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孩子上學的問題一直是家長關注的話題,特別是幼小銜接父母要怎麼做才能讓孩子更適用小學的知識呢?其中就包括了孩子到底要不要學習漢語拼音,我們都知道,學習漢字是需要從「讀」開始,而拼音是認識漢字最好的方法,下面我來跟家長們講解一下關於拼音的那些事情。
根據教育家蒙臺梭利的觀點,孩子3-6歲是學習符號、寫字和閱讀的黃金時期。在這段時間,孩子對認知符號,書寫符號(如:拼音、偏旁部首、文字)產生興趣,所以,家長們如果能抓住機會,孩子的學習速度會更快,能夠讓你的孩子領先一步。
漢語拼音是語文學習的基礎,更是學習的關鍵!
你家的孩子如果剛剛上一年級,那麼他的拼音學習的怎麼樣呢?其實,有很多剛上一年級的孩子,他們學習拼音是有一定困難的,有的孩子就是因為拼音沒有學習好,導致上了四五年級後還頻繁出錯,特別是b、d不分,所以,為了讓孩子上學校之後輕鬆一點,家長可以提前做好準備。
3種趣味方法,讓娃學得快記得牢
1、分類學習字母,尋找發音的規律
我們都知道漢語拼音一共有很多種類型,比如聲母、韻母、鼻韻母、複韻母,之所以這樣分類,就是因為能夠方便人們記憶,讓孩子根據發音的規律和類別來學習,效率更好、記得更牢固。
孩子在學習字母的過程中,家長最好讓他們按照一個版塊接一個版塊有順序地去學習,首先學習單韻母,把裡面的字母都學會了之後,接著學習其他的,千萬不能混著學習,這會打亂孩子的思路,從而出現分不清楚的情況,
單韻母中的a、o、e、i,讀起來是有規律的,讀起來能夠直接的順下來,讓孩子跟著規律發音,會比隨便的學習要容易得很多。
2、手指操練法
手指操練法簡單容易學會,平時家長多跟孩子玩一玩,不僅能夠學習到拼音,還能增加親子之間的感情。手指操就是指手指活動中潛意識的讓孩子去記住拼音,比如,我們用食指和大拇指比成o,鬆開一點就變成c,兩個手指交叉就是x等等,家長還可以跟孩子進行配合,一個念拼音一個比手型,每天堅持孩子的眼、手、腦都能夠得到鍛鍊。
3、在模仿中學習拼音發音,將字母變成順口溜一樣
家長每次教孩子新字母的時候,自己先做一遍示範,讓孩子去觀察你是怎麼發出聲音的,或者讓孩子看你的口型,然後讓孩子照著你的樣子進行模仿,並鼓勵孩子大聲地發出聲音,重複朗讀幾次,最好的方法就是將字母變成順口溜,這樣更方便孩子去學習拼音。
還記得我小學老師教過我們學習拼音的口訣「嘴巴張大aaa,公雞唱歌ooo,白鵝遊水eee,我學拼音真快樂。」孩子在念的過程中,他們就會對字母產生印象,這樣去記憶,字母不再是一個符號,而是一個簡短的順口溜。
當孩子張大嘴巴的時候,家長就可以提醒孩子,這是什麼字母啊?長期下去,孩子就會記住啦!這種方法相對於死記硬背會更有有趣易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