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歲是孩子拼音認知敏感期,3種趣味方法,讓娃學得快記得牢

2020-12-14 楠姐和你聊育兒

關於孩子上學的問題一直是家長關注的話題,特別是幼小銜接父母要怎麼做才能讓孩子更適用小學的知識呢?其中就包括了孩子到底要不要學習漢語拼音,我們都知道,學習漢字是需要從「讀」開始,而拼音是認識漢字最好的方法,下面我來跟家長們講解一下關於拼音的那些事情。

根據教育家蒙臺梭利的觀點,孩子3-6歲是學習符號、寫字和閱讀的黃金時期。在這段時間,孩子對認知符號,書寫符號(如:拼音、偏旁部首、文字)產生興趣,所以,家長們如果能抓住機會,孩子的學習速度會更快,能夠讓你的孩子領先一步。

漢語拼音是語文學習的基礎,更是學習的關鍵!

你家的孩子如果剛剛上一年級,那麼他的拼音學習的怎麼樣呢?其實,有很多剛上一年級的孩子,他們學習拼音是有一定困難的,有的孩子就是因為拼音沒有學習好,導致上了四五年級後還頻繁出錯,特別是b、d不分,所以,為了讓孩子上學校之後輕鬆一點,家長可以提前做好準備。

3種趣味方法,讓娃學得快記得牢

1、分類學習字母,尋找發音的規律

我們都知道漢語拼音一共有很多種類型,比如聲母、韻母、鼻韻母、複韻母,之所以這樣分類,就是因為能夠方便人們記憶,讓孩子根據發音的規律和類別來學習,效率更好、記得更牢固。

孩子在學習字母的過程中,家長最好讓他們按照一個版塊接一個版塊有順序地去學習,首先學習單韻母,把裡面的字母都學會了之後,接著學習其他的,千萬不能混著學習,這會打亂孩子的思路,從而出現分不清楚的情況,

單韻母中的a、o、e、i,讀起來是有規律的,讀起來能夠直接的順下來,讓孩子跟著規律發音,會比隨便的學習要容易得很多。

2、手指操練法

手指操練法簡單容易學會,平時家長多跟孩子玩一玩,不僅能夠學習到拼音,還能增加親子之間的感情。手指操就是指手指活動中潛意識的讓孩子去記住拼音,比如,我們用食指和大拇指比成o,鬆開一點就變成c,兩個手指交叉就是x等等,家長還可以跟孩子進行配合,一個念拼音一個比手型,每天堅持孩子的眼、手、腦都能夠得到鍛鍊。

3、在模仿中學習拼音發音,將字母變成順口溜一樣

家長每次教孩子新字母的時候,自己先做一遍示範,讓孩子去觀察你是怎麼發出聲音的,或者讓孩子看你的口型,然後讓孩子照著你的樣子進行模仿,並鼓勵孩子大聲地發出聲音,重複朗讀幾次,最好的方法就是將字母變成順口溜,這樣更方便孩子去學習拼音。

還記得我小學老師教過我們學習拼音的口訣「嘴巴張大aaa,公雞唱歌ooo,白鵝遊水eee,我學拼音真快樂。」孩子在念的過程中,他們就會對字母產生印象,這樣去記憶,字母不再是一個符號,而是一個簡短的順口溜。

當孩子張大嘴巴的時候,家長就可以提醒孩子,這是什麼字母啊?長期下去,孩子就會記住啦!這種方法相對於死記硬背會更有有趣易記。

相關焦點

  • 4-7歲是孩子的拼音敏感期,用3個趣味方法,讓孩子快樂學拼音
    所以教孩子拼音成了各位家長的老大難,那麼我要怎樣教孩子學些拼音呢?首先,我們要了解一件事情,孩子什麼時候學拼音最好。根據蒙特梭利的敏感期理論,拼音認知敏感期應該是孩子4-7歲這個階段。而4~7歲又被分成了兩個階段:4~6歲和5-7歲1、4~6歲4~6歲的孩子對於圖形、符號等等都非常感興趣,所以這個時候家長可以給孩子做一些有關於圖形和各種符號的遊戲
  • 「我的娃為啥學不好拼音」?擊垮這3個「痛點」,學得輕鬆記得牢
    其中一個非常需要攻克的難關就是「拼音」。我女兒幼升小的時候,學拼音的時候也是非常的痛苦,幾乎天天都要和拼音較勁。對於很多孩子來說,其實學習拼音都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怎麼念都念不對。網上有很多家長都會曬出自己教孩子學拼音的場面。
  • 該不該讓娃提前學拼音?掌握兒童認知發展規律,教育孩子更有底氣
    執筆:王筱銘編輯:王之風定稿:蘇子後作為父母,總想著孩子能夠比別人先走一步,贏在人生起跑線上,於是有不少父母,會早早地開始娃的教育問題,例如學拼音這件事。在現實生活中,有不少像萌萌媽媽的家長,害怕孩子的學習跟不上,就會讓一些學齡前幼兒提前學習小學知識,害怕娃上小學後跟不上節奏。可家長們在擔心孩子輸在起跑線上,但是卻忽略了娃的認知發展是存在著一定規律的,不是讓他們提早學習,就能快人一步,很可能會成為一種助長方式,不會對孩子的學習有任何的幫助。
  • 怎麼做好孩子的英語啟蒙?抓住語言敏感期,英語記得又快又牢
    要抓住孩子語言的敏感期首先說說孩子學習英語的最佳時間。 答案可能令人驚訝:孩子學英語越早越好。這是因為,當一個孩子2到4歲時,他將經歷一個稱為語言敏感期的階段(敏感期是指孩子發展其特定能力和行為的最佳時期)。
  • 父母試試這樣教,娃拼音學得輕鬆記得牢
    孩子學得太多擔心到小學以後上課不認真,養成不好的學習習慣,得不償失;但是學得少了又擔心到小學之後跟不上,孩子的自信心受到打擊,產生厭學的情緒。很多家長還有一個糾結就是到底要不要給孩子進行「幼小銜接」?其實要不要進行,家長不要看著別人做什麼,而是要根據自己孩子的特點,「量身定製」。就拿拼音為例吧,學拼音真可謂是每個孩子學習生涯逃不過去的坎。
  • 3歲娃愛說「悄悄話」,多半到了「語言敏感期」,如何引導很重要
    棉花糖比小錦鯉小一歲多,今年剛剛3歲。由於今年過年的特殊情況,算下來我已經快半年沒有見到小傢伙了。這次見面,小傢伙顯然和我有些生疏,而且顯的很緊張。不過還好,熟悉了一會很快就和我親近了。而孩子的「自我語言敏感期」,正是孩子由嬰兒語言向我們成人的正常語言轉變的一個過渡時期。大部分孩子的「自我語言敏感期」都出現在3-4歲之間,少數孩子也會出現提前或者延後的情況。
  • 孩子記憶力需要訓練,用對3個方法,孩子記得又牢又快
    2、記住之後很容易忘一些老師就會有這樣的感觸,自己上課時有時會提及一些之前學過的知識點,有些孩子能夠把之前學的內容脫口而出,而有的孩子則是把所學知識忘得一乾二淨,好像從沒有學習過一樣。但記憶力的好壞本質上是能否快速把接觸的數據和知識進行整理並儲存,所以有些孩子記憶力差並不是因為腦子「笨」,而是因為沒有找到好的方法去快速地整理數據,然後再把數據儲存。孩子的大腦一般在3歲左右會發育完成,但是發育完成並不代表孩子的記憶力已經被定型,孩子的大腦還是有著很大的開發潛力的。
  • 疫情停課,孩子要如何學好拼音?這個方法讓父母不再焦慮
    原因有幾方面:1.孩子的年齡偏小。很多孩子開始學拼音時是在5歲。而正常的年齡應當是在6歲,也就是孩子讀小學的時候才應該開始學拼音的。5歲的孩子和6歲的孩子對比是有年齡差異的,他們大腦的發育成熟度也不一樣,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也不一樣。因此,當孩子沒有學會時,父母就會說孩子很笨,總是學不會。
  • 這個暑假幼升小別忘了學拼音,家長這樣教,孩子學得又快又紮實
    導讀:孩子幾歲學拼音合適?孩子怎麼學拼音?朋友有了孩子之後,就想讓孩子多學點東西,不要輸在起跑線上。很小的孩子就能熟讀唐詩三百首了,那作為認字基礎的拼音,到底多大讓孩子學習好呢?皮亞傑認為,2-6歲的幼兒處理前運算階段,幼兒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直到5-6歲時才出現抽象邏輯思維的萌芽。拼音對孩子來說是抽象的字母符號,不容易被孩子理解,所以過早學習意義不大,可能會招來孩子的反感。我家大寶在幼兒園大班時候開始學拼音,每天回家寫拼音,感覺好煩惱,很不情願,後來因為在幼兒園受傷,休息了一個月也沒學會拼音。
  • 孩子學「拼音」,家長要「拼命」?用好這3招,讓孩子輕鬆學拼音
    隔壁家的孩子幼兒園讀的就是示範類的學校,拼音一點都不教。鄰居剛開始不放在心上,覺得沒多大事,反正小學還會教。可是,小孩上了課回來頭暈腦脹,哭著說老師講的她聽不懂,旁邊的同學都會,據說是之前已經學過了。小孩心理落差很大,因為小學要學的東西比幼兒園難太多了,而且旁邊的同學懂得比她多、學得比她快,小孩覺得自己笨,變得牴觸上小學,想繼續讀幼兒園。
  • 拼音怎麼學?方法很簡單,精華都在這裡了!
    拼音作為漢語漢字的學習工具,其重要性不可忽視,拼音可以幫助孩子學習漢字的正確發音,甚至如今高考語文都仍留有拼音題,在我們日常生活中使用手機和電腦,也都離不開拼音,那麼對於學齡前而言,拼音怎麼學比較好?不少家長有一個誤區:認為學齡前孩子學習拼音,是違背了孩子認知發展的規律,但其實相反,孩子3-6歲,正是他們認知符號、書寫和閱讀的敏感時期,這一階段的孩子,對圖形、符號、簡單書寫都有濃厚興趣,所以讓這一階段的孩子接觸拼音,學習拼音,也會比其他年齡段學習拼音更有效率,更能牢牢記住。
  • 「先識字」和「先學拼音」的孩子,上小學後差距很大,有3點不同
    文 | 水兒媽媽育兒分享(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我們這代父母上學的時候,都是先學拼音,然後再學生字,我記得我一年級的時候基本遇到生字都是用字典查一遍,按照上面的讀音來念的。不過,現行的「部編本」語文教科書中將拼音和識字的順序做了調整,變成了先識字、後學拼音。不過,雖然小學的課本改了,但幼升小的時候孩子多多少少還是要提前學一點的,所以很多家長都在考慮,是按照原來的方法先教識字還是按照現行的標準先教孩子拼音?
  • 4-6歲是識字的黃金年齡段,掌握這5個技巧,把娃練成識字高手
    那究竟幾歲認字最好呢?兒童教育專家孫瑞雪曾經在書中提到:「孩子的認字敏感期出現在四五歲」。也就說這個階段孩子對於文字異常敏感,具有天才般的吸收能力。所以4-6歲被稱為識字的黃金階段,腦神經學家發現這個時期,孩子大腦的左枕區、顳區異常活躍,這個這個區域被稱為「文字盒子區」,此時識字不僅學得快,還記得牢。物理學家楊振寧先生,在回憶自己識字經歷時,就說到4歲跟母親識字,用了一年時間學會了3000字!
  • 我們耗時3個月測評了7款學拼音、識字神器,看看哪款最得你心?
    相信不少家長都經歷過教孩子學漢字的絕望。娃從咿咿呀呀到好不容易學會說話,到了要寫的時候……又一朝回到解放前……妙想拼音名稱:妙想拼音適齡:5歲+價格:49元人數:2-6人《妙想拼音》更側重讓孩子熟悉漢語拼音及組詞造句。
  • 從沒刻意教過孩子認字,但孩子學前認識2000字,我只做了3件事
    3年級時,他已經能夠毫無壓力地讀像《三體》和《明朝那些事》之類的大部頭了。 有位寶媽曾經留言說,自己家娃學前認識的字很少,連數學題都理解不了,自己糟心得很。 的確,如果孩子沒有提前識字量,上了一年級老師講得快,孩子確實會很吃力。
  • 孩子喜歡模仿別人言行,3個方法解決孩子的「模仿敏感期」
    」孩子「畫風突變」,模仿我嚴肅的神情,學著我的腔調重複了我的話。我伸出手臂準備教訓她,孩子跑到前方,做出焦急的表情,對我大喊:「快點快點,要遲到了!」人們對「模仿」一詞主要有兩種看法:一種是不禮貌的行為,尤其是在長輩面前模仿他們的言行舉止;另一種便是文藝創作上的橋段致敬,當然也會和「抄襲」相互混淆。孩子喜歡模仿他人,在父母眼中屬於前者,是缺乏禮貌的一種行為。
  • 隆成義記憶學:兩個小方法,孩子單詞記得又快又牢
    如果你家孩子單詞記了還忘,隆成義記憶學傳授你兩招,孩子準記得又快又牢。拆分法一個字母比較多的單詞,經常會包含一些我們熟悉的單詞或詞根,通過把這些熟悉的元素進行想像聯結,就可以輕鬆地記住這個新的單詞。例如「kidnap(綁架)」這個單詞,不認識「nap」(小睡)這個單詞的孩子,只能把它當作三個單獨的字母來進行重新編碼。字母的編碼方法主要包括形象法、拼音法、諧音法三種。
  • 李玫瑾:3-6歲是右腦開發的黃金期,3種方法,給孩子一個超強右腦
    真正尊重兒童身心發展規律並有益於孩子今後更好地適應信息爆炸時代的,是右腦優先開發,左腦循序跟進;中國公安大學教授李玫瑾,在教育孩子這一領域有著獨到的見解。李玫瑾教授直言:說2句就哭的娃,3-6歲是右腦開發的黃金期,3種方法,給孩子一個超強右腦。
  • 女孩6歲還不會說話,是錯過了語言敏感期?敏感期真的那麼重要?
    01 孩子的敏感期到底是什麼最近的熱播的電視劇《小娘惹》中有一幕場景另外印象深刻:女主角到6歲了還不會說話,只能靠打手勢與人交流,旁人都說這位小女孩好可惜不會說話,但是過了一段時間,小女孩便在媽媽和親友的幫助下,慢慢開始講話。
  • 抓住孩子「識字敏感期」,認字1000並不難!這3個方法父母快收藏
    而3~6歲正是孩子的識字敏感期。在這個關鍵的時間節點,家長若是能夠運用正確的方法,相信孩子在上小學之前達到認字1000的程度,也並非是一件很難辦到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