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像團體綜藝節目「糊」了嗎?

2021-01-18 澤傳媒

2018年被稱為「偶像元年」,這一年,有愛奇藝出品的《偶像練習生》打造出高人氣選手蔡徐坤,有騰訊視頻推出的《創造101》成就了楊超越和王菊等話題人物,如火如荼的偶像養成系節目讓各家視頻網站看到了粉絲為心儀「愛豆」狂熱的消費能力,偶像團體選秀出道的熱度,也延續至2019年。

視頻網站同題競爭,選手實力被質疑

愛優騰國內頭部視頻網站不斷深耕不同細分領域,偶像團體選秀類型的綜藝節目也成為各大視頻網站爭奪的高地。優酷的《以團之名》在今年第一季度的末尾落下帷幕,而愛奇藝《青春有你》的收官之夜即是騰訊視頻《創造營2019》的開播之日,今年愛優騰三家的男團選秀節目呈現出三足鼎立的局面,競爭的激烈程度不言而喻。

缺席2018年網綜選秀盛宴的優酷視頻,趕在2019年初,製作出一檔以「一起拼,更發光」為宣傳標語的團體選秀節目《以團之名》。與《偶像練習生》和《創造101》「選取人氣和實力最高的選手組團出道」的賽制不同,《以團之名》更加注重成員們對團魂這一信念的培養。其中入選的100位練習生以團隊的形式進行表演、淘汰、晉級等比拼和對決,無疑在更大程度上凝聚了選手們的集體榮譽感與團結拼搏的精神。

不難看出,優酷的《以團之名》創新性地在「團隊」這個主題上大做文章,與愛奇藝和騰訊視頻做出差異化的展現。以弘揚年輕一代已經缺失的團隊精神作為節目的初衷,《以團之名》的出發點是避免偶像選秀的過度娛樂化傾向。但是選手們在比賽過程中,唱歌跑調、跳舞僵硬、後空翻摔倒等舞臺失誤事件頻發,暴露出選手們基本功不紮實,整體實力欠佳的硬傷。這也導致了優酷的《以團之名》難以在愛奇藝和騰訊視頻的圍剿中殺出重圍。

《青春有你》作為《偶像練習生》的第二季,卻市場反響平平,《青春有你》C位出道的李文瀚獲得八百多萬總票數,而《偶像練習生》的冠軍蔡徐坤則擁有四千七百萬的票數。《青春有你》的熱度與粉絲投票數量均與第一季有較大差距。唯獨《創造營2019》開播之日憑藉導師蘇有朋引發的「小虎隊集體懷舊」擁有了良好的開局。

選秀成為「氪金」遊戲,排名問題惹爭議

《偶像練習生》和《創造101》在去年掀起了粉絲瘋狂氪金的行為,這種完全依賴粉絲花錢投票的選秀形式,讓尚未有經濟實力的青少年動輒籌集成百上千萬的資金支持偶像出道。偶像的出道之路成了粉絲用金錢鋪就的「星光大道」。據相關數據顯示,《創造101》決賽之前,楊超越粉絲在摩點網籌集226萬元,owhat平臺則累計籌集77萬元。

此外,節目中投票數據的問題也引發了粉絲的強烈質疑。例如,《創造101》劉人語的票數憑空減少200多萬,儘管官方做出相關解釋,但粉絲仍難以買帳;《青春有你》人氣極高的陳宥維總決賽時被公布第八位出道,陳宥維的經紀公司慈文傳媒在微博中表達不滿。

隨後,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發布了《國家廣播電視總局辦公廳關於做好暑期網絡視聽節目播出工作的通知》,意在明確偶像養成類節目的社會價值與引導作用。2019年以後的選秀綜藝節目,不得再強調過度娛樂化,宣揚拜金主義、急功近利等價值。政策的有力推動下,愛優騰三家偶像選秀綜藝節目都在核心價值觀的呈現上做足噱頭。《青春有你》的主題改為「越努力,越優秀」,《創造營2019》的「赤子之心,乘風破浪」的口號,也在表明節目承擔的社會價值,通過新一代青年的勵志成長,向青少年弘揚努力奮鬥的精神。

話題人物難以再現,「回鍋肉」成主力軍

去年,蔡徐坤極高的人氣引發主流媒體對於「男偶像女性化」的集體批判;楊超越憑藉「村花」的名號順利出道,不會唱不會跳只會哭的幸運物錦鯉形象讓資本對其趨之若鶩,而大眾卻對她口誅筆伐;王菊的那句「你們手裡握著的,是重新定義中國第一女團的權力」,讓她成為去年夏天新時代女權主義崛起的代表性人物。他們通過選秀節目站在流量的巔峰,作為話題人物,已經被大眾「符號化」。《以團之名》和《青春有你》這兩檔偶像團體選秀綜藝節目,都沒有出現類似蔡徐坤、楊超越、王菊等被社會各界熱議的話題人物。選手們的表現既不格外出挑,也無大膽創新的自我表達,觀眾沒有刺激感,粉絲不願再氪金,所以兩檔節目熱度下滑,市場水花不足。

今年,愛優騰三家的偶像選秀綜藝節目最大的共同點是那些「已出道但沒名氣的老選手」,他們重新參加比賽,期待著再次成團出道,被稱為「回鍋肉」現象。2007年參加《快樂男聲》的張遠和已經33歲的馬陽春出道後加入男團至上勵合,隨著組合的沒落,他們逐漸淡出人們視野,此次參加《創造營2019》與眾多「小鮮肉」同臺比拼。《以團之名》的周藝軒和《青春有你》的李汶翰則都來自UNIQ組合。「回鍋肉」回爐再造的現象,除了期望再紅一把,也暴露了市場中練習生供給不足的困局。

選秀綜藝節目蔚然成風的背後,是那些練習生資源的過度消耗。被爭搶的練習生,在沒有足夠的時間進行訓練的前提下,整體表現都不盡如人意。被大眾熟知的練習生制度來源於韓國,練習生至少要歷時5年的艱苦培訓,才能有幸出道。而國內因練習生資源的匱乏,往往新人被培訓幾天後便安排上選秀節目。「速成式」偶像違背了市場優勝劣汰的原則,練習生們資質平庸,即使擁有再美的皮囊,也無法在「偶像」的路上走得更遠。

相關焦點

  • 為何國產偶像團體越來越糊
    其中,中性風的劉雨昕最後贏得了團體「C位」。但近幾年中國選秀出來的男團女團都經歷了「出道即巔峰」的魔咒,開播前要打造「中國第一男/女團」,開播後十八線開外小糊咖已成常態。中國近幾年的偶像選秀通過實踐證明,直接移植韓國的節目,並不真的適合偶像產業還不成熟的內娛。首先從偶像選手本身上來講,中國的練習生在質量上遠不如韓國。在韓國,他們在經歷了3-6年的「聲表形舞」的全方位訓練之後,面臨著沒有機會出道的困境,而《PRODUCE101》節目的出現適時地提供給他們一個機會。
  • 《超新星全運會》熱門開播,綜藝成為糊咖收容所
    最近騰訊出了一個新綜藝《超新星全運會》,小編本以為這檔綜藝和之前的前兩季差不多,但是發現並不太一樣,可能是根據觀眾們的喜好而改變的吧。在小編看這個綜藝的時候,內心剛開始還是蠻興奮的,但是後來發現,怎麼糊咖這麼多?這節目改收容所了嗎?而且為什麼負面新聞那麼多的明星也還可以再次出現在大眾的視野呢?
  • 男團女團選秀節目頻出,組合卻出道就糊,國內選秀只是流水線?
    隨著近兩年選秀綜藝節目的頻繁播出,不少網友都發現無論在什麼節目中,選手的質量都是越來越差。而從2018年到2020年這幾年間出道的選秀組合們,大多數都是出道之後就銷聲匿跡,立刻從一個比賽冠軍變成了綜藝糊團。從2018年播出的《偶像練習生》開始,似乎就預示了選手們出道就糊的結果。
  •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綜藝偏愛做偶像團體孵化?
    今年夏天,B站推出了一檔綜藝節目叫《說唱新世代》,其中有一個情節,是考官問說唱歌手:你願意歌紅還是人紅?這個問題其實隱含了另外一層含義,它是在問:你是希望去做出好產品,還是希望自己成為好產品?
  • 綜藝選秀「糊」作非為?選手出櫃狂撒糖,公然diss節目組後退賽!
    近期優酷播出的綜藝選秀節目《少年之名》雖說趕了波選秀的熱潮,但是不少人都吐槽這個節目做得太糊。前兩天郭敬明還放出了《少年之心》的MV預告,雖然憑藉這個高質量的短片獲得了不少的誇讚,但依舊沒有能夠挽回節目的收視率。從這個綜藝節目播出前似乎就預示了糊掉的結局,郭敬明在節目預熱時發生了不小的爭論,也是讓網友們看夠了笑話。
  • 火箭少女解散背後的泡沫,國內偶像團體該往哪兒走?
    看起來一切都是那麼美好,可我往深的想了想,這真的是國內女團的發展路線嗎?畢竟現在除了大型選秀,還沒有任何一個公司自我推出的團體有這樣的知名度與關注度。國內這些偶像團體還有哪些路能走呢?出道即巔峰?限定團真的是中國偶像團體們的出路嗎?我保持懷疑。接下來從幾個點聊聊原因。專業能力不過關、大環境不好說實話,真要寫原因,我能寫一大堆。
  • 六月綜藝節目:相似的節目錯峰,團體綜藝節目乘風破浪
    夏季是綜藝節目的旺季。在此之前,許多節目已經提前錄製,等待gear上線。從四家衛視和四家視頻網站的布局來看,僅第二季度,就有50多個新的綜藝節目,其中70%是在線整合的。衛星電視產生了王牌綜合N代,視頻平臺內容豐富,新頻率更好。由此可見Q2綜藝節目全面復甦。
  • 從綜藝節目到決賽團體出道,品牌主如何延長關注熱度穩賺紅利!
    圖/文:娛樂正方形2018年是一個偶像團體比較火熱的一年,《創造101》、《偶像練習生》、《這就是街舞》等一系列大型偶像團體選秀節目應運而生,在這個網絡發達的科技時代,火的一塌糊塗,那些冠名的品牌主可謂是賺的盆滿缽滿,下面就由小編帶大家回顧一下這些網絡選秀的點滴吧!
  • 新綜藝節目楊超越新綜藝節目來襲,與孩子們有趣的互動
    近年來,娛樂圈出現了不少新生代偶像。憑藉其在選秀節目中的突出才華,深受眾多追星女孩的追捧,躋身國內新一代人氣藝人。小編要談談去年綜藝節目《創造101》中圈中眾多偶像楊超越,現在她已經成為「香餑餑」在許多廣告客戶和影視選角的眼中。
  • Ninepercent首個團綜是偶像運動會 愛奇藝又抄襲綜藝節目嗎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過韓國綜藝競技節目《偶像明星運動會》,這個節目是邀請韓國各大偶像組合來參加運動會,通過一系列的運動項目來發展才能,可以說韓國出道的組合基本上都參加過!而近日,剛剛才把《偶像練習生》順利完成的愛奇藝又宣布要錄製新綜藝《偶像運動會》,而成員就是剛剛出道的Nine percent。這個消息可是讓很多人都吃驚!在《偶像練習生》出道時,張藝興就曾預告過接下來會有9個人的團綜,如果說這個《偶像運動會》就是為他們量身打造的團綜,恐怕粉絲們都不願意吧!本來《偶像練習生》就沒有買版權,現在又要抄襲《偶像明星運動會》,這再高的人氣也禁不住這樣消磨。
  • 又有偶像塌房,還沒參加節目就退出,現在的偶像門檻這麼低嗎?
    本文由明星粉絲團作者吃糖原創,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最近有很多偶像塌房,非常多的人對於最近的偶像真的是產生了一個非常不好的看法,而在明年年初創造營2021以及青春有你第三季就即將播出,這一次這兩檔綜藝節目也將以打造男團為自己的主要目的,而創造營2021在前一段時間也正式官宣了今年的發起人,在娛樂圈裡面發展非常不錯的明星鄧超
  • 《創造101》總決賽落幕 偶像團體選秀為何今年爆發?
    連同早前的《偶像練習生》,偶像團體選秀為何會突然爆發?這背後的一整套模式設計,擊中了人們的心理需求。但是,熱潮過後,新生代偶像的未來生存會像現在這樣令人樂觀和激動嗎?   11位少女出道,她們能走多遠?   近日,《創造101》落幕,節目發布了11人最終成團名單。
  • 金希澈等六位偶像是綜藝節目的寵兒
    在20世紀末和21世紀,綜藝節目在歐洲和美國的流行度有所下降。 綜藝節目從歐洲和美國出口到亞洲,並在韓國流行。 綜藝節目目前是韓國電視娛樂的主要部分。 它們通常由各種特技,表演,短劇,測驗,喜劇表演等組成。韓國綜藝節目中也有受歡迎的名人和韓流偶像。
  • 選秀節目迎來「大混戰」,偶像、導師、粉絲還夠用嗎?
    最近,各大視頻平臺發布了2021年的新綜藝計劃,其中,多部選秀節目的定檔消息引起了大家的關注,粗略統計下來已有六七檔節目正在籌備中,在今年兩檔女團選拔節目收官後,明年將迎來不少以男團為主的選秀節目,有網友評論:偶像、導師、粉絲還夠用嗎?
  • 中國偶像團體為何出道即巔峰?
    反觀韓國101系列節目的出道團體,不僅延續了節目的餘熱,人氣更是居高不下。所以,這到底是偶像團體自身的原因,還是大環境的影響所致?相反,團體成員的綜藝、影視、時尚資源倒是應接不暇。最終,團體活動少之又少,一切都停留在了成團之夜。而粉絲以自家偶像為中心,綜藝節目,只看自家,影視作品,自家控評,時尚雜誌,拼自家銷量。團體解散了,才發現,以前我追的團呢?究竟是錯付了。
  • 偶像、歌手、演員……跨界選手踏破節目門檻,綜藝還能好看嗎?
    據不完全統計,今年節目不僅有去年的選手程璐、冉高鳴等,還集齊了《創造101》《青春有你》《偶像練習生》的愛豆、《中國有嘻哈》的說唱歌手、脫口秀演員、網紅和舞者等。節目好不好看有待商榷,話題指數已經飛起,這波操作可真是有點眼熟。
  • 選秀節目迎來「大混戰」 偶像、導師、粉絲還夠用嗎?
    2021年,將是選秀節目「激烈廝殺」的一年。最近,各大視頻平臺發布了2021年的新綜藝計劃,其中,多部選秀節目的定檔消息引起了大家的關注,粗略統計下來已有六七檔節目正在籌備中,在今年兩檔女團選拔節目收官後,明年將迎來不少以男團為主的選秀節目,有網友評論:偶像、導師、粉絲還夠用嗎?
  • 偶像團體裡讓吳亦凡、黃子韜臉紅的rap擔當
    就是因為一味的跟風,導致現在國內的媒體抄襲日韓到了一種可怕的地步,跟偶像相關的更是如此。拿很久之前一個很糊的男團swin舉例,swin這個男團當初是很被外界所看好的,人均實力強,每個單拎出來業務水平都可以說男團標準高水準以上。但因為起點屬實不高,在16年出道專輯中的《只因你太美》就被爆抄襲了韓團GOT7的《Hard Carry》,歌曲和舞蹈相似度很大。
  • 偶像團體選秀集中爆發,但熱潮之後國內還缺少良性生存氛圍
    連同早前的《偶像練習生》,偶像團體選秀為何會突然爆發?這背後的一整套模式設計,擊中了人們的心理需求。但是,熱潮過後,新生代偶像的未來生存會像現在這樣令人樂觀和激動嗎?11位少女出道,她們能走多遠?近日,《創造101》落幕,節目發布了11人最終成團名單。
  • 選秀節目為何如此受歡迎?偶像團體如此吃香?
    從18年的《偶像練習生》和《創造101》到19年的《青春有你》和《創造營2019》再到今年《青春有你2》、《創造營2020》和《以團之名》,選秀節目近幾年如雨後竹筍般冒頭。」對於粉絲而言,星星就是偶像身上美好的品質。在《偶像練習生》之前,對於中國而言,選秀節目是一個較大的市場空白,儘管之前有過《快樂男聲》、《超級女聲》這樣的選秀節目,但他們大多是個人出道,而非作為偶像團體出道。