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若不是生活所迫,誰又願意顛沛流離?
談起90後,長輩們總是以恨鐵不成鋼、無可奈何等詞彙來給90後下定義。
沒有目標、非主流、墮落、叛逆.....似乎成為90後的代名詞。
如果有去了解和觀察,會發現:90後真的太難了。
他們的上一輩,要麼混國企,要麼下海,那是一個暴發戶輩出的時代。
他們的上一輩,買房還沒那麼難,人還沒那麼浮躁,物價沒有這麼誇張,淘汰也沒有這麼狠。
據國內的大數據顯示,我國的單身人口就已經達到了2.4億,獨居成年人口超過7700萬。這就意味著平均6個人裡面就有1個人是單身,且90後的平均結婚率甚至達不到10%。尤其近兩年,國內單身人口的數量還在不斷擴張。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90後選擇不婚或者晚婚呢?
一、養娃成本
為了讓孩子未來有更好的競爭力,有網友分享了一張在成都養娃的教育成本帳單。
如此算下來,按照基礎標準,從懷孕到孩子大學畢業,一個家庭在經濟上至少要支出62.3萬元左右。當然這是在物價不漲得離譜,不通貨膨脹的前提下。
看完這個帳單後,網友紛紛抱怨說:工資再高都養不起一個娃!
二、昂貴的彩禮
彩禮這種婚俗,有人說它是傳統,約定俗成的禮儀;有人批判它為陋習,封建遺留下來的糟粕。
目前許多90後從想結婚到不敢結婚再到不結婚的程度,現在我們看看全國各地彩禮情況!
頗為諷刺的是,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彩禮竟成為女方或女方家屬衡量男方誠信和考驗人品的標準。
一些女孩更是將彩禮當成是信條,如果嫁過去彩禮給不出來就說明無法保證兩人的未來。
每隔一段時間,類似的新聞就會出現,而且越是經濟越落後的地方,彩禮反而要得越來越高。
一些別有用心的人(平臺),文章經常慫恿女方一定要向男方要彩禮錢,不想給就是不重視,婚後肯定不幸福。難道給了就一定幸福?難道不知道因為彩禮錢很可能導致婚後兩人生活質量降低?特別是錢都拿給女方父母的情況下。
換句話說,就算彩禮,買房等問題都解決了,那也是拆東牆補西牆,最後還是要努力賺錢還債、養家。
為了一時的高興毀掉兩代人的正常生活,得不償失。
三、不願將就
現在的90後都有自己的想法,不喜歡從眾。
越來越多的人認為婚姻不應該將就,應該找一個相愛的人度過一生。
如果90後沒有找到自己一生的真愛的話,是不願意結婚的。
畢竟和一個不愛的人結婚,或者是條件不好的人結婚,最後也只能夠得到低質量和低水平的婚姻。
四、婆媳關係
家家有本難念的經,「婆媳經」就是其中一本。
心理學家梁鴻儒說過這樣一句話:婆媳關係的解決之道不僅在婆媳之間,更在兩代的夫妻關係和母子關係。
不好的婆媳關係毀了多少女性的幸福,這也讓許多女性對婚姻抱有恐懼。
最後分享兩句真心話:一、實在不行,就找個富婆(高富帥)包養吧!二、其實,我一切正常,只是有點悲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