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冬候鳥在杭州西湖集結完畢 引鳥友愛好者紛至沓來

2020-12-23 大眾網

中新網杭州12月18日電 (江楊燁)12月18日,記者了解到,冬候鳥普通秋沙鴨已抵達浙江杭州西湖。至此,西湖邊的四大冬候鳥均已在西湖集結。天氣晴好的日子,杭州西湖斷橋上,會有一排駕著「長槍短炮」的鳥友,冬候鳥和鳥友愛好者「相映成趣」。

圖為普通秋沙鴨。 程國龍 攝

西湖是世界文化遺產。每年的西湖邊都有四大冬候鳥,按照來的早晚順序,分別是鸕鷀、鴛鴦、織女銀鷗、普通秋沙鴨。每年,它們都會從北方飛來杭州過冬,春天再飛回北方繁殖。

浙江野鳥會副理事長程國龍介紹,近日,就有10餘名上海的鳥友來杭州拍鸕鷀捕魚的畫面。「鳥友們主要來自江浙滬,拍攝最多的就是鸕鷀捕魚的畫面。」

圖為織女銀鷗。 董耿 攝

站在橋上稍等片刻,可以看到,冬候鳥鸕鷀一個猛子扎進水裡,捕到包頭魚、鯽魚等魚類後,仰頭而起。魚一旦被鸕鷀捕獲後,便會掙扎,隨著魚尾的甩動,魚身上的水向外散去,極具畫面感。

圖為鴛鴦。 董耿 攝

一般而言,鸕鷀會在9月來到杭州,第二年的3月離開。在這期間,它們對西湖邊已經很熟悉了。程國龍稱,今年的第一隻鸕鷀於9月8日來到西湖邊。「西湖邊的鸕鷀,相比於其他野生鸕鷀『膽子較大』,鳥友們離得近,也就更容易拍出大片。這就是杭州西湖吸引鳥友們來拍攝鸕鷀捕魚的原因。」

除了鸕鷀,西湖邊還有鴛鴦、織女銀鷗和普通秋沙鴨三種冬候鳥。

織女銀鷗是西湖里四大冬候鳥中膽子較大的,但是也是較「懶」的。程國龍表示,織女銀鷗不會「潛水」,一般吃浮在水面上的魚,而且抓到魚就飛走了。「鳥友們一般拍攝織女銀鷗飛翔的畫面。」

圖為鳥友們在西湖邊拍攝。 徐瑞康 攝

普通秋沙鴨一般出沒於西湖的湧金公園、斷橋邊、柳浪聞鶯等地方,通常在白天潛水覓食,以吃西湖里泥鰍、小魚為主。程國龍表示,由於普通秋沙鴨生性膽小,不會出現在人、船多的地方。市民遊客要是想拍到普通秋沙鴨的照片,最好是在早上7點之前,到西湖尋找它的蹤跡。

隨著西湖生態環境越來越好,食物也豐富,不少鴛鴦已成留鳥。專程來西湖拍鴛鴦的人也多起來了。程國龍表示,西湖邊有一支鴛鴦守護隊,志願者們積極守護鴛鴦的同時,也常常勸導遊客要文明觀鳥。「不投喂,不幹擾,不驚擾是對鳥類最大保護。」(完)

【編輯:丁寶秀】

相關焦點

  • 西湖來了高顏值新「訪客」 名字叫「鸊鷉」你會念嗎
    西湖的四大冬候鳥在上周已集結完畢。很多觀鳥愛好者近日發現,今年西湖的冬候鳥隊伍,新添了不少遠道而來的訪客,其中有一種,它們的名字叫黑頸鸊鷉。  「鸊鷉」這兩個字,很多人都會覺得陌生吧,來跟著念一念正確的發音是:pì tī。  其實,「鸊鷉」並不是西湖的新朋友,它們家族中的「小鸊鷉」就是留鳥。
  • 西湖來了高顏值新「訪客」名字叫「鸊鷉」你會念嗎
    西湖的四大冬候鳥在上周已集結完畢。很多觀鳥愛好者近日發現,今年西湖的冬候鳥隊伍,新添了不少遠道而來的訪客,其中有一種,它們的名字叫黑頸鸊鷉。「鸊鷉」這兩個字,很多人都會覺得陌生吧,來跟著念一念正確的發音是:pì tī。
  • 西湖來了新訪客,名字叫「鸊鷉」你會念嗎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餘雯雯/文 東斯/攝今日冬至,西湖的四大冬候鳥在上周已集結完畢。很多觀鳥愛好者近日發現,今年西湖的冬候鳥隊伍,新添了不少遠道而來的訪客,其中有一種,它們的名字叫黑頸鸊鷉。其實,「鸊鷉」並不是西湖的新朋友,它們家族中的「小鸊鷉」就是留鳥。在西湖里,經常能看到本塘「小鸊鷉」的身影。它們長什麼樣?
  • 冬候鳥「前哨部隊」到三明啦
    地處南方的三明市的冬天,大量林果成熟等待著鳥兒來覓食,昆蟲基本上也沒有深藏冬眠,因此成為眾多北方來的冬候鳥的較理想的越冬地。從市民比較熟悉的雀形目鳥類看,冬候鳥多屬雜食鳥,其中主要有各種鶇、各種鴝。它們既吃蟲也吃樹果草籽,而這些食物三明地區都很豐富。
  • 冬候鳥為何變留鳥?夏天來了,綠頭鴨、斑嘴鴨留在德陽旌湖不走了
    對此,紅星新聞記者走訪了當地愛鳥人士以及相關動物專家……冬候鳥不走變「留鳥」?人工鳥島和灘涂溼地成鳥兒「落戶」首選近期,德陽觀鳥愛鳥協會志願者發現,留在旌湖裡的冬、夏季候鳥數量較往年明顯增多。從4月起到現在,旌湖裡幾乎每天都有『德陽籍』小候鳥陸續出生,旌湖現在已經成為了這些雛鳥們的樂園。雖然天氣炎熱,但在青衣江橋至黃河橋段的岸邊,大量來自本地及外地的攝影愛好者和愛鳥人士正在觀鳥攝影。德陽市民羅義華退休生活的一大樂趣就是帶上裝備,每天到旌湖觀鳥拍鳥,將斑嘴鴨、綠頭鴨、小鸊鵜等鳥兒的美麗姿態收入他的鏡頭。
  • [科普一下] 冬候鳥 北票​下府溼地的短耳鴞
    圖/文聲明:我家是北方,我是站在北方的冰天雪地裡說冬候鳥。說冬候鳥之前,先把夏候鳥說了,以後就不專門說它了。夏候鳥,就是夏天你看見了它在咱這裡繁殖了,到了冬天它又託家帶口的去南方過冬去了,這就是夏候鳥。這樣的鳥太多了。比如說,家燕就是夏候鳥。那期,我還講了家燕的故事呢,很好聽的。沒看過的往前找(點二微碼關注後看<家燕>)。
  • 杭州西湖邊遊客任意投餵導致鴛鴦聚集 或致野性減退
    圖為杭州西湖邊遊客在餵鴛鴦 董耿 攝中新網杭州12月10日電 (江楊燁)12月10日,記者了解到,連日來,在浙江杭州西湖湖濱三公園一帶,常常聚集百隻以上的鴛鴦。據悉,這是因遊客任意投餵導致的。圖為杭州西湖邊遊客任意投餵導致鴛鴦聚集 董耿 攝杭州西湖是世界文化遺產。鴛鴦是西湖邊的四大冬候鳥之一,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每年冬天,它們從北方飛來杭州過冬;春天再飛回北方繁殖。隨著杭州氣候環境越來越好,食物豐富,不少鴛鴦也從候鳥變成了留鳥。西湖鴛鴦護衛隊隊員陸建利和景光常年觀察鴛鴦。
  • 罕見冬候鳥!來自西伯利亞的斑背潛鴨到明溪越冬
    12月9日,三明鳥類攝影愛好者在明溪縣夏坊鄉中溪村發現並拍攝到一似鴨似雁的罕見冬候鳥。
  • 一起去看冬候鳥
    從那時開始,每個冬天,休息日裡當大多數人選擇呆在室內甚至躲進被窩裡逃避嚴寒,我總是隨著那麼一小撮觀鳥人一次一次跑到曠野,跑到湖塘河汊,頂風冒雪。冬季是我們一年中最忙碌也最快樂的季節。我們武漢所在的長江中下遊地區,成百上千萬隻冬候鳥們,守著承諾,回來啦!雅克·貝漢告訴我們,一年中隨著季節的變化定時遷徙、在北方高緯度地區和南方低緯度地區之間變換棲息地的鳥類就是候鳥。
  • 候鳥遷徙時 石獅拍鳥季
    為了讓更多的攝影及旅遊愛好者了解石獅、感知石獅、走進石獅,即日起,石獅市文體旅遊局、石獅市文旅集團聯合石獅日報社推出「石獅·我行我攝」攝影旅遊線路推介系列報導,開啟行攝石獅的光影之旅,用鏡頭記錄美麗的風景,用心靈感受奇妙的旅程。 秋末冬初,候鳥遷徙又迎來了高峰。10月14日,本報刊登《第五季!
  • 西湖美景,九溪煙樹,白塔公園,來一次別出心裁的杭州之旅吧!
    春來「花滿蘇堤柳滿煙」夏有「紅衣綠扇映清波」秋是「一色湖光萬頃秋」冬則「白堤一痕青花墨」四月,西湖邊踏青,從白堤漫步到蘇堤,仿佛一路行走在詩與畫之中。無論是行還是坐,都是歲月靜好,一路迤邐,西湖十大景紛至沓來,而這個季節最讓人能體味到何為「蘇堤春曉」,何為「柳浪聞鶯」,名中有詩,名中有畫。「蘇堤春曉」:春季拂曉是欣賞蘇堤最佳時間,此時薄霧蒙蒙,垂柳初綠、桃花盛開,盡顯西湖旖旎的柔美氣質。
  • 鳥鳴院更幽(三)——外苑眾鳥圖 冬候鳥篇
    【原創】攝影:王國慶 / 文:孫成崗   秋去冬來,夏候鳥完成了繁衍後代的使命,漸漸離去。
  • 冬候鳥來了,聽說只是路過,不圍觀就錯過了
    秋雨淋漓,秋風瑟瑟乾冷的空氣一天比一天涼秋衣秋褲都準備好了麼畫個迷彩裝,咱們鑽蘆葦看大大小小的冬候鳥整裝開拔每年金秋10月、11月是北京野鴨湖國家溼地公園觀冬候鳥的最佳季節,此時由西伯利亞南飛的候鳥都會在此停留修整。
  • 中國歷史上的「四大西湖」,除杭州西湖外,你可知另外三個是哪裡
    」這個詞,大家腦中最先想到的肯定是杭州西湖吧!古有白娘子、許仙斷橋相會,今有墨客文人共譜春秋,杭州西湖用她獨特的魅力徵服了世界,她是我國最著名的景區之一,也是目前我國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的唯一一處湖泊類文化景觀遺產。其實在中國歷史上,有「四大西湖」的說法。下面就讓我們看看除杭州西湖外的另外三個「西湖」是什麼樣子。
  • 留鳥和候鳥
    1.該海拔帶200米左右冬候鳥種數較多的主要原因是A. 【解析】1.冬候鳥是指冬季在某個地區生活,春季遷徙到較遠而且較冷的地區繁殖,秋季又會飛回原地區的鳥類。該地海拔帶200米左右多為山麓地帶的農耕田,且該地區屬於亞熱帶季風氣候,冬候鳥在冬季遷徙到該地區海拔較低的山麓地帶,氣候溫暖,食物充足,利于越冬,故選A。
  • 幫幫團·分享|我在西湖邊,看大咖拍大片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孫晶晶這個禮拜,杭州的天氣連晴又升溫,周五氣溫將直逼20℃。不過,早晚的溫差還是很大的,還是不要急著脫掉羽絨服。這兩天,幫幫團上的分享熱點還是延續了之前的低溫效應,西湖冰和蠟梅仍然是雙C位。今天,有攝友分享了一張照片背後的故事,小編不禁感慨:沒有一張好照片是容易的。
  • 西伯利亞飛來的白鶴寶寶在霍山溼地落單了 鳥友村民政府部門都在...
    老劉介紹,他所在的鎮子位於佛子嶺上遊,生態環境非常好,每年秋冬季節都有候鳥遷徙經過,但大部分短暫停留後就飛走了。每年有不少愛鳥人士來這裡觀鳥、拍鳥。近年來,政府常年宣傳,鎮上居民們的愛鳥意識也越來越強。  看這隻大鳥老停留不走,11月13日,老劉給資深「鳥友」張紅兵和旌陽夫婦打了個電話。「你們來看看,這是只什麼鳥,老不走,要不要救助?」
  • 候鳥遷徙引心痛:「圍網捕鳥」成利益鏈條,該如何為之保駕護航?
    這本來是大自然的規律,但是因為人類的貪婪,每年候鳥遷徙的季節卻十分引人心痛,「圍網捕鳥」甚至成為了一條十分扭曲的利益鏈條。「圍網捕鳥」成利益鏈條早先,「養秋膘」成了時下養生人群的一種說辭,也就是說,在秋冬季節是最適合進補的。
  • 第十屆2015VASQUE杭州西湖跑山賽如期鳴槍開跑
    11月7日第十屆2015Vasque(威斯)杭州西湖跑山賽如期鳴槍開跑,這個由美國專業戶外鞋品牌Vasque冠名贊助的越野跑賽事迎來了自己十年慶典。就像老朋友約會一樣,在最美的季節和最美的城市,來自世界各地的跑友如期而至,聚集到這場賽事中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