辰山秋冬限定 | 萌萌噠冬候鳥&留鳥!

2020-12-23 澎湃新聞

辰山秋冬限定 | 萌萌噠冬候鳥&留鳥!

2020-11-24 15:5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天氣轉涼,植物褪去綠意,換上多彩秋裝,大自然的層次感盡顯;告別了夏日裡此起彼伏的蟬鳴,叢林間的鳥鳴聲也顯得更加清脆動聽。秋冬季節,來辰山植物園觀鳥聽鳥、同時邂逅植物的另一種生命之美吧!成群的候鳥從天空飛過,稀疏的叢林間和寬闊的草坪上能遇見各種冬候鳥和留鳥,常見的冬候鳥有:北紅尾鴝、黃雀、樹鷚和灰頭鵐等;留鳥種類繁多,例如:珠頸斑鳩、烏鶇、棕背伯勞、黑尾蠟嘴雀、白頭鵯、八哥、喜鵲、戴勝等等。

上海處於東亞-澳大利西亞候鳥遷飛區,屬華東沿海平原,春秋兩季,很多小型林鳥會選擇該路線遷飛,同時,上海的城市綠地和郊區農田、林地等也為眾多鳥類提供了居所。辰山植物園就是其中一處鳥類生活的天堂,這裡的小可愛們不僅一個個有著動聽的歌喉,在自然間演唱美妙的音樂,還是維護生態平衡的重要成員,一些種類堪稱捕蟲小能手,助力園區無公害防治。

▼ 北紅尾鴝

▼ 黃雀

▼ 樹鷚

隨著2020年候鳥大規模遷徙季節的到來,我國候鳥遷徙途經地和越冬地暴發致病性禽流感的風險增加。近期,園區相關責任人會加強鳥類等野生動物的日常巡查監測,勸誡遊客文明觀鳥,不去驚擾和追逐鳥類,不擅自撿拾或接觸受傷、死亡的鳥類。

▼ 珠頸斑鳩

▼ 烏鶇

▼ 棕背伯勞

十一月的上海,大多冬候鳥已經就位,辰山植物園的冬季也變得熱鬧起來,各種鳥類的鳴叫聲仿佛冬日裡的交響曲,讓人在植物和鳥鳴間放鬆身心,追尋生命的蹤跡。保護鳥類,就是保護自然生態平衡和我們人類自身,就讓這大自然的音樂家在喧囂的城市角落裡自由吟唱吧。

▼ 白頭鵯

▼ 八哥

▼ 戴勝

文:王一椒

圖:王昕彥、李麗

(掃碼預約購票)

辰山植物園2020年3月13日起恢復開園 (開放時間:8:00-17:00)。

園區實行無接觸式網絡實名制預約購票模式入園。

疫情防控期間,礦坑浮橋、熱帶植物體驗館等暫停開放。礦坑花園入口處竹林區域、遊船碼頭旁老橋區域施工。

線上預約:遊客可通過上海辰山植物園微信公眾號、官方網站、美團、攜程電商平臺線上預約購票,每天按照最大承載量的75%限制預約量,其中電商平臺不售當日票。

電話預約:遊客可提前一天撥打021-67657812(開放時段:10:00—14:00)電話預約,預約遊客在入園處掃描購票二維碼購票入園。

免票遊客:在上海辰山植物園微信公眾號、官方網站實名預約獲取二維碼,憑有效證件入園。

入園須知

遊客入園應正確佩戴口罩,自覺出示健康碼並接受體溫測量,對體溫超過37.3℃的遊客將勸阻入園。

購票遊客出示預購二維碼,經掃碼後有序入園。

免票遊客出示有效證件,憑預約二維碼掃碼後有序入園。

電話預約遊客在入園處現場掃描二維碼購票,經掃碼後有序入園。

*更多詳情請關注辰山官網或上海辰山植物官方公眾號

附 / 小貼士

上海辰山植物園「預約、入園流程」

門票信息

門票60元/張

半價優惠:6周歲(不含6周歲)—18周歲(含18周歲)未成年人、全日制大學本科及以下學歷學生,須本人憑學生證或有效證件購票於當日經專用通道檢票入園。

8.5折優惠:60周歲(含60周歲)—64周歲老年人憑本人相關有效證件可享受。

免票:身高1.3米以下及6周歲以下兒童,65周歲(含65周歲)以上老人、現役軍人、殘疾人憑相關證件經專用通道免票入園。

*詳情請關注辰山官網或票務中心《購票須知》

來園交通

公共運輸:

1、軌道交通9號線洞涇站換乘松江19路、96路至1號門;或可在佘山站換乘松江95路至1號門。

2、公交松江95路、松朱線可至2號門。

3、公交松江95路可至3號門。

自駕車:

1、G60 滬昆高速公路松江新城出口沿嘉松公路向北至辰花路左轉到達1號門,至沈磚公路左轉到佘天昆公路左轉到達2號門。

2、G50滬渝高速公路趙巷出口左轉沿嘉松公路向南至辰花路右轉到達1號門,至沈磚公路右轉到佘天昆公路左轉到達2號門。

便民信息

在辰山植物園一號門及二號門遊客服務中心免費提供以下服務:

(1)輪椅租借(押金500元);

(2)嬰兒手推車租借(押金300元);

(3)拐杖租借(押金100元);

(4)雨傘租借(押金100元);

(5)問詢;(6)針線包;

(7)哺乳室;(8)開水;

(9)導遊手冊;(10)無線網絡覆蓋;

(11)自助手機充電。

原標題:《辰山秋冬限定 | 萌萌噠冬候鳥&留鳥!》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辰山植物園過冬候鳥已就位 自然生態交響曲即將開場
    秋冬季節,來辰山植物園觀鳥聽鳥、同時邂逅植物的另一種生命之美吧!成群的候鳥從天空飛過,稀疏的叢林間和寬闊的草坪上能遇見各種冬候鳥和留鳥,常見的冬候鳥有:北紅尾鴝、黃雀、樹鷚和灰頭鵐等;留鳥種類繁多,例如:珠頸斑鳩、烏鶇、棕背伯勞、黑尾蠟嘴雀、白頭鵯、八哥、喜鵲、戴勝等等。
  • 留鳥與候鳥
    一年都生活在一個地區,不隨季節遷徙的鳥,叫做留鳥,我故事裡的麻雀、喜鵲、大斑啄木鳥都是留鳥,還有我常見的烏鴉也是留鳥。在一個地區生寶寶、養育寶寶,而到另外一個地區過冬,每年定時進行有規律地遷徙的鳥,叫做候鳥。候鳥又分為夏候鳥和冬候鳥。
  • 留鳥和候鳥
    1.該海拔帶200米左右冬候鳥種數較多的主要原因是A. 【解析】1.冬候鳥是指冬季在某個地區生活,春季遷徙到較遠而且較冷的地區繁殖,秋季又會飛回原地區的鳥類。該地海拔帶200米左右多為山麓地帶的農耕田,且該地區屬於亞熱帶季風氣候,冬候鳥在冬季遷徙到該地區海拔較低的山麓地帶,氣候溫暖,食物充足,利于越冬,故選A。
  • 冬候鳥為何變留鳥?夏天來了,綠頭鴨、斑嘴鴨留在德陽旌湖不走了
    據德陽愛鳥協會提供觀測的數據,近期,志願者在旌湖觀測到有300多隻冬候鳥,有綠頭鴨、斑嘴鴨、黑水雞、小鸊鷉等。「去年夏天的統計數據是200多隻。」德陽愛鳥協會副會長李濤說介紹,第一批在旌湖孵化的斑嘴鴨、綠頭鴨、黑水雞的亞成鳥一部分都已經具備了飛行能力。每年3月初就該飛往北方的冬候鳥,如今已到了6月,怎麼還有一些沒有飛走,居然變成了「留鳥」,留在旌湖繁衍後代。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 候鳥、留鳥、旅鳥傻傻分不清?福州觀鳥指南來啦
    N海都記者 羅丹凌 石磊磊夏去秋來,越來越多的候鳥南遷而來,地處東南沿海的福州迎來最佳觀鳥季。上周末,福建省石探記生物學研究中心和福山郊野公園共同進行了今年入秋的第一次候鳥觀鳥調查。工作人員悄悄走進林中,舉起手中的觀鳥望遠鏡,仔細觀察林間的小鳥。石探記成員李女士說,她在福山郊野公園的最美觀鳥步道上,監測到紅尾伯勞、極北柳鶯等候鳥。此外,其他鳥友則在金牛山公園內發現了壽帶、白喉林鴝的蹤跡。
  • 候鳥到南方越冬,留鳥怎麼辦?
    冬天來了,候鳥飛向溫暖的南方,留鳥如何生存在寒冷的北方呢?每到秋冬寒冷季節,南飛的候鳥都會成為一道美麗的風景線。但候鳥飛走後,北方並不會變成鳥類的「空城」,還會有一些本地鳥類留下來,在嚴寒中繼續生活。在這種情況下,留鳥在冬季很難覓食,每到冬季,有的留鳥就成群結隊地生活在一起,啄取植物的果實和種子為食,它們大部分都有自己的過冬妙招,讓我們來一探究竟吧。
  • 遷徙的候鳥靠什麼辨舊路?眾說紛紜莫衷一是,但候鳥「先頭部隊...
    當黃葉開始紛落,丹桂金菊飄香,山果成熟墜落,候鳥們也已從更北的北方出發,填飽肚腹,扇動翅膀,向更南的南方飛翔。這是它們一年內第二度的遷徙。廣漠的黃河溼地內,已經迎來了第一批候鳥的身影。鷹擊長空,鷂子翻身,白鷺鳴柳,灰鶴沖天,還有一些體型小的鳥類,它們作為遷徙候鳥的「先頭部隊」,翩翩降落在河南,棲息在河上,休憩在河兩岸。
  • 中國生態環境持續改善讓候鳥變「留鳥」
    中新社貴陽12月19日電 (周燕玲)冬日氣溫漸冷,又到了候鳥遷徙越冬的季節。截至19日,中國三大高原淡水湖之一的貴州威寧草海,已迎來10萬隻候鳥越冬。資料圖:貴州草海保護區內的黑頸鶴。中新社記者 瞿宏倫 攝近年來,通過「退城還湖、治汙淨湖、造林涵湖」等綜合治理,貴州草海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生態系統得到逐步修復,吸引大批候鳥絡繹不絕前來越冬。截至目前,中國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黑頸鶴比1985年建立保護區之初的200多隻增長了10倍。
  • 四大冬候鳥在杭州西湖集結完畢 引鳥友愛好者紛至沓來
    中新網杭州12月18日電 (江楊燁)12月18日,記者了解到,冬候鳥普通秋沙鴨已抵達浙江杭州西湖。至此,西湖邊的四大冬候鳥均已在西湖集結。天氣晴好的日子,杭州西湖斷橋上,會有一排駕著「長槍短炮」的鳥友,冬候鳥和鳥友愛好者「相映成趣」。
  • 候鳥變「留鳥」 東方白鸛等珍稀鳥類在東營黃河三角洲築新家
    眼下的黃河三角洲碧空如洗、寒風凜冽,雖已過了候鳥遷徙的高峰期,但在東營黃河三角洲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仍可見到像東方白鸛、黑嘴鷗等不少珍稀鳥類。
  • 戀上大漢塘 候鳥變「留鳥」——看城池村的「兩山」實踐
    隨著大漢塘生態的日益改善,越來越多的鳥兒選擇在這裡「安家落戶」,曾經的候鳥也變成了「留鳥」留在了這裡,恰是城池村生態持續向好的證明。當地村民對記者說,經過持續不斷地生態治理,很多水生植物都長起來了,生物多樣性日漸完整。食物多了,鳥就多了,「早上六七點的時候,鳥兒可能都在準備出去覓食,它們起飛的時候特別壯觀,可以說是鋪天蓋地的都是鳥,叫呀、飛的,特別熱鬧。」
  • 冬候鳥高級別會聚採桑湖溼地
    點擊播放視頻萬裡一春秋,候鳥又南遷。
  • ...天津的多個溼地又到了最熱鬧的時節──吃飽住美 候鳥變「留鳥」
    內容提要:隨著候鳥遷徙進入高峰期,北大港溼地又到了最熱鬧的時節。北大港溼地:加強巡護監測 適時安排投餵天津北方網訊:隨著候鳥遷徙進入高峰期,北大港溼地又到了最熱鬧的時節。如今,北大港溼地生態修復成效日益顯現,環境逐年改善,過境候鳥種類和數量明顯增加,是珍貴的「鳥天堂」。截至目前,北大港溼地共監測到279種鳥類,不乏白鶴、丹頂鶴、黑臉琵鷺、中華秋沙鴨、火烈鳥等珍稀鳥種。此外,僅今年春季候鳥遷徙季,北大港溼地就迎來80多種、40餘萬隻候鳥過境,較去年同期增加5萬多隻,同時還有超過20萬隻夏候鳥在此棲息繁衍。
  • 一起去看冬候鳥
    從那時開始,每個冬天,休息日裡當大多數人選擇呆在室內甚至躲進被窩裡逃避嚴寒,我總是隨著那麼一小撮觀鳥人一次一次跑到曠野,跑到湖塘河汊,頂風冒雪。冬季是我們一年中最忙碌也最快樂的季節。我們武漢所在的長江中下遊地區,成百上千萬隻冬候鳥們,守著承諾,回來啦!雅克·貝漢告訴我們,一年中隨著季節的變化定時遷徙、在北方高緯度地區和南方低緯度地區之間變換棲息地的鳥類就是候鳥。
  • 候鳥成群!這群「小精靈」在滻灞翩飛!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越冬候鳥,在水一方隨著天氣的變冷越來越多的冬候鳥回歸滻灞又到最佳觀鳥時節啦~,隨著生態環境持續向好,物種多樣性不斷豐富,越來越多的候鳥開始到此棲息越冬。這裡單日鳥類最大觀測量達到上萬隻次優良的生態環境吸引了大量候鳥遷徙停留部分鴻雁等鳥兒甚至成為留鳥很多珍惜鳥類也開始出現在了人們眼前攝影 寧峰"西安滻灞國家溼地公園有冬候鳥
  • 罕見冬候鳥!來自西伯利亞的斑背潛鴨到明溪越冬
    12月9日,三明鳥類攝影愛好者在明溪縣夏坊鄉中溪村發現並拍攝到一似鴨似雁的罕見冬候鳥。
  • 在北京地區又多了一種留鳥叫聲似鸚鵡你可知道「她」是什麼鳥?
    後來上了小學,各類的知識掌握得多了以後才知道,鳥類是分候鳥與留鳥的。很久以來,只記得在北京這個地方冬季依然生活在北方的鳥不過有麻雀、烏鴉、喜鵲這些常見的留鳥罷了。也就是最近一兩年來,忽然發現,在北京又多了一種留鳥,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這個情況。
  • 冬候鳥「前哨部隊」到三明啦
    這是三明境內今年觀察到的第一批冬候鳥。與去年的首批冬候鳥到來時間9月10日相比,今年首批冬候鳥到來時間提前了7天。        冬候鳥是指冬天在本地區越冬,春夏則遷往高緯度或高海拔地區繁殖的鳥類。據資料統計,每年遷徙來到三明的冬候鳥有130多種,是旅鳥的2倍,是夏候鳥的4倍多。據悉,這與三明市所處的亞熱帶溫暖潮溼的氣候有關。
  • [科普一下] 冬候鳥 北票​下府溼地的短耳鴞
    圖/文聲明:我家是北方,我是站在北方的冰天雪地裡說冬候鳥。說冬候鳥之前,先把夏候鳥說了,以後就不專門說它了。夏候鳥,就是夏天你看見了它在咱這裡繁殖了,到了冬天它又託家帶口的去南方過冬去了,這就是夏候鳥。這樣的鳥太多了。比如說,家燕就是夏候鳥。那期,我還講了家燕的故事呢,很好聽的。沒看過的往前找(點二微碼關注後看<家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