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Chat」還是「格呈」?藏族學者談藏語術語標準化意義_新聞中心...

2020-12-26 中國網新聞中心

中新社北京12月22日電 題:「WeChat」還是「格呈」?藏族學者談藏語術語標準化意義

沿318國道進藏,遊客們時常對藏族百姓的名字產生疑惑:從康定到拉薩,相同藏語寫法的名字譯成漢語卻有了「兩副面孔」,次仁變為澤仁、索朗成了斯郎、強巴改為向巴。

圖為記者在北京拍攝的現已出版的藏語術語標準化工作成果。 中新社記者 楊程晨 攝

這實則是不同地域藏語口音所造成的不便,遊客得知真相往往當作趣聞。然而,類似讓人「傻傻分不清楚」的例子在藏漢、漢藏翻譯過程中不勝枚舉,涉及領域更為寬泛,相關術語不統一不僅影響社會使用、甚至事關西藏議題的國際話語權。

較少人知道的是,在中國教育部、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推動下,藏語術語標準化工作過去數十年一直在持續地開展。近日,長期參與其間的中國藏學研究中心圖書館研究員扎西次仁就此接受中新社記者專訪。

全國藏語術語標準化工作委員會於1995年成立。2011年起,中國藏研中心開始牽頭協調全國藏語術語標準化工作。該委員會每年都向北京、西藏和涉藏四省區語委辦公室、新聞媒體、高校等機構徵集年度高頻新詞術語,隨後召開專家審定會,再以文件、公報等形式將審定的新詞術語向社會發布。

  圖為扎西次仁在北京接受採訪。 中新社記者 楊程晨 攝

扎西次仁介紹,一個新詞從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翻譯到藏文,可能出現多種譯法:根據中文發音音譯、不同思路的意譯、甚至根據外語發音音譯。這一方面造成文字使用上的混亂、不嚴肅,欠嚴謹的翻譯還可能造成誤解。

他舉例,「中國夢」指的是中國人民實現民族復興的高遠理想;藏文中的「夢」則沒有「理想」這層含義,若從字面直譯,顯然不恰當。因此,必須對藏語術語新詞及時規範。

今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後,該委員會在2月底就發布了「新冠肺炎」「人傳人」等疫情相關術語的漢藏對照公報,由此確保疫情相關信息在藏文語境中準確傳達。

此外,科技、地名、法律、經濟金融,乃至考研英語方面,近年都有藏語術語標準化工作的成果出版。扎西次仁說,各學科的藏漢英對照詞典都非常受歡迎,成為很多藏學學者的案頭參考書。

扎西次仁為記者翻開2007年出版的《藏漢英對照信息技術詞典》,這是近年重要工作之一。他感慨,其實不少藏語術語標準化工作得跟人「搶著做」,因為有境外學術機構也在開展類似項目。以計算機編碼為例,「若非中國搶先完成制定藏文編碼國際標準,可能就有別國研究機構使用藏文字母另提一套編碼、申報國際標準」。

「萬一漏掉一個字母,不就損害我們的利益嗎?」扎西次仁說,使用藏文人口數量最多的地方是中國,「這個標準當然該由我們制定」。也因此,藏語術語標準化工作關乎藏語話語權問題。

曾有一段時間,微信的藏文名稱由於沒有對應藏文翻譯,不少使用者習慣以英文名「WeChat」稱呼。數年前,全國藏語術語標準化工作委員會審定了「格呈」這一意譯翻譯,在藏文中指「聲音傳信」。在各類媒體、詞典類APP等的傳播推廣下,「格呈」現已成為日常使用中微信的藏文「大名」。在不少境外藏胞社群,該名稱也是主流。

為緊跟社會變化完成翻譯,以扎西次仁為代表的專家學者持續付出多年努力。信息技術詞典出版後,經徵求意見、修訂增補,終促成2017年《信息技術藏文詞彙》國家標準的出臺。2015年出版的《藏漢英對照新詞術語詞典》,又將於2021年初出修訂版、新增1000多個新詞。

「新詞出現,也是社會進步的表現。」扎西次仁說,正因為社會活躍、各地民眾相互交流頻繁,才會不斷有新詞湧現。對藏語標準化工作不斷更新的需求,亦是西藏和涉藏省區社會進步的表現。(完)

相關焦點

  • 「WeChat」還是「格呈」?藏族學者談藏語術語標準化意義
    中新社北京12月22日電 題:「WeChat」還是「格呈」?藏族學者談藏語術語標準化意義  作者 李晗雪 楊程晨  沿318國道進藏,遊客們時常對藏族百姓的名字產生疑惑:從康定到拉薩,相同藏語寫法的名字譯成漢語卻有了「兩副面孔」,次仁變為澤仁、索朗成了斯郎、強巴改為向巴。
  • 蔡徐坤遊戲中學藏語,受到藏族姑娘的認可,別人卻都聽餓了
    不得不說藏語要說這句話也是非常繞的,在第一個藏族的姑娘在傳話的時候,蔡徐坤的學習語言的天賦還是非常高的,但是這句話實在是太繞了,對於我們不太懂藏語的人,全程就只聽到幾個詞在重複的,比如阿帕還有阿怕硬。聽蔡徐坤說藏語大家都有點餓了在學習的時候就顯得有些燙嘴,蔡徐坤在聽到藏族姑娘貌似再重複的時候,就開始歪了,他說出來的就沒有那麼地道了,他說的是「俺餓,啊怕額」,聽藏族姑娘說的好像也是這樣一回事的樣子,但是絕對不是這樣的,他對面的藏族姑娘都直接笑彎腰了。
  • 藏族也過小年,青海有支藏族說漢語,不會藏語,是漢族與藏族結合
    在青海河湟地區有支藏族不會說藏語,說漢語,被稱為「家西番」,是漢族與藏族的結合。有人說,「家」是「有固定住房的意思」,「西番」是漢族對藏族的叫法 ,所以,「家西番」就是有住房和耕地的藏族。但是,這也是有爭議的,還有一種說法,「家」為藏語漢族 (吾)的音譯 ,是藏族對漢族的稱呼,所以,「家西番」就是「像漢族一樣的藏族」。
  • 藏族人類學者談《氣球》:去東方化的真正「藏族電影」
    他在語音中用藏語答道:「就是感覺非常真實,演員的一言一行、流利的安多方言交流、穿著等都非常藏族!你在非藏人導演的涉藏影片中看不到如此程度的真實性。」兩天後,我去看了這部電影,也深深地感受到了和朋友一樣的親切感。
  • 「培米」藏族遠古氏族考據
    :《中國藏學 》2016年第2期作者:完德加(博士)(四川大學文學與新聞學院)內容摘要:青藏高原東南部與川滇交接處自稱「培米」的藏族群體遠古氏族問題一度被學界討論,學者們提出了犛牛種說、白狼羌說、党項羌說和藏族說等不同的觀點;然而,該群體本身也有自古流傳下來的氏族敘述傳統,有著自我的族群認知。
  • 【藏語學習資料分享】|| 常用藏族諺語詞典(藏漢對照版)- 下載更新版
    藏語簡介藏語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藏語支,主要分布在我國的西藏自治區和青海省、四川省、甘肅省與雲南省。此外,不丹、印度、尼泊爾、巴基斯坦四個國家的部分地區也有很多人說藏語。藏語分為三大方言:衛藏藏語、安多藏語和康巴藏語。
  • 達賴喇嘛的藏語翻譯降邊嘉措
    就是那次會上,為總理做了兩次翻譯,一個是接見班禪,再一個接見十個自治州的,藏族除了西藏以外,還有十個自治州,藏族自治州,總理單獨接見十個自治州的州長,我當的翻譯。他講的還是西藏的問題,就是說第一西藏現在發生的這種反革命,大家要相信,在黨中央和毛主席的領導下,一定能平息這個叛亂。
  • 學術研究︱魏 琳:從語言詞彙看白馬藏族的農耕文化特徵
    一些學者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將詞彙分為一般詞彙與文化詞彙。「文化詞彙是指特定文化範疇的詞彙,它是民族文化在語言詞彙中直接或間接的反映。」[1]15白馬藏族生活在四川盆地北端,川甘交界的叢山密林深處,這一帶土地肥沃,氣候溫和,十分適宜從事農耕活動,農耕是白馬藏族賴以生存的經濟基礎,也鑄就了白馬藏族農耕文化的多姿多彩,不僅成為傳統農耕文化的搖籃,而且形成獨具特色的農耕文化圈。
  • 零氪科技斬獲CHIP2020關係抽取、術語標準化2項冠軍
    CHIP2020 是中國中文信息學會(CIPS)醫療健康與生物信息處理專業委員會主辦的關於醫療、健康和生物信息處理和數據挖掘等技術的年度會議,是中國健康信息處理領域最重要的學術會議之一,會議聚焦「數據和知識驅動的醫療AI」,聚集全國頂尖的醫療信息處理學者與醫療專家。
  • 【藏語學習資料分享】《安多藏語會話讀本(語音部分)》教科書PDF電子版
    藏語簡介藏語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藏語支,主要分布在我國的西藏自治區和青海省、四川省、甘肅省與雲南省。此外,不丹、印度、尼泊爾、巴基斯坦四個國家的部分地區也有很多人說藏語。藏語分為三大方言:衛藏藏語、安多藏語和康巴藏語。
  • 藏族木碗 ▎一碗一生
    藏族人使用木器已有上千年的歷史,為了適應環境和人們的心理需求,木碗的形狀在不斷改進和變化,製作木碗的木料也從單一走向了多元。在不同的時代和地域,都出現了豐富多彩,風格各異的藏式木碗藏族的木雕藝術由來已久,無論是寺院木雕還是佛像和家具的木雕工藝都十分精湛,無不讓人駐足瞠目。
  • 論文|吐蕃統一與康巴藏族的形成 格勒
    「哥鄰」之「鄰」猶如藏籍中的「霍爾嶺」(Hor gling)、「瞻嶺」(Vboam gling)等之「嶺」一樣,並無特殊意義。因此,哥鄰國的真正族稱應是「哥」。「哥」與「戈」(ko或ka)、「格」(羌族自稱「格如」kare)音極為相近,疑是同一個族體的自稱在不同時代和地區的不同音記。「哥鄰」被吐蕃徵服後稱「吐蕃哥末國」,(唐楊譚:《兵部奏劍南節度破西山露本》,《全唐文》卷三七七。)
  • 佳文推薦 | 藏族村落地名的空間格局、生成機制與保護策略——以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縣為例
    少數民族語言體系下的地名文化景觀作為文化地理學和歷史文化遺產保護研究的重要議題,受到國內外學者的長期關注。Wang等對廣西欽州臺語地名[3] 和廣西壯語地名[4]、王彬等對廣東壯族地名景觀[5]、鄭佳佳對雲南哈尼族和黎族地名的人類學考察[6],探索了不同少數民族語言體系 下地名在複雜社會生態系統中的起源、分布和演變等內容。
  • 墨西哥」是藏語言,史前文明存在於藏族歷史與印地安文明的鐵證
    (特別聲明,以下文中照片均為北美印第安人,並非藏族)懂藏語的人都知道一句話「莫西格」,意思是 不知道而北美有國 墨西哥 也無人不曉得我經常詫異與兩者發音的驚人相似。1325年,阿茲蒂克人有湖中的島上建起了 一座城,取名Metz-xih-co(墨西哥), 間為"在月亮湖中心的"("中心" 的字面意思是"肚臍")。後被用作國家名。我們可以看出,第一種說法牽強附會,而第二種說法雖然有牽強附會之嫌疑,但也可以看出 墨西哥 具有中心的神聖性。
  • 藏語翻譯軟體讓內地遊客暢享在藏旅遊生活_西藏新聞_中國西藏網
    近年來,西藏日益成為全國文化旅遊熱門目的地,各種藏語翻譯軟體逐漸成為人們在藏旅遊與本地人交往、交流的重要工具。記者了解到,目前區內外有10多種藏語翻譯軟體。其中,由西藏高馳推出的藏漢智能翻譯軟體「藏譯通」上線一年多來總用戶量已經突破100萬。
  • མེས་པོའི་དབྱངས |迷蕃音藏族傳統音樂傳承與發展協會揭牌儀式新聞發布會在成都落幕
    4月14日,由爐霍縣文化廣播電視和旅遊局和四川迷蕃音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主辦,爐霍縣文化館(爐霍縣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四川曼達拉影視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西藏高原之寶兒童合唱團、西藏人文地理協辦的「迷蕃音藏族傳統音樂傳承與發展協會揭牌儀式新聞發布會
  • 不丹人是藏族嗎?
    近期有很多朋友問我,不丹人和藏族有什麼關係,不丹人是藏族嗎?
  • 藏族哈達習俗全解
    在藏族各種禮節中「獻哈達」是最為普遍、最恭敬的一種無論在民間還是隆重的宗教儀式無論是偏遠的鄉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