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怪華語樂壇停滯不前,隔壁老樊贏完《南山南》,又贏了《野子》

2020-12-18 小爆雲頂

最近幾年,華語樂壇陷入了青黃不接的時代,但是在《歌手》播出之後,大家似乎又看到了一些希望。不過在最近的節目《唱作人2》當中,卻讓人發現,當時的希望只是奢望。原因就是在《歌手》當中出場即遭淘汰的隔壁老樊,卻在這檔節目當中,贏完馬頔又贏了蘇運瑩。

大家都知道馬頔是一個民謠音樂人,他創作出的《南山南》深受大家的喜歡,然而就是創作出這樣一部作品音樂人,竟然敗給了一個網絡歌手。而蘇運瑩雖然名氣稍微小一些,但是也有《野子》這樣的經典作品。在兩人敗給隔壁老樊之後,有網友戲稱,乾脆節目改名為《我捧隔壁老樊》吧。

其實不光是網友質疑,就連其中的參賽選手也表示了疑惑。現在的鄭鈞,已經不再是那個稱許多人聽「屎」的鄭鈞了,他的評論當中也是對隔壁老樊的這首歌,評價很低,詞曲都不行。而霍尊對這首歌的評論也是很直白,稱這首歌就是類似於有模板一樣。其實從他的話語當中可以看出,隔壁老樊的作品就是為了迎合大眾而作,並沒有自己的堅持。

其實現在許多音樂人都面臨著許多的問題,堅持自己的話會沒有歌迷,如果迎合市場的話,又不符合自己的內心。周杰倫也曾經說過,自己並不知道哪首歌會火,但是隔壁老樊就知道,因為他選擇的是,複製那些火的作品,這首作品就會紅。

其實從這些就可以看出,為什麼現在的華語樂壇,這些年一直都停滯不前。原因就是許多歌手在堅持自己作品的時候,發現了根本就堅持不下去,現在到處都充斥著口水歌和強行押韻的歌曲。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有真正的音樂人站出來,重新的統領華語樂壇。

相關焦點

  • 我是唱作人2:補位嘉賓曝光,憑藉一首《野子》火遍大江南北
    經過兩周比賽,如今《我是唱作人2》出現了首位淘汰嘉賓,作為《南山南》的原唱馬頔由於不敵隔壁老樊,最終遺憾落敗率先出局,對於這樣一個結局很多人都表示不能接受,但目前來說已成定局,只能期待隔壁老樊之後更加精彩的表現,為自己留在場內證明了。
  • 隔壁老樊的崛起:他不斷創造奇蹟,還不斷刺激大眾的廉價共鳴!
    然而,伴隨著《南山南》的大火,批判也如浪潮般向馬頔湧來。「空洞」、「矯情」、「快餐文化」這類如今大眾用來批判隔壁老樊的詞彙,曾經無一不指向過他。面對質疑,年輕的馬頔是倔強的,他一次次向公眾解釋這首歌只不過是個人習慣的表達方式,沒有這麼多故事,不能將聽眾的誤解歸咎於這首作品本身。
  • 華語男歌手熱度榜,華晨宇被「隔壁老樊」反超,蔡徐坤空降榜單
    如果這都能代表華語樂壇,那未免也太兒戲了,難怪鄭鈞會一而再的強調現如今音樂榜單難以下咽。不過關注我的朋友應該都知道,有一份「華語歌手流媒體熱度榜」一直深受老編推崇,原因無他主要就是比較靠譜。那麼話不多說,先簡單看一下最新一期的「華語男歌手流媒體熱度榜」。
  • 我是唱作人:淘汰馬頔,戰勝蘇運瑩,隔壁老樊的勝利並非沒有原因
    先給大家介紹一下蘇運瑩,這麼多年過去了,筆者相信的一點就是:大部分的聽眾對於蘇運瑩的印象仍然停留在《野子》。2015年對於蘇運瑩而言是非常重要的一年,那一年的《中國好歌曲第二季》熱播,蘇運瑩在盲選第一期的時候,憑藉一首《野子》被大眾熟識,歌曲迅速走紅。
  • 《南山南》作者馬頔:選秀節目是把雙刃劍
    原標題:《南山南》作者馬頔:選秀節目是把雙刃劍 本季《中國好聲音》中學員張磊的一曲《南山南》,讓歌曲迅速走紅。昨日下午,歌曲《南山南》的原創作者、民謠歌手馬頔來到重慶萬象城西西弗書店,為自己12日將在重慶人民大廈舉辦的《孤鳥的歌》音樂會舉行籤票會。
  • 《南山南》之後是趙雷的《成都》(圖)
    《成都》的調子極易引發共鳴,一聽開頭就有似曾相識的感覺,它能讓人生出一種對市井生活的懷念,你童年住的那個縣城、街邊的美髮店、當地電視臺的點歌頻道、MTV裡穿著比基尼在沙灘邊走的女人、夏日晚上遍地的卡拉OK……這些都不專屬於成都,你聽的是《成都》,但觸動你的其實是鄭州、瀋陽、濟南、長沙、保定、綿陽、鞍山……《成都》會像《南山南》一樣大火,為趙雷高興。
  • 唱紅《南山南》的馬頔,卻不再唱民謠了
    對於很多因為《南山南》而入了民謠圈的歌迷來說,馬頔的名字曾經代表著中國新民謠的最強音。尤其當那英帶著她的冠軍學員在鳥巢一同唱響《南山南》的時候,我們一度對民謠的期許就像後來爆紅的《成都》一樣,以為屬於民謠音樂的新時代終於要來了。
  • 請回答2004:華語樂壇的黃金十年能否重現?
    當人們談論起華語樂壇現狀時,總免不了回憶起那個神仙打架的黃金十年。從周杰倫帶著一張《JAY》走進聽眾的視線開始,孫燕姿、S.H.E、蔡依林、王力宏、潘瑋柏、楊丞琳、五月天,這些當年還很陌生的名字輪番登場。在黃金時代,音樂不僅是「多」,更是「多樣」。
  • 丁太升固然毒舌,但能救華語樂壇的,肯定還是「高級玩家」
    高進筆下《我們不一樣》《我的好兄弟》《別想他》等神曲,幾乎跨越了不同時代的華語樂壇,成為無數人記憶中的經典,這種作品如果強行說「土」,等於是在質疑絕大多數聽眾的審美,將無數不相干的人拖入爭論之中,畢竟「KTV霸榜歌手」的稱號不是白叫的。
  • 華語樂壇群星暗淡時
    在知乎上,有一個問題:你什麼時候會對華語樂壇感到失望?底下的回覆將近9000條。私以為,前幾日「坤倫對決」之時便是。7月22日零點,周杰倫的影響力定格在「1.1億」,以超過第二名蔡徐坤將近一倍的數據刷新了微博的超話記錄。這場勝利輕而易舉戳破了流量明星的泡沫,而更本質地,它是主流群體對流量造星、小鮮肉霸佔華語樂壇的一次強烈反彈。
  • 華語樂壇最不可或缺的5位歌手,沒有他們,華語樂壇不知會怎樣?
    華語樂壇自1917年前後開始,發展至今已有百個年頭,期間湧現出了非常多的優秀華語歌手,風格也越來越多樣化,在國際樂壇的地位也越來越高,在奧斯卡、格萊美等舞臺上,也能看見諸如李玟、張靚穎這些華語歌手獻唱的身影。
  • 華語樂壇真的完蛋了嗎?
    作者 | 新仔前幾天發了兩篇關於周杰倫的文章,評論裡,讀者們為「華語樂壇完沒完蛋」吵翻天。實際上,華語樂壇的「完蛋論」已經由來已久,而且,近年來,周杰倫每一次出現,「華語樂壇」都會被拎出來輪著吊打。「雪花飄飄,北風蕭蕭」……華語樂壇真的完蛋了嗎?不好說,但,大家懷念20年前的華語樂壇,SZD。如果你也懷念20年前的「華語樂壇」,那麼,我負責任的告訴你,那個「華語樂壇」確實完蛋了。
  • 華語樂壇還有哪些歌手應該上《歌手2020》?
    01華語樂壇還有哪些歌手應該上《歌手2020》?本著「少年勤勉,青年擔綱」的立意,讓多位歌手以歌手之名再次來到舞臺上競賽歌唱,畢竟面對眾多樂壇大佬,能夠有好成績這是一個莫大的榮耀!節目秉持著年輕歌手的當打之年,讓華語樂壇矗立在新時代潮頭,和面對著繁榮生長的音樂市場的理念,個性多種化的音樂油然而生,讓眾多歌手在舞臺上重放光彩。
  • 20年前的華語樂壇,簡直是神仙打架
    當時」神仙打架「的華語樂壇,如今又怎麼會無歌可聽?對於還記得20年前樂壇盛況的人來說,這簡直無法想像。20年前的華語樂壇,神仙打架2000年左右的華語樂壇到底有多強?那是華語樂壇的黃金時代,也是華語樂壇最後的一個黃金時代。有微博網友吐槽,「當年是神仙打架,如今是垃圾分類」。參考臺灣地區的唱片銷量排行榜,很容易發現,一條20世紀和21世紀的分割線清晰可見。
  • 華語樂壇的輝煌與重生
    從買磁帶聽歌到隨處可見的音樂App時代,華語樂壇發生的改變一目了然,上世紀90年代,男性歌手如四大天王相繼減少甚至於不再發行新的歌曲,到謝霆鋒趕上新世紀最後一位現象級偶像歌手,眾多達天后級別的女性歌手也在隱退,產量日漸減少成為普遍的現象,似乎華語樂壇正在往低谷漫走。
  • 當跌跌撞撞的隔壁老樊遇上「南山南」的馬頔,真偽民謠一聽就知道
    今天我們討論一下,比較有意思的一對PK,民謠對民謠,隔壁老樊碰上馬頔。節目中處在中位區的馬頔,被處在下位區的隔壁老樊挑戰。就正如其他唱作人對他的評價一般,儘管十分的婉轉儘量避開,一句一句的言語中還是夾雜著一種輕視和看不上的感覺在裡面,「歌曲的風格我肯定不會喜歡」「平淡無奇的標準化流行歌曲的曲調」「過時,不太喜歡」「感覺很耳熟,聽過的感覺」,除去這些,肯定的評價也只是對他很小年紀寫這麼滄桑的歌的瞬間震,在一個唱作人的舞臺上被誇說「嗓音比較特別」,「老百姓肯定會喜歡的」隔壁老樊2018年憑藉原創的單曲
  • 周杰倫:堪稱華語樂壇真正的「半壁江山」
    周杰倫:堪稱華語樂壇真正的「半壁江山」 在80.90年代,華語樂壇幾乎都是由四大天王做主的,他們不僅在音樂上發展的順風順水,就連影視方面都相當有成就。直到2000年之後,一位叫做周杰倫的「無名小輩」橫空出世,一舉奪得了金曲獎最佳專輯,這才改寫了華語樂壇的流行方向標。
  • 華語樂壇真的越來越難聽了嗎?原因可能比你想像的簡單
    要麼是過去華語音樂的那些經典歌曲,要麼便是市場熱門的短視頻音樂和網絡音樂,要麼便是翻唱國外的流行歌曲。似乎當下華語音樂出現得比較少。這些年,華語樂壇不行和華語音樂難聽一直喧囂塵上。那麼,現在的華語音樂真的很難聽嗎?
  • 日本國寶級歌星中島美雪,真的是她養活大半個華語樂壇?
    中島美雪是日本國寶級的歌星,為何總說她是養活了大半個華語樂壇的人呢?其實這種說法有道理也沒道理,有道理的是,我們確實看到了很多非常經典的老歌都是翻唱於她創作的歌曲。從某個角度來說,中島美雪的歌確實對華語樂壇貢獻了很多,很多歌手依靠翻唱她的歌曲而走紅,甚至有些翻唱的歌曲成為其代表作品,不得不說翻唱歌曲所帶來的收穫是強大的。不過,縱觀整個華語樂壇,在90年代左右翻唱日本歌曲曾達到了一個頂峰時期。
  • 粉絲狂打榜、新歌巨難聽,華語樂壇已死?
    華語樂壇已死?今天想和大家聊聊這個話題。我最近看了一些音樂榜單,感慨萬千,因為榜單上的許多作品對我來說已然陌生,不知大家是否有這個感覺。比如某音樂的巔峰人氣榜,藝人名字我都知道,但歌是真的都沒聽過。基於上述的懷疑,我們專門找了幾個年輕人,組個圓桌局,聊聊年輕人眼中的華語樂壇,探討下「熱歌不熱」的現狀。提出第一個問題,你們會經常看音樂軟體榜單麼?先聲明,我不看。這是個扎心的問題,圓桌局裡的很多人都沒有看的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