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杭州12月18日電 (江楊燁)12月18日,記者了解到,冬候鳥普通秋沙鴨已抵達浙江杭州西湖。至此,西湖邊的四大冬候鳥均已在西湖集結。天氣晴好的日子,杭州西湖斷橋上,會有一排駕著「長槍短炮」的鳥友,冬候鳥和鳥友愛好者「相映成趣」。
圖為普通秋沙鴨。 程國龍 攝
西湖是世界文化遺產。每年的西湖邊都有四大冬候鳥,按照來的早晚順序,分別是鸕鷀、鴛鴦、織女銀鷗、普通秋沙鴨。每年,它們都會從北方飛來杭州過冬,春天再飛回北方繁殖。
浙江野鳥會副理事長程國龍介紹,近日,就有10餘名上海的鳥友來杭州拍鸕鷀捕魚的畫面。「鳥友們主要來自江浙滬,拍攝最多的就是鸕鷀捕魚的畫面。」
圖為織女銀鷗。 董耿 攝
站在橋上稍等片刻,可以看到,冬候鳥鸕鷀一個猛子扎進水裡,捕到包頭魚、鯽魚等魚類後,仰頭而起。魚一旦被鸕鷀捕獲後,便會掙扎,隨著魚尾的甩動,魚身上的水向外散去,極具畫面感。
圖為鴛鴦。 董耿 攝
一般而言,鸕鷀會在9月來到杭州,第二年的3月離開。在這期間,它們對西湖邊已經很熟悉了。程國龍稱,今年的第一隻鸕鷀於9月8日來到西湖邊。「西湖邊的鸕鷀,相比於其他野生鸕鷀『膽子較大』,鳥友們離得近,也就更容易拍出大片。這就是杭州西湖吸引鳥友們來拍攝鸕鷀捕魚的原因。」
除了鸕鷀,西湖邊還有鴛鴦、織女銀鷗和普通秋沙鴨三種冬候鳥。
織女銀鷗是西湖里四大冬候鳥中膽子較大的,但是也是較「懶」的。程國龍表示,織女銀鷗不會「潛水」,一般吃浮在水面上的魚,而且抓到魚就飛走了。「鳥友們一般拍攝織女銀鷗飛翔的畫面。」
圖為鳥友們在西湖邊拍攝。 徐瑞康 攝
普通秋沙鴨一般出沒於西湖的湧金公園、斷橋邊、柳浪聞鶯等地方,通常在白天潛水覓食,以吃西湖里泥鰍、小魚為主。程國龍表示,由於普通秋沙鴨生性膽小,不會出現在人、船多的地方。市民遊客要是想拍到普通秋沙鴨的照片,最好是在早上7點之前,到西湖尋找它的蹤跡。
隨著西湖生態環境越來越好,食物也豐富,不少鴛鴦已成留鳥。專程來西湖拍鴛鴦的人也多起來了。程國龍表示,西湖邊有一支鴛鴦守護隊,志願者們積極守護鴛鴦的同時,也常常勸導遊客要文明觀鳥。「不投喂,不幹擾,不驚擾是對鳥類最大保護。」(完)
【編輯:丁寶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