印象花壇。
  • 辰山植物園「校園植物課堂」走進寶山鹿鳴學校
    2020年11月16日,辰山植物園科普宣傳部專家前往寶山區鹿鳴學校開展植物科普講座,一併帶去的還有園方定製的植物銘牌,講座結束後與學校師生一起在校園內開展植物掛牌。這是「校園植物課堂」項目開展一個半月以來,上海辰山植物園專家前往的第7所學校。
  • 辰山植物園溫室展館景觀整體升級改造
    近期,辰山植物園國際蘭展的撤展工作陸續展開,並對展館的植物景觀進行了整體升級改造。景觀改造亮點之一是特色鳳梨展區,由30多種鳳梨組成。布展過程中,辰山植物園園藝工作者使用了木結構以及火山石作為基礎,營造出了植物可持續生長的環境。
  • 【活動】今年的辰山草地廣播音樂節歌單確定啦!
    我們邀請愛廣播、愛音樂、愛生活的你們一起共享這場大自然的藝術盛宴用音樂撫慰人心在自然享受生活~往年,音樂家們是舞臺上的「明星」今年,我們讓你成為「辰山最閃亮的星」你不僅可以坐在大自然中聆聽音樂會我們還將為你在辰山
  • 辰山植物園與明珠美術館跨界合作《律令》作品面世
    12月22日,知名作家、辰山植物園文化園長陳丹燕的第一件裝置作品《律令》在明珠美術館與大家見面。從作家到辰山植物園文化園長,從人文行走到自然規律、植物生命與時間記憶的綜合記錄,2020年是陳丹燕創作與思考的成長之年。
  • 辰山植物園加入上海自然科技教育聯盟「觀眾研究與評估」專委會
    12月12日,上海自然科技教育聯盟總結大會暨「觀眾研究與評估」專委會研討會在上海自然博物館召開。會議由上海科技館副館長顧慶生介紹了專委會的基本情況與組織架構,並以《上海自然博物館「觀眾研究與評估」初探》為題做主旨發言,上海大學教授潘守永教授介紹了《觀眾研究的信度和效度議題:概念、方法與意義》。辰山植物園作為該專委會的發起單位參加了會議,並在會議上做科普經驗介紹。
  • 泰國垂茉莉首次在辰山植物園熱帶花果館展出
    在這寒冷的冬季,大街上,人們不由得都瑟瑟發抖,蜷成一團,而在辰山植物園熱帶花果館內泰國垂茉莉卻悄然開花。泰國垂茉莉產自雲南南部和西南部,生於海拔500-1100米的低山密林中,泰國西北部及寮國也有分布。
  • 辰山植物園今起招募40名科普志願者!報名截至本月24日
    辰山植物園今起招募40名科普志願者!,同樣在這個隆冬季節需要招納更多的小夥伴,來擴充隊伍為來年的科普工作儲備人員,這支隊伍就是擁有十八般武藝的"辰山植物園科普志願者"。
  • 辰山植物園2020年重點改造項目6600平方米 「球宿根園」即將蛻變新生
    近幾年,辰山植物園對全園多個專類園進行了土壤改良配套景觀提升工程,其中「球宿根園」則是2020年重點改造項目。新球宿根園包含原址片區內的珍稀瀕危園、宿根園以及觀賞草園西側部分,聯合已改造完成的草藥園和芍藥牡丹園,形成了核心區「大宿根園」的概念。
  • 大批量、多種類候鳥下月抵泰過冬
    白骨頂、鷸鳥、鴨類已來「打前陣」大批量、多種類候鳥下月抵泰過冬今天,是二十四節氣中的「小雪」,隨著北方氣溫的逐漸降低,一些「老朋友們」又拖家帶口來泰州過冬了。溱湖的秋色多姿多彩,成群結隊的過冬候鳥,不時傳來陣陣鳴叫聲。溱湖溼地公園野保宣教員夏惠告訴記者,10月中旬,溱湖湖面出現了第一批冬候鳥——三隻白骨頂。白骨頂每年10月中下旬,遷離北方繁殖地到南方越冬。除繁殖期外,它們常成群活動,特別是遷徙季節,常出現數十隻、甚至上百隻的大群,偶爾可見單只和小群活動,這三隻白骨頂可能是「打前陣」來了。
  • 辰山植物園青年人才列入2019年上海市青年拔尖人才開發計劃
    辰山植物園不僅多花草,還多才俊。比如,今天要給大家介紹的這兩位:劉夙和趙清。| 左:劉夙;右:趙清兩位都是80後,劉夙是北京大學歷史學碩士,中國科學院大學植物學博士,中國科普作家協會會員;趙清則是天津大學及英國John Innes Centre聯合培養博士。
  • 辰山植物園果園「冬令進補」為來年果品優良奠定基礎
    摘去2020年最後一批的瓜果,辰山植物園的果園邁入了修整期。修剪徒長枝、下垂枝、背上枝、過密枝、病蟲枝和弱小枝等,接下來就是補充營養。果樹結果後的養分損失如不及時補充,很容易引起樹體的虧虛。
  • 上萬隻候鳥來津市毛裡湖過冬
    常德全媒訊(記者 孫露 )近日,津市毛裡湖國家溼地公園迎來近萬隻過冬候鳥。開闊的水域,良好的水質,寬闊多樣的生物環境,為候鳥提供了休憩覓食的場所。近年來,津市毛裡湖國家溼地公園通過溼地修復,生態系統不斷完善,共退還水面和溼地15000多畝。西毛裡湖及其主要入湖河流,水體水質由富營養的劣Ⅴ類提升到Ⅲ類,一級水源保護區達到了Ⅱ類。津市毛裡湖國家溼地公園管理處宣傳教育股股長鄧煥凡:我們將切實做好溼地保護工作,為前來過冬的候鳥提供有力保障。
  • 辰山植物園櫻花開了!專家:一年開兩次,花期略提前
    東方網記者柏可林9月4日報導:近日,在辰山植物園的櫻花園裡,有兩個品種櫻花樹的枝頭上又綻放出花朵,在映著初秋的藍天顯得格外清麗,她們是『十月紅』大葉早櫻和『嘉獎』櫻花。辰山植物園的櫻花園收集和展示了一年能兩次開花的櫻花,共有三個品種,在春季盛開凋謝後,秋冬季可以再度開花。『十月紅』大葉早櫻是江戶彼岸櫻與豆櫻雜交後代再與彼岸櫻回交培育出的園藝品種。花瓣10-20枚,淡粉色,長橢圓形。『嘉獎』櫻花是大山櫻和江戶彼岸櫻的雜交後代,花瓣12-15枚,與十月櫻相比『嘉獎』櫻花花朵更大,花苞深粉紅色,開放後逐漸變成粉色。
  • 辰山植物園晚櫻唱響「賞櫻三部曲」,錯過等一年
    在春節後,考慮到疫情防控,辰山植物園一直處於閉園狀態,通過「雲賞花」,帶市民們看了粉嫩嫩的早櫻,河津櫻。開園後,被稱為「最美櫻花」的中櫻染井吉野隨之開放。3月20日開始綻放至4月3日已滿兩周。好在,櫻花園裡的晚櫻們已經陸續接棒,繼續唱響上海辰山植物園「賞櫻三部曲」。因為疫情和天氣影響未能欣賞到河津櫻和染井吉野櫻的朋友們,希望能趕上「賞櫻第三波」哦。嘀嘀,賞櫻末班車來啦,快上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